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1 ,大小:6.69MB ,
资源ID:248929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8929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地与山麓城市关系的概述.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地与山麓城市关系的概述.docx

1、山地与山麓城市关系的概述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项目名称: 山地与山麓城镇的互动以龙泉驿为例 学 院: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指导教师: 吴贵蜀 日 期: 2011年8月1日 目录 山麓城镇的地域结构 2一、 城镇基本信息 2二、功能区布局特点和城市地域结构 3三、山对山麓城镇发展方向的影响 9 山之馈赠 现代“桃源” 10一、山区农业对城镇的影响 10二、现代农业 郊区特点 14 山麓城镇路网与山 16一、山麓城镇的道路特征 17二、道变山形 20 山地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关系 21一、山麓市政设施的布局特点 21二、顺势而动 共创山城一体 24 住区对山环境的依赖 25一、龙泉驿及山麓三城镇的房产概况

2、25二、山麓城镇楼盘特点和原因 27三、宜居山麓住区建设要点 30 山麓明珠造就山水城镇 31一、山麓带水体基本情况 31二、水对城的恩泽 33三、水体开发利用的城镇化 33四、合理开发 水、城共生 35 灾害聚集带 36一、山麓易发的地质灾害 37二、其他山麓易发灾害 40三、山麓开发 趋利防害 预防为先 40 多功能的山城缓冲地带 41一、缓冲带的利用现状 41二、缓冲带具有多重效益 42三、科学合理利用 共创山、城和谐过渡 43关于山地与山麓城镇的互动以龙泉驿为例的考察成果报告聚落,也称居民点,是人类的各种居住场所,根据其规模和主要的经济活动可分为城市和乡村。聚落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3、聚落的发展也必然会受环境的影响。早期的城市发展受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改造大自然的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间接作用变得突出。山麓城镇,不同于被山包围的山区城镇,也不同于四面开放的平原城镇,而是处在一种半开半塞的大环境中的人类聚居地。山麓城镇,位于平原之上,但与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山、城之间的互动机制。山对城的影响,不仅是地形、山区资源等对城的直接影响,也不仅是自然环境对城的间接作用,更是山区的自然人文综合体对城的反馈。反过来,城对山的影响,不仅是对山区自然面貌的改变,更是对山区自然人文综合体的作用。图0-1 山城关系模型考察从山城自然环境和

4、人文环境(地形地质、水资源、生物环境、景观、山体运动、交通、工农业等)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中寻找山与城之间的互动机制,为山麓地区在发展中更好处理山与城之间关系提供一些合理建议,为公众更好理解山城互动中出现的现象提供一个平台。考察,以所学知识为起点,以山麓城镇为载体,以暑假实践为契机,以锻炼能力、运用知识为目的,以进行实践为出发点。 山麓城镇的地域结构 山区对山麓城镇的影响体现在多方面,有直接与间接,有实体与抽象但是,山区对山麓城镇的本质的影响体现在城镇自身内在的发展上,特别体现在城镇的内部地域结构和发展方向上。一、 城镇基本信息龙泉山龙泉驿段的山麓带形成了三个城镇,自北向南依次是洛带、同安和龙泉柏

5、合,其中龙泉柏合由龙泉街办城区和柏合镇区组成,因两者地域上连为一体,运行上密切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故作为一个整体。山麓三城镇中,龙泉和洛带的发展历史悠久,龙泉的功能最齐全和完善。图1-1 山麓三城镇的位置表1-1 龙泉驿山麓三城镇的基本信息行政区面积/平方千米行政区人口/万人城镇区积/万公顷城市人口分级/万人性质龙泉柏合123.5720.3约1910-20龙泉驿区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汽车城同安54.878约51-5西部职教城、山水度假城洛带433.0约10.2-1客家古镇二、功能区布局特点和城市地域结构图1-2 伯吉斯城市模型根据伯吉斯城市模型,城市主体功能区由城市中心向外依次是中央商

6、务区、过渡带、工人住宅带、中产阶级住宅带和通勤带。中央商务区是一个城市的商业等商务活动最集中的区域,通常位于城市中心。过渡带居住区与商业区相混合,多为低收入住宅区,道路和房屋破旧。工人住宅带产业工人集中。中产阶级住宅带在城镇边缘环境优美的区域。通勤带,也是城乡结合部,是高收入居住区域,进城交通快捷、便利。龙泉驿山麓三城镇中,龙泉柏合城区的城市发育程度最高,而同安、洛带城市功能发育程度较低,不能单独列为一个完整的居住工作综合体。山区对城镇的影响,不是明显地体现在对个别建筑的影响上,而是主要体现在对城市未来发展空间的影响上,进而影响到各种建筑选址布局,是通过影响城镇发展空间来对各功能区空间发展方向

7、施加作用,体现在对功能区的普遍性影响。其中地貌对山麓城镇的影响尤为明显。地貌决定了城镇最初的位置和形态,对城镇从用地选择、功能区组织到道路、工程管网、绿地布局和景观组织都有深刻影响。(一)居住区居住是城镇的主要职能,正常情况下,它在城镇区用地结构中的比例最大,多在60%左右。城镇居住区要求与工作地和生活服务区之间有便利的联系。山麓城镇主要沿山和离山扩展,形成“T”形拓展轴,住区也主要呈“T”形轴扩展。山麓城镇的近山侧生态环境好、山水景色怡人,成为“T”形住区发展轴中最宜居区域,也成为住区开发的热点区域。图1-3 山麓城镇的“T”形住区发展轴示意图龙泉柏合城区的居住区分布呈现“T”形发展倾向。沿

8、山的新开发区域,因其近山优势,是宜居地带,现多开发为住宅区,如南部的东山国际新城和北部的城市山麓;另外在驿都大道东风渠至龙都大道以北的区域正在形成以“怡和新城”为核心的新住区。同安、洛带因其发展规模和速度慢,没有形成明显的“T”发展轴,但有沿山和离山发展的倾向。同安是一个新崛起的、功能不齐全的卫星镇,因其独特的体育设施和山水环境得誉“阳光城”。旧镇区位于现镇区南部,新住区主要沿山向北发展为主,缓坡地带的别墅住区开发较热,形成以成环路为主轴的南北走向山麓住宅带。在用地较为充裕的西部,住区功能亦在强化。图1-4 龙泉柏合居住功能区的布局总观沿山三城镇住区的发展,临山带的山水环境成为本区中高收入购房

9、者和外来购房居住者权重的重要因子。山麓住区开发级别较高,成为山麓城镇最重要的宜居带和发地产热点区域。沿山住区开发要重视中低收入对临山房屋需求,不宜过多布置别墅;山脚和山坡公寓建筑的高度因有限制,以免阻挡离山较远的住区的山背景。(二)商业区商业功能区是任何一个城镇都具有的服务功能区,大中城市通常形成服务功能齐全完善的中央商务区(CBD)。中央商务区是城市的核心,集中大量高档商店、办公机构、银行、旅馆和剧院等,建筑多为高层建筑,交通流量大。规模较小、发展水平不高的城市形成中央商业集中区或商业集中区。山麓城镇旧城多紧邻山脚,中央商业集中区以旧城为依托、向离山方向发展为主,并在沿山侧形成以旧城为中点的

10、次级商业集中区。图1-5 山麓城镇的商业去布局特点山麓三城镇中,龙泉具有CBD的雏形,但功能不全,发育不成熟;同安、洛带只有一定规模的商业集中区,还不能称其为CBD。龙泉柏合城区,其中央商业集中区包括以音乐广场为中心的旧城中央商业集中区和驿都大道以北的地铁线中央商业集中区,大量宾馆、高级餐厅、高级专业商店和银行机构集中分布在这一区域。同安在新旧镇区过渡带的幸福路东段南北两侧形成商业集中区。镇区北部商业发展滞后,旧镇区商业发展分散、等级不高。洛带古街区是小商品商业区,但商业集中区包括玉带街和槐树街两侧,商业中心有北移倾向。图1-6 龙泉柏合商业区布局(三)文教区中小学具有一定的服务半径,因此,基

11、础教育学校对居民区具有较大的依附性。山麓城镇住区呈“T”形布局,决定了中小学特别是小学、初中也呈“T”形布局。但是,沿山带发展历史久,住区集中度更高,土地价格稍低,中小学更多地集中在沿山侧。图1-7 山麓城镇学校布局和趋势图外来高校和新建中小学的选址和布局,一般布局在城镇拓展方向上。学校占地多,学生数量大,学生生活需要基本的服务设施,对交通需求大,因而多布局在用地较为充裕、对外交通便利的离山方向和城镇未来拓展方向的沿山地带的住区外缘,以接近、共享城镇区的生活服务设施,避免过高的地价。图1-8 龙泉柏合学校分布和趋势图龙泉形成以旧城为中心的中小学集中区和黎明新村、怡和新城和城东北三个新建学校集中

12、区。同安新建学校以高校为主,集中在离山发展轴上。洛带新建学校位于成落大道北侧,位于向北向西发展轴上。(四)工业区工业企业占地多,对交通条件要求高,企业要求集聚以便协调和共享基础设施;随着交通的改善,城镇功能区更加分化,工业企业也加快了集聚步伐。山麓城镇三个主要发展方向中,离山方向的土地供应条件最好;对外交通,尤其是和平原腹地大中城市的交通中,离山方向通常最好。这些使其成为工业集中区的比较优势大。洛带、同安都把旅游作为本区发展的主打产业,制造业企业少、规模小,缺乏更看重区位的现代大中型企业,在此不作介绍。龙泉柏合是龙泉驿区的经济中心,又有成都市经济开发区选址于此。地形条件对其工业区布局的影响比较

13、明显。成都经开区是国家级经开区,入驻企业多为国内大中型和中外合资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驿都大道之南、航天路(成环路)以西的离山侧区域。入驻的制造企业数量大、规模大决定其选址于适于建造大型厂房和建设用地供应最充足的离山平原一侧。图1-9 龙泉柏合工业集中区(五)山麓城市地域结构山麓城镇的城市形态是半圆形,空间拓展以旧城为原点向三个方向延伸,城市结构具有先天的不成圆性或不平衡性,不可能发展成呈同心圆的城市地域结构。山麓城镇位于平原上,城市布局集中紧凑,且发展主轴上缺乏山川阻隔,很难发展多核心结构。从山麓城镇的城镇区形状、发展的地形地貌条件、“T”形拓展方向、“T”形主干交通网和“T”形高租金带等都决

14、定其适于发展扇形结构。图1-10 山麓城镇的理想扇形城市模型图1-11 龙泉柏合城区的地域结构三、山对山麓城镇发展方向的影响城镇的发展方向包括了城镇性质的定位和空间的拓展方向。城镇的发展方向是由自身条件和区域大环境共同作用决定的。山麓城镇的发展受到山的持续而深刻的影响。(一)城镇性质城镇的性质是是由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山麓城镇居原临山,具有平原腹地地区所缺乏的临山优势,山麓城镇是山区资源开发的前沿基地和山区对外联系的门户和窗口,这使其具有山麓城镇独特的发展定位。山麓城镇,凭借山区林果、旅游、水、矿产等资源丰富的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开发利

15、用山区资源融入自己的发展定位之中。目前,山麓城镇,尤其是小城镇,凭借山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优势,大力打造山区旅游的服务基地。同安充分利用龙泉山山水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景色优美和花果景观众多等优势旅游资源,致力于打造“山水旅游城”。洛带客家文化浓厚,客家古建筑保存完好,具有发展文化古迹游的天然优势。面对效益日益可观的山区旅游,洛带把开发山区资源融进发展战略中,把用一个轮子造“旅游城”变成人文和自然两个轮子共转,完善了古镇旅游的功能。(二)空间拓展山麓城镇的发展空间不同于平原城镇的发展空间,后者可以向四个方向发展,而前者受限于地形的影响,失去了一个方向的拓展余地。山麓城镇的拓展一般呈三个方向

16、发展,且各个方向的拓展速度和定位有所差异。龙泉柏合交通干道向南、向北、向西伸展,城市空间拓展也主要在这三个方向。但向西和向北是主要的方向。龙泉柏合城区位于龙泉驿南部,向北发展可以辐射同安、洛带和洪安等镇,而向南发展仅辐射柏合。在龙泉山山脚线、龙都大道和旧城之间形成向北开发带,这一区域北部是成渝高速,西部紧邻龙都大道,东靠龙泉山脉,特别是毗邻百工堰公园,成为住区拓展的最主要方向。向南以柏合主城为核心,因其西邻成都市经开区,东部紧邻龙泉山脉,宜居宜业,但发展空间有限,多高层建筑。龙泉柏合西部靠近特大城市成都市,受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大,向西是其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图1-12 龙泉柏合城区的拓展方向受山地

17、地形影响呈三向拓展的城市在其他临山大中城市中表现也较明显,如都江堰和德阳旌阳。 山之馈赠 现代“桃源”山区与山麓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二者的各种联系为载体,而农业联系是山区与山麓城镇的主要联系。山区为城镇提供农副产品,二者形成产、销关系;城镇对山的多重需求使山区,特别是山麓,农业开发具有了更多服务城镇的特点。一、山区农业对城镇的影响山区的主要经济职能是进行农业生产,山麓带是山区与外界建立经济联系的必经通道,随住市场经济日益健全和完善,山区农业与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山区农业对山麓城镇的依赖更多和、影响更大。山区农业对山麓城镇的影响,既表现在直接产业关联上,又体现在间接作用上。(一)为山麓

18、城镇提供农产品山区宜林、平原宜耕、草地宜牧、水体宜渔,这是农业发展的一大规律。山区地形起伏大,坡度大,适宜发展林果业,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可发展梯田种植业。梯田种植业田块小,对水利设施的依赖性大,而现代种植业对地形地块的要求很高,宜布置在地形平坦、地块较大的区域;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不适于精耕细作;灌溉水源位于山谷中的沟、堰库中,坡地灌溉或机械抽水,或远地自流取水,水利工程投入大,且土地渗水严重;加之,中国一直以来以小农经济为主,地块小,商品率低,等等,使山区不适于进行种植业。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市场经济尚未建立,山区以种粮为主,且自给自足,只有很少量的蔬菜、禽畜进入山麓城镇销售,

19、山区农业对山麓城镇的影响小。从90年代开始,随着内地市场经济的建立,山区农业进行了大转型,山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果园,实行区域化生产,把昔日满山田土的山区变成今日的“花果山”。 山麓带位于山区外围,靠近平原地带,而山麓带城镇集中,市场广阔,发展果业的比较优势大、综合效益高,多种经济效益较好的果树;而经济效益较低的林业宜分布于山区腹地。 随着山区果业的发展,其在区域农业布局中的分工和定位日渐清晰,山区果业的产量提高、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山区为山麓城镇提供农产品的功能得到强化,山区成为山麓城镇名副其实的“果园”。山麓城镇距离山区近,农产品输入的

20、运费低,销售的中介环节少,水果价格比平原腹地大中城市廉价,山麓居民可享新鲜、廉价的果品。表2-1 龙泉驿水果概况表水果类别种植面积(万亩)年产量(万吨)品种主要分布水蜜桃8.006.81春蕾、京春、早香玉、庆丰、白凤、皮球桃、京艳、龙泉晚白桃等20余种以山泉镇为中心,沿龙泉山脉向南北延伸,连绵30余公里的国内罕见的水蜜桃种植带。枇杷3.861.50龙泉大五星、龙泉一号、美满、金钟等枇杷沟、龙泉山的西坡早熟梨4.007.10以丰水梨、龙泉酥梨、黄金梨为主柏合镇等葡萄3.937.29以巨峰为主夏蓉高速公路沿线平原地区、大面镇等地其它1.001.00草莓、樱桃、柑橘、布朗李、良种柚等大分散、小集中龙

21、泉驿山区多开辟为果园,以枇杷、水蜜桃为主,龙泉驿山区是成都地区著名的“花果山”。山区果业为山麓城镇提供大量新鲜、优质和廉价的果品,提高了山麓居民的生活水平。(二)山麓城镇成为农产品深加工和集散基地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增值保值的方法主要有保证质量、打造品牌、进行产品的包装和深加工等。山区果品的包装和深加工依赖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龙头加工企业需要具有一定规模厂房、库房和一定的交通设施,因而对城镇有一定的依赖性。但山区人口分散,地形不利于建厂房,交通道路等级低,山区聚落发育程度低,很难满足现代果品加工和销售对城镇的依赖。山麓城镇临近山区,对外交通方便,有充裕的厂房建设用地,经济信息易

22、获取,成为山区果品深加工和外销的理想基地。龙泉驿山麓城镇是山区水果的加工基地和外销基地。龙泉驿山麓城镇建立了一批专业水果贸易市场和水果加工企业。龙泉驿山麓城镇集聚了四川聚合国际生态有限公司、北京汇源果汁、成都市龙泉嘉禾有限公司等知名水果加工和营销企业。山麓城镇应充分利用临近山区的优势,完善为山区果业服务的职能,加强水果深加工工业的发展,建立健全果品销售的网络,打造本地水果品牌,与山区共同形成完善的水果产销体系。(三)增强了山麓城镇的旅游观光服务功能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型产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观光农业主要分布在城镇周边,为城镇居民提供服

23、务,满足城镇居民体验农业活动乐趣和观赏农业景观的需求。图2-1 山区观光果园山区的山水景色怡人,环境清幽,空气清新,又有果树构成的独特景观和完善的交通设施,吸引了大量山麓城镇和平原腹地大中城市居民来此休闲观光。山麓城镇作为观光者进山的交通枢纽、食宿基地和其他服务中心,自身的旅游服务功能得到强化。表2-2 龙泉山主要旅游景观景区位置特色桃花故里山泉镇桃花节,农家乐桃花沟柏合镇桃花节、农家乐宝狮湖生态观光百工堰山泉镇生态野炊、水上活动枇杷沟农家乐龙泉湖茶店镇划船等水上活动洛带古镇洛带镇长城、古镇石经寺茶店镇密宗道场观音岩摩崖造像万兴乡观音岩北周文王碑山泉镇碑刻书法龙泉驿山区农业景观以水蜜桃果园为主

24、,观光的亮点是桃花。每年桃花盛开季节,吸引大量来自国内外的观光客来此观光旅游,并催生了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每年大量游客的涌入,拉动了山麓城镇交通运输业、餐饮业、住宿业、商业和其他服务产业的发展,优化了龙泉驿的产业结构,也提升了山麓城镇的产业结构品位,山麓城镇为山区旅游服务的功能加强。图2-2 龙泉驿旅游发展现状(四)提高山麓城镇的知名度山区优质农产品品牌、高质量的农业观光旅游品牌,让山区农业资源被更广阔的市场接受,提高了山区和山麓加工服务基地的知名度。龙泉驿山区特有的农业资源吸引着美国、日本、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客商纷纷前来考察、洽谈、投资,大大提高了龙泉的知名度。(五)带动了城镇区

25、与山区的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衔接随着山区果园的发展壮大和观光业的发展,山区与山麓城镇的联系日益加强,旧的联系方式难以满足当前需要,于是,更多的现代设施开始向山区延伸和拓展。如一些进山的乡村道路得到了拓宽,甚至铺设沥青路面,开通了公交线路,大大加强了山城联系,带动了山麓城镇的建设。二、现代农业 郊区特点山麓农业受山麓城镇和平原大中城市的影响,农业商品率提高、生产社会化、经营市场化和种植区域化;山麓农业独特的农业景观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山麓城镇和平原腹地大中城市居民前来观光休闲;随着山麓经济的发展和山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山麓农业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得到空前关注。总之,山麓农业受山麓城镇的影响,表现出现代

26、农业和郊区农业的一些特点。(一)农业商品化、市场化、区域化和社会化山麓农业靠近山麓城镇,靠近农产品消费市场,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农业由粗放的传统农业向的集约现代农业转型。为就近供应市场需求,把劳动成果转化为货币去购买非农产品,山区农产品更多流向山麓市场,商品率不断提高,逐步走出了自给自足的圈子。商品化是指农业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市场销售。果产品主要供应城镇居民,而靠近城镇的山麓带“近水楼台先得月”,商品获利空间大,商品率较高。龙泉驿山麓带居民离城镇进,进城务工农民多,果品的自我消费能力低,更多果品进入城镇,进一步提高了商品率。农业市场化指农业的结构和布局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根据市场的供需状况、区域

27、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龙泉驿山区农业的转型始于上世纪90年,至今已经历了三次转型,依次是从种植业转为果业、从种枇杷转为种水蜜桃、从单纯的种果树转为果品深加工化和果园观光化,每次都是以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为导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要求区域分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区域市场竞争力,即要求农业进行区域化生产。山麓地区靠近市场经济发达的山麓城镇,区域化生产很明显。龙泉驿山区果业的区域化分工明显,形成一批专业生产区,如以山泉镇为中心的水蜜桃生产区、以柏合为中心的枇杷生产区。农业的产业化,指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专业的公司来完成

28、或农业生产、包装加工和销售形成一条有机的链条。中国目前的土地制度使小农生产的色彩浓厚,农业生产停留在“自扫门前雪”的分散生产阶段,龙泉驿山区的果业生产以家庭生产为主,但有一些雇佣工人生产;龙泉驿果业的一体化集中在收购加工环节,果业生产初级环节社会化程度低。(二)农业的观光化随着山麓城镇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存环境提出更高要求,于是,越来越多的居民走出钢筋混凝土世界,走向临城的山区登山、观园、体验农家生活和农业活动,农业具有了新的经济功能,农业的观光价值不断得到加强。图2-3 山麓地区以果树主题的景区龙泉驿山麓带的枇杷沟、紫霞山等以果园为主题的景点体现了山麓农业的观光功能得到加强。

29、(三)农业生态化随着山麓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区生存环境恶化,居民对环境提出更高要求,山麓农业的生产功能削弱,而作为城镇的后花园的功能得带强化,昔日果园成为了居民休闲游憩的公园,果树成为了公园的衬景,生态价值加强。龙泉驿山区农业从种植业转向果业,本身除了经济考量之外,恢复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也是政府大力推动的重要因子。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保护被融入山区的发展之中,山区成为山麓城镇的生态屏障和“后花园”,山区农业的生态功能得到重视和强化。 山麓城镇路网与山“要建设,先建路。”城镇区建设中,道路等基础设施始终是先行者,城镇区道路的建设是其他建设的前提,道路走向会影响到城镇区的空间拓展方向。山麓城

30、镇路网,特别是近山路网,深受山麓地形地貌的影响,进而作用于城镇的发展。反过来,城镇区路网的加密升级也会带动山区路网的加密和升级。图3-1 山麓城镇的“T”路网模型一、山麓城镇的道路特征山麓城镇的道路特征,主要通过城镇道路近山侧和离山侧道路的走向、密集程度、等级、规整度和路面起伏的比较来表露山麓对城镇路网的影响。(一)道路主要走向道路走向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地形地貌、地质、水体等自然因子通过影响建设道路的成本、增加技术难度、产生持续破坏力来对道路的局部或全局走向产生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对道路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不同功能区的组合状况、交通的流量等社会经济因素会影响城镇区道路走向。山麓

31、城镇为扇形地域结构,近山侧主要是居住区,离山侧多为工业区,沿山侧中段的商业功能完善。沿山侧主要交通流来自于平行于山脚线的购物工作流和沿山侧南北诸镇的交流以及垂直于山脚线的工作流,进山方向受地形影响,除一些进山乡村道路外基本没有进山干道道路,形成“T”形交通流;离山侧垂直于山脚线的工作流流量大,又有与平原腹地联系的干线公路和沿其拓展的居民区,因而形成“十”形交通流。图3-2 龙泉柏合城区交通流向龙泉柏合主城沿山侧南北居住区的工作和购物向旧城中央商业集中区流动,东西工作流量大,又因为受到龙泉山的影响,交通无法向东拓展从而形成“T”型的交通流。(二)路网密集程度路网的密度指单位面积上的道路长度。通常城镇路网密度大于乡村路网密度,发达地区大于落后地区,平原地区大于山区,居住区、商业区大于工业区。道路的修建历史、道路的主要用途、区域地形地貌等影响道路密度。山麓城镇旧城主要位于近山侧,路网建成时间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