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阅读训练教案资料1.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虎也。战国策注释:1.假:借。 2.长百兽:做百兽的首领。长,担任首领。 3.走:跑,逃跑 。 4.然:对的。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虎求百兽而食之( )(2)天帝使我长百兽(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老虎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跟随狐狸一起走。B.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C.老虎
2、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D.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跟随狐狸一起走。3.“兽见之皆走”,是因为:(用自己的话回答) 4.这个故事包含的一个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2.买椟还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韩非子注释:1.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2.柜:盒子。3.桂椒:肉桂及山椒,这里指高级香料。4.玫瑰:这里指一种美丽的玉石。5.辑:通“缉”。 6.椟:盒子。 7. 鬻:卖。阅读训练:1.韩非子是 时期的 (人名)所著。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为木兰之柜
3、( ) (2)此可谓善卖椟矣(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2)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4.“买椟还珠”在本文中的意思是 我们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 3.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注释:1.履:鞋。 2.度(duo)用尺子量。3.置:放置,搁在。4.操:带上,拿着的意思。5.度(du):量好的尺码。6.反:通“返”。返回。 7.自信:相信自己。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思。(1)至之市(
4、) (2)而忘操之(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郑人有欲买履者( ) (2)吾忘持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宁信度,无自信也。 4.文中郑人最可笑的表现是: 5.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从这则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注释:1.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2.走:跑,逃跑。3.耒(le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4.冀:希望。5.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1)兔走触株( ) 2.因释其耒而守株。(
5、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这个故事中的宋国人被大家嘲笑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每天都在勤勤恳恳地劳动,不知道投机取巧 。B.他把一个偶然发生的现象当成了一定会发生的事情。C.他不好好劳动,幻想凭运气过好日子。D.他既没有得到兔子,又荒废了自己的田地。4.这个故事讽刺了 的人。5.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注释:1.鬻:卖。2.誉:称赞,这
6、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3.坚:坚硬。4.陷:陷落,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5.或:有人。6.以:有。7.弗:不。8.夫:放在句首的语气词,不译。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吾矛之利( ) (2)其人弗能应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4.文中的楚人所说的:“ ”和“ ”是自相矛盾的。(用原文中的话回答。)6.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注释:1.揠:拔。2.闵:通“悯”,担心
7、,忧虑。3.芒芒然:疲劳的样子。4.其人:他家里的人。5.病:累,疲惫。6.槁:枯槁,枯死。7.寡:少 。8.非徒:不但,不只。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其子趋而往视之( ) (2)非徒无益(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2)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3.下列成语中,与“揠苗助长”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与“揠苗助长”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A循序渐进 B辛勤劳作 C 急于求成 D 好高骛远7.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注释
8、:1.求:寻找。2.涉:渡过江河。 3.遽:立刻。4.契:用刀子雕刻。 5.惑:迷惑,糊涂。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2)舟止(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请你写一段话,用上“刻舟求剑”这个词语。 8.引婴投江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吕氏春秋注释:1.方:正在。2.引:拉、牵。3.岂:难道。4.遽:就。5.任:处理,对待。6.悖:违反(常理)。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
9、人问其故( ) (2)其父虽善游(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2)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3.那个人要把小孩扔到江中的理由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4.读了这则故事,你获取了怎样的启示? 9.循表夜涉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吕氏春秋注释:1.表:标记;做标记。2.暴:突然。3.益:通“溢”,涨。4.循:顺着、沿着。5.坏都舍:房屋倒塌。此处指像房屋倒塌的样了。6.向:从前。7.导:引导。此指通过。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
10、句子中加点的字。(1)使人先表澭水( )(2)循表而夜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3.楚国人失败的原因是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0.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个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此酒。战国策注释:1.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祠,祭祀。2.卮: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3.引:拿。4.固:本来,原来。5.安:怎么。6.亡:失去,丢失。阅读训练:1.解释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数人饮之不足。( )(2)引酒且饮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请概括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起因: 经过: 结果: 4.故事中为蛇画脚的人是一个 的人。(用一个四字词语作答)11.掩耳盗钟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吕氏春秋注释:1.范氏之亡: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到齐国。亡,逃亡。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3.则:但是。4.椎:槌子或棒子。5.况然:形容钟声。6.恶:害怕。7.悖:荒谬。阅
12、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欲负而走( ) (2)则钟大不可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恐从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3.“掩耳盗钟”这个成语通常写作 ,现在用来比喻 12.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非子注释:1.滥竽:不会吹竽。滥,失实的。竽,一种古代乐器。2.南郭:复姓。3.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4.说,通“悦”,喜欢。5.廪食以百人:拿数百人的口粮来供养他们。廪,粮仓。食,供养。6.湣王: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
13、子中加点的字。(1)宣王使人吹竽。( )(2)好一一听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3.宣王时,南郭处士能为王吹竽的原因是 ,湣王时,南郭处士逃走的原因是 4.“滥竽充数”本来的意思是 ,现在我们常用这个成语来讽刺那些 的人。13.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下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新序.杂事注释:1.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2.钩:衣服上的带钩。3.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4.文:通“纹”,花纹。5.牖:窗户。6.施:延伸。7.还:通“旋”,转身。8.夫:这,那。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 (2)弃而还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3.叶公好龙的具体表现为: (用原文语句回答)4.对成语“叶公好龙”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成语是一个褒义词。B.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喜欢龙的人。C .这个成语是一个贬义词。D.这个成语赞扬了叶公对龙的喜爱。14.枭将东徙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