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6 ,大小:1.45MB ,
资源ID:248215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8215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厦门市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厦门市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1、厦门市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 厦门市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前 言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等特征,可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属于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核心内容,是当今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大力发展

2、智能制造,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产业层次,推动工业结构高度化,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带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厦门市智能制造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仍然存在发展层次不高、规模不大等问题。为了紧紧抓住实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和建设“海丝”核心区等重大机遇,对厦门市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并明确“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发展路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对于促进厦门市智能制造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一、总论(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

3、要;2.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3.国务院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发201528号);4.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5.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6.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7.关于做好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8.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9.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10.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信息化和工业化

4、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工信部规2016333号);11.福建省实施行动计划,福建省人民政府;12.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闽政办201661号);13.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的九条措施的通知(闽政201536号);14.2016年福建省智能制造专项行动计划,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15.厦门市关于贯彻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的行动方案,厦门市人民政府;16.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十条措施的通知,厦门市人民政府;17.厦门市发展智能制造专项行动计划,厦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5、18.厦门市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专项行动计划,厦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19.厦门市发展“互联网+制造业”专项行动计划,厦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规划范围1产业范围根据厦门市制造业发展基础与特点,本规划主要涵盖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客车、船舶、航空维修、输配电设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卫浴橱柜等重点行业。2区域范围根据厦门市的土地利用规划确定,主要分布于本市各工业园区。(三)规划期限本规划的期限为2016-2020年,并展望2021-2025年。二、厦门市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一)发展基础与优势1“硬软”双轮驱动成效明显目前,厦门市的机械、电子行业占全市工业规模的比重达到一半以上,软件和信息服

6、务业作为重点行业也发展迅速。2015年,厦门市机械、电子两大支柱行业合计实现产值336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7%;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收入共计921.47亿元。机械、电子行业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硬软”双轮驱动智能制造发展。其中,厦门市机械、电子行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取得一定成效:平板显示、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工程机械、客车、船舶等重点领域的龙头企业均具有了较强的数字化设计能力;客车、工程机械和船舶等高端机械装备关键生产工艺全部采用数控设备;龙头企业的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能力也已具备较好基础。与此同时,厦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相继涌现了一批互联网运营平台;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安全、嵌入式

7、软件等高附加值的高端业务增速加快,且不断向服务化转型;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并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如弘信电子、盈趣科技等。2智能制造基础支撑条件不断完善近年来,厦门市若干龙头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频频发力,成功开发了一批智能装备、产品与服务。如工程机械行业巨头厦工成功研制出了包括智能挖掘机、智能装载机、智能平地机等产品在内的智能产品,正在开发智能叉车、智能盾构机等,并与中航工业旗下企业联合研制出独树一帜的“中国芯”技术“XGJE捷驭智能电传控制系统”;思尔特机器人研发出“挖掘机结构件数字化焊接车间”、“加热炉及分离器数字化生产车间”等系统集成“杰作”。与此同时,厦门市物联网、集成电路/IC(设

8、计、封装及测试)、电子元件封装等行业已具备一定基础,形成一批重点工程,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正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向智能制造上游关键零部件(包括传感器、芯片等核心部件)及下游应用领域拓展。3形成了若干跨领域、多层级的系统集成商厦门市制造业积极响应互联网时代日趋多样化、定制化、小型化的用户需求,培育了一批跨领域、多层级的系统集成商。作为智能制造技术到制造业企业的一个桥梁,系统集成商的作用是合理布局涉及到智能制造的众多硬件和软件以实现所需要的特定功能。目前厦门市已拥有思尔特机器人、盈趣科技等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系统集成商,初步形成了智能制造系统集成领域的产业公地,为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厦门盈

9、趣科技自主研发的UMS系统使得制造执行、协同办公、项目管理等多个平台模块实现无缝融合,已为多家传统制造龙头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提供了不同应用层级的全方位、定制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帮助更多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截至2015年12月,厦门市具有系统集成资质的企业共计171家。4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智能化升级热潮正在兴起目前厦门市的弘信电子、天马微、金龙汽车、盈趣科技、强力巨彩、路达等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正在掀起一轮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浪潮。弘信电子的“挠性印制电路板智能化生产工厂建设”项目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为重点,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及装备改造和提升传统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加工制程,实现设计及生产全

10、过程的信息化管理、自动化运行、智能化监测及远程化监控,并于2016年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是厦门第一家国家级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天马微在前段CELL段已经实现全面智能化的基础上,挑战全球行业极限,与上游设备供应商联合研制开发,打造全球智能化最高水平的模组生产线,一举超越JDI、SUSAMG、SHARP等全球行业知名竞争对手。金龙汽车以商用车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网络互联为支撑,全面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程,涉入“互联网+汽车”的各个应用领域。盈趣科技利用自主研发的UMS联合管理系统+工业测试机器人+ITTS,打造离散行业智能示范工厂,特别是在电子烟、切纸机、水冷散热器、咖啡机

11、控制器的离散制造方面处于领先水平。强力巨彩公司自2009年引入自动化设备以来,已拥有国际最先进的松下NPM自动化生产线130条,智能化升级成果显著,近年年产值保持75%-100%的高速增长,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二)主要问题1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缺乏目前厦门市智能制造发展侧重于技术引进和关键设备进口,智能制造方面的核心技术储备较少,关键设备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原始创新不足。如控制系统、系统软件、自动排程系统、感知和在线分析技术等核心技术环节基础薄弱;高清度铺光机等专用生产设备仍需从德国、日本、韩国大量进口。2智能装备和产品有待进一步加快研制开发目前,厦门市制造业研制开发的智能装备和产品比重

12、仍然较小。智能装备和产品的研制仍由少数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主导,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相关产业链尚未完善,产品种类还需进一步丰富,装备和产品功能也有待不断优化升级。厦门市仍存在部分制造业企业不够重视智能转型升级的长期效益,对智能装备和产品的研发积极性不高,投入力度不够,导致产值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偏小。3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较少龙头企业是智能制造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在智能制造发展过程中具有带动各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目前厦门市机械、电子、软件、信息行业规模仍然较小,产业组织协同发展能力偏弱,龙头企业主导带动作用不强。虽然弘信电子、宸美科技、天马微、厦工、金龙汽车、思尔特机器人、盈趣科技、

13、强力巨彩等重点企业在各自领域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但数量仍然较少,且与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相比,规模仍然较小、国际知名度不高,有必要通过智能制造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4复合型智能制造人才不足智能制造过程高技术、高知识、高复杂度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于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需求量较大,但目前厦门市智能制造人才缺口较大,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虽然本市在校大学生有十几万,但培养的电子、机械、软件等专业性技术人才较少,学生毕业留在本市的比例更低,加剧了智能制造人才的供给不足;其二,本市企业的员工培训需求与本市职业学校培训服务的对接不畅通,很多企业没有充分利用厦门集美职业技术学校

14、、厦门集美轻工业学校、厦门职业技术学校、厦门信息学校、福建化工学校等质高价低的培训资源,导致员工培训成本较高,技能提升缓慢;其三,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学校教育开展人才培训的指导和管理有待进一步改进,无法充分激发职业学校在智能制造人才培训方面的重要作用。三、厦门市智能制造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重大机遇1智能制造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近些年,世界主要制造业大国均认识到智能制造的重要性,相继出台了促进智能制造发展的相关战略,以抢占新时期制造业领先地位,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日本的机器人新战略等,纷纷将智能制造确立为各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为紧跟国际发展形势,中国也相继出台促进制造

15、业转型升级及智能制造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中国制造2025全面部署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实施,将智能制造定位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从核心技术突破、新兴产业发展和生产方式转变三个方面提升我国智能制造水平。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工业云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和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强推进智能制造体系建设工作。近两年,我国设立智能制造专项和评审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进程。其中,智能制造专项将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以及智能制造示范应用作为重点支持方向,目前已支持智能制造重点

16、项目227个;评审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08个。2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当前,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为主的新能源技术,以新型显示、纳米复合材料等为主攻方向的新材料技术,以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为重点前沿的智能制造技术等新兴技术群体不断突破,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技术深度融合,催生了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生产组织等方面的创新和变革,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泛在连接和普适计算将无所不在,虚拟化技术、3D打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如3D打印将新材料、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植入产品,使产品的功能极大丰富

17、,性能发生质的变化;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智能工厂将成为未来制造的主要形式,重复和一般技能劳动将不断被智能装备和生产方式所替代。随着产业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端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转移,产业形态将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订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正在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新体系。3智能制造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聚焦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在全球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据Trend Force预估,2018年全球智能制造及智能工厂相关市场规模将达2

18、500亿美元。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势头同样强劲。不论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还是高端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改变,都需要智能制造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支撑。此外智能产品在城乡建设、社会生活、公共管理以及个人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机器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虚拟现实、智能物流等均是智能制造发展的热点领域。单从智能制造装备的统计数据看,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值已达到10000亿左右,2020年有望超过30000亿元。4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自2010年起,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已连续6年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部分重点行业竞争力明显提升,部分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如在通

19、信设备领域,自主研发的TD-LTE Advanced成为4G国际标准之一,TD-SCDMA基带芯片市场占有率超过50%,华为、中兴在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分别位居第一、第五;产业总体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正在由跟随式创新向引领式创新转型,近些年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重达到69%,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位居世界第三,投入强度在新兴发展国家中居于领先地位。随着我国制造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国际分工地位的提高,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迫切性日益显现,进而发展智能制造的内在动力也不断增强。(二)主要挑战1全球智能制造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智能制造近年来已成为全球焦点,但总体而言仍处

20、于起步阶段。一方面,智能制造领域缺乏国际性标准,与其相关的物联网、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软件等关键技术具体发展路径不够清晰,对应标准规范尚未统一,不同国家企业都只使用各自相关标准,造成不同厂商产品间兼容性较差,集成难度高。目前,美国GE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正在各自国家牵头制订智能制造的相关标准。只有成为国际标准,才能掌握国际话语权,形成未来智能制造发展的引领。另一方面,全球智能制造发展还面临着系统安全、网络基础设施、复杂系统管理等技术挑战,以及智能制造数据权属、智能自治系统监管和责任界定等法律与公共管理问题的挑战。2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现阶段,发达国家高端制

21、造回流与新兴市场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同时发生,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形成“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一方面,美、日、德、法等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加紧谋篇布局,纷纷推出新的重振制造业国家战略,支持和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另一方面,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资源瓶颈制约等影响,国内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价格优势弱化;此外,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都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做了积极准备,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并相继公布了工业强国计划、国家制造业计划等,加紧与我国在传统国际市场展开竞争。发达国家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对我国的“双向挤压”,压缩了我国传统制

22、造业所具有的规模、成本等优势。发展先进制造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竞争将日趋激烈,优质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的争夺也不断加剧,加快智能制造发展已刻不容缓。3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基础仍较薄弱虽然“中国制造”已经被全世界所知晓,近年来智能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迅速,但国内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基础和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依旧薄弱,智能制造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建设滞后,还处于工业2.0和3.0,仅16%的企业进入智能制造应用阶段。首先,国内智能制造的发展侧重技术追踪和引进,而基础研究能力相对不足,智能制造理论研究仍主要是针对制造业智能化现象的笼统描述。其次,我国智能制造标准规范体系尚不完善,虽然已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

23、设指南,但行业性标准规范体系仍只处于框架构建阶段;与智能制造相关的物联网、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软件等关键技术标准也处于探索阶段,导致不同厂商产品间因标准不同而兼容性较差,集成难度很高。最后,构成智能制造装备或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的重要基础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关键核心部件技术难题尚待攻克,设计技术和工艺包等均未实现国产化。如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及控制器等产品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4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存在一定风险智能制造是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的新型生产模式,与过去的生产方式相比具有颠覆性的变化,而中国现阶段的制造业发展现状,决定了发展智能制造简单效仿发达国家模式

24、是不可取的,且不同行业的特点差异也增加了发展路径的复杂性;智能制造发展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经验借鉴,且存在转型培育时间周期长、占用资源较多、短期内迅速扩大规模难度大等问题;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制造发展的科学路径也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四、国内外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一)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也逐渐从理论走向现实。智能制造通过虚拟网络和实际生产相结合,具有信息自动感知、智能优化自动决策、精准控制自动执行等功能,融入制造业的每一个环节,深度参与从产品设计、生产到仓储物流、售后服务全流程,是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

25、本的有效手段。未来,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进一步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将呈现以下“四新”的发展趋势。1新技术智能制造技术集群加快构建大数据分析、智能机器人、仿真模拟、横向纵向系统集成、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云计算、增材制造、增强现实技术是支撑智能制造发展的九大技术。智能制造更为强调设备之间、设备与工厂、工厂与工厂、工厂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为实现这样的互联互通将会形成不同的技术集群。随着智能建模与仿真技术、工业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企业级管理决策技术、智能化产品设计技术、高可靠性工业有线/无线通信网络技术、智能制造安全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标准等智能制造共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

26、能制造的技术集群构建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并呈现高性能化、智能化、集成化的特点,也将彻底改变工厂、工人、供应商、用户之间的关系。2新需求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化需求不断出现随着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日益成熟,制造企业和用户之间的联系也日趋紧密。智能制造终将构建一个以个性化需求为主导的制造业生态系统,制造企业将更关注用户个体,而不仅是某一消费群体。用户需求互联网化推动制造业商业模式从传统C2B向C2M转变,制造企业与用户将实现实时化、个性化互动。因此,在用户需求的推动下,制造业必须具备高度柔性化、个性化、相应市场响应加快的特点,满足市场对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实现由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向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

27、转变。3新产品智能装备、智能系统和智能服务快速发展与智能制造相关的产业已初具规模,智能制造相关产品/装备的增长不断加快。如新型传感器及其系统、控制系统、机器视觉、智能仪器仪表、工业机器人、伺服变频系统、高档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等关键产品/装备应用快速增加。不同产业细分领域的智能成套设备得到开发并迅速产业化,包括石油石化智能成套设备、冶金智能成套设备、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建材制造成套设备、智能化食品制造生产线、智能化纺织成套装备、智能化印刷装备等。智能工厂是智能系统的典型代表。智能工厂可实时获取工厂内外相关数据和信息,通过网络研发平台使身处不同部门、不同地点的研发人员

28、进行协同设计。实现产品设计、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的全程管控可视化、交互化,智能制造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系统监管全方位化和制造绿色化。在智能服务方面,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服务平台不断增多,如产品智能服务平台、生产性服务智能运控平台、智能生产物流平台、制造与服务的智能集成平台等将得到快速发展。4新模式智能制造“软性”竞争愈发重要目前,制造业增长点正不断从硬件向软件、服务、解决方案等方面转移。软性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即拓展多种类服务、解决方案,以增加产品附加价值。“硬件”生产将不再是制造业的唯一中心,“软件”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强,围绕“硬件”产品产生的服务或解决方案将是制造业盈利的重要方式。因此,

29、未来的制造业不仅要重视硬件的先进性,同时要鼓励企业加强投资软件并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服务能力,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由于智能制造“软性”竞争的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也将发生变革,体现在产品创新、生产制造、供应链、营销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用户需求将成为产品创新的核心,其表现为用户和上下游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携手进行开放式、协同式创新。在制造业中,通过CPS(信息物理系统)可以实现有特性需求的客户直接参与到产品的设计、构造、预订、计划、生产、运作和回收各个阶段。(二)发展模式1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模式对比表4-1 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模式典型模式主要特点美国模式由软及硬,互联互通。以G

30、E提出的“工业互联网”为代表,发挥美国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机器和ICT技术的融合,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主要特点:1.大型跨国企业主导,利益相关者是商业、学术界和政府;覆盖领域包括制造业、能源、交通、医疗、公共事业、城市管理、农业;2.核心技术主要包括通信技术、数据流、设备控制与集成、预测分析、工业自动化等;3.AT&T、思科、GE、IBM、英特尔等组成工业互联网联盟,打破技术壁垒;4.着眼全球市场,针对各种类型企业,追求效益最优化。德国模式由硬及软,互联互通。以“工业4.0”为主要代表,依托德国雄厚的制造业优势,形成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信息物理系统”自

31、下而上渗透制造业。主要特点:1.由德国政府主导,利益相关者是政府、学术界和商业;覆盖领域主要是工业;2.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供应链协调、嵌入式系统、自动化、机器人等;3.着眼德国市场,针对中小企业,追求生产过程最优化。日本模式重点突破,深度融合。日本政府发布了“机器人新战略”,确保“机器人大国”的优势地位,将机器人与IT技术、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引领物联网时代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主要特点:1.由政府主导,利益相关者是政府、商业、学术界,涵盖制造业、服务业、农林水产业、医疗护理业、基础设施建设及防灾等主要应用领域;2.成立了日本机器人革命促进会,下设“物联网升级制造模式工作组”;3.工业

32、控制设备企业,IT企业,工业企业、贸易集团及智库等积极参与;4.主要着眼日本市场,针对各种类型企业。中国模式发展智能制造,两化深度融合。为加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2015年国务院发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并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加速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其中,智能制造工程聚焦“五三五十”重点任务,即:攻克五类关键技术装备、夯实智能制造三大基础、培育推广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推进十大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集成应用,持续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主要特点:1.智能制造不可一蹴而就,需分步骤持续推进;2.由政府统筹规划,针对不同地区、行业、企业的现状,推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3.将企业作为发展智能制造的主体,突出企业与用户、科研机构等协同创新;4.集中力量突破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