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201.08KB ,
资源ID:2463324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6332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管理学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管理学提纲.docx

1、管理学提纲管理学提纲管理学内容第一章 演进 1概念 2演进第二章 计划 1环境 2计划 3决策第三章 组织 1设计 2变革第四章 领导 1领导 2激励 3沟通第五章 控制 1控制 2系统第一章 演进大纲要求:掌握管理的内涵、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基本过程)、管理的效率与效果的概念、管理的科学与艺术性、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了解管理的应用范围、管理的特性、管理层次与管理职能的关系、管理层次与管理者技能的关系、管理者与操作者的区别、管理者的分类;理解明茨伯格的十角色理论、管理的万能论与象征论。掌握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了解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要点;了解霍桑实验,掌握梅奥人际关系理论

2、的要点;理解四种人性假设、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沙因的超Y理论(权变理论);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及其观点。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念第二节 演进本章重点:管理的内涵;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本章难点:明茨伯格的十角色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1 概念一、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及其应用的科学。二、管理1、管理:就是对一个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内涵:(1)有组织就有管理。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管理是任何组织集体劳动的必需的活动,即有集体劳动就有管理。尽管不同行业及不同的组织机构有其专业特点,但管理的基本活

3、动对任何组织有着普遍性。(2)管理的对象是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规模资源人力、财力、物力、信息。(3)管理的有效性在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最少的消耗(效率)正确(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管理的效率是指管理活动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管理的效果是指管理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程度,反映管理的结果。有效率不一定有效果;有效果不一定有效率;管理活动既追求效率,又追求效果,即要努力以尽可能低的投入实现组织目标。(4)管理职能由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构成。管理过程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构成,大致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5)管理服务于组织目标。管理是为组织目标服务的,

4、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管理是任何组织都不可或缺的,但又不是独立存在。管理不具有自己的目标,不能为管理而进行管理,只能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6)管理的主体为管理者。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1)科学性:客观性、实践性、系统性、真理性、发展性。(2)艺术性:创造性、技巧性和灵活性。三、管理者管理者:指挥他人活动,并协调他人劳动的特殊劳动者。操 从事作业和业务工作的人。1、管理层次与管理职能 28% 36% 22% 14%高层管理者(总裁、总监、总经理) 计 组 领 控中层管理者(主任、项目经理) 划 织 导 制基层管理者(监工、领班) 15% 24% 51% 10%2、管理层次与管理技

5、能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概念性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技术性技能。高层管理人员 概念性技能中层管理人员 人际关系技能基层管理人员 技术性技能3、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绩效最佳(用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下级对其满意和承诺的程度作为标志)。成功的管理者:晋升最快(用在组织中晋升速度作为标志)。卢桑斯的研究结论:社交和施展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获得更快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4、明茨伯格的十角色理论(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5、管理万能论和象征论

6、(1)管理万能论: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2)管理象征论:管理者对组织成果的影响十分有限,组织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管理者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3)现实是两种观点的综合:管理既非万能,也非无能。管理者面临两种约束力:内部组织文化的约束力和外部环境的约束力。四、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1、社会责任:产品质量、慈善事业、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等。大部分研究表明,公司社会参与和经济绩效之间成正相关关系。2、管理道德:避免败德行为,如贿赂、造假、隐瞒真相等。2演进一、早期管理思想(?1543)1、古代社会的管理思想古代埃及圣经中的分权管理、古巴比伦王国的中央集权制、古希腊的奴隶制、古罗马的组织制度。

7、2、封建主义和中世纪的管理思想威尼斯造船厂的规范管理、马基雅维利的领导素质理论。3、文艺复兴(14至16世纪)人文主义思潮。肯定人、注重人性的核心思想为行为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人成为自由人,对资本主义精神和科学管理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小结:生产特点小生产。管理的指导思想人总是偷懒的,因而采取强制性管理;管理方式家长式,生产资料占有者说了算;管理依据凭个人经验、直觉;管理内容监督式的生产管理;管理人员的培养师傅带徒弟。二、古典管理理论(15431915)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精神的来源:新教伦理,个人自由伦理,市场伦理。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美国、法国。精神解放、政治宽松、经济自由、科技进步迎来了

8、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英国工业革命:工具上的革命纺织机等机器;动力上的革命蒸汽机;生产组织方式上的革命工厂制度。古典管理思想在理论上的形成:亚当.斯密,国富论,提出劳动分工及“经济人”的观点。罗伯特.欧文:提出了“人是环境的产物”的管理思想。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指出工商业的经营同战争是很相似的人类竞争的一种形式,要素配合、进攻和防御、指挥者素质在商战中同样重要。(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18561915)科学管理之父。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指出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使雇主与雇员同时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生铁装运实验。1、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1)工作定额;(2)能力与工作相适应;(3)标准化

9、;“刻痕效应”、“火炉效应”(4)差别计件付酬制;(5)计划和执行相分离;(6)主张实行例外原则。2、评价(1)贡献:提倡在管理中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实践精神;创造了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和方法。(2)弊病: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不重视人群的社会因素;缺少对企业整体经营和管理的研究。(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1841-1925)经营管理之父,75岁写成工业管理和一般原则。1、法约尔一般管理的主要内容(1)管理工作的五项职能(管理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管理一般原则:劳动分工;权责对等;纪律严明;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合理报酬;适当集权;跳板原则;秩序井然;

10、公平对待;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团结。2、评价(1)贡献:提出了系统的理论,提供了管理学的理论框架,为古典管理思想的代表。(2)缺陷:管理原则过于僵硬。(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马克思.韦伯:(1864-1920)行政组织理论之父。行政组织理论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具有以下特点:实现劳动分工,明确权利和责任;清晰的等级体系;进行技术资格认定,因需用人;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外,其余公职人员都是任命的;实行固定薪金和升迁制度;严格遵守规则和纪律。(四)古典管理理论演进图 (五)古典管理理论评价(1)历史贡献: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是适应其相应生产力水平的管理理论。(2)不足:忽视人性研究;缺乏系统思

11、考;忽视市场研究;忽视环境研究。管理特点小结:重视生产的管理;规模大,分工细,标准化;以科学调查研究指导生产;“经济人”。三、行为科学理论(一)霍桑试验为了寻求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于1924年11月,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包括多方面专家的研究小组进驻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开始进行试验。试验(19241932)分四个阶段:(1)照明实验:工作环境的影响;(2)继电器装配实验:“福利实验”,梅奥加入;(3)大规模访问访谈:“访谈实验”;(4)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群体实验”。发现:工人自动限产的秘密是工人中存在“默契”、“非正式组织”、“自然领袖”。(二)梅奥的人际关系

12、理论要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三)泰勒与梅奥观点比较分析泰勒 梅奥a“经济人”:经济办法 “社会人”:尊重、信任、用武之地b事业为中心:技术、生产管理 以人为中心:积极性、创造性c正式组织:规范化、标准化 非正式组织:情感组织,情感管理d合乎逻辑的行为:理性行为 不合乎逻辑的行为:习惯、情感科学管理是基础管理,离开了科学管理就谈不上现代管理。先有科学管理,才有人性化管理。(四)人性研究1、“经济人”假说:麦格雷戈(1906-1964)在他的企业中的人性方面(1960)一书中,提出两种

13、对立的管理理论X理论和Y理论。麦氏主张Y理论,反对X理论。而X理论就是对“经济人”假说的概括。X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多数人天生懒惰,逃避工作;心无大志,不负责任;个人与组织目标相矛盾,因而需强制工作;只有少数人能自我鼓励,克制冲动,承担责任。对策:任务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金钱刺激,“胡罗卜加大棒”;管理者是生产指导者。2、“社会人”假说:梅奥人际关系理论,认为工作动机是社会需要,如友谊、认同、情感等。对策:关心人并满足其需要;培养归属感、整体感;提倡集体奖励制度;职工参与管理;管理者是人际关系的调节者。3、“自我实现人”假说: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的动机理论中认为,工作动机是对工作的意义

14、、成就感、追求成长等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理论同麦氏的Y理论。基本观点:人并非生来懒惰,要求工作是人的本性;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对自己负责的工作都能主动承担责任;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是统一的;人们对自己参与的目标能够自我管理;大多数人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创造力。对策:提供开发潜力和自我实现的环境;实施奖励,外在奖励包括涨工资、提升等,内在奖励包括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和发挥潜力等;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管理者是一个采访者。4、“复杂人”假说:沙因在组织心理学(1965)中提出“复杂人”假说,并对四种人性假设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权变的理论。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需

15、要也不同。需要是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因而人也是复杂的。对策:识别需求差异,分配合适工作,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与奖励方式。四、现代管理理论丛林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把当时的管理思想的不同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对管理的性质和内容所作的不同解释,概括成11个有代表性的学派。(一)经验管理学派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认为学生和管理者通过研究各种成功与失败的管理案例,就能理解管理问题,自然学会有效地进行管理。(二)人际关系学派认为既然管理就是通过他人来完成某些事情,研究管理必须注重人际间的关系;强调职工个人需要得由组织来加以满足;认为人际关系是可以掌握的一种技巧。(三)群体行为学派认

16、为组织的行为是一种群体行为,因而必须注重研究组织中群体行为,包括群体的文化、行为方式和行为特点。亦称组织行为学派。(四)社会协作系统学派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管理,把组织看成是一个相互合作的社会协作系统,并强调管理者的最重要的任务是领导。正式组织建立协作系统的三个条件:共同目标、协作意愿、信息沟通。(五)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认为技术系统对社会系统影响很大,必须把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结合起来,确保两个系统相互协调。(六)决策理论学派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认为决策是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因而应集中研究决策问题。西蒙的行为决策观:

17、a管理就是决策;b“有限理性”和“满意准则”;c电脑辅助决策。(七)系统学派将一般系统理论应用于管理而形成,认为一个组织的管理人员必须理解构成整个运作的每一个系统,管理就是用系统论的观点对组织或企业进行系统分析、系统管理的过程。1、一般系统理论:贝塔朗菲(1)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分:自然系统、人造系统。(2)核心思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整体的看问题。(3)组织系统分为:封闭系统、开放系统。(八)数理学派(数量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注重定量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认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把问题的基本关系表示出来,并在确定目标后

18、能求得最优结果。1、管理科学的理论特征:(1)从系统的观点研究各种功能关系;(2)应用多种学科交叉配合的方法;(3)应用模型化和定量化来解决问题;(4)以决策为主要的着眼点,以经济效果标准作为评价管理行为的依据,并且以计算机作为主要的运算工具。2、管理科学解决问题的程序:(1)通过观察和分析以确定问题;(2)建立代表所研究系统的模型;(3)从模型得出解决方案;(4)对模型和得出的解决方案进行验证;(5)建立对解决方案的控制;(6)把解决方案付诸实施。(九)权变管理学派强调管理者的实际工作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因此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情景及其变量决定采取何种行动和方法,即管理人员应动态的看问题。(

19、十)管理角色学派(经理角色学派)该学派通过观察管理者的实际活动来明确管理者的工作内容。认为对于管理来说,从经理角色的角度出发时能找出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经历的实践当中去,从而使其提高工作效率。(十一)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一种普遍而实际的过程。通过与管理者职能相联系的办法把有关的管理知识汇集起来,力图把用于管理实践的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糅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兼收并蓄的科学理论。小结特点:经营决策管理;重视人的管理;整体的、动态的看问题。第二章 计划大纲要求:掌握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的构成因素,了解管理活动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计划的含义及其分类,了解计划的作用;了解计划

20、系统设计的基本问题及计划编织的步骤;掌握目标管理的概念、目标制定的原则及其步骤,了解目标管理的特征、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掌握滚动计划法和计划评审技术(简单的,基本的)。掌握决策的概念,能从不同角度对决策加以分类;掌握决策的基本过程、了解决策要素;了解完全理性假设的主要观点及其局限性,了解有限理性假设的主要观点;掌握群体决策的优缺点,了解群体的行为因素,了解群体决策的特点;能够运用不同准则求解简单的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问题。主要内容:第一节 环境第二节 计划第三节 决策本章重点:决策本章难点:计划评审技术1 环境一、环境指存在于组织外部的影响组织绩效的各种因素和力量,通常分为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

21、二、环境的构成1、一般环境(宏观环境):包括经济、技术、社会文化、政治和法律、自然环境等因素;2、任务环境(具体环境、竞争环境):包括竞争者、顾客、供应商、政府机构、利益集团等。三、环境与管理之间的作用1、组织对环境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根据组织和环境的特点有意识地采取对策,使环境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2、环境对组织管理的影响:管理基本职能的发挥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环境对管理者具有选择作用。2 计划一、计划(一)计划1、含义:为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活动。2、作用:关注环境变化,减小变化冲击;明确工作目标,有效激励员工;设立活动标准,有利考核控制;确定行动方案

22、,形成总体计划;相互沟通配合,有利计划实施;通过计划系统,贯彻高层意图;通过协调决策,形成有机整体。一般地,高质量的计划导致高效。3、类型(1)按决策层次分:战略计划、作业计划(2)按时间框架分: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3)按明确性分:指导计划、具体计划4、计划的权变因素:组织层次;组织的生命周期;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二)计划系统1、计划系统设计的基本问题:(1)制定者;(2)计划范围;(3)资源配置的协调;(4)与业绩评价的协调;(5)计划形式。2、计划编制的步骤:(1)估量机会和确定目标;(2)确定前提条件;(3)确定备择方案;(4)评价备择方案;(5)确定方案;(6)拟定辅助计划;

23、(7)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二、目标管理(一)目标管理1、目标管理的概念(1)目标: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的。(2)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企业领导提出方针目标,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上下结合反复协商,根据总目标确定一定时期的工作与目标,并为这个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组织管理和控制工作。(3)目标按层级分解为:组织整体目标、事业部目标、部门目标、个人目标。(4)MBO计划的四要素:明确目标、参与决策、规定期限和反馈绩效。2、目标管理的特征(1)管理科学,体系完整;(2)协商交流,自我控制;(3)强调成果,注重实效;(4)重视素质,突出激励。(二)目标制

24、定的原则和步骤1、目标制定的原则(1)整体性;(2)激励性;(3)可行性;(4)应变性;(5)针对性2、目标制定的步骤:(1)收集信息,调查研究,制定企业总目标;(2)确定目标的结构和内容;(3)目标的商定和展开。(三)目标成果评价方法1、目标成果的评价方法:自我评价、民主评价、协调指导和成果评定。2、成果评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目标的达标程度;目标的困难复杂程度;个人努力程度。(四)目标管理的缺点和问题:1、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不一定存在;2、对目标管理的原理阐明不够;3、目标设置的困难;4、目标商定很费时间;5、强调短期目标。三、计划的方法(一)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将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

25、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计划的执行和环境的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计划并逐期向前推进的方法。近期计划较详细,远期计划较粗。(二)计划评审术1、计划评审术的基本原理:运用网络图的形式表达一个计划项目中各种活动(工作、工序)之间先后秩序和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分析,计算网络时间,确定关键活动和关键路线;然后利用时差,对网络进行工期、资源和成本的优化;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进行监督和控制,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2、网络图的组成:活动、事项、路线。3、网络图的绘制规则:箭线一般均指向右边,图中不允许出现回路;箭尾结点编号必须小于箭头结点编号,编号不能重复;两个结点之间只能有一条箭线;一个网络图只能

26、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4、网络图的绘制步骤:确定完成项目的活动及其逻辑关系;绘制网络图;计算活动时间;计算网络图的时间参数并确定关键路线(事项最早开始时间=前进加法取大,事项最迟结束时间=后退减法取小);进行网络优化。3 决策一、决策(一)决策及其特征1、决策概念决策是指为实现某一目标,从若干可以替代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并采取行动的分析判断的过程。2、决策的特征:(1)决策是面向尚未发生的事件;(2)决策追求“一次成功率”。(二)决策类型1、按决策问题所出的地位分: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2、按决策问题所出的条件分: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3、按决策问题出现的重复程度分

27、(西蒙):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4、按决策思维方式划分:理性决策、行为决策(三)决策过程(1)情报活动;(2)设计活动;(3)抉择活动;(4)实施活动。(四)决策要素:决策者(决策主体)、决策方法、决策体制和决策环境。二、决策理论(一)理性决策理论理性决策理论主要观点:信息完整;决策目标唯一、明确;无时间和成本的限制;能找到所有可行的方案及其所有可能的结果并能比较;评价标准明确;决策者的能力足够;决策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利益。(二)行为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信息不完整,且存在知觉偏倚;决策目标多元且相互抵触;决策时间、可利用资源有限;决策方案的选择是相对的、有限的,只求满意结果;受文

28、化差异影响;决策者的知识、时间、能力有限;决策者厌恶风险,大收益大风险方案不一定被选中;理性决策理论与行为决策理论的区别区别的要点理性决策行为决策有关信息和情报完整获得知觉偏倚、有限获得决策目标唯一、明确多元目标、变化、相互抵触决策时间、决策成本、决策者能力无限制、完全理性有限制、有限理性可行方案、各方案可能的结果所有、最佳结果有限、相对、满意结果评价标准清楚地了解且不变文化差异影响决策关注点最大利润厌恶风险(三)群体决策(决策者决策主体)1、群体的行为因素:(1)群体的背景;(2)群体内的关系;(3)群体内的信息交流;(4)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5)群体的氛围;(6)群体的通行规则;(7)群

29、体的计划;(8)群体的领导人。2、群体决策的特点:(1)群体成员的价值观和判断准则存在差异;(2)群体成员对决策问题的认识不尽一致;(3)群体成员的目标和信息基础存在差异;(4)群体活动的结果取决于群体的构成和群体的作用过程。3、群体决策的优缺点优点:(1)提供更完整的信息;(2)产生更多的方案;(3)提高积极性与方案的接受性;(4)提高合法性。缺点:(1)消耗时间与金钱;(2)少数人的专制;(3)屈从压力;(4)责任不清。三、决策技术决策支持系统(DSS):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辅助支持中、高层决策者决策活

30、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网络系统。(一)风险性决策方法1、风险性决策的特征:(1)目标明确;(2)存在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3)存在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4)各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可计算;(5)未来出现哪种状态不确定,但可估其概率。2、风险性决策的决策标准与原则(1)期望收益最大(损失最大)准则:E(yi)=xijpj(2)机会均等准则: E(yi)=xi/n(3)最小损失准则: E(xi)=E*(y)E(yi)(4)最大可能准则:取出现概率最大的状态下的最好收益方案。3、决策树法:逐级计算期望值。4、期望效用值准则:效用值u(xij)代替收益值xij。典型效用函数曲线:效用 稳妥型(边际效用递减)值 组合型(先递增后递减) 中间型(边际效用恒定) 冒险型(边际效用递增) 货币值(二)非确定性决策1、乐观准则:大中取大,最佳状态中的最大收益者。2、悲观准则:小中去大,最差状态中的最大收益者。3、折衷准则:折衷概率系数,Wi=Hi最好收益+(1-)Ci最坏收益(不考虑中间状态)4、最小遗憾值准则:最大最小后悔值法。(1)首先确定在各种自然状态下,选择各个方案的后悔值;同一状态下,收益最佳方案后悔值为0。(2)选定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再从中选定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为决策结果。第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