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133.88KB ,
资源ID:2472391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7239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模块2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教学案岳麓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模块2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教学案岳麓版.docx

1、模块2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教学案岳麓版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考点1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商业发展概况1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2周朝时期: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有强大实力的商人;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4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5宋元时期: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

2、古代商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6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1)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2)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3)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4)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5)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帮。二、城市的繁荣商业贸易发展水平的不同,古代城市呈现不同的面貌。1自周秦迄唐代城市的特点(1)县治以上的城市,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2)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与市场规模不大。(3)唐代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2宋代城市的特点(1)坊市界限消除,形成街市。(2)市的启闭时间、场所自由化,出现夜

3、市、晓市、草市等。(3)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3唐宋时期城市的特点: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等繁盛一时。4明清时期城市的特点:兴起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三、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2发展历程(1)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汉代,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有效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社会经济造成的阻碍。(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商人地位有所提高。(4)明

4、清时期政策:统治者对商业的发展并不采取鼓励政策,经常对商人进行盘剥。影响: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确实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素养对接融会贯通素养1时空观念唐宋时期城市的发展变化这两座城市的政府所在地都在城市的中央,向南都有宽敞的大道与城外相连,这种建筑格局体现了皇权至上、权力集中的政治理念,是中央集权制在建筑上的反映。从图1唐代坊市的严格限制到图2宋代市的时间、空间限制被打破,反映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素养2史料实证探究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史料一(东京)朱雀门外东西两教坊,

5、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史料二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中国古代商业史史料三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明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

6、漫录(1)根据史料一,概述北宋城市商业发展概况。(2)根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新气象。(1)史料一反映了宋代城市商业的繁荣。说明宋代城市商业区域扩大;说明经营时间、商品种类发生了变化。(2)史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说明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市镇出现;说明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市镇经济空前繁荣。(3)史料三表明随着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商业观念发生变化且商人地位有所提高。说明明代存在乐于与商人交朋友、商人婚嫁奢侈的现象。(1)反映了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市”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城市经济职能增强。(2)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商业

7、观念有所改变,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地域性的专业性商业市镇大量出现。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探究2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史料宋朝时开始出现的地方性镇市、集市(草市),在明中叶以后有了更大的发展,几乎遍及全国,对各地自然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调剂作用。一部分地理位置较好的镇市人口逐渐聚集,越来越多地吸引外地商业资本,逐渐发展为专业性市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区工商业中心的性质。这类市镇以江南地区最为普遍,如以棉织业为主的松江朱泾镇、以丝织业为主的苏州盛泽镇、湖州南浔镇,都是人烟繁庶,名闻全国。传统的政治型城市,如北京、南京、杭州、广州之类,由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其本身的经济职能也在明显强化。由城市到市镇,再

8、到星罗棋布的乡村集市,一个个较大的地区贸易网络就这样逐步形成了。中国古代简史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城市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注意时间和中心词:“宋朝时”“明中叶以后”和“地方性镇市”。史料主要介绍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大量出现及其特点。史料显示:明中叶以后,市镇大量出现。反映了江南地区出现了大量专业性市镇,成为当地的工商业中心。反映了传统的政治性城市经济职能也得到增强。反映了区域性城市网络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地方性镇市增多;专业性市镇出现,且多集中于江南地区;传统政治性城市经济职能得到增强。作用:巩固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和地区工商业中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9、素养3历史解释全面理解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1)发展因素发展基础:农业和手工业是商业发展的基础。国家政局:国家稳定与否影响商品交换。交通条件: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商品贸易的发展;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货币的发展:货币统一、纸币出现有利于商品交换。政府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商品交换,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开始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有固定的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时空界限。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

10、百姓所需要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交易媒介的变化,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再后来以固定的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便是例证。参与环节的变化,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期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商人地位的变化,由社会地位低下到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古代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始终没有改变。(3)特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商人社会地位低,商业发展艰难曲折;受制于农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城市的经济职能逐步增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由盛转衰。素养4唯物

11、史观以唯物史观分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1经济:刺激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区域工商业发展,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2社会阶层:新兴的市民阶层崛起(商人、百工和城市平民为主体)。市民阶层不断分化,市民运动逐渐兴起。3风俗文化:市民的生活发生变化,通俗文化兴起,重农抑商观念的转变,传统义利观的变化,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萌发。1(2019惠州调研)有学者指出,古代城市修建的外在空间形态受王权至上的权威严格限制,然而这种权威却难以制衡人性的内在力量,人们往往不自知地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攫取无限的终极价值。下列选项中最符合上述观点的

12、是()A城市手工业的发展 B坊市界限被打破C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D草市、夜市的出现B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攫取无限的终极价值”指的是商业经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以获取更大的价值,B项正确。2(2019德州模拟)宋代有些地方根本不种粮食,而是专门种菜、种果、种花、种茶、种棉、种桑。这时还出现了各色专营各种农产品的农户,如菜户、茶户、果农、蔗农、花户、园户、药户、酒户、渔户等。这说明当时()A粮食生产出现下降 B政府着力加强社会控制C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根据材料可知,在宋代某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粮食作物,其商品化程度已然大大提升,故D

13、项正确。3明代后期,意大利人利玛窦从岭南北上京师时看到客商往来情形:“旅客骑马或乘轿越岭,商货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他们好像是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黄金就这样被送来了。”这表明当时 ()A岭南货币经济发达 B商税成为政府财政倚重C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D岭南地区商帮普遍兴起C根据“从岭南北上京师时看到客商往来情形”可知,长途贩运贸易兴盛,故C项正确。4据学者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的晚清,却只有6.9%。影响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市镇经济的发展 B封建经济日益衰落C商业环境的恶化 D政府实行专卖制度A清朝时期,人口不断增加,同时城镇商业呈现

14、繁荣的景象,商业不再局限于大城市,A项正确。清前期封建经济是不断向前发展、不断繁荣的,排除B项;商业环境恶化,不能仅仅理解为大城市的商业环境恶化,排除C项;唐宋和清朝,政府均设有专卖制度,这不是变化的原因,排除D项。考点2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1农业 (1)天工开物中涉及的生产技术领先世界。(2)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水稻亩产量增加。 (3)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4)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手工业:明中叶以来,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占据主导地位。3商业(1)明中叶以来,广泛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活跃。(2)出现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

15、散地,发展成工商业市镇。4国力:国力强盛,突出表现为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高,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二、资本主义萌芽1含义:明中叶以后,在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2表现(1)苏州: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表明当地已经形成了劳动力市场。(2)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出现雇工;出现民营手工工场,把分散的雇工集中起来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都较高。3地位:只是出现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4阻碍

16、因素(1)“男耕女织”家庭生产结构长期存在,巩固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2)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3)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如“海禁”、矿禁等,限制了市镇手工商业的发展。(4)“重本抑末”政策的打击,限制了新生产关系的辐射力。三、近代前夜的危机1“海禁”政策(1)原因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西方殖民势力东来。统治者担心东南沿海人民与西方殖民势力和抗清势力相互结合,会给统治秩序造成威胁。(2)内容:限制中外贸易与对外交往。(3)评价: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2危机(1)西方:开始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殖民

17、扩张,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2)中国:处在农耕经济发展的顶峰时期。(3)结论: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大体定局。素养对接融会贯通素养1时空观念素养2史料实证探究1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史料一(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史料二实行“海禁”,滨海

18、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1)概括指出史料一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因素。(2)根据史料二

19、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1)史料一主要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解读史料注意按句号划分层次。说明商人投资方向为买田置地和供应下一代读书。说明了商业发展受阻的原因。(2)史料二说明明朝的“海禁”政策并非一贯的,时开时禁是其特点。总的来说,威胁王朝统治势力的消长是时开时禁的原因。反映了“海禁”政策影响沿海百姓的生计。反映了“海禁”政策是倭患猖獗的重要原因。反映了开禁政策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反映了开禁政策加速了白银内流,促成政策变革。(1)现象:商人积累的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应子女读书。因素:重农抑商政策。(2)原因:敌对势

20、力消亡;影响沿海百姓生计;“海禁”政策已不合时宜。影响: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政策变革。探究2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及原因史料一明朝中后期,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棉纺织业中心松江的一些暑袜店主统一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在家中缝制暑袜,计件付酬,再将暑袜拿到店中出售获利。史料二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根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资本主

21、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根源何在?(1)史料一反映了新生产关系的出现。反映了手工工场中的生产关系。(2)史料二反映了苛捐杂税之重。表明重税之下商业受到严重影响。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民贫困,无力购买商品;地主和商人大量买房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政府设关卡,对商人征收重税;“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根源: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素养3历史解释1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演变(1)明初: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多次下令“片板不许入海”,严禁民间从事海外贸易。当时,海外贸易唯一的合法途径是由官方控制和垄断的“朝贡贸易”。(2)明代后期:朝廷受舆论影响

22、,被迫逐步开放海禁:政府允许民间商船经指定地点出洋从事海外贸易,并允许外商经广州、宁波两地市舶司输入商品。(3)清初: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颁布“迁海令”,实行比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被迫内迁。(4)康熙帝在位的中期:因局势趋于稳定,下令取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并指定在广州等地,允许外国商船前来贸易。(5)乾隆时: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以及自大、保守的心态实施闭关政策,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而且须遵守种种限制。2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社会关系的影响(1)市镇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多数人破产,沦为劳动力的出卖者;另一方面是少数人逐渐成为社

23、会财富的占有者,从而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现象,市民阶层成为社会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市民运动在镇上兴起。(2)在私有制下,由于残酷的剥削、激烈的竞争,迅速造成两极分化,小部分人通过各种手段,发财致富,而大量居民维持温饱还成问题,这样,市民的阶级划分日趋明确,一遇自然灾害,广大贫民生活更苦,往往同“乡民”一起,矛头对准“富户”;也有联合起来,反对官府贪赃枉法、不法之徒横行街道的。这说明了市民的队伍正在壮大,已经成为一支反封建的重要力量。素养4家国情怀 16世纪后中国开始落伍的经济表现及原因(1)表现: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与此相比中国:在经济方式上,仍固守家庭经营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产目

24、的,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在经济政策上,仍坚持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中外交流。(2)原因:君主专制强化,政府腐朽黑暗。小农经济阻碍社会分工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影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和海外贸易发展。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思想,影响了科技创新。传统科技没有实现向近代科技的转变。总之,腐朽的专制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关系,是导致中国落伍的根本原因。1乾隆五年,大臣胡定上奏曰:“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农夫为之赁耕,每岁所入盈千万石。”上述现象对清代工商业的影响是 ()A造成农民贫困,市场狭窄B促使工商业向乡村渗透C扩大

25、了手工业生产规模D导致了工商业资金流失DA项与设问“对清代工商业的影响”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提及工商业向乡村发展,故B项错误;手工业的生产规模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的意思是富商多买田置地,资金都投入到土地上,必然造成工商业资金流失,故D项正确。2徐峰在试论近代江南市镇的城市化中认为:湖州府所辖的乌青镇,明朝时除了四条主干大街外,另有街巷58条。镇中工商业(蚕丝、冶炼、编织、磨坊、杂坊、造船、杂货等产业)发达。清末,乌青镇街巷规模有了明显扩大,新增加了8条主干大道,街巷增加了47条。促进这一时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市民阶层的壮大C自然经济的瓦解 D商品经济的发展D我国

26、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完成的,故A项错误;市民阶层壮大是商业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C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3(2016资阳一模)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表明在明代()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手工业者对雇主依附性强C已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D钱塘政府抑商措施已失效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而且材料也不能看出“开始解体”,故A项错误;“吾衣食于主人,而

27、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只说明手工业者从雇主那里领取工资,并不能反映依附关系的强弱,故B项错误;“日佣为钱二百缗”体现了雇佣关系,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故C项正确;材料与抑商无关,故D项错误。4纪录片走向海洋中说,朱元璋坚信“农桑”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实行“海禁”政策。这说明()A经济模式与政治抉择密不可分B中华儒学与海洋文明密切相连C“海禁”令主要是内忧外患的产物D明初“海禁”令受西方入侵的影响A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就了统治者固有的重农抑商和“海禁”观念,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外患”和“西方入侵”,故C

28、、D两项错误。5乾隆九年制定的管理澳夷章程规定:洋船出入,严行盘验;夷人有事不能面见督抚等大员,也不准由“熟识商人”代为传达,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清政府制定这一章程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澳门管理 B取消外交活动C严控中外接触 D禁止海外贸易C管理澳夷章程的内容主要是规定了夷人办事的程序,有事“不能也不准必须由”,说明其目的在于严控中外接触,C项正确。该章程主要是对外,A项不符合其管理对象,错误;B项中的“取消”及D项中的“禁止”都与题干信息不符。20142018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全国卷对本讲的考查主要包括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性成就及影响、古代商业政策的演变两大方面,属于高频考点。从考

29、查方式来看,一直寻求创新突破,或采用文字、图片和表格等多种材料创设情境,或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和社会热点话题,并从历史视角审视热点话题。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思辨能力。真题研练感悟考法1考查点:宋代“交子”出现的社会影响(2014全国卷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A根据材料中“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可知B项的结论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正确。2考查点:政治中

30、心转移对国内市场的影响(2015全国卷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B明成祖迁都北京,实现了政治重心的北移,客观上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故选B项。明成祖时期国家早已统一,故A项错误;迁都有利于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故C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这种经济格局一直到明清时也未改变,故D项错误。3考查点:明代的朝贡贸易(2018全国卷27)右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B由题中所给的绘画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