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8.92KB ,
资源ID:247907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7907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首都师范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docx

1、首都师范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首都师范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本科生培养方案是高校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具体方案,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2022年本科生培养方案是在1999年以来实行课程整合、课时压缩、试行弹性学习时间的基础上,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完善学分制、改革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背景下修订的。 一、指导思想 1. 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精神,把“科学、规范、拓宽”的专业调整目标贯彻到培养方案之中。 2. 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要求,体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 3. 实

2、现首都师范大学20222022年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发展目标,继续坚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改革思路。 二、基本原则 1基础性原则 重视基础课教学,确保基础课教学质量。在保证基础课课时的前提下,改革重点放在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 2弹性原则 为了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本次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要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力求做到课程设置“模块化”,使学生可以做到自主“选时、选课、选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通识性原则 体现时代发展对未来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转变观念,调整课

3、程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力求体现“文理渗透”、“文文渗透”、“理理渗透”的理念。 4特色培养原则 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立足本校实际,发挥我校综合性优势,努力培养适合社会不同层次需求的“复合型”、有一定“特长”的专业人才。 三、培养目标 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发展需要的素质较高、基础扎实、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并有发展潜力的专门人才。 教师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还必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基本技能,适应未来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四、学制、学时、学分安排 1. 学制: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2总学时

4、:30003200学时,其中,文科不超过3000学时;理科、外语、艺术不超过3200学时。 3总学分:理科不超过194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超过174。 文科不超过 183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超过163。 (注:按五十分钟一节课折算,实际课时量为24002560学时;理科不超过16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超过140;文科不超过15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超过130。) 4. 其它教学环节,共20学分,包括 (1)论文(毕业设计)618周,计6学分 (2)军训4周,计2学分 (3)创新活动(教育)2学分 (4)教育实习、专业实习6周,计6学分 (5)教育见习、教师技能训练4周,计4学分(限教师教育专业

5、) 五、课程结构 包括四类课程: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教师教育类课程。 1. 通识课:1008(理)1062(文)课时,占总课时31.5%-35.4%,共5255学分;其中必修792846课时,4043学分;选修216课时,12学分。 (注1:通识选修课可从全校公选课组或全校所开课程中任意选修;注2: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求至少修读通识选修课8学分,另外4学分可修读教师教育类课程。) 2学科基础课:438(文)592(理)课时,占总课时14.6%-18.5%,共2433学分,其中选修课比例应占本部分课程的50以上。具体课组如下: 文科基础课、理科基础课、工科基础课、语言类基础课、艺术类基础

6、课。(见附表1-6) 3. 专业课:原则上占总课时的50,其中选修课比例应占本部分课程的45以上。(注: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修读教师教育类课程的16学分占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数) 4. 教师教育类课程 教师教育类课程共30学分,其中上课20学分,实践10学分。 (1)上课20学分,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必修课10学分,包括教育学引论、教育心理学、学科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选修课10学分,包括基础教育改革专题、课程与教学设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测量与评价、班主任工作等。 (2)实践10学分,包括教育实习6学分,教育见习、教师技能训练4学分。教育见习、教师技能训练结合理论课学

7、习进行。(注: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求必须修读本类课程;其它专业的学生 可作为辅修课程或选修本类课程。) 六、教学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内容的讲授应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讲重点、难点、思路,给学生留有思考、自学、钻研的余地。积极提倡探究性学习,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要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倡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开展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考核: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必修课采用考试形式,选修课可以采用考试或考查的形式。在加强考试的科

8、学化、规范化的同时,鼓励考试方式的改革,提倡开卷考试、口试、撰写小论文等考核方式。考试内容要注重考察学生能力,要有一定比例的指定参考书的自学内容。 七、特色培养 特色培养是指在全面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学生的学习强度,提高学习效率,以学生参加辅修专业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特长,使学有余力的大部分学生能达到“一本一辅”、“一本一专”、“双学位”水平,培养出有一定“特长”的毕业生,以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 “特长”主要体现在“加深”或“拓宽”专业知识两大方面:“加深”主要指提高本专业的学习深度,部分课程达到“研究生课程”的要求;“拓宽”指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爱好与特长,修

9、读一个辅修专业。 辅修分三个层次,即: (1) “一本一辅”(增加30学分左右) (2) “一本一专”(增加45学分左右) (3) “双学位”(增加60学分左右) 鼓励政策:学生修满相应的学分数,毕业时可分别授予“一本一辅”、“一本一专”、“双学位”证书。对于“加深”本专业的辅修方式,可授予“研究生部分课程”证书。 八、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学分制 在99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的本科培养方案基础上,全面推进学分制建设工作,最大限度的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学习进度。 第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转变观念是推行学分制的前提。实行学分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和

10、人事、财务及后勤保障等诸多因素,学校要整合资源,为全面推进学分制工作创造条件。同时要转变部分教师中存在的追求学科完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第二,鼓励教师多开课,开好课。教师开课的积极性将直接关系到学分制改革的成败。学分制是一种以“选课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而要实现“选课制”的关键又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开出足够的课程。为此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课时津贴分配模式,以调动教师开新课的积极性。要鼓励教学效 果好的教师多上课,以使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第三,实现全面选课,教师竞争上岗。学校力争做到全部网上选课:必修课程开设平行课堂(由几位教师开设同一门课程),供学生选择;选修课按最少为学生提供2

11、00的选择余地,由学生任意选择。同时,要出台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师聘任方案,完善教师竞争上岗的激励机制。 第四,实行导师制。学校要为学生设立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学习方法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处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减少学生学习上的盲目性。 第五,改革教学经费的管理办法。改革学校教学经费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开课单位承担的开课任务和选课学生人数划拨学校教学经费,以利于提高院系开课的积极性,扩大课源。 附表2 文科学科基础课程 备注:文学院、历史系、政法学院可从以上课程中确定本院系学生必修和选修学科基础课的门数、学时数要求。按照学校的规定,须修满本学科以外的若干学分。 注:1各院系根据自己专业

12、特点在本课组中确定必修课程,其余均作为选修课程。 2必修课、选修课比例按学校统一要求(各占50左右) 注:工科基础课程组说明: 1、工科基础课程组的总学分为33学分,其中必修课为2829学分,占90%。 2、其中带有(*)课程为选修课。 3、必修课中的基础物理实验A、B,各院系可以根据专业需要与大学物理进行搭配,如果选择基础物 理实验A,则必修课学分为29学分;若选择B,则必修课为28学分。 4、选修课程中,信息科学导论所针对的对象为计算机基础比较弱的同学,为以后的计算机学习奠定 基础,可以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选修。其他的选修课程均为体现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

13、 1.必修课 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一、课程目标 1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并养成专业精神 树立与现时代相适应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课程与教学观;形成教育的理想并尊重教育的现实,养成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专业责任感;在专业上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为人师表。 2. 掌握和理解教育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 了解教育的基本史实和事实,掌握教育的社会学、心理学基础,懂得并思考现代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功能及对个人的发展价值,掌握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等教育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 3. 培养教育实践能力并形成教育科研、教育创新的意识及能力 关注教育实践,善于从教育实际场景中发现问题、

14、解决问题;有研究和创新的意识,了解并掌握课堂观察、教育调查、文献整理、实验以及质的研究等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并展开实际的研究。对教育的理论及现实有自己的判断,能够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课程框架 包括四大部分,共30学分。 1. 教育理论基础(解决为什么而教的问题) 6学分 旨在基本知识、基本观念、基本精神的获得和形成 2. 教育实践基础(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10学分 旨在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精神的培养 3. 教育科研基础(解决如何教好的问题) 4学分 旨在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精神的培养 4. 教育实习和见习 10学分 见附录:教育实习见习改革方案 三、教育类课程安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