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三期中考试知识复习doc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姓名年级初三性别 学校 本模块第课教学 目标对初中热学和电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复习。难点重点1、 分子的内容,热机的工作冲程,比热容。2、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课 堂 教 学 过 程课前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口良口 差口建议 过程热与能一、 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直径大约是10一1米。2.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3.分子之间有间隙。4.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有两种,即引力和斥力。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要点,利用这些要点,能够解释很多热现象。二、 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
2、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1.内能不同于机械能2.-切(运动、静止、高温、低温)物体都有内能3.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三、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1.热传递热量:传递内能的多少2.做功四、 比热容(1) 比热容: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就是说,质量 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这跟我们 在测量物体质量时,遇到的情况相似;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相同。 当时为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橐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上述实验所反映的物质特性呢?(2)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C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3、简称比 热。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升1C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 性质。(3) 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 (千克C),读作焦每千克 摄氏度。如果某物质的比热是a焦/ (千克C),它是说单位质量为一千克的该种物质,每任课教师:学科:物理授课时间:年 月曰(星期 )升高1C口寸(或降低1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a焦。(4)比热表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物理学中,常把由实验测定的 物质的比热,列成表格,便于查找。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 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
4、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 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 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 内陆比沿海寒冷。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 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暧。(分析课木图2-15, 2-16,说明利用水取暖和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原理)五、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汽油机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我们首先介绍汽油机%1构造: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介绍名称的
5、同时, 介绍各部分的功能)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1工作原理: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 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这是第一个冲程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 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这是第二个冲程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 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由上向下
6、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是笫三个冲程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由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 被活塞推出缸外。这是最后一个冲程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1能的转化。(2)柴油机柴汕机与汽油机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1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1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构造方血:柴油机没有火花塞,而在相应位置上安装的是喷油嘴;工作过程上:吸入的气体不同(汽油机吸入的是什么?柴油机吸入的只是空气);压缩情况不同(问:汽油机压缩冲程末温度、压强多大?柴油机压缩冲程末,气体体积耍小得多。
7、所以压强更大,温度更高,这个温度早已超过了柴油的燃点);点火方式不同(汽油机靠火花塞点火。柴油机由于压缩气体温度己超过柴油燃点,从喷油嘴喷入雾状柴油便可立即燃烧。这种方式称为压燃式);用途方而:柴油机比汽汕机便宜,但汽汕机一般比柴汕机轻巧,所以汽油机通常用 在飞机、小汽车、摩托车及一些小型农用机械上。而柴油机一般用在舰船、载重汽车、 拖拉机、坦克以及发电机等大型设备上。热值: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的单 位焦每千克,符号是J/kg热机的效率:如果燃料燃烧释放能量来开动热机,用来做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 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六、 能量的转
8、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1)能量守恒定律普遍适用。在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中,只要有能量的转化,就一定 服从能量守恒规律。从物理的、化学的现象到地质的、生物的现象,大到宇宙天体的演 变,小到原子核内部粒子的运动,都服从能量守恒的规律。(2)能量守恒定律反映了自然现象的普遍联系。自然界的务种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 联系的。电灯发光跟电流有联系,电能转化为光能反映了这种联系。植物生长更不是孤立的, 要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才能生长,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反映了这种联系。七、 电流与电路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 电。轻小物体
9、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能的转化:机械能一电能%1摩擦起电2、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1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3、 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屯荷相互吸引。5、 验电器:构造:金属球、
10、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6、 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1e= 1.6x10-190单位:库仑(C)元电荷e7、 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扩展: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 用部分电荷和惜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1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 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二、电流1、 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 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
11、成电流。2、 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电流的方向与自巾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4电流的三种效应。(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 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 转换法的科学思想。(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 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 法,在物理学上称作
12、这种方法叫转换法)5、 单位:(1)、国际单位:A (2)、常用单位:mA、pA(3)、换算关系:1 A= 1000mA 1mA=1000)iA6、 测量:(1)、仪器:电流表,符号:(2)、方法: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1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1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1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I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 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II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
13、程, 用升关试触,若被测屯流在0.643AW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 被测电流大于3 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1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三、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白由移动的电荷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 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 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2、 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不易导电的原因:儿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3、 “导电”与“带电”的区别导电过程
14、是自巾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 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4、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 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四、电路1、组成:分类%1电源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作用:花电源的内部不断地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以持续对外供电化学电池干电池蓄电池充电时,电能一一化学能供屯时,化学能一一电能光电池发电机机械能一电能光能电能%1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一一其他形式的能。%1升关:控制电
15、路的通断。%1导线:输送电能2、 三种电路:%1通路:接通的电路。%1开路:断开的电路。%1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特征:屯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 起火灾。3、 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4、 连接方式:串联并联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 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电路图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
16、用电器、各路灯5、 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1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一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 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 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1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 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1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耍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 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1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
17、为“尾,观察各用 电器,若“首一尾一首一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1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 连接情况。八、电压与电阻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公式表示:电源=U+U2 + U3+. + Un(2)注意事项:%1连接实物图时,一定要对照电路图,可以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经过开 关、小灯泡,最后I可到电源的负极,电压表耍最后并联到所测电路的两端;也可 以从负极出发,但也要按顺序连接。%1连接实物过程中,开关一定要处于断开状态。每次连接完电路,一定要检 查无误,再闭合开关。%1电压表要按规则连入电路和读数。%1
18、试验中,每次读数后,应及时断开开关。%1如果电压表不够用,也可只用一只电压表分别测量各电路两端电压。%1为了验证探究结论的普遍性,可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取多组数据, 从而分析归纳,得出一个普遍的规律。如木实验中还可多改变几次电源电压,或 改变小灯泡的型号。2、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公式表示:总=。电源=Uj = U2 = = Un3、由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判断电路的连接情况(1)根据电流的规律分析%1若通过儿个用电器的电流相等,则这儿个用电器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 联。如,儿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并联在同一电源两端,通过每个灯泡中的电流是相 等的。%1若通过几个用电器两端
19、的电流不相等,则这几个用电器一定是并联的。(2)根据电压的规律分析%1若儿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则这儿个用电器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 并联。如,儿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起来,每个灯泡两端分配的电压都相等。%1若儿个用电器来年高端的电压都不相等,则这儿个用电器一定是串联的。4、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和绝缘体定义原因常见物体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导体中有大量的自山 电荷,自由电荷能从 导体中的一个地方移 动到另外一个地方金属、石墨、人体、 大地和酸、碱、盐水溶液等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中缺少白由电 荷,电荷儿乎都被束 缚在原子的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橡胶、玻璃、陶瓷、 塑料、油(2)酸、碱、盐的水
20、溶液是导体酸、碱、盐木身绝大多数都是绝缘体,它的正、负电荷是不能自由移动的,但当把它们溶入水中后,这些酸、碱、盐的正、负离子在水中可以自由移动。因此,酸、碱、盐的水溶 液是导体。(3) 应用:在用电工具或装置上,要防止它导电,需用绝缘体。如电工钳、电工刀、螺 丝刀、导线等,在它们不同的部位都安装了绝缘体;而要利用它导电,就需装上导体。如试 电笔的笔头、电线的金属丝.等。(4)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 有可能导电变为导体。例如: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而在高温下达到红炽状态时,它就变成导体了。%1纯净的水是绝缘体,含有杂质的水是导体。%1干燥的空气
21、是绝缘体,而夏天打雷闪电时两块云层之间的空气就是导体。5、 电阻(1) 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2) 符号:R,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YF3-(3) 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1。的物理意义是:如果导体连段的屯压是I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屯 阻就是1。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k。)、嗽(MQ),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必。=1。3人。,RQ = 103Q6、 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同 种材料的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电阻随温
22、度的升高而增大。7、 半导体和超导体(1) 半导体%1定义:导电能力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导体。如硅等。%1应用:可用作制作二极管和三极管。%1半导体具有压敏性、热敏性、光敏性三个特点。(2) 超导现象和超导体: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在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某一特定 温度时,它们的屯阻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叫超导 体。8、1、滑动变阻器(1)构造:表而附着绝缘层的电阻线紧密绕在瓷筒上形成-个线圈,它的始端与末端分 别接到A、B两个接线柱上,瓷筒上方有金属杆CD与支架相连,C端和D端各有一个接线 柱。滑片P可在金属杆上左右滑动,下面有金属滑片与线圈AB紧密接触,
23、线圈上与滑片接 触处的绝缘层己被刮去,滑片在该处可与线圈相连。相邻两线圈之间是由绝缘层隔开的,彼(3)原理及作用%1原理:滑动变阻器是利用改变它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1作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可以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逐渐改变电路中 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另外,还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2、 接线方法(1) 错误接法:同时使用下面两个接线柱,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不会改变连入电路中 电阻的大小,此时相当于接入一个较大的定值电阻;如果同时使用上而两个接线柱,无论怎 么移动滑片,也不会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此时相当于接入一根导线,电阻为零。(2) 正确接法:把
24、上面任一接线柱和下面任一接线柱同时接入电路,即“一上一下”接 入电路中,移动滑片,能改变电阻。3、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与判别(1) 使用滑动变阻器应注意以下四点:%1要了解所使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和最大允许通过的电流,使用时要根据需要对滑动变 阻器进行选择,不能使通过的电流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值。%1滑动变阻器要与被控制电路串联。%1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采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的接法,不能同时使用上面两 个接线柱(R=0),也不能同时只使用下面两个接线柱(R=定值,即最大阻值),这样就起 不到改变电路中电阻的目的。%1为了保护电路,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置于最大阻值处。(2) 判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
25、路的电阻值变化的步骤:第一步:确定滑动变阻器与电路的接法;第二步:根据电流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情况,判断变阻器的哪段连入电路;第三步:根据滑片位置的变化,判断电阻丝.长度的变化;第四步:由电阻幺幺接入的长度变化判断接入电阻的变化。4、 滑动变阻器的应用(1) 收音机的音量旋钮(2) 电风扇调速器(3) 汽车的油量表、风速仪、地磅、握力器中都是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屯路中的屯流 或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来工作的。5、 电阻箱(1) 电阻箱是一种能够表示连入电路的屯阻值大小的变阻器。常见的电阻箱有两类:旋 盘式电阻箱和插入式屯阻箱。(2) 使用:实验室使用的是四个旋盘的旋盘式电阻箱,通过调节四个旋盘来改变接入
26、电 路的电阻值。(3) 读数:从旋盘上直接读出屯阻值的大小。读数时一定要注意用所读出的数值乘以下 方所对应的倍数,然后将这些数值相加。9、欧姆定律(1)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 公式:I =U IR(3)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u一电压一伏特(V)R电阻一一欧姆(Q)I一一电流一一安培(A)(4)欧姆定律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物理意义%1由1=U/R可推出U =IR ,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它的电流与其电阻的乘 积;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大儿倍,其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儿分之一。%1山I = U /R可推出R = U II ,表示导体的
27、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 其通过的电流的比值。但是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的大小山导体本身的材料、 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决定,与电压的大小和电流的大小无关,因此它既不与U成正 比,也不与I成反比。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我们可认为其电阻是不变的。当电阻一定时,加 在导体连段的电压增大几倍,导体中的电流也增大几倍,即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数值等于导体的电阻。2、 电阻的串联(1)电流特点: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即/ =匕=&=(2)电压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即总=U1+t/2+(3)电阻串联的特点:&总=Ri+R?3、 电阻的并联(1)电流特点
28、: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f=L+L+I 4 匕(2)电压特点: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旦等于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即总 * =*=(3)电阻并联的特点:1/?总=1/&+1/&4、 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时注意的问题注意问题分析说明适用范围欧姆定律适用于从电源正极到负极之间的整个电路或其中某 一部分电路,并且是纯电阻电路单位的使用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制种的单位,I的单 位是安培,U的单位是伏特,R的单位是欧姆同一性定律中“通过”的电流I, “两端”的电压U及“导体”的 电阻R,是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三者要一一对应, 在解题的过程中,习惯上把同一个导体的各个物理量符号的角
29、标用同一数字或字母表示,如 001同时性在同一部分电路上,山于开关的闭合或断开以及滑动变阻器 滑片位置的移动,部引起电路的变化,从而导致电路中的电 流、电压、电阻的变化,所以公式I=UIR中的三个量是对 同一时间而言的对电阻计算 式的理解由欧姆定律的公式I=U/R可推出:U = IRR = U/I.这两个公式是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并非欧姆定律的内容,切勿混淆。R = U/I :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 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给定的导体其电阻阻 值是不变的,所以不能说成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 比,这是物理与数学的不同之处。课堂检测听课及知识掌握情况反馈 测试题(累计不超过20分钟) 10 道;成绩良妊;教学需:加快口;保持口;放慢口;增加内容口课后 巩固作业 优化设计2页 :巩固夏习 ;预习布置 签字教学组长签字: 教研主任签字:师后识价老课赏评老师最欣赏的地方:老师想知道的事情:老师的建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