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45.54KB ,
资源ID:2502564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0256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docx

1、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邹平县码头镇广田小学 李林玉【教材分析】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昼夜交替现象一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一课。本课旨在通过大胆猜测、科学探究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看法,为学生本单元后继探究学习做铺垫,而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教材设计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一是学生自由发表他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二是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三是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

2、释进行分析。 教材列举了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四种假说,其目的是打开学生思路,引导学生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提出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多种解释,并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使学生明白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才能加以判断;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认识到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根据的解释是重要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大胆猜测,提出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假说进行解释。【学情分析】通过课前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少数学生虽然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科学事实,但都是通过书籍

3、、电视等渠道获取的,知识是以零碎的形式存在,没有完整、有序地建构,因此说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是困惑不解的。五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对周围世界产生强烈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操作。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但五年级学生思维方式还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原因是抽象的。抽象思维的展开是以具体形象为基础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契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将宏观的物象直观化,不易观察的物体可视化,变难为易,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日地之间的相对圆周运动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基于五年级学生还没有足

4、够的知识积淀和空间想象能力,引起昼夜交替现象又有好几种可能,因此我确定了教学方向就是让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自己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留足时间。【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 (1)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2)初步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2.过程与方法(1)能积极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2)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搜集证据;(3)根据实验的情况修正自己的解释。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根据的解释是重要的。(2)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加以解释。(3)培养主动探究、敢于质疑、积极

5、合作的态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提出昼夜交替现象的多种假说;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假说并尝试解释。【教学难点】学生正确操作模拟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修正自己的假设。【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地球仪、去掉灯罩的手电筒、自制的太阳、地球彩色图片、圆形黄色即时贴。2.学生准备:小地球仪、去掉灯罩的手电筒、实验记录单、彩笔、圆形黄色即时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游戏:两人一组。1.一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可能有几种情况?2.学生讨论并交流:(人不动自己转、自己不动别人绕着自己转、两人都转,但转的速度不一样

6、。设计意图:初步奠定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为本课打下基础。一、引入新课:1.谈话并出示照片:每天早上,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每天晚上,太阳又从西边落下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地球,就这样白天和黑夜不停的交替出现。白天可以叫做-(昼),晚上可以称为-(夜)。现在是昼还是夜?那再过12小时呢?再过12小时呢?白天和黑夜就这样不停地交替着,这种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昼夜交替现象”。(板书补充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昼夜交替现象”(指板书)。设计意图:借助图片分析,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昼夜交替时的自然现象和人们的生活变化规律,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在讨论交流过程中确定本课研究内容:探索昼夜交替的成因。2.老师提出问

7、题: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与什么有关?(地球和太阳) (1)引入:从宇宙到地球,认识地球是不发光的球体。让学生知道太阳是地球重要的伙伴。 (2)认识阳光照射地球时,地球表面会出现昼夜的区别。 那么当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时候,地球表面的明暗会出现什么变化呢?老师演示,大家做好观察。这时地球表面的明暗有什么变化?对,这时地球表面上一半是亮的,就是白天,一半是暗的,就是黑夜。用图来表示就是这样的。此环节可能繁琐,但很重要,对后面的实验和学生的理解空间存在能力都是帮助。过渡语:地球与太阳怎样运动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科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是提出很多的假设,然后再对自己做出的假设进行论证,最后发现规律。今天我

8、们也来当科学家。【设计意图:在本环节教学中,教师运用支架式教学理论,以“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与什么有关”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层层剥茧,引导学生发现“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与地球、太阳的运动有关,为学生参与提出假说活动提供外部支持,随着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加深,教师逐渐减少外部支持,最后让位于学生独立活动,在此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又培养学生敢于大胆猜测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有效完成提出假说活动,可谓一箭三雕。】二、推测假设要想做一名科学家,我们首先要敢于猜想,敢于提出假设。接下来,老师想请大家开动大脑,猜想一下:地球、太阳怎样运动才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要求把你的想法用示意图的形式呈现,可以用

9、两个圆分别代表地区和太阳,标出地球、太阳的名称,用箭头表示运行的方向。1学生作出假设,暴露初始想法,画示意图。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用示意图归纳整理。(教师板书:假说示意图)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补充指导,归纳整理学生提出的假说:(教师板书假说示意图)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地球不动,太阳自转并围着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自转并围着太阳转。地球、太阳都在自传。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地球、太阳自转,地球同时围着太阳公转。.教师可以增加几种假说,如日地不在一个平面中运动,日地各自有自己的运动轨道。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过渡语:猜测是科学课的一种方法,同学们刚才进行了

10、大胆猜想,说明大家有良好的科学预测习惯。很好!在大家的猜测中有好几种观点,到底哪种是正确的或者错误的,我们要进行论证。怎样去判断呢?三、模拟实验1.确定实验材料,使学生明白寻找具有相似特征的材料来代替地球和太阳,才能保证实验的真实性和准确性。(1)出示问题:太阳太大,离我们太遥远,地球也太大,搬不动,怎么办呢?随便找材料代替吗?为什么?(用具有相似特征的材料来代替地球和太阳,才能保证实验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全班讨论:太阳、地球有什么特征?用什么代替太阳呢?用什么代替地球呢?教师暗示:像这样寻找具有相似特征物品做实验的方法就是模拟实验法。2出示实验器材,明白用途。(1)把地球仪当作地球,用

11、手电筒来代替太阳,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昼),没被太阳照亮的是(夜)。(2)用彩色笔在地球仪上画红星作标记,假设就是我们的学校所在地。 提问:为什么先在地球仪上选一个观察点,3.让两个学生演示其中的一种假说,并及时提问全班同学:当看到什么现象时?地球上是夜。什么现象时是昼。当看到观察点出现什么现象时?我们可以说出现了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设计意图:这里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科学探究的方法:质疑假设实验验证,掌握研究科学的方法。充分让学生来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4.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要求做好实验记录。 出示实验要求:(1)调节手电筒跟地球仪的距离,差不多正好能照亮半个

12、地球仪。(2)实验中地球仪不要转动太快,手电筒不能随便乱动。(3)认真观察:小红星处昼夜会不会变化?3.发放实验记录表,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交流沟通。过渡:各小组来汇报、展示一下你们的实验,好吗?注意每个小组上台要边演示边讲解。【设计意图】真正的学习,不是发生在学生的手中,而是发生在学生的头脑里。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将思考的习惯伴随于动手活动之中。在学生遇到困难之际,教师适时点拨,为学生提供锻炼思维专注性、严谨性与深刻性的机会,从而完善个人观点的思维建构过程,同时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体验到实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地球奥秘的浓厚兴趣。 4.学生台前展示记录单

13、,汇报实验过程及发现。汇报结束,将记录单贴在黑板相应的假说示意图下。教师根据汇报在黑板相应的昼夜交替现象示意图旁做标记()。5.实验小结提问:我们在做这几个模拟实验时,你们发现地球或太阳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只要太阳绕地球或地球绕着太阳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设计意图:科学探究是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科学的思维过程。更是学生经历、体验和发现的过程。大家刚才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检验自己提出的预测,而且能用语言描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地球或太阳的运动的共同特点。)四、总结收获,激发探索兴趣1.激活思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今天的学习,你们有疑问吗?(

14、这7种假说哪一种是正确的?)2.激发兴趣教师总结:对于“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这种自然现象,虽然有多种可能的解释,但科学合理的只有一种,要找到符合真实情况的解释,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证据。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相互交流,不断完善和修正我们的认识。同学们,科学无止境,只要肯攀登!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板书设计】昼夜交替现象 1.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注:学生汇报结束后,将记录单贴在黑板相应的假说示意图下。附记录表:我 们 的 假 说用大圆 模拟太阳,小圆模拟地球 ,用箭头 表示他们运动的方向1. 2.3. 4.5. 6.7. 8.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的记录单我们的假设出现的打()不能的打()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第五种第六种我们的发现: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共有( )种,没有出现的共有( )种,出现昼夜交替现象时,太阳和地球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