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54KB ,
资源ID:24848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848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道路初步设计说明(完整范文).doc)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道路初步设计说明(完整范文).doc

1、初 步 设 计 说 明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区位条件江山市贺村镇距江山市区10公里,浙赣铁路、205国道、46省道穿境而过,是江山市重要的工业基地、浙西商贸重镇。全镇总面积82.3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5.2万人,外来人口2.1万人。2002年11月被衢州市确定为四个经济强镇之一, 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镇。贺村镇作为经济强镇,通过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建材水泥、竹木加工、机电、纺织服装、食品与饲料加工、文体用品等6个主导产业,经济实力在江山市行政区划调整过后的19个乡镇中排名首位。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8.7亿元,比上年增45.7%,其中工业增加值7.

2、3亿元,比上年增5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比上年增55.2%,其中工业投入5.8亿元,比上年增55%;地方财政收入达3239.69万元,比上年增56%。农民人均收入约5000元。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选址在贺村镇丰益村银碓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贺村镇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建在新205国道边,背靠浙赣铁路,交通条件良好;基地远离居民区,不影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周围环境适合项目的建设。基地与贺村镇区紧邻,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均已经敷设到区块,可以方便地与贺村镇基础设施网络衔接,也为基地三期的开发建设

3、创造了良好的外部配套设施条件。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项目所在地属丘陵平原地,从土壤资源来看,以黄色粘土为主,地层、地质条件好,坡度平缓,适宜项目建设。2、气候气象贺村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受地形影响,兼盆地气候的某些特色。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梅雨季节雨量集中。年均气温17.7度,年平均降雨量1658毫米,年无霜期255天,宜于农业生产。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低温和寒流,梅雨及台风。3、工程地质沿线地址情况良好,基本属第三期黄土地区。三、设计内容本次项目内容为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一号路、二号路、三号路基础设施工程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路工程设计2

4、、给排水工程设计3、交通工程设计4、电力、电信工程设计5、绿化景观工程设计6、路灯工程设计7、工程设计概算第二章 设计依据一、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的设计委托2、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3、关于江山市贺村镇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工程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浙发改农经2006 574号)4、建设范围1/1000地形图二、设计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4、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5、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99)6、城市

5、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54-95)9、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10、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11、城市地下通信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CECS 165:2004)12、其它相关规范要求第三章 道路工程一、设计原则1、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及各规范的要求。2、满足道路交通功能要求。3、竖向在满足两侧地块标高要求和防洪要求下,考虑工程的土方平衡进行设计。 二、道路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道:一号路、二号路城市支路II:三号路2、设

6、计车速:城市次干道:V=40Km/h城市支路:V=30Km/h3、路面结构设计轴载:BZZ-100。4、设计年限:混凝土路面30年。三、平面设计本次设计平面依据甲方提供的电子文本文件中所确定的坐标进行定位。一号路,为城市道路次干路,道路设计起点为五号路,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为205国道,桩号为K0+636.578,本次道路设计全长为636米,道路规划红线宽16米,与设计道路相交的规划道路由南向北依次为五号路、二号路、三号路、六号路、205国道。其中K0+157.870K0+232.088段为一半径为500米的圆曲线,其余段为直线。二号路,为城市次干路,道路设计起点为四号路,桩号为K0+

7、000,终点为46省道,桩号为K0+473.130,道路设计全长为473米,道路规划红线宽16米,与设计道路相交的规划道路有西向东有四号路、一号路、六号路、46省道。设计范围内道路线型为一直线。三号路,为城市道路支路,道路设计起点为四号路,桩号K0+000,终点为六号路,桩号为K0+381.027,道路设计全长为381米,道路规划红线宽度12米,与设计道路相交的道路有四号路、一号路、六号路。设计范围内道路线型为一直线。 本次设计道路沿线基本无拆迁,但由于道路所属范围为丘陵地区,地势复杂,高差变化较大,因此填挖土方量比较大。四、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根据木材深加工基地三期可研的道路控制标高进行

8、设计。由于设计道路范围地形较为复杂,高差变化大,本次道路纵断面设计结合规划用地控制标高,考虑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大小,依据规范要求确定的纵坡和坡长,拉坡时综合考虑行车安全、舒适、排水顺畅、造价经济。一号路道路设计最大纵坡2.471%,最小纵坡0.500%;二号路道路设计最大纵坡2.608%,最小纵坡0.94%;三号路道路设计最大纵坡0.692%,最小纵坡0.619%。五、横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规划红线宽度内进行。横断面形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按照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内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

9、安排,以保证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畅通,具体为:一号路:3.0m(人行道)+10.0m(机非混合道)+3.0m(人行道)=红线宽度16米。二号路:3.0m(人行道)+10.0m(机非混合道)+3.0m(人行道)=红线宽度16米。三号路:2.5m(人行道)+7.0m(机非混合道)+2.5m(人行道)=红线宽度12米。六、路基设计道路大部分位于山坡、农田,施工前应清除表层约25cm厚的杂填土或耕植土。结合管道施工,以降低地下水位,疏干土基。道路红线位于河塘及暗浜地段,若河塘底淤泥不深时,挖尽河塘底淤泥至原状土;若淤泥较深时,可抛石挤淤,一提高其承载力,清淤时河塘填挖成台阶形,然后用塘渣回填,塘渣最大

10、粒径不超过15cm,含泥量不大于15%,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分层填塘渣碾压至路槽底标高。道路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压实后的基层应平整、结实、结成板块,无松散现象,表面无明显粗细分离现象,1215t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大于5mm。压实后土基顶面回弹模量不小于25Mpa。填方路段原地面高程以下的各种管道应先期做完。管道周围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的回填土应按下水道施工技术规程要求对称、均匀、薄铺轻夯实,密实度要求见管道部分;其它深度的回填密实度要求按施工技术规程进行。本工程填方边坡为1:1.5,挖方边坡1:1,路基填筑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七、路面结构设计本

11、工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路面结构如下:一号路、二号路机动车道: 22cmC30水泥砼+18cm5%水泥稳定砂砾石+20cm级配砂砾石=结构厚60cm三号路机动车道: 20cmC30水泥砼+15cm5%水泥稳定砂砾石+20cm级配砂砾石=结构厚55cm人行道路面结构: 6cm灰色透水铺砖人行道板3cm厚M10水泥砂浆座底15cm厚3水泥稳定砂砾石人行道结构层厚度24cm。八、交叉口设计交叉口设计应保持道路上所有车辆的交通安全,此外应保证交叉口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交叉口内的计算行车速度应按照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的0.50.7倍计算,直行车取0.7倍,转弯车取0.5倍。九、交通设施道路交通标

12、志和标线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规定设置。十、无障碍设计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纹的要求,本工程道路实施无障碍设计。依据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ZBP33D01-88)进行无障碍设计,本工程主要在人行道设置导向块材、停步块材,在行人过马路处设置三面坡缘石坡道。缘石坡道:人行道的各种路口必须设缘石坡道;缘石坡道应设在人行道范围内,并与人行横道相对应。盲道: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置位置;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盲道的颜色为中黄色。人行道中有台阶、坡道和障碍物等,在相距0.5m处,应设

13、提示盲道,提示盲道的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人行道成弧线型路线时,行进盲道宜与人行道走向一致。第四章 排水工程一、设计原则1、基地排水体系采用雨污分流制。 2、排水管网布置要求管线短、埋深小,排水尽量以自流排水为原则。3、排水走向结合地块竖向及周围受纳水体确定。4、尽量降低管道埋深,特别是干管埋深,减少工程造价。5、雨水分区就近排放水体,避免因汇水面积过大而设置排水渠。二、雨水工程1、设计参数 采用江山市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进行暴雨强度设计。(1)暴雨强度公式:q =935(1+0.536lgp)/t0.56 (L/s.ha) t=t1+mt2 t1=10min (地面集流时间) m为延缓系数

14、 暗管2.0 明渠1.2 t2=L/V60 min(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2)雨水流量公式:Q=qF (L/s) Q设计雨水流量(L/s) 综合径流系数 为0.6 q设计暴雨强度(L/s.ha) F流域汇水面积(ha) 2、排水走向根据基地竖向设计及基地周围水体分布情况和雨水分区、就近自流排放的原则,将设计范围排水分成二个排水方向进行收集、组织。沿一号路敷设雨水主管道,收集其两侧雨水后由北向南汇入基地南侧水体中。沿二号路(一号路以东)敷设雨水主管道,收集其两侧雨水后由西向东汇入基地南侧水体中。3、管网布置根据以上排水走向,布置雨水管网,预留雨水接口。管网布置应有利于道路及地块雨水的收集和排放。

15、雨水管网与竖向相结合,充分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流输送。同时应根据地形、道路坡向及排水水体的位置综合考虑,使雨水得以就近排放。起端雨水管道的覆土深度应尽量控制在1.50米左右。雨水管道采用满流设计,最小流速取0.75 m/s。设计雨水管径有D200、D300、D400、D500、D600、D800、D1000。三、污水工程1、污水量污水量根据给水量推算,污水量以给水量的85%计,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参照生活污水的变化系数。2、污水系统污水采用自流收集、处理排放。根据基地竖向规划及基地污水汇水划分,污水收集后,由北向南、由西向东进行污水收集,最终送入新建的江山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排放。3、管网布置污水管网与竖向相结合,充分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流输送。污水管道在规划道路下按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