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7.06KB ,
资源ID:247647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7647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策及信贷管理规章制度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策及信贷管理规章制度研究.docx

1、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策及信贷管理规章制度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策及信贷治理制度研究首先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和形成缘故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通过对上市前的工商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和信贷制度的深入分析,阐明了建立完善的信贷制度是操纵不良贷款增长的要紧手段和措施。最后采纳和国外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借鉴和对比的方法,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治理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1.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差不多概念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

2、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我国曾经将不良贷款定义为呆帐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即一逾两呆)的总和。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贷款要紧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 1.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估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降低不良贷款上的确下了许多功夫,如尝试制定严格的信贷治理制度,信贷业务的完全程序化改革,规定降低不良贷款的指标等。然而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仍严峻偏高,尤其四大国有银行为最。 2004年,要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减少3946亿元,下降4.56个百分点,已降至13.2。那个比例差不

3、多远远高出世界银行业的平均水平, 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仍处于高位,不仅已超过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而且与国际先进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应保持在5以下的要求相去甚远。假如考虑各国有商业银行对外公布的数字相对保守的因素,那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更是可想而知。表1-1 截至2003年国内各要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单位:亿元人民币银行名称 贷款 不良贷款额 不良贷款率中国工商银行 29578.37 7598.78 21.56%中国建设银行 17663.88 2679.60 11.90%中国农业银行 19129.60 6982.03 30.07%中国银行 18161.89 4085.31 18

4、.07%合计 84533.74 21345.72 25.26%尽管我国近年来频频采取诸如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关闭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加强银行监管等一系列措施,但权威人士指出,高风险、低收益仍是国内银行业面临的最要紧问题。中国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杨再平讲,2004年要紧国有商业银行尽管实现了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的“双降”,但若剔除政策性剥离因素和新增贷款稀释效果的阻碍,要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实际上是“不降反升”。由此可见,如何操纵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增长,使其不良贷款率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仍然是国有商业银行乃至我们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2.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缘故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

5、良贷款形成已久,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缘故也就比较复杂,其中要紧是历史上的缘故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因素的阻碍。因此,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治理机制方面的缺陷,也是不良贷款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 2.1历史缘故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因素的阻碍 首要的是打算经济下国家对我有企业的资金扶持转移造成的,而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进展,一大批旧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出现了严峻的负债。这当中,因此首先是因为体制方面的问题。在国有企业、国有银行、政府干预这种三位一体的国有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那个整体对社会欠下的“坏帐”总会以各种形式发生,如:财政补贴、三角债、工资拖欠、垃圾股票、垃圾债券、通

6、货膨胀等。但以银行坏债这种专门形式发生,其中一个具体的缘故,确实是从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逐渐地将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的财务责任,转移到了银行。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拨改贷”开始。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要紧是政府主导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国有银行依照政府的指令发放贷款,经济转轨后,改革的成本大部分由银行承担了,由此形成大部分不良资产。政府几乎不再对国有企业投入资本金,企业的建立与进展,要紧依靠银行贷款。政策性银行成立前,国家依照宏观经济进展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也确实是所谓的政策性贷款,这些贷款中的大部分后来成为银行的不良贷款。当时的对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是要有政府批准的,不管是固定资本依旧流

7、淌资本,差不多上如此。所谓“国有企业”,专门多事实上从一开始就没有国家财政的投入,而大多是银行的政策性贷款投资。 第二,当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政府也几乎不再给企业以财政补贴,而是国有银行对其债务进行延期或追加新债。如此,国有企业经营出现亏损,往常由财政出钞票补贴的方法改成了银行追加贷款的方法,这是造成银行坏债增加的一个差不多的直接的缘故。 能够看出,银行坏债实际上起到的是“财政补贴”的作用。国家建国有企业而不注入国家财政资金为其注资和补贴,而以政府的名义给予国有企业不需审查评定的银行贷款,其结果必定是国有商业银行出现大量不良资产。而政府财政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损失。国有商业银行在这种政策性投资中充

8、当了类似于“募捐者”的角色,最后的结果是所能够回收的利息或者贷款利息总额专门少,甚至会发生全部损失。表2-1 国有企业资产投资总额中各种融资来源所占比例()国家预算 自筹资金 国内贷款 国外贷款1970 75.3 23.9 0.8 -1975 64.4 34.4 1.6 -1980 44.7 36.5 11.7 7.21985 26.4 40.4 23.0 10.21990 13.2 43.2 23.6 20.01991 10.2 43.1 28.1 18.61994 5.0 51.0 25.7 18.31996 4.6 50.9 23.7 20.81998 7.0 49.9 23.3 19.

9、82000 10.4 45.3 25.2 19.12001 12.3 47.9 23.1 16.72.2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治理机制方面的缺陷从商业银行自身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法人治理结构未能建立起来、经营机制不活、治理落后、人员素养低等因素都阻碍着银行资产质量的提高。因此,与不良贷款形成关系最为紧密的银行信贷制度也专门不健全。2.3从不良贷款的形成缘故中查找解决的途径从前面两点的分析中能够看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要紧缘故是国有银行在打算经济的历史时期背负了专门的使命,而在我国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又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而随着我国积极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

10、善,国有商业银行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国有商业银行所背负的历史使命也在专门大程度上不复存在。政府在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希望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14000亿元不良贷款的债转股;国家财政注入2700亿元资本金;设立银监会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下达降低不良贷款的硬指标,如2年内不良贷款率下降3-4,不良资产余额下降700800亿元;关闭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全面推行贷款的五级分类等一系列措施。可见国家在改变国有银行外部环境和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方面能够讲是不遗余力,为国有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资产率从全然上提供了条件。然而,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改变和国家政策的改变不相适应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

11、制度,尤其是和不良贷款形成息息相关的信贷制度并不完善,导致了不良贷款一边剥离一边新增的现象。让我们看看中国工商银行不良贷款和信贷制度的特点。3.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对我国不良贷款进行分析3.1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特点及背景工行2003年年报显示:2003年末,工行总资产为53000亿元,贷款余额33900亿元,不良资产8500亿元,不良贷款7200亿元。另有数据显示,2004年上半年,工行不良资产率为14.9%,不良贷款率为19.6%。总的讲来,其不良资产要紧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不良资产手续大多严峻缺失。这要紧有两个方面的缘故,一方面由于不良贷款形成的时刻太长,每笔贷款的银行信贷员有许多的变动专门多

12、信贷员差不多退休,致使贷款手续严峻缺失;另一放方面,由于专门多贷款是行政命令的结果,银行本身就没有完整的贷款手续,加之当时的法律不完善,专门多贷款甚至没有借款合同。二是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有三分之一以上是信用贷款。而放款的数额事实上差不多严峻超出了企业的偿还能力。三是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80%以上来自国有或集体企业,而这些企业大都差不多停产或倒闭。要紧是由于在我国由打算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专门多中型甚至大型的国有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不能适应市场而纷纷倒闭或生产停滞,而银行资产也随之形成不良。 四是由于贷款大都投向国有和集体企业。工商银行的许多不良贷款牵扯到许多社会问题,清收难度较大。由于工行的

13、不良贷款大都来自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特点是人员多,负担重。假如按照一般的清收方法起诉企业的话,专门多社会负担将转移给政府,如此不但加大了政府和社会的负担阻碍了社会的稳定,执行的过程也必将难上加难。五是部分贷款由于时刻过长加上银行没有按时采纳有效的方式连续债权,银行的贷款差不多超过诉讼时效。而抵押贷款的抵押物价值也大多流失殆尽。中国工商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其不良贷款形成的过程事实上确实是中国社会经济体制变革的缩影,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一样工商银行的贷款受到了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银行职能不明确的大环境阻碍。3.2从不良贷款的特点来看信贷治理制度存在的缺陷从以上工商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中,我

14、们能够逐条来分析出工商银行信贷治理制度存在缺陷:一是信贷制度中没有明确的贷款风险责任制度。在贷款形成过程中,许多贷款是口头的指示,没有明确的责任制度,加上发放贷款时和贷后治理的信贷员以及审批人和签批人频繁更换,导致贷款出现风险以后无法准确地确立责任人。而无法认定责任人的后果,必定使信贷人员和主管信贷的审批人存在侥幸心理,反正亏了是国家的,自己却没有什么责任,也没有几个银行领导因为形成不良资产而受到什么处罚,因此贷款发放时审查不严甚至为谋私利的情况并许多见。二是银行没有严格的贷款审批标准,确实是讲没有一个严格的门槛。信用贷款是最好的例证,没有一条严格的限制,什么样的企业能够放贷款,能够放多少贷款

15、,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银行没有严格的对企业评级和授信制度,盲目的发放贷款,往往使企业需要多少贷款或者领导讲法多少贷款就放多少贷款。三是银行贷款大都发放给国有企业或者一些大企业,以为企业越大风险越小。以贷款投向的向大集中为特点,这种做法,不仅可能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也不一定能降低贷款风险。因为“大”不一定等于“好”,大有大的弊端,大企业易得“ 大企业综合征”,韩国的大宇、美国的安稳等庞然大物的倒闭,确实是明显的实,至今那些贷款银行仍心有余悸。贷款过度投向大企业,显然不利于分散贷款风险,况且我国的大企业,目前尚是国有成份占主导地位,由于产权虚设,易得“国企病”,一旦发生贷款风险,对银行所

16、造成的冲击也会许多(过去国有企业曾给我们银行带来了许多的不良资产包袱)。由于贷款牵扯到的社会问题较多,当贷款出现不良以后也会出现“执行难”的问题,加大了不良贷款处置的困难。四是没有明确的贷后治理制度,致使贷后治理不善,出现风险不能专门好的操纵风险,使风险减少到最小化。当企业贷款出现风险以后,信贷人员不能及时地反映情况,不能把具体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信贷人员,不能及时的起诉企业追偿贷款,一拖再拖,导致银行丧失两年的诉讼时效,造成贷款全部损失。由抵押的贷款也是如此,由于贷款逾期以后银行不能及时地处置抵押物或者不能及时起诉企业,导致抵押物年久失修,价值流失殆尽,给贷款造成了更大的风险。因此,我们只是从

17、不良贷款形成的时候看工商银行的信贷制度的缺陷,近年来,工商银行不断的完善信贷制度,差不多取得了专门大的成效,但我们依旧能够从工商银行信贷制度的缺陷中得到一些启发:那确实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与商业银行自身信贷治理制度不完善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要紧缘故即历史因素和经济体制制度转变的阻碍不复存在的今天,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是我们解决不良资产困饶面临的首当其冲的问题。4、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借鉴和对比4.1借鉴对比和完善国有银行信贷制度的必要性4.1.1不良贷款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负面阻碍事实上,不良贷款给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负面阻碍是显而易见的,所谓在商言商,商业

18、银行的目的确实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不良贷款数量和比例无疑和银行的利润息息相关,能够讲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国有商业银行在上市以后要和其他商业银行一样,采纳利润冲销坏帐的方法来消化不良资产,也确实是讲只有在银行总利润减去不良资产形成的坏账以后才是银行的净利润。工商银行的信贷手册里有一段名言:“我们收取的利息再高,也难以弥补贷款本金的损失!”举一个简单的例证:100万元的呆账,按年收益率2%计算(贷款利率减存款利率),年收益为两万元;假如该笔贷款发生风险,冲销还账100万元,则需要用50年的收益才能补偿。假如考虑银行治理成本的支出、实践价值的因素、通货膨胀的因素,那可能需要用上百年的收益来补偿。”不

19、良资产对国有商业银行其他方面的负面阻碍也是不可小视的。首先是坏账对银行信用的阻碍。信誉对银行来讲确实是生命线,假如银行失去了信誉就像一棵大树没有了根基,其后果可想而知。银行是一个专门的行业,它采纳的是负债经营的方式来获得利润,而银行的信誉假如受到阻碍,负债(简单一点讲确实是存款)就会在短时刻在内减少,而银行放出去的贷款不可能短时刻内收回,如此的话银行就会面临倒闭的危险。而从存款者的角度来讲,为了不使存款出现风险,显然可不能放心的将存款放在一个频频出现坏帐银行或坏账相对较多的银行。其次是坏账对社会诚信环境和贷款客户信用的阻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有两个客户在同一银行贷款100万元,其中一个客户

20、贷款出现了风险,假如由于各种缘故尤其是银行内部治理的缘故,该客户躲避债务50万元,那么另外的客户显然内心不平衡,也会想方设法躲避银行银行的债务,如此的话银行的信贷环境就会恶化,则加了贷款出现出现风险的可能行。从大环境来讲,过多的不良资产的出现就会阻碍社会的信用,使我国的经济大环境受到阻碍。其他方面:1.减少国家税赋收入。银行是国家税赋收入的要紧来源之一,不良资产增加,银行盈利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国家税赋收入就会减少。2.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不利阻碍3.诱发通货膨胀。4.阻碍社会经济信用制度。5.引发金融危机。等等。4.1.2建立完善的信贷治理制度是操纵不良贷款问题的全然途径从以上分析中能够看出,

21、不良资产对国有商业银行以及我国经济环境的阻碍是特不深远的,实现不良资产的转化不仅使银行也是社会面临的严峻考验,然而,不良资产的转化并不是一劳永逸的。2005年4月,中国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杨再平讲,2004年要紧国有商业银行尽管实现了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的“双降”,但若剔除政策性剥离因素和新增贷款稀释效果的阻碍,要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实际上是“不降反升”。 尽管我国近年来频频采取诸如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关闭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加强银行监管等一系列措施,但权威人士指出,高风险、低收益仍是国内银行业面临的最要紧问题。综合我们前面所分析的问题我们能够看出:只有在处置不良资产的同时从制度上操纵不良贷

22、款的新增,才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问题的全然方法,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摆脱此消彼长的恶性循环。如何样实现从总量上操纵不良资产的新增呢?关键是不断的完善国有银行的信贷制度,那么要建立什么样的信贷制度,如何样建立完善的信贷制度呢?让我们从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外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借鉴和对比中查找答案吧:4.2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借鉴和对比 相比较来看,外资银行是十分注重信贷风险防范的。在长期的商业化经营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的信贷治理和内部操纵制度,对贷款原则、贷款程序、贷款审批、贷款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风险操纵体系等有规范的制度化要求,从而有效地操纵了不良贷款的出现和增加。相比之下,国内银行的商

23、业经营体制和信贷治理制度目前尚处在调整和逐步完善之中,诸多方面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异。 4.2.1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水平制衡,国内银行重视垂直治理。外资银行在信贷组织上通常采纳条块结合的矩阵型结构治理制度体系,信贷业务的组织除了有纵向的“总行分行”的专业线治理之外,十分强调横向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制约,较好地实现了纵横贷款风险操纵制度体系。外资银行通常会设置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多个部门共同负责信贷业务的组织治理,如信贷政策制订部门、资产组合风险分析部门、业务治理部门、风险审查部门、不良贷款处理部门以及系统一体化治理部门等等。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业务上相互沟通、协作又相互监督。贷款审批

24、是信贷风险的关键操纵点,在这一环节,外资银行多采取由隶属于不同部门的授权人员共同审批的方法,三人或双人审批有效。如某外资银行,贷款审批由业务治理部门和风险治理部门共同负责,每一笔贷款的发放都必须由最少两名授权人员主管独立考虑后签字同意方为有效。分行长要紧起协调治理作用,不直接参与贷款的审查与签批。审批流程呈横向运动特征。如此既实现了银行内部的商业化治理和权责制约又幸免了新增不良贷款的产生。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治理制度结构与外国银行相比,差不多架构没有实质性的变动,仍是与行政体制高度耦合的“金字塔”型的垂直治理机构,表现为治理责任关系和信息的汇报渠道均为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之间以及

25、机构内部行长、科长、经办之间的分级治理。与外资银行比,纵向治理链条过长,而横向的分工与制衡关系强调得不够。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各级分行进行了内部结构调整,相继成立了资产保全部和风险审查部门负责处置不良贷款、评估贷款风险,改变了旧体制下信贷部“一统”信贷业务的局面,但信贷政策治理、信贷资产组合风险治理等职责仍然差不多由审贷部门承担,部门的细分化程度不够。贷款审批实行逐级上报、层层审批制度,行长或主管信贷的副行长具有最终决策权。审批流程呈纵向运动特征。这种制度结构极易发生领导或者贷款主管人员利用政策进行非正式的贷款行为,最终形成新增不良贷款。4.2.2制约手段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人员激励,国内银行重视

26、人员操纵。外资银行强调调动职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业务开展和治理中给予了信贷治理人员充分的自主权。信贷治理人员通常享有较强的独立性,从总行到分行自成一体,各级分支机构的信贷治理人员由上一级甚至上两级信贷主管直接任命或指派,并对上一级信贷主管负责。在某外资银行,总部每年会对信贷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逐步提高信贷治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并依照其工作经验和能力,将其分为若干等级,授予相应信贷审批权限。信贷治理人员的“超然”地位既保证了他们有足够的独立考虑空间,有效地幸免了贷款的审批与发放过多受到行政干预,又充分调动了信贷治理人员的积极性。国内银行强调对职员加强操纵。但国内银行内部制衡的组织体系尚未建立,

27、各种财务激励措施尚未落实,贷款审批权也差不多上是静态治理、多年难变,对人员的操纵要紧落实在贷款责任制上。各家银行建立了信贷资产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不良贷款终身追缴制度,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方法和严厉的处罚方法,期望在信息不对称、监督困难的情况下制约信贷人员的放贷行为,加大违规成本。一些要求和规定近乎苛刻,如一些银行规定新增贷款要实现“零不良”;一些银行规定假如确因职员的过错形成不良,则经办人员将立即被解除合同,有关负责人也要受到相应行政处分。但事实上,由于存在信息严峻不对称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再严格、细致的责任制度也无法防范道德风险,近年来信贷人员违规事件以及内外勾结诈骗银行资金案件仍然层

28、出不穷便是明证。与不断加强的操纵力度相对比,人员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如此使我国不良贷款的形成又多了一个复杂而又专门的缘故。4.2.3贷款处理策略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转化,国内银行重视清收。外资银行在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会主动参与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关心解决具体问题。贷款出现问题后,银行会成立专门小组,关心借款企业渡过难关。如在某外资银行,贷款发放后,基于同客户建立长期信贷合作关系的理念,客户经理往往渗透到客户整个经营过程,利用银行网络优势,协助客户分析研究市场容量、市场份额、竞争对手等详细情况,并针对客户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详细的咨询指导意见。假如客户出现还款困难,也会尽量关心其搞好经

29、营,争取实现双赢目标。国内银行普遍存在“重贷轻管”的问题,贷款发放后的后续治理没跟上,往往要等出现问题之后才被动研究对策。企业经营困难暴露后,往往急于抽出贷款,手段单一,要紧靠处置抵押物或司法诉讼,容易雪上加霜,将企业置于死地。在国际金融论著里,银行的要紧职能中有一条银行应该参与所贷款的企业的策略制定和生产经营的监督治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这一点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银行指导治理企业的制度体系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一个全然方法。在这方面我们仍需改进。5国内外商业银行治理制度比较得出的借鉴和启发综上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治理制度上的科学性和成熟性与外资银行有着

30、比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中外资银行在贷款的竞争能力,经营效率和风险操纵水平上的距离。因此,借鉴国外银行先进做法,改革现有信贷治理制度是势在必行的。5.1按照权力制衡的差不多原则,建立健全信贷组织治理体制我们应该借鉴外资银行日趋成熟的信贷治理经验,按照权力制衡的差不多原则,建立健全信贷组织治理体制。遵循信贷组织机构设置的三大原则,在现有信贷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信贷部门内部横向制约机制的作用。一是遵循相互牵制原则,即信贷组织各部门、各岗位、各权力之间形成一种约束制衡机制;二是遵循程序定位原则,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和授权批准,相互之间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能超越职权;三是遵循系

31、统协调原则,各部门要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动作,理顺关系、增强实力、杜绝内耗。即规模较大的分行可在现有审贷部门、风险审查部门和资产保全部门的基础上,加设信贷资产组合治理部门,专门负责对全行信贷资产组合、资产多元化、整体信贷资产回收特点进行分析,对全行潜在集中风险进行评估,并向银行董事会、高级治理层、银行监管机构、投资者提供报告,依照既定的整体资产优化策略对各业务部门、区域经营治理的信贷资产状况进行监察。 同时,应将风险审查部门与信贷业务部门在行政上的治理主线区不开来,以改变当前由于偏重业务扩张而忽视风险操纵部门意见,导致风险审查部门事实上无法从组织上来制衡业务部门的弊端。5.2树立以人为本、激励与

32、约束并重的信贷经营治理思想,信贷治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激励和操纵,目前我国银行的信贷治理制度强调通过制度加强操纵,对人的激励显得不足。过份以责任制来制约信贷治理人员,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责任人为了幸免出现贷款损失从而幸免处罚,往往对有问题贷款在到期前进行不应有的展期或给予新贷款以收回旧贷款的本息,反而隐藏了风险,为了将个人责任变为集体责任,往往将所有贷款,不管金额大小都推给审贷委员会研究决定,降低了工作效率。现时的问题应是强化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信贷治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打破目前信贷审批权限按行政职务大小层层下放的旧框框,实行审批放贷和行政完全脱钩。可按实际能力和以往业绩给予信贷治理人员相应审批权限,并每年进行一次审定,视情况决定提升或降级,制造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工作环境。第二,把实际工作中过多的负激励转为正激励。加强正面引导和治理的同时,充分尊重和发挥职员的能动性,满足他们受到社会尊重的心理需要。第三,改革现行工资分配制度。坚持市场化的酬劳原则,调大绩效工资比重,破除行政级不的工资制度,全面推行客户经理等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