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5.45KB ,
资源ID:246614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661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陈寅恪的.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陈寅恪的.docx

1、陈寅恪的陈寅恪的"自由"与"哀伤"(上) 陈寅恪的自由与哀伤(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07-23 16:39:47 ?文刘梦溪编者按陈寅恪成为讨论热点,大约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当时国学复苏的背景下,陈寅恪满足了中国学术“独立”、“自由”的诉求,一时被符号化。从思想史上看,九十年代留下很多,陈寅恪从历史走到台前,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种。陈寅恪之所以被如此关注,还跟其学识、个性和经历密不可分。陈寅恪出身世家,国学基础深厚,又留学欧洲,精通多种文字,熟悉西方文化,故其所作评论颇为中外学者看重。陈寅恪回国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国学院,年仅36岁的陈寅恪,与梁

2、启超、赵元任、王国维一并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陈寅恪长年从事史学研究,著述甚丰,并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著柳如是别传,堪称学术史上的奇迹。20年代在清华国学院任教时的陈寅恪FOTOE近年来陈寅恪被越来越多的谈论,从最初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到新近汪荣祖的史家陈寅恪传,报章文字不一而足。然而,迄今为止,陈寅恪的贡献及其思想到底为我们了解多少?如何理解历史给陈寅恪带来的“哀伤”的“记忆”?思考这些问题在今天仍然是有意义的。刘梦溪先生对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多有研究,本文即其思考之一。由于文章较长,这里刊登的是文章的上半部分,文章下半部分将于下期刊出。我不认为现在已经有了什么“陈寅恪热”,但近年学术界、

3、文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陈寅恪其人其学,这个特指名词的报刊引用频率日见增多,则是事实。不过迄今为止我们对这位大史学家的了解还有限得很,对他的学术创获、学术贡献和学术精神尚缺乏深入的研究。下面,我以平日研习所得,对陈寅恪学术的精神义谛稍作分疏。1.“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陈寅恪的学术精神旨归,就是他一生之中一再表述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的学术精神旨归,就是他一生之中一再表述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929年,他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最早提出这一思想。他在碑铭中写道:“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宜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

4、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王国维1927年6月3日自沉于颐和园之昆明湖鱼藻轩,是二十世纪学术思想史上的大事,百年以降,异说异是,不胜纷纭。岂知寅恪先生在观堂(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因此人又称为海宁编者注)逝后的第二年,就以为追寻“独立自由之意志”而“殉之精义”,对此一课题给以正解。事过二十四年,也就是1953年寅恪先生在撰写论再生缘一书时,又提出:再生缘一书,在弹词体中,所以独胜者,实由于端生之自由活泼思想,能运用其对偶韵律之词语,有以致之也。故无自由之思想,则无优美之文学,举此一例,可概其余。此易见之真理,世人竟不知之

5、,可谓愚不可及矣。再生缘在弹词体小说中所以一枝独秀,寅恪先生认为原因非他,而是由于其作者陈端生具有自由活泼之思想,并引申为论,提出“无自由之思想,则无优美之文学”的判断。而1954年通过柳如是别传一书的撰写,陈寅恪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升华到吾民族精神元质的高度,也可以说别传的历史写作的宗趣就在于此。所以他在别传的缘起里郑重写道:“盖牧斋(钱谦益号牧斋,柳如是后来嫁给钱谦益编者注)博通文史,旁涉梵夹道藏,寅恪平生才识学问固远不逮昔贤,而研治领域,则有约略近似之处。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况出于婉婪倚门之少女,绸

6、缪鼓瑟之小妇,而又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后世轻薄者所厚诬之人哉!”则柳如是别传一书的思想题旨,寅恪先生已秉笔直书,即欲“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特别是1953年与汪的谈话,陈寅恪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义谛,表述得更为直接,更加不容置疑,这就是有名的对科学院的答复。他以前的学生汪受命前来广州,试图说服老师不拒绝科学院的邀请,能够北上就任历史第二所所长之职。寅恪先生未能让弟子如愿,反而出了一个“难题”如果让他“屈就”,他说需要有两个条件:第一条是“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第二条是“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而所以如此,他是觉得唯有这样做,他

7、的学术精神才能够得以坚持。他说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俗谛”在当时即指三民主义而言。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学说有无错误,这是可以商量的,我对于王国维即是如此。王国维的学说中,也有错的,如关于蒙古史上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就可以商量。我的学说也有错误,也可以商量,个人之间的争吵,不必芥蒂。我、你都应该如此。我写王国维诗,中间骂了梁任公,给梁任公看,梁任公只笑了笑,不以为芥蒂。我对胡适也骂过。”但对于独立精神,自由思想,陈寅恪认为是最重

8、要的,所以他说“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我认为王国维之死,不关与罗振玉之恩怨,不关满清之灭亡,其一死乃以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正如词文所示,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贤所同殉之精义,其岂庸鄙之敢望。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碑文中所持之宗旨,至今并未改易。”(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他说得再清楚不过了。通观五十年代以后的中国思想学术界,在中国现代学人之中,没有第二人,能够像陈寅恪这样,把为学的这种精神义谛

9、保持到如此的强度和纯度。2.“不忘本民族之地位”输入北美的思想或者东欧的思想,如果与“本来民族之地位”相游离,即使是“忠实”地输入,也未必能获致预期的效果。陈寅恪在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下册撰写审查报告时说得明白:“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这是陈寅恪在深入研究几千年中西文化交通之历史之后,得出

10、的不容移易的结论,外来之学说,只有与本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是其显例。佛教一变而为禅宗,二变而实现宋代的思想大合流,经由本土儒学、道教的思想、佛教之禅宗三者化合而成为理学。宋之濂,洛、关、闽诸大儒,秉持的已不是先秦、两汉之儒学,而是有佛、道参与其间的新儒学。寅恪先生所谓“新儒家之旧途径”,即本此一义谛。而玄奘唯识之学的后不为继,其主因就是没有“经过国人吸收改造之过程”。陈寅恪在中山大学的故居PHOTOTEX因此寅恪先生颇怀疑输入北美的思想或者东欧的思想,如果与“本来民族之地位”相游离,而不“经过国人吸收改造之过程”,即使是“忠实”地输入,也未必能获致预期

11、的效果。他甚至将此种情形与玄奘唯识之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处境加以比较,从而对其终局作出并不乐观的估量。1961年8月30日吴宓赴广州探望陈寅恪,两位老友相见甚欢。据当天吴宓日记的记载,陈寅恪明确表示中国在国际关系上不应“一边倒”。他说:“必须保有中华民族之独立与自由,而后可言政治与文化。”则又与三十年前审查报告之所言如出一辙。寅恪先生立此一义谛,如今距审查报告已过去七十余年,距陈吴之会也有四十五年之遥,证验与否,知者知之,不知者不知。3.文化超越种族文化高于种族的观点,其要义是在于强调不同民族的同化与共存,主张文化可以超越种族,这在今天仍不失积极之义涵。陈寅恪是史学家,也是文化学者。种族与文化问

12、题,是他向来所关注的学术大课题。1940年撰写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1942年撰写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两书,于此一义谛发挥最为详尽。隋唐直承魏晋南北朝,寅恪先生认为其制度之渊源有三:一为北魏、北齐,二为梁、陈,三为西魏和周。而北魏、北齐一源,直接涉及胡化和汉化问题。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孝文帝拓拔宏锐意改革,语言、服饰、典制,一例以汉化为尚,虽遭鲜卑旧部反对,亦无退缩。其中尤以将首都自平城迁往都洛阳一举,最为关键。此一过程,种族之矛盾固有,文化之冲突更为激烈。曾参与孝文律令改革的源怀,本来是鲜卑秃发人,但当其孙源师以看见龙星为理由,请为祭祀,当时的宠臣高阿那肱却斥责他说:“汉儿多事,强知星宿,

13、祭事不行。”对此一事件,寅恪先生详引史料,得出结论说:源氏虽出河西戎类,然其家族深染汉化,源怀之参议律令尤可注意,观高阿那肱之斥源师为汉儿一事,可证北朝胡汉之分,不在种族,而在文化,其事彰彰甚明,实为论史之关要。此义经论述北魏洛阳新都的建筑风格,及东魏邺都南城和隋代的大兴(即唐之长安)所受之文化影响,然后寅恪先生复申前此关于种族与文化的义谛:“故修建邺都南城之高隆之为汉种,计划大兴新都之宇文恺为胡族,种族纵殊,性质或别,但同为北魏洛都文化系统之继承人及摹拟者,则无少异。总而言之,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

14、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者是也。“而随后在证论高隆之对营建邺都所起的作用时,又续为申说,”观于主持营构者高隆之一传,即知东魏及高齐之邺都之新构,乃全袭北魏太和洛阳之旧规,无复种族性质之问题,直是文化系统之关系,事实显著,不待详论也。“至于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开篇就援引朱子的言论:”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据此则提出:”朱子之语颇为简略,其意未能详知。然即此简略之语句亦含有种族及文化二问题。“而在论述唐中叶的安史之乱时,寅恪先生旋又以种族与文化的观点来诠释相关人物,指出”唐代安史乱后之世局,凡河朔及其他藩镇与中央政权之问题,其核心实属种族文化之

15、关系也“。他怀疑神州东北一隅的河朔地区是”一混杂之胡化区域“,里面汉化之胡人和胡化之汉人,同时并存。所以必拓羯与突厥合种之安禄山,始得为”此复杂胡族方隅之主将“。直到晚年撰写柳如是别传,寅恪先生还念念不忘他探究隋唐制度渊源得出的这一关乎种族与文化的结论。因探寻钱牧斋(钱谦益号牧斋,柳如是后来嫁给钱谦益编者注)陷入黄毓琪逆案而得免其死的因由,涉及到辽东佟氏一族之家世及所受满汉文化的熏习影响,他重提旧案,再一次申论前说,认为在种族与文化的问题上,文化比种族要重要得多,并且对已往的研究作了一番回顾:寅恪尝论北朝胡汉之分,在文化而不在种族。论江东少数民族,标举圣人”有教无类“之义。论唐代帝系虽源出于北朝文化高门之赵郡李氏,但李虎李渊之先世,则为赵郡李氏中,偏于勇武,文化不深之一支。论唐代河北藩镇,实是一胡化集团,所以长安政府始终不能收复。今论明清之际佟养性及卜年事,亦犹斯意。由此可见陈寅恪的文化高于种族的观点,具有前后相通的一贯性,是深研中古史事的积年所得,而非披寻感发的偶然之见。他阐发的此一义谛,其要义是在于强调不同民族的同化与共存,主张文化可以超越种族,这在今天仍不失积极之义涵。4.从根本上说,陈寅恪是一位贵族史家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传承,家族是一重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