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4.23KB ,
资源ID:246868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6868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docx

1、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区位置南通市通州区2010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位于南通市通州区三余镇。三余镇现辖2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人口12.71万,其中劳动力61922人。面积180.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2万余亩。项目区位于镇区东南侧的一社村,该村南临海门市、东至新闸竖河、北至团结河,全村共有50个村民小组, 1925个农户,人口5385人,村域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35亩。(二)农业资源状况1.水资源状况项目区四季湿润,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二级河道三余竖河、排咸河、团结河、新闸竖河环绕四

2、周,三级河福利竖河贯穿南北,18条四级河分6排均匀分布两侧,每60米都有纵向8-10米宽的泯沟构成丰富的水网。灌排十分便利,适宜各种粮、棉、油、果、蔬、药、特种植生长,无工业三废污染,地表和地下水质量好,符合灌溉要求。2.土地资源状况境内地貌单元属江海平原区,地质构造隶属于中国地质分区下的扬子台褶带。地质主要为粉砂土层,地表耕作层为轻壤,PH值7.5左右,是农业土壤最理想的表层地质。村域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35亩。(三)农业生产状况项目区所在镇属北亚热带湿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资源充裕,年均气温15.1摄氏度,年平均活动积温5446.8,无霜期224天,年日照

3、时数2144小时,日照百分率49%,年辐射总量119.2千克/平方厘米。降雨充沛,年均降水量1080毫米,年蒸发量1327.5毫米,蒸降比1.27:1,平均相对湿度81%,年均风速3.4m/s,适宜种植粮、棉、油、果、菜、药、特等多种类型作物,具备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条件。农业种植以小麦、豆类、油菜、棉花、蔬菜为主,养殖以肉羊、生猪、肉鸡、特色水产为主。全镇拥有久仙罐头、欣德食品、绿川园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3家,资产总额2500万元,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5家。项目区现有中心路及机耕路35.5Km,机耕桥21座,灌溉车口2座,基础设施已具一定规模,设施基本配套,农田灌排率

4、60%,渠系水利用系数40%,有效灌溉面积5000亩,这些为项目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项目区主要农作物有西瓜、棉花、优质双低油菜、小麦、蚕豆及各种蔬菜等,今年以来按照南通市都市生态型农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扎实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农业和特色农业,长江中华绒螯蟹养殖、连片设施蔬菜种植、无籽西瓜种植及优质粮棉油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三海路沿线设施蔬菜种植带、永东路南侧中华绒螯蟹繁育基地、村东部无籽西瓜种植示范片和村西部优质粮棉油高产区的由分散经营向集中布局的转变。先后成立了一社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一社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两家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236人,通过专业合

5、作组织的运作,激活了土地流转,形成了土地、劳动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有机整合,建成了连片钢架蔬菜大棚650亩、长江绒螯蟹蟹池1000亩,推动了全村都市生态型农业的健康发展。全村小康建设各项指标全部达标,实现全村社会总产值1586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08元。村级集体资产质量较好,无不良债务。镇党委政府决定将农路、农桥、河道疏浚、科技推广等相关建设内容配套资金,重点投入到该项目中,全力打造高效规模农业新亮点。项目区农户近年来先后添置了农用中型机械2台套,农用小型灌排机械40台,农用车辆10辆,小型拖拉机7辆,机动脱粒机6台,农机总动力达到835千瓦。(四)建设

6、条件 1、有利条件(1)有良好的地理优势项目区交通便捷,省221线、省222线、平海公路、金三公路穿境而过,经苏通大桥到上海仅需2个小时,即将开工建设的沿海高速在境内设有互通,是沿海通道的重要枢纽,与三余竖河、团结河等河道构成良好的水陆交通网络,项目区与沿海开发区滨海新区遥相呼应。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其能率先接收到上海、苏锡常和其他长江三角洲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有利于人流、物流、技术流的有效集聚。(2)有较强的产业特色项目区毗邻三余镇区,无公害蔬菜、扣子蟹养殖、肉鸡养殖等特色种养殖业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并初具规模。无公害蔬菜、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农户占项目区总农户数的51.3%,种养殖面积占项目区总面

7、积的55%,特别是蔬菜制种、设施种植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村民的收入逐年递增。特种水产、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约占项目所在镇的10%以上,种植业、养殖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80%以上。(3)有健全的销售体系项目区是通东地区蔬菜、畜禽、水产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多年来一批农民经纪人成长起来,不仅本地市场销售体系健全,而且在上海、苏锡常、南通等大中城市都建立了固定的销售窗口,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4)有一定的开发基础项目区基础设施框架已经形成,道路纵横交错,河流交织成网,桥、涵、闸相互配套,田块方整集中连片,便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广大干部群众多年来积累了低产地改造的经验,开发的积极性高,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

8、必要条件。(5)有良好的技术服务网络三余镇农业服务中心有农业技术推广骨干20多名,直接服务指导项目区农业生产,其中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15名,镇村农技服务网络健全,人员落实、设施完善,多次承担省、市蔬菜、园艺、粮棉油种植试验及动物防疫等课题研究。近年来认真实施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工程,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村组、基地、农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积极推行农业项目专家挂钩服务,共入户指导特种水产养殖科技示范户80户、蔬菜园艺科技示范户80户,其中一社村的科技示范户就有15户。加大“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实施力度,推进高产、优质、生态技术普及化。在一社村开展棉花丰产方、优质双低油菜丰产方建设,开展长

9、江中华绒螯蟹繁育,提高了产量和种养效益。近年来三余镇农业服务中心推广农业新技术15项,推广新品种20多个,仅2009年在一社村就组织了10多场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培训1000多人次,为项目开发储备了技术力量。(6)有良好的环境氛围项目所在村是江苏省文明村、省农村环境整治试点村,民风朴实,勤恳耐劳,涌现了一批种植能手、养殖标兵、三八红旗手等农村先进典型,多年来他们实践规模养蟹、花卉苗木、大棚蔬菜、无籽西瓜等,并自筹资金实现部分改造,对农业综合开发有强烈的愿望和热情。2、制约因素(1)高效生态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及示范推广。由于地方

10、财力有限,投入到高效农业发展的资金相对不足。目前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大多建于20世纪七十年代,曾为当地农业生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建设标准偏低,加上常年的使用,年久失修、功能衰退,特别是灌溉设施陈旧老化、桥梁损坏严重、道路高低不平,已经满足不了高效农业的发展需要,急待更新改造。(2)农村种植、养殖设施化、标准化程度还不够,仍然需要加大投入。连片农业园区的开发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依据目前南通、通州、启东、海门等地50%以上的反季节蔬菜都来自山东等地,且严重缺乏名特优瓜果蔬菜品种。项目开发成功后,不仅可以丰富本地邻近市场,更可以直销上海等城市。随着人们

11、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改善,瓜果蔬菜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过渡,瓜果蔬菜消费已向多元化、无害化、营养化、保健化高质量方向发展,但目前各类市场缺乏蔬菜新品和精品,特别是无污染、无公害、营养丰富的特种蔬菜。通过项目的实施,生产高质量瓜果蔬菜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项目区设施蔬菜种植形成一定规模,但由于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配套,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水利设施陈旧、标准不高、功能减退,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2009年区委区政府将三余镇列入一产主导型镇,重点发展都市生态型农业,项目开发成功后,项目区农业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农产品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将大幅提高,农民收入

12、持续增加,生态环境更加改善。(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及农业生产条件已难以适应,因此通州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导向,又可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奠定物质基础。因此通过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设高标准的农田基础设施,集中连片治理,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消除障碍因素,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开发效益,从而提高该地区农业的竞争力,为三余从农业大镇迈向农业强镇走出一条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互益”的农业开发新路子十分必要。三、

13、项目区规划设计及农业结构调整布局(一)初步规划设计方案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着力建设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奠定物质基础。2、基本原则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原则;突出高标准农田建设原则;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原则。3、水利措施 灌溉系统科学规划,田间灌溉设施、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齐全,达到性能与经济指标达到有关规划标准要求。做到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畅通,渠系、桥、涵、闸等设计合理,配套齐全,并全面推广工程与生物护坡,建设喷灌设施面积400亩。田间达到百日无雨保

14、灌溉,排涝达到日降雨量200mm两天排出,防洪历史水位不出险,特大洪水有对策,地下水控制在地面以下0.8-1.5m,达到旱涝保收。 4、农业措施 农田工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灌排设施配套、农田平整肥沃的高标准农田,田块按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达到方整化,以村中心路、横路和河道为基准形成格田。把农田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 田间道路:做到布局规划合理,道路网络畅通,符合机械化作业要求,干道能满足中型以上的农业机械的通行,宽度为4m以上,支路能保证农机通行,晴雨天畅通,并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宽度3.5m以上。

15、 土壤改良:通过农家肥的施用,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措施,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理化指标明显上升0.5%左右,水、肥、气、热状况适应高产稳产的农业要求。 良种推广:项目区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在100%,积极推广优质粮棉油新品种和蔬菜瓜果新品种,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农业机械化:做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5、林业措施 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树进行植树造林。人工造林苗林要达到二级以上的标准,造林当年成活率和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农田防护林建设,要达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 6、科技措施 农技服务体系

16、做到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完善项目区农业服务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强化科技服务功能。 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一定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非项目相比,至少提高3个百分点。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做到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基层干部和农民进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培训2000人次以上。 7、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坚持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来改造低产田,提高农田综合生产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实现高产高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形成地方特色,促进项目区都市生态型

17、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田间建设实现农田标准化、方整化来改造低产田,通过路、桥、渠、站、电及小型建筑物的配套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建设设施蔬菜和长江绒螯蟹养殖两个农业园区,通过项目建设,引导集聚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实现项目区规模经营和集约发展,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培植支柱型农业产业,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发适销对路的定型产品推向市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型生态农业产业,并带动有关产业的发展;发展科技型龙头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培植和建立一批与之相适应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并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实行订单生产、标准化生产,统一

18、品牌,统一销售;发挥项目区示范带动功能,把项目区建成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样板,为通州及全省的农业发展提供经验。有效地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二)农业结构调整布局1、设施蔬菜园区三海路沿线北侧规划建设3000亩蔬菜种植园区,其中设施蔬菜1500亩,亩均效益6000-8000元。2、长江绒螯蟹养殖园区永东路沿线南侧规划建设1600亩长江绒螯蟹养殖园区,从事长江绒螯蟹的繁育与养殖,亩均效益6000元。3、果用瓜板块在镇东中心路至一社中心路之间规划建设1600亩果用瓜生产板块,主要种植无籽西瓜及甜瓜,亩均效益3000元。4、高效粮棉油板块项目区其他地块则规划为高效粮棉油种植区,主要种植抗虫杂交棉、优

19、质双低油菜、弱筋小麦、日本大阪蚕豆及优质大豆,面积10000亩,目标产量比开发前提高15%以上,效益提高10%以上。四、建设内容(一)建设规模项目区实施土地治理,改造中低产田8000亩。(二)建设内容1、水利措施新建机耕桥12座,新建电灌站2座,新建防渗渠3Km,新建喷灌设施400亩,新建路下涵5座,开挖疏浚河道96Km。2、农业措施改良土壤8000亩;新建机耕路18Km。农机配套以中小型为主,耕作、播种、植保、收割等机械化率达75%以上。3、林业措施以“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生态效益”的原则,创建优美生态环境,做到河道两岸、道路两旁、农田四周应绿尽绿,规划植树3万株,建设农田防护林250

20、亩。4、科技措施按季节和农时需要组织技术培训,计划培训2000人次,推广优良新品种8个、农业新技术5项。五、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同类工程及现行价格本为依据,估算项目计划总投资为728万元。 其中:水利措施264.49万元; 农业措施216万元; 林业措施28万元; 科技推广措施31.36万元; 其他工作及措施20.15万元。详见附表投 资 估 算 表序号单项工程名称单位数量金额(万元)其中财政资金(万元)备注合计728560一水利措施387.49264.491排灌站座216162河道疏浚万方2461233衬砌渠道公里330304渠系建筑物座17158.491

21、58.49机耕桥12座,路下涵5座5喷灌亩4006060二农业措施2612161机耕路公里182162162道路土方万方945三造林亩2502828四科技推广措施31.3631.361技术培训人次200012122示范推广19.3619.36五项目管理费14.5514.55六工程管理费5.65.6(二)资金筹措。申请中央财政资金 28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 资金280万元,单位和群众筹资投劳168万元。(三)单位和群众筹资投劳。在项目区建设中所涉及到的道路土方、河道疏浚土方,均由项目区内群众投劳和按面积自筹解决,其人均总投工和按面积筹资均不超过上级规定的标准。项目区组织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土地治理

22、项目建设,已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召开了多次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大会,得到广泛的支持和拥护,通过村民大会表决,项目区1925个农户全部签字同意投劳,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六、预期效益(一)经济效益通过开发治理,项目区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优质粮32.5万公斤,优质籽棉13.75万公斤,优质油18万公斤,无公害蔬菜255万公斤,果用瓜59万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 760万元,新增利润280万元。(二)社会效益通过开发,项目区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改良土壤面积 8000亩,新增喷灌面积400亩,农民纯收入年增加280万元,人均收入年增加520元。同时辐射周边村,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三)生态效益项目区

23、开发后,通过土地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规范农业投入品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项目区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500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0%,8000亩土壤得到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1%,理化指标上升0.5%,提高了土壤蓄肥蓄水能力,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七、保障措施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通州区成立了区、镇、村三级联动的通州区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部,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三余镇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明确具体人员分工把口,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全程接受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确保项目的顺利安全实

24、施。项目完成后移交三余镇一社村,完善项目管护措施与责任,落实后续管护责任制,确保项目滚动发展。项目领导组名单:项目组长:周向东(三余镇镇长)全面负责整个项目。副 组 长:王聚山(三余镇人大主席)负责项目的协调。陈 斌(三余镇党委副书记)负责项目的协调。 曹锦平(三余镇分管农业副镇长)负责项目的实施。成 员:黄 琴(财政所所长)负责资金的筹措与管理。赵卫忠(农业中心副主任)负责镇、村之间的日常联络。 杨建新(农业助理)负责项目区土地流转咨询与服务。项目实施工作组名单:组长:曹锦平(三余镇分管农业副镇长)成员:季洪兵(三余镇建设助理)负责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张建华(三余镇财政所副所长)负责项目资金管理赵卫忠(三余镇农业中心副主任)负责项目编报、工程建设管理。朱正兵(农业中心主任助理、高级农艺师)负责项目区种植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张 健(农业中心主任助理、高级工程师)负责项目区水产养殖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 顾荣康(水利站副站长)负责基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技术服务。 姜 华(农业中心农艺师)负责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八、主管部门意见附表:1.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概要表2.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种植业情况表3.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表4.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预期效益表附图:1.项目区位置图2.项目区原状图3.项目区规划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