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0.87KB ,
资源ID:2489972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8997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docx

1、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第五节 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时期的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是我们党和政府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把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2007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明确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2008年八项主要经济工作之一。积极提倡和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国际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我国党和政府综合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一、自主创新是建

2、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我国研究开发R&D的投入从1995年的349亿元,迅速上升至2006年的2943亿元,位居世界第五位。2006年全国专利申请授权数达27万件,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升至世界第三位。R&D的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创记录的1.4%;全国2007年3500万人的科技人员队伍规模居世界第一,研究开发人员达到142万人年,居世界第二。迅速深化的科技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供应能力。快速增长的综合国力和不断增加的科研投入,成为我国积极倡导和全力推进自主创新的坚实基础和物质保证。1.我国倡导自主创新的背景和动因。目前,我国技术创新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3、,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技术进步的动力不足,R&D投入的主观积极性不高。2006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的68%的企业尚未建立研发机构,76%的企业没有研发活动,企业R&D的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76%,远远低于国际上平均3%的水平。绝大多数企业尚缺乏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出口轻纺产品中,贴牌生产仍占相当高的比重。国际公认的:一类企业卖标准,二类企业卖专利,三类企业卖产品。而我国多数企业仍处于卖产品的初级阶段。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许多企业尽管销售额很大,但获利甚微,大部分利润流入外企手中。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国内投资只能集中投向钢铁、水泥、重

4、化工和房地产等高耗能和高污染的行业,而电子信息、精密设备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主要依靠外商投资或进口产品来满足社会和消费需要,使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遇到资源和环境等越来越严重的制约。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但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根据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表明:上海、北京已在2005年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天津也在2006年实现了工业化,其他省、市、区的进度则不尽一致。2007年,广东、浙江、江苏、山东进入工业化后期,辽宁、福建、山西、吉林、内蒙、河北、湖北、黑龙

5、江、宁夏和重庆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而陕西、青海、河南、湖南、安徽、江西、新疆、四川、甘肃、云南、广西、海南和贵州等省区还处于工业化前期阶段。应当明确:工业化不仅是工业的发展,而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工业化也是产业化、非农化、城市化,研究工业化兼具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可以使全国和各省、市、区清楚各自经济发展所处的水平和阶段,当前需要发展什么产业,产业结构向哪个方向调整。按目前的发展速度和水平,预计10年以后,我国将整体基本实现工业化。为此,在当前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中要大力倡导和推广自主创新,加快我国实现工业化的步伐。2.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和保证面对全球日新月异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形势,我

6、们党和政府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到了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高度。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不仅是科技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等多种形式的创新。要将创新精神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既是政治宣言,也是行动纲领,报告中明确的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和核心,是执政党客观分析国内外形势得出的必然选择。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突出表现是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提高不快,自主创新能力还很欠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7、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抓住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它作为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和保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着眼提升我国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下大力气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推进自主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工作与实践。二、我国强化自主创新的对策和措施目前,我国科研和工业的整体水平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和核心,但企业自主创新动能还须加强,能

8、力还有待提高,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通过宏扬科学发展观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1.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科技创新资源相对不足,必须不断增加科技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优良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但是,由于我国科技资源管理分散、各部门和各单位相互封闭,使得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而且还存在着严重的本位主义、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现象。对此,必须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来加以解决。要健全和扩大技术市场和服务市场,把政府有关部门、科技中介组织的功能和市场配置科

9、技资源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企业的科技研发活动也应分离出来,按照专业化、社会化要求独立经营,既为本系统服务,也为全社会和大市场提供有偿和无偿的服务。尽快使科技研发成为服务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不断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益。2.强化制度创新建设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是有利于科教兴国的政策等环境建设和制度安排。为此在坚持倡导科技创新的同时,应及时将实施重点转移到有利于振兴科技上来,以优化科技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从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看,大力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是关键所在。政府各职能部门应从自身业务的视野出发,制

10、定振兴科技的对策和措施,逐步培育起一个具有科教兴国和振兴中华的科教体系。目前,政府干预过多相对应的是政府职能缺位现象,诸如创新机制培育乏力、创新政策体系缺乏创新、创新外部环境营造滞后、技术创新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薄弱、共性技术的研发构建不力等。针对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不够强和不到位的状况,我国应该着力营造创新环境,完善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要加强和加快解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同行业技术前沿为目标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健全和完善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和激励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R&D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3.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提升

11、自主创新能力要通过科学的建立和健全自主创新的考核指标体系,克服当今存在的基本国策指向与考核指标导向的不对称。科学发展观已成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本国策指向,强调经济发展的集约行为。这种行为的核心力量是创新推动。但是,我国现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少考量指标体系,其导向原则仍然是经济发展的粗放行为,即以规模考核取代价格考核、短期考核取代长远考核。这种行为的核心力量是要素投入推动,与科教兴国的目标指向相背。从此意义上判断,创新型国家建设,包括创新型省市建设的关键,是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在政府管理创新、资源整合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2、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来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综合竞争优势。另外,我国今后在考核企业资产价值时,不仅要看其有形资产,也要看其无形资产,越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就越是要注重考核其无形资产。只有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的巨大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国家的自主创新战略才能得以实现。4.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离不开人才高地的建设和高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十一五”期间,我国应坚持实施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大专

13、院校的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所具备的各种素质。既要有扎实的科技基础知识,又不迷信书本知识,不循规蹈矩,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要注重培养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物,同时培养数以千万计的科技研发队伍,充实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要培养一批科技管理和科技经营型人才,以管理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以市场开拓推动科技创新。要重视培育优秀的创新型企业家,通过创新型企业家的智慧力和凝聚力吸引、培养和集聚人才,建立新世纪的创新型企业。各级政府、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现代企业即要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又要重视生产工艺、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群众性技术革新,善于把小的革新集

14、成为大的创新,实现技术的突破。要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培育人的创新能力,把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到创新能力建设的高度,增强创新人才的凝聚力,整合资源优势,这是实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力量之源。5.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放大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有效性的判断标准之一是信息对称,诸如产品供求之间的信息的对称,以及获取产品质量信息能力的对称。体现在科技市场上需求主体与供给主体之间的供应信息应当对称。然而,由于我国产业平台与技术平台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供给单位成果过剩与需求单位成果缺乏的现象长期并存。信息不对称的双方,往往是技术的需求方处于信息的劣势状态,而具有信息优势的技术供给者,有可能产生隐匿不利信息,甚至制造虚假信息的非市场经济手段,导致技术需求方蒙受被欺诈的损失,从而抑制和影响了技术创新成果的正常交易活动。而要促使信息对称的形成,有赖于社会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不断加强政府管理创新水平,努力提高各职能部门员工管理创新能力。要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善于把基础研究成果迅速地转化成实用技术和工业技术。同时,要努力在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重大突破。通过市场对创新主体的有效导向和调节,形成创新主体对自身局部利益和眼前近期利益的理性追求,真正完善有利于我国科研成果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产品的社会与市场的对称供求信息的系统设计和体系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