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7.89KB ,
资源ID:250694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0694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答案.docx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答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1.D“镌”应读jun,“锒锒”应为“朗朗”。2.C对联要求字数相同,词性相同,从而构成对仗。“冬尽”为主谓结构,所以排除A项和B项。C项和D项比较,从内容上看,更符合春联要求、能够体现春节喜庆气氛的是C项。评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和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难度适中。考生应对对联的基本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在对联所使用的对象、适用的场合和范围上加以辨别。此题的突破口是对联的对仗特征和适用的场合。3.A题写:写;书写(标题、匾额等)。题签:原指题写书签(贴在线装书书皮上写着书名的纸条或绢条),现也指题写书名。内

2、涵:(语言、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蕴涵:同“蕴含”,包含。涵泳:“涵”是潜入水中,有沉潜之意;“泳”是游于水中,有游泳之意。本义为潜游,引申为浸润、沉浸之意,仔细读书、深入领会之意。吟咏: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诗文)。4.D对联要求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对应、音韵协调,内容相关、意境完美。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为上联仄声下联平声,字数不仅限于四言和六言,适用场合也不仅限于喜庆场合,还可用于开业、庆典、书房、挽联等,对联往往与书法艺术相结合。5.CC.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几大运营商争相推出各种优惠套餐”,“搏杀”已经开始,不是事

3、先做好准备工作。A.按下葫芦起了瓢:比喻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无法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B.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自家人不说客气话。D.君子之交淡如水:因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所以他们的交情纯得像水一样。这里的“淡如水”不是说君子之间的感情淡得像水一样,而是指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之心,他们的交往纯属友谊,且长久而亲切。评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运用俗语的能力,难度适中。四个选项考查的都是俗语而非成语,这要引起重视,俗语来源于生活,考生在生活中要注意积累,明确其含义、使用对象、适用范围、褒贬色彩等。6.答案CD解析“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表述不得体,邀请的是民俗专家,就不能说“做出认真

4、的指导”,态度不当,不恭敬。首先要表示感谢,其次要表明“年龄还小”这个理由。A项,没有表示感谢的敬辞。B项,“足下”是对朋友的尊称(多用于书信),此处使用不当;“不准许”语气较强硬,不委婉,不得体。C项,反问句表达感情生硬,不得体。评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难度适中。得体是指语言表达要恰如其分,要结合交际的场合等相关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氛围等;交际的对象,包括性别、年龄、身份、经历、文化背景等;交际的目的,包括说话的内容、角度、重点等。正确使用谦敬辞,遣词造句要注意分寸。7.答案BAB解析B.出自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5、”并没有写出“明月”之景。A.出自晏殊的中秋月:“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一轮”即用车轮比喻圆圆的月亮,圆月绕转庭梧,正值寒霜之际,显得格外冷寂,羁旅异乡的客人在中秋之夜无法还乡,孤单而落寞。C.出自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玉盘”比喻洁白晶莹的月亮。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升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D.出自李朴的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宝镜”比喻月亮像一面宝镜般明亮、透彻。在浩瀚广阔的夜

6、空中,月亮像一面宝镜般升起来。“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是A项,“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思是“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水和沙滩”,该句出自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B.“明月楼高休独倚”的意思是“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出自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C.“一夜飞度镜湖月”的意思是“恨不得一夜就能飞到镜湖”,表达出作者急切的心情,出自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D.“夜

7、吟应觉月光寒”的意思是“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出自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红楼梦第七十六回,林黛玉与史湘云月下联诗,史湘云说了句“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林黛玉对了“冷月葬诗魂”,湘云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葬诗魂!”8.答案(5分)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解析首先通读全段,把握中心内容,本段记述了为

8、滕侯写记的三个理由,故“一宜书”“二宜书”“三宜书”就应断开;每个“宜书”中都具体地阐述了写记的理由。可以通过抓住主语和谓语动词的方法断句,如“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也可以抓住句意特点断句,如“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是一组句意相反的句子,可以从中断开。9.B虞:忧虑,忧患。10.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应译为“他们都不能改变我们太守的决议”,“易”译为“改变”。评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难度适中。考查的切入口是对句意的理解,考生应对每一个句子做准确的翻译,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准确,设题点往往是对重点实词和虚词、句式特点、省略部分的考查。11.C滕子京

9、请欧阳修作偃虹堤记的目的,在第二段最后写道“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意思是“如果继承者都像建造者那样用心,那么百姓到现在仍然受惠,天下还有丢掉的有利的事物吗?这就是滕太守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而非“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评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难度适中。此考查点涉及“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考点,考生要将选项与原文相比对,格外注意是否“因果不当,信息要点不全面,背离作者观点,以偏概全,时间、地点、人物等不相对应”等。12.答案(3

10、分)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俱)兴解析本题属于理解型名句默写题。首先理解题干提供的偃虹堤记中一段话,找准岳阳楼记中内容与之相关的文句,正确默写。13.答案(12分)感悟角度:(1)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时刻把百姓放在心上,“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3)即使自己身处逆境,也要为百姓谋利,有所作为。(示例1)滕子京为了使往来洞庭湖的船只安全和方便而修建偃虹堤,这种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以天下为己任”的为政品德正与范仲淹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谋而合,今天我们不正需要继承这种为政作风吗?担起责任,不怕麻烦,不计劳烦,不辞辛苦,把

11、自己当作人民的公仆,率先垂范,像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沈浩为政一方,不搞花架子,不摆官腔子,供民所需,为民所用,有一份“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与担当,如果官员普遍如此,我们这个社会一定不会再出现倒地没人扶的老人、失学的儿童、没人收养的孤儿。(示例2)滕子京在修建偃虹堤时,从堤坝的规模到用工、用时,反复论证,多方考察,就是为建一个永久为民谋利的水利工程,可谓“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他和范仲淹一样“虑深谋精”,是因为他们为官一方时,时刻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做事力求尽善尽美,惠及后世。这种踏实认真、严密谨慎的为政品德正是我们今天要继承和发扬的。如果今天的官员们能够这样的话,

12、就不会出现刚建几年的大楼就倒塌,才通车的大桥就断裂的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我们人民的生命安全就会更有保证。解析本题属于拓展延伸试题,考查的是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的体察、阐发和评价的能力,难度较大。此类试题考生须认真审题,本题为偃虹堤记和岳阳楼记的比较试题,切入点在“为官情怀”方面找到二者的相同点,就某一点思考、阐发与评价。答题思路:从文本中获得的感悟结合文本加以阐释与评价联系现实加以分析、阐释小结。参考译文有一个从岳阳来的客人,拿着滕子京太守的信和洞庭湖的地图来告诉我说:“希望您写篇记述的文字。”我打开信查看地图,(看到)从岳阳门往西到金鸡的右边,其外面隐隐约约有一个又高又长的建筑,叫作

13、偃虹堤。问建造此堤和为此堤命名的人,客人说:“这都是我们滕太守做的。”又问他这样做有什么利弊,回答说:“洞庭湖是天下最险要的湖泊,岳阳又是荆州、潭州、贵州和蜀州四个地方的要冲。过去往来于洞庭湖的船只,到了无法停泊的地方,只能在南岸的渡口停泊,那些需要到州中办事的就要绕远路而且很疲惫,又常常害怕风波兴起,担心船被打翻,人被淹死。现在船到了全部停泊在堤下,有事到州里的,路又近又不用担心。”我问这个堤规模有多大,需要用多少人,回答说:“堤全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度越往下就加上二尺,到最上边能达到底部厚度的三分之二,需要用一万五千五百个工,而且不超过时间完成。”我问他开始是如何谋划的,回答说:“州里把

14、这个事上报给转运使,转运使选择有能力的官吏视察是否可行,反复了多次,最后又上报朝廷,由三司来决定,三司决定说可行,他们都没能改变我们太守的决定。”又说:“这是有德行的人的举动,可以为此写篇文字。”大概为百姓考虑得深远的人,在开始谋划一些事情时就是精到的,所以能够用力少而取得的功效多。凭借百步远的湖堤,抵挡天下最凶险和最不可预测的担心,使当地百姓得到好处并且遍及荆州、潭州、贵州、蜀州,凡是往来于洞庭湖的人,不论是远是近都得到这个堤的好处。而且岳阳又是四个地方的要冲,往来的船只在此停泊的,一天要有多少呢!假如堤上的土石有幸长久不朽坏,那么滕太守对人或物的恩惠,难道可以用数量来计算吗?事情不怕干不成

15、,怕就怕容易坏。建造人开始并非不想让它长久完好,可是继承者倒常常把它废弃。自古以来有才德的人,为了百姓兴利除弊,它们的遗迹到处都有。假使其继承者都像刚开始建造的人那样用心,那么百姓到现在仍然受惠,天下还会有把有利的事物丢掉的吗?这也是滕太守担心的原因,所以让我写篇纪念文字给后人。滕太守志向大、能力强,在当世很有名。在朝廷急需用兵用人的时候,他曾经被朝廷重用过。但还没有功成名就,就退下来当一州的太守了,并没有用他的全部才能,只是稍稍发挥,凭修这个堤来惠及百姓。他深思熟虑,不用花太多的力气而收到成倍的功效,这种做事的方法可以作为后世人仿效的法则,这是我第一个该写此记的理由。他不只是想着为当时的人所

16、赞誉,而是考虑到让千秋万代获利,并且告诉后代不要把(它)废弃,这是我第二个该写此记的理由。岳阳的百姓与洞庭湖中往来的人们,都想为滕太守记下这个功劳,这是我第三个该写此记的理由。因为有这三个该写的理由而不能不写,于是就写下了此篇文字。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14.答案(3分)C(4分)BE(4分)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解析C项,“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与诗文内容不符。五六句描写了诗人禁不住春光的召唤,来到大自然里游玩,消受春光,玩得尽兴,以致衣服被石角钩破,藤条树梢迎面刺眼而来,钩衣刺眼,本是可憎可气之

17、事,而在诗人则觉可喜,恰如俗言“痛快”,即愈痛则愈快,诗人运用反语,透过这些细节描写,可见诗人游玩尽兴,内心可喜。B项,“当年燕子知何处”暗用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意,道出江山易主之恨,含有国家兴亡之感。E项,由“文物尽”“可儿坟”可知,历史朝代的更迭、兴亡。A项,借用韦曲花,表达对春光的喜爱之情。C项,运用反言,夸赞终南雨后美景。D项,借写在韦曲喝酒尽兴,表达游玩的喜悦。刘岩隐居不做官,常常身穿黑衣头戴小乌巾,“小乌巾”即黑头巾,乌角巾,古代多为隐居不仕者佩戴。“何时”一词表达了一种急切和渴望,“占丛竹”表达了对韦曲春光美好的喜爱和向往,“头戴小乌巾”表达了对像刘岩那样的

18、隐居不仕的生活的向往与渴望。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求仕未果游历韦曲时写下的,我们从“何时”一词中隐约感受到此时杜甫在求仕与隐居之间纠结、彷徨,欲罢不能的无奈等复杂心情。15.D第一段第一句的叙述对象是“光伏发电”,第三句的叙述对象变为了“光伏效应”,那么第二句就应该是从“光伏发电”到“光伏效应”的过渡句,所以应在B、D两项中选择;但是B项说二者是一回事,从文章内容看显然不对,因此D项正确。评析本题考查考生语意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难度适中。解题时要把握文段的叙述对象、叙述重点、逻辑顺序等。16.ADB项,“并网发电应用广泛”与原文不符,原文第三段中说“并网发电和独立式发电应用系统已经实实在

19、在地出现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还有住宅区的照明、机场照明、医院照明、公交站牌指示灯等,都可以不依赖城市电网供电”。C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第四段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相对密闭”是光伏发电系统具有抵御灾害能力的重要原因。E项,“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十分成熟、可靠性高”与原文不符,原文最后一段说的是“正在起步阶段的光伏发电技术”,而非“十分成熟”。评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难度适中。考生应该在选项中的观点句、结论句上下功夫,例如B、C、E项中表达结论的词语是“所以”“因而”,与原文比对,就会发现,这些结论的前提条件不完整,或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此类试题的命题点大多出在结论的逻

20、辑严密性方面,例如“已知与未知”“已然与未然”“可能、似乎、也许、大概与肯定”“现在与将来”“婉商语气、反问语气、疑问语气与肯定语气”“范围的局部与全体”“因果关系与条件关系”等,考生应认真研究这些表达观点的词句的逻辑严密性。17.B文章的标题应该是文章的写作对象或者代表作者的态度、观点。本文的写作对象是“光伏发电”,排除C项;文中没有谈到如何“后来居上”,排除A项;而D项只在第六段谈到,因此选B项。18.ADA项与本文的写作目的不符,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分析“废墟”为何是美的,以及联系我国现状对缺乏“废墟美”意识、对历史文物“除旧布新”等行为的批判,呼吁保护废墟并欣赏废墟。D项“有利于修旧如旧

21、文物保护观念的普及”错,应为“保护废墟、欣赏废墟”的观念。19.答案(3分)指含有历史文化信息、具有文物价值和美学内涵的建筑遗存。解析命题要求是“通读全文”,把握“废墟”的要点,那么把握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就尤为重要。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谈“废墟”这个词的内涵在西方的演变历史,“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被赋予了文化和美学的内涵,变成了学术概念;第二部分从两个角度分析“废墟”为何是美的,这部分就是废墟的内涵,包括了文学艺术性及其历史价值,能够唤起人们的想象力,具有美学审美价值,会使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共鸣。答案可在对这部分的总结、

22、提炼、筛选中获得。评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难度适中。对重要词语的全面理解离不开对全文结构的把握,考生须理清文章思路,对每一段内容进行概括和归纳,提取关键词语,筛选要点,最后组织答案,句意要通顺。20.答案(6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从废墟中引发了思古的幽情和创造的热情,生成了残缺美意识。(浪漫主义运动阶段)人们在废墟中寄托了缅怀田园,喜好远古,追求神奇和神秘的审美理想。(1820年“断臂维纳斯”的发现)使人们深化了对废墟残缺美的认知。解析三个历史节点阐述的是“残缺美”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的进化过程,应从审美感悟的角度提炼关键词语。第一个历史节点文艺复兴时期,“

23、不仅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从而产生了对“残缺美”的欣赏习惯;第二个节点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和情调,创作中喜好远古的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废墟的景象”,这是“残缺美”的发展阶段;第三个节点1820年“断臂维纳斯”时期,“作为残缺美的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这是“残缺美”的成熟时期。21.答案(5分)(示例)我同意,废墟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片断壁残垣,更在于它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点点气息。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它能够唤起我们内心无限的想象,从而产生心灵的震撼和

24、共鸣,这种审美过程是一个完好无损的圆明园远远不能给予的。持修复观点是缺乏文化修养的表现,我们应纠正“修旧如旧”的思想观念,保留废墟,就是保留一段沧桑的历史,就是保留一段美。考生可同意,也可不同意;能够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评析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难度适中。考生须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考生可同意,也可不同意,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考生对所持观点要态度明确,阐述充分,论据有力,层次清楚,表达准确、简明、连贯。22.答案(10分)(示例1)(我选择的是)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当老师让我把学习语文的体会写下来与你们一起分

25、享的时候,我陷入了深思:这么多年我到底是怎样学习语文的呢?我翻开记录了我成长痕迹的日记本,慢慢寻找,从格林、安徒生、王尔德到郑渊洁、金庸,再到史铁生、龙应台、毕淑敏;从唐诗、宋词到小说、散文、杂文;从诗歌朗诵会到话剧表演,我的语文学习就是徜徉在书的海洋,参与各种活动,并享受着写作的快乐。(示例2)(我选择的是)考场外,家长们望眼欲穿,考生一步三回头地步入考场送考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对此我颇有微词。这一现象的形成,关键原因在家长身上,他们注重的只是分数,不让学生干家务,不让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忽略了孩子自主人格的养成和独立意识的培养,致使一些孩子懒惰、自卑,不独立、不珍惜。想培养一个

26、独立、自主、有责任感的孩子,就从不送考开始吧。(示例3)(我选择的是)我想像海子那样面朝大海离开亲人与家乡去问候每一个陌生人写下关于亲情、爱情的忧伤写下对于梦想、飞翔的执着我也想到北京以北从山海关的铁轨向上或向下走思考黑夜中的翅膀直到灵魂被海水缠绕不见星辰我就像海子那样面朝大海拥抱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流献给我的18岁评析本题考查考生用精练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感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难度较大。考查的是“用精练的语言描述事物”,应注意写作对象是学弟学妹,内容是关于语文的学习心得,要具体且容易记忆,可以介绍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如何高效提高语文成绩,培养语文兴趣,如何选择课外书等。考查的是“表

27、达观点”,题目要求写评论,写作思路可分为两步:首先描述这一现象,然后针对此现象写评论,分析原因,对此肯定或否定都可,并写出具体理由。考查的是“抒发感情”,题目要求写“抒情文字”,考生主要注意抒情语言的运用,写18岁你的梦想,对于你的意义等。23.写作指导审题:(1)对这些“老规矩”进行分类:有关生活习惯、待人接物、家风建设等方面。(2)“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老规矩”的影响力。(3)世易时移,“老规矩”渐渐被人淡忘。为什么会被淡忘呢?探讨这些传统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民俗环境下产生的,又是在怎样一种环境下被遗失的。(4)被重新整理出来,重提这

28、些“老规矩”,为何要重提?从社会文化发展、社会环境、民俗变化等方面探讨。(5)“老规矩”就一定要被重新提起吗?有些“老规矩”是该提倡还是该摒弃?立意:(1)本题并不是要考查学生是不是了解“老规矩”本身,而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提取材料,从而揭示这些“老规矩”的背后体现出的文明、友善、关爱、勤俭、节约、遵守、守信、诚信、责任、孝义等生活准则。(2)学生可以从生活小事入手,以小见大,思考文明习惯养成与传承,思考传统文化的当下意义。(3)本题具有综合性和思辨性,既可肯定重提“老规矩”的必要性,又可反思“老规矩”是否有被重提的必要。“老规矩”和老的生活环境是相对应的,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一些“老规矩”也会呈现出利与弊两方面,学生可以挖掘出这种思辨性。(4)深刻性:是一种对文化的认同,是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弘扬,是文化传统的复兴之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