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190.61KB ,
资源ID:250736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0736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工程材料复习资料DOC.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工程材料复习资料DOC.docx

1、工程材料复习资料DOC1、铁碳平衡相图:7种钢铁,相变类型及发生的位置,共析钢(0.77%C)、共晶白口铁(4.3%C)的降温、相变过程及室温下的组织。铁碳平衡相图:七种钢铁:工业纯铁、钢(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白口铸铁(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1、主要特性点:(1)A点纯铁的熔点,温度1538,Wc=0(2)G点纯铁的同素异晶转变点,冷却到912时,发生-F-Fe 3)Q点600时,碳在-Fe中的溶解度,Wc=0.0057%4)D点渗碳体熔点,温度1227,Wc=6.69%5)C点共晶点,温度1148,Wc=4.3%成分为C的液相,冷却到此温度时,发生共晶反应:

2、LcLd(AE+Fe3C)6)E点碳在-Fe中的最大溶解度,温度1148,Wc=2.11%7)S点共析点,温度727,Wc=0.77%成分为S点的奥氏体,冷却到此温度时,发生共析反应:AsP(Fp+Fe3C)8)P点碳在-Fe中的最大溶解度,温度727,Wc=0.0218%2、特性线 1)ACD线 液相线,由各成分合金开始结晶温度点所组成的线,铁碳合金在此线以上处于液相。2)AECF线固相线,由各成分合金结晶结束温度点所组成的线。在此线以下,合金完成结晶,全部变为固体状态。3)ECF水平线共晶线,Wc2.11%的铁碳合金,缓冷至该线(1148)时,均发生共晶转变,生成莱氏体。4)ES线碳在奥氏

3、体中的溶解度曲线,通常称为Acm线。碳在奥氏体中最大溶解度是E点(wC2.11),随着温度的降低,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减小,将由奥氏体中析出二次渗碳体Fe3C。5)GS线奥氏体冷却时开始向铁素体转变的温度线,通常称为A3线。6)PSK水平线共析线,通常称为A1线。奥氏体冷却到共析线温度(727)时,将发生共析转变生成珠光体(P),wC0.0218%的铁碳合金均会发生共析转变。7)GP线0Wc0.0218%的铁碳合金,缓冷时,由奥氏体中析出铁素体的终了线。8)PQ线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曲线。在727时,Wc=0.0218%,溶碳量最大,在600时,Wc=0.0057%。在727缓冷时,铁素体随着

4、温度降低,溶碳量减少,铁素体中多余的碳将以渗碳体(三次渗碳体Fe3C)的形式析出。一般情况下,忽略Fe3C的存在。3、相区 1)单相区有F、A、L和Fe3C四个单相区2)两相区五个两相区:LA两相区、L+Fe3C两相区、A+Fe3C两相区、AF两相区、F+Fe3C两相区3)三相区ECF共晶线是液相、奥氏体、渗碳体的三相共存线(L、A、Fe3C)PSK共析线是奥氏体、铁素体、渗碳体的三相共存线(A、F、Fe3C)4、铁碳合金的分类5、典型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1)共析钢的结晶过程1点温度以上,合金处于液态;缓冷到1点温度时,开始从液相结晶出奥氏体,温度继续下降,奥氏体量逐渐增加;直至2点温度结晶

5、终止,液相全部结晶为奥氏体;2点至3点间为单一奥氏体的冷却;当温度降到S点时,奥氏体在恒温下发生共析转变,转变为珠光体;S点以下,珠光体冷却至室温。2)亚共析钢的结晶过程亚共析钢在3点以前的结晶过程与共析钢类似;当缓冷到3点时,从均匀的奥氏体中开始析出铁素体;温度继续下降,铁素体量逐渐增加,奥氏体量逐渐减少,尚未转变的奥氏体的碳含量沿GS线逐渐增加;当缓冷到4点(727)时,剩余的奥氏体的Wc=0.77%,发生共析转变而形成珠光体;共析转变结束后,合金组织由铁素体加珠光体组成,冷却到4点以下,组织不再产生改变。所有亚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均为铁素体+珠光体,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铁素体量减少,珠光体

6、量增加。3)过共析钢的结晶过程过共析钢在3点以前与共析钢类似;当缓冷到3点温度时,奥氏体的溶碳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逐渐降低,并沿着奥氏体晶界析出二次渗碳体;随着温度继续下降,二次渗碳体不断析出,而剩余奥氏体的碳含量沿ES线逐渐减少;温度降到4点(727)时;剩余奥氏体恒温下发生共析转变而形成珠光体;共析转变结束后,合金组织为珠光体加二次渗碳体,直至室温。所有过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都是珠光体+网状二次滲碳体。但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组织中珠光体的数量减少,网状二次滲碳体的数量增加,并变得更粗大。6、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关系1)含碳量与铁碳合金平衡组织间的关系铁碳合金的室温组织都是由铁素体和滲碳

7、体两相组成。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铁素体量逐渐减少,滲碳体量逐渐增多,且它的形状和分布也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2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关系理论结晶温度低于实际结晶温度3钢冷加工、热加工的界定温度:再结晶再结晶温度以上是热加工,再结晶温度以下是冷加工再结晶:冷变形组织在加热时重新彻底改组的过程称为再结晶。在结晶温度:一般地,在结晶不是一个恒温过程,它是自某一温度开始,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连续进行的过程,发生在结晶的最低温度称为在结晶温度。4铸锭结晶的三个不同外形晶粒区表层结晶区:当高温的液体金属被浇注到铸型中时,液体金属首先与铸型的模壁接触。一般来说,铸型的温度较低,产生很大的过冷度,形成

8、大量晶核,再加上模壁的非均匀形核作用,在铸锭表层形成一层厚度较薄,晶粒很细的等轴晶区。柱状晶区:表层细晶区形成后,由于液态金属的加热及凝固时结晶潜热的放出,使模壁的温度逐渐升高,冷却速度下降,结晶前沿过冷度减小,难以形成新的结晶核心,结晶只能通过已有晶体的继续生长来进行。由于散热方向垂直于模壁,因此晶体沿着与散热相反的方向择优生长而形成柱状晶区。中心等轴晶区:当柱状晶长大到一定程度,由于冷却速度进一步下降及结晶潜热的不断放出,使结晶前沿的温度梯度消失,导致柱状晶的长大停止。当心部液体全部冷至实际结晶温度以下时,以杂质和被冲下的晶枝碎块为结晶核心均匀长大,形成粗大的等轴晶区。第5章 钢的热处理钢

9、热处理的种类、目的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其他热处理。真空热处理、形变热处理、控制气氛热处理、激光热处理等。目的:获得奥氏体晶粒。2、钢加热的目的:获得A钢加热分为两种,一种是在A1以下加热,不发生相变;另一种是在临界点A1以上加热,目的是获得均匀的奥氏体组织,这一过程称为奥氏体化。3、珠光体P、索氏体S、屈氏体T、贝氏体B、马氏体M的组织形态、获得方式(C曲线表示)珠光体(P):形成温度为A1650oC,片层较厚。索氏体(S):形成温度为650600oC,片层较薄。屈氏体(T):形成温度:600550oC,片层极薄。贝氏体(B):(1)上贝氏体:形

10、成温度为550350oC,光学显微镜下呈羽毛状,电子显微镜下为不连续棒状的渗碳体分布于自奥氏体晶界向晶内平行生长的铁素体条之间。 (2)下贝氏体:形成温度为350Ms(230oC),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竹叶状,在电子显微镜下为细片状碳化物分布于铁素体针上,并与铁素体针长轴方向呈55oC60oC。马氏体(M):当奥氏体过冷到Ms以下时,将转变为马氏体类型组织。马氏体组织形态:钢中马氏体形态分为板条状针状两类。板条状马氏体的立体形态为细长的扁棒状,在光镜下为一束束的细条状组织每束内条与条之间尺寸大致相同并呈平行排列。针状马氏体的立体形态为双凸透镜形的片状,显微组织为针状。课本P(76-79)C曲线表示

11、:4、四把火的目的、加热冷却方式退火:将钢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温,然后缓慢冷却(炉冷)的热处理工艺叫做退火。退火目的:(1)调整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2)消除残余内应力,防止在后续加工或热处理中发生变形或开裂。 (3)细化晶粒,提高力学性能,或为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正火:正火是指将亚共析钢加热到Ac3+(30-80)摄氏度,共析钢加热到Ac1+(30-80)摄氏度,过共析加热到Accm+(30-80)摄氏度保温后空冷的热处理工艺。正火目的:对于低、中碳的亚共析钢而言,即调整硬度,便于切削加工;细化晶粒,为淬火作组织准备;消除残余内应力。对于过共析钢而言,正火是为了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为球化退火

12、作组织准备。对于普通结构件而言,正火可增加珠光体量并细化晶粒,提高强度、硬度和韧性,作为最终热处理。淬火:淬火是指将钢加热到临界点以上,保温后以大于Vk的速度冷却,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淬火目的:为了获得马氏体,提高钢的力学性能。淬火是钢的最重要的强化方法,也是应用最广的热处理工艺之一。回火:指将淬火钢加热到A1以下某温度保温后再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回火种类: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回火目的:(1)减少或消除淬火内应力,防止工件变形或开裂。 (2)获得工艺所要求的力学性能。 (3)稳定工件尺寸。 (4)对于某些高淬透性的钢,空冷即可淬火,如采用退火则软化周期太长,而采用回火软

13、化则既能降低硬度,又能缩短软化周期。5、退火的种类、各自的目的均匀化退火(扩散退火) 均匀化退火是为了减少金属铸锭、铸件或锻坯的化学成分的偏析和组织的不均匀性,将其加热到高温,长时间保持,然后进行缓慢冷却,以化学成分和组织均匀化为目的的退火工艺。均匀化退火的加热温度一般为Ac3+(150至200) 即1050至1150,保温时间一般为10至15h,以保证扩散充分进行,达到消除或减少成分或组织不均匀的目的。由于扩散退火的加热温度高,时间长,晶粒粗大,为此,扩散退火后再进行完全退火或正火 使组织重新细化。完全退火:完全退火又称为重结晶退火,是将铁碳合金完全奥氏体化,随之缓慢冷却,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

14、织的退火工艺。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钢,一般是中碳钢及低、中碳合金结构钢锻件、铸件及热轧型材,有时也用于它们的焊接构件。完全退火不适用于过共析钢,因为过共析钢完全退火需加热到Acm以上,在缓慢冷却时,渗碳体会沿奥氏体晶界析出,呈网状分布,导致材料脆性增大,给最终热处理留下隐患。完全退火的加热温度碳钢,一般为Ac3+(30至50)合金钢为Ac3+(500至70)保温时间则要依据钢材的种类、工件的尺寸、装炉量、所选用的设备型号等多种因素确定。为了保证过冷奥氏体完全进行珠光体转变,完全退火的冷却必须是缓慢的,随炉冷却到500左右出炉空冷。不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是将铁碳合金加热到Ac1至Ac3之间温度

15、,达到不完全奥氏体化,随之缓慢冷却的退火工艺。不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中、高碳钢和低合金钢锻轧件等,其目的是细化组织和降低硬度 加热温度为Ac1+(40至60),保温后缓慢冷却。等温退火:等温退火是将钢件或毛坯件加热到高于Ac3(或Ac1)温度,保持适当时间后,较快地冷却到珠光体温度区间地某一温度并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型组织,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退火工艺。 等温退火工艺应用于中碳合金钢和低合金钢,其目的是细化组织和降低硬度。亚共析钢加热温度为Ac3+(30至50),过共析钢加热温度为Ac3+(20至40),保持一定时间,随炉冷至稍低于Ar3温度进行等温转变,然后出炉空冷。等温退火组织与硬度

16、比完全退火更为均匀。球化退火:球化退火是使钢中碳化物球化而进行的退火工艺。将钢加热到Ac1以上20至3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得到在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球状或颗粒状碳化物的组织。球化退火主要适用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如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轴承钢等。这些钢经轧制、锻造后空冷,所得组织是片层状珠光体与网状渗碳体,这种组织硬而脆,不仅难以切削加工,且在以后淬火过程中也容易变形和开裂。而经球化退火得到的是球状珠光体组织,其中的渗碳体呈球状颗粒,弥散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和片状珠光体相比,不但硬度低,便于切削加工,而且在淬火加热时,奥氏体晶粒不易长大,冷却时工件变形和开裂倾向小。另外对于一些需

17、要改善冷塑性变形 (如冲压、冷镦等)的亚共析钢有时也可采用球化退火。球化退火加热温度为Ac1+(20至40)或Acm-(20至30),保温后等温冷却或直接缓慢冷却。在球化退火时奥氏化是“不完全”的,只是片状珠光体转变成奥氏体,及少量过剩碳化物溶解。因此,它不可能消除网状碳化物,如过共析钢有网状碳化物存在,则在球化退火前须先进行正火,将其消除,才能保证球化退火正常进行。球化退火工艺方法很多,最常用的两种工艺是普通球化退火和等温球化退火。普通球化退火是将钢加热到Ac1以上20至30,保温适当时间 然后随炉缓慢冷却,冷到500左右出炉空冷。等温球化退火是与普通球化退火工艺同样的加热保温后 随炉冷却到

18、略低于Ar1的温度进行等温,等温时间为其加热保温时间的1.5倍。等温后随炉冷至500左右出炉空冷。和普通球化退火相比,球化退火不仅可缩短周期,而且可使球化组织均匀,并能严格地控制退火后的硬度。再结晶退火(中间退火):再结晶退火是经冷形变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持适当时间,使形变晶粒重新结晶成均匀的等轴晶粒,以消除形变强化和残余应力的热处理工艺。去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是为了消除由于塑性形变加工、焊接等而造成的以及铸件内存在的残余应力而进行的退火工艺。锻造、铸造、焊接以及切削加工后的工件内部存在内应力,如不及时消除,将使工件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影响工件精度。采用去应力退火消除加工过

19、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十分重要。去应力退火的加热温度低于相变温度A1,因此,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内应力主要是通过工件在保温和缓冷过程中消除的。为了使工件内应力消除得更彻底,在加热时应控制加热温度。一般是低温进炉,然后以100/h左右得加热速度加热到规定温度。焊接件得加热温度应略高于600。保温时间视情况而定,通常为2至4h。铸件去应力退火的保温时间取上限,冷却速度控制在(20至50)/h,冷至300以下才能出炉空冷。6淬火的种类、各自的特点、适用的工件单液淬火:是将奥氏体化工件浸入某一种淬火介质种,一直冷却到室温的淬火操作方法。单液淬火介质有水、盐水、碱水、油及专门配制的淬火剂等。一般

20、情况下碳素钢淬火,合金钢淬油。 单液淬火操作简单,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其缺点是冷速受介质冷却特性的限制而影响淬火质量。单液淬火对碳素钢而言只适用于形状较简单的工件。双液淬火:是将奥氏体化工件先浸入一种冷却能力强的介质,在钢件还未达到该淬火介质温度之间即取出,马上浸入另一种冷却能力弱的介质中冷却,如先水后油、先水后空气等。双液淬火减少变形和开裂倾向,操作不好掌握,在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优点是冷却比较理想。主要用于形状复杂的碳钢工件及大型合金钢工件。分级淬火:是将奥氏体化工件先浸入温度稍高或稍低于钢的马氏体点的液态介质(盐浴或碱浴)中,保持适当的时间,待钢件的内、外层都达到介质温度后取

21、出空冷,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淬火工艺,也称分级淬火。 分级淬火由于在分级温度停留到工件内外温度一致后空冷,所以能有效地减少相变应力和热应力,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分级淬火适用于对于变形要求高的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工件,也可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复杂地碳素钢工件。等温淬火:是将钢件奥氏体化,使之快冷到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260400)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的淬火工艺,有时也叫等温淬火。经等温淬火的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淬火应力小,适用于形状复杂及要求较高的小型件。复合淬火:将工件急冷至Ms以下获得1020马氏体,然后在下贝氏体温度区等温。这种冷却方法可使较大截面地工件获得组织M+B组织

22、。预淬时形成的马氏体可促进贝氏体转变,在等温时又使马氏体回火。复合淬火用于合金工具钢工件,可避免第一类回火脆性,减少残余奥氏体量即变形开裂倾向。 特殊工件也采用压缩空气淬火、喷雾淬火、喷流淬火2、调质:方法、用途、适用钢种(0.3-0.6%c)调质:淬火加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用途:用于各种重要结构件,如:连杆、轴、齿轮等的处理,也可作为某些要求较高的精密零件、量具的预备热处理。3、淬硬性(M硬度,%C)、淬透性(半M深度,合金-C曲线右移),V临时与速度无关淬透性:钢在淬火是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称为淬透性;钢材的化学成分是影响淬透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凡是在钢中引起“c”曲线右移或左移

23、的合金元素,都对淬适性有着极大的影响。使“c”曲线右移的元素将提高钢的淬透性;使“c”曲线左移的元素将降低钢的淬透性。热处理冷却介质的冷却特性和冷却速度,对钢的淬透性也有很大影响。冷却速度快的,淬透性就提高,冷却速度慢,淬透性就降低。淬硬性:是指港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即硬化强度。4、合金对C曲线(过冷A稳定性)的影响?碳是稳定奥氏体的元素,奥氏体中碳含量不同,C曲线位置不同。随奥氏体碳含量的增加,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孕育期增长,C曲线向右移动。但一般对过共析碳钢不进行全奥氏体化(正常加热温度是在Ac1Accm之间),未溶二次渗碳体增加了过冷奥氏体的形核率,反而使孕育期缩短,C曲线又向左移动

24、。因此,共析碳钢的C曲线最靠右。所以,碳含量既影响C曲线的位置,又影响其形状,规律如下:(1) 当C0.77时,随碳含量增加,C曲线右移;(2) 当C0.77时,随碳含量增加,C曲线左移;(3) MS随奥氏体碳浓度升高而明显下降,MS也随之降低;(4)二者C曲线的形状均比共析碳钢C曲线在鼻尖上部多出一条先析相转变开始线。随碳含量的增加,亚共析碳钢的先析相开始线向右下方移动,过共析碳钢的先析相开始线则向左上方移动。除Co外,所有溶入奥氏体当中的合金元素都增大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使C曲线右移;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Cr、W、Mo、V、Ti等)还使C曲线的形状发生变化,即珠光体转变与贝氏体转变各自形成

25、一个独立的C曲线,二者之间出现一个奥氏体相当稳定的区域。5、钢的质量等级分类方法:杂质P、S1、合金钢按化学成分分2、按质量分钢的质量是以磷、硫的含量来划分的。分为普通质量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和特级优质钢.根据现行标准,各质量等级钢的磷、硫含量如下:各种钢的牌号表示(区分Q235、HT100)采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钢产品的名称、用途、特性和工艺方法时,一般从代表钢产品名称的汉字的汉语拼音中选取第一个字母.Q235是表示碳素结构钢 HT100是表示碳素工具钢6、各种钢的含碳量特点?渗碳钢:一般其材料是低碳钢,为获得高硬度耐磨的表面而进行表面渗碳淬火。调质钢:一般是中碳钢,为获得其良好的综合机械性

26、能,采用调质处理高温淬火后中温回火。弹簧钢:一般是高碳钢,性硬脆,做成弹簧后才整体弹性好。成型后淬火、回火、再定形处理7、低、中、高碳钢的用途、例子、热处理?高碳钢:常称工具钢 , 含碳量从0.60%至1.70%, 可以淬硬和回火。锤, 撬棍等由含碳量0.75%的钢制造; 切削工具如钻头, 丝攻, 铰刀等由含碳量0.90% 至1.00% 的钢制造。 一般高碳钢的强度很高,普遍用于切削、钻孔、车床、铣床等等需要硬度要求高的环境当中。中碳钢:碳量0.250.60的碳素钢。有镇静钢、半镇静钢、沸腾钢等多种产品。除碳外还可含有少量锰(0.701.20)。按产品质量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热

27、加工及切削性能良好,焊接性能较差。强度、硬度比低碳钢高,而塑性和韧性低于低碳钢。可不经热处理,直接使用热轧材、冷拉材,亦可经热处理后使用。淬火、回火后的中碳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能够达到的最高硬度约为HRC55(HB538),b为6001100MPa。所以在中等强度水平的各种用途中,中碳钢得到最广泛的应用,除作为建筑材料外,还大量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低碳钢:又称软钢, 含碳量从0.10至0.30%低碳钢易於接受各种加工如锻造, 焊接和切削, 常用於制造链条, 铆钉, 螺栓, 轴等8、要求综合性能好的零件:选用调质钢含碳量为0.25%-0.50%。含碳量低则强度不够,含碳量高则韧性不足。(

28、1、即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和良好的塑形、韧性。2、具有良好的淬透性。)9、合金元素在钢中主要作用:( 1、基本相的影响,3、对热处理的影响)(1)、溶于铁素体, 起固溶强化作用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及过剩的碳化物形成元素都溶于铁素体,形成合金铁素体.Si、Mn对强度、硬度提高显著。Cr、Ni在适当范围内提高韧性。(2)、形成碳化物,起强化相作用;Ti、Nb、V为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碳化物的稳定性、熔点、硬度、耐磨性高,如TiC、VC等。10、杂质对钢的影响(Si-Mn,P-S,N-O-H)(1)硅和锰在钢中均为有益的元素,能溶与铁素体中起固溶强化作用,提高刚的硬度和强度。(2)硫和磷在钢中都是有害元素;

29、其中:磷由生铁带入钢中,在一般情况下,钢中的磷能全部溶于铁素体中。磷有强烈的固溶强化作用,使钢的强度、硬度增加,但塑性、韧性则显著降低。这种脆化现象在低温时更为严重,故称为冷脆。一般希望冷脆转变温度低于工件的工作温度,以免发生冷脆。而磷在结晶过程中,由于容易产生晶内偏析,使局部地区含磷量偏高,导致冷脆转变温度升高,从而发生冷脆。冷脆对在高寒地带和其它低温条件下工作的结构件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此外,磷的偏析还使钢材在热轧后形成带状组织。因此,通常情况下,磷也是有害的杂质。在钢中也要严格控制磷的含量。但含磷量较多时,由于脆性较大,在制造炮弹钢以及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方面则是有利的。硫是由生铁及燃料带入

30、钢中的杂质。在固态下,硫在铁中的溶解度极小,而是以FeS的形态存在于钢中。由于FeS的塑性差,使含硫较多的钢脆性较大。更严重的是,FeS与Fe可形成低熔点(985)的共晶体,分布在奥氏体的晶界上。N-O-H都会降低钢的机械性能,特别是降低塑性、韧性及疲劳极限。严重时,还会使钢在热加工与热处理时产生裂纹或使用时突然脆断。非金属夹杂物也促使钢形成热加工纤维组织与带状组织,使材料具有各向异性。严重时,横向塑性仅为纵向的一半,并使冲击韧性大为降低。 11、两种Cr钢:滚动轴承钢、不锈钢12、铸铁中石墨的作用:润滑(耐磨)、抗振、易切。13、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蠕墨铸铁的牌号表示答:灰铸铁、(H

31、T100、HT150、HT200)球墨铸铁、(QT400-15、QT600-3、QT700-2)可锻铸铁、(KTH300-06、KTB350-04、KTZ450-06) 蠕墨铸铁(RuT260、RuT300、RuT420)14、四种铸铁的性能比较(QT最好)灰铸铁(HT):灰铸铁中的碳主要以片状石墨的形式分布于金属基体中,其断口呈暗灰色,可把灰铸铁看作是钢的基体加上片状石墨组成,由于石墨的强度相对于金属基体来说是极小的,所以灰铸铁的组织可看作是钢的基体上存在着许多“裂纹”,因而它的抗拉强度、塑性和冲击韧度就大大降低。但由于灰铸铁中石墨是以片状存在的,因而它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消震性和切削加工性,并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故在工业上应用极广。球墨铸铁:球墨铸铁是通过球化和孕育处理得到球状石墨,有效地提高了铸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提高了塑性和韧性,从而得到比碳钢还高的强度。 可锻铸铁:可锻铸铁其强度、塑形和韧性均比灰铸铁高,接近与铸钢,但不能锻造,其强度利用率达到基体的40%-70%.蠕虫状石墨:蠕虫状石墨的形态介于片状与球状之间,所以蠕墨铸铁的力学性能介于灰铸铁和球墨铸铁之间,其铸造性能、减振性和导热性都优于球墨铸铁,与灰铸铁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