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偏旁部首的含义(1)口部之类口部的字,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跟口有关的器官,如喉、吻(嘴边)、噣(zhu,鸟嘴)、喙(hu,兽嘴)等。第二类是跟口有关的行为,如含(从口,今声)、嚼(据说文,嚼是噍的异体字)、吮、噬(sh,咬)、啼(啼是嗁的异体字,说文有嗁,无啼)、叫等。第三类是象声词,如呱(g,小儿哭声)、啾(ji,小儿声)等。第一类字上古较少,后代才多起来。第四类是属於语言方面的事情,如命(从口从令,会意,令亦声)、问(从口,门声)、唯(答应)、咨(谘询)等。舌部可以认为口部的分支。舌字本身就从口。甘部可以认为口部的分支。甘字篆文作 ,表示嘴里有好吃的东西。旨尝二字值得讨论一下:旨,说
2、文:“旨,美也;从甘,匕声。”本义是味美。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尝,本义是辨别滋味(说文:“尝,口味之也”);从旨(味美),尚声。说文旨尝都属旨部,现在一般字典把旨归入日部,把尝归入口部,看不出意符来了。言部可以认为口部的分支。言字本身就从口。跟语言有关的意义,原则上从言从口都可以,例如谕喻、謼呼等;有时候甚至既从口又加言,例如谘(后起字)。言部的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动词,如谏、谤、谗、诬、讳、谓、诺、谢、许等。在这一类中,有几个字值得讨论一下:谋,本义是谘询。说文:“虑难曰谋。”左传襄公四年:“咨难为谋。”有困难的事提出来商量叫谋,所以从言。左传庄公十年:“肉
3、食者谋之。”访,本义也是谘询。说文:“泛谋曰访”(广泛地谘询)。尔雅?释诂:“访,谋也。”所以从言。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诛,本义是责。斥责是言语的事,所以从言。论语?公冶长:“於予与何诛?”识,本义是知(懂),是记住。说文忘字下注云,不识也。忘,就是记不住。古人所谓识,指的是记住古人传下来的话,所以从言。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二类是名词,如诗、词等。说文词字在司部。朱骏声认为词字应属言部,从言,司声。第三类是形容词。这一类字多与道德有关,如谨、诚、信、谅、诈等(信字康熙字典归入人部)。这些字值得讨论一下:谨,本义是谨慎,特别是在言语上多加小心,所以从言
4、。论语?乡党:“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诚,本义是诚实,特别是在言语上不虚伪,所以从言。周易?文言:“修辞其诚。”信,本义也是诚实。说文:“信,诚也”。言语真实叫做信,所以从言。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谅,本义也是诚实。说文:“谅,信也。”所以从言。论语?季氏:“友直,友谅,友多闻。”(跟忠直、诚实、学问渊博的人交朋友。)诈,本义是不诚实,最初的意思是谎骗,所以从言。说文:“诈,欺也。”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言部和心部有相通之处,所以误又写作悞,悖又写作誖(现在一般只写作悖)。欠部也和口部有关。欠字的篆文是 ,上半是气字(气的本字),下半是人字,表示人在呵气。现在我们说“
5、打呵欠”正是这个欠字。因此,有关呵气的动作往往从欠。例如吹字从欠从口,因为吹就是“出气”(见说文)。(注:吹在说文中重见,口部有吹字,欠部也有吹字。)叹字从欠,因为叹是太息(据文选注引),太息就是呵长气。唏嘘(xx)多写作欷歔,是大哭后的抽息声,所以也从欠。欢欣都从欠,徐锴说:“喜动声气,故从欠。”歌字从欠,徐锴说:“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长引其声,也需要呵长气,所以从欠。此外,有关吸气的动作也往往从欠。歙(x)是鼻子吸气,所以从欠。饮、歠(chu)歃(sh)都是喝,喝也需要吸气,所以也从欠。饮字篆文作 ( ),从欠,酓声,说文立有 部。歠字说文在 部。欠部和口部、言部都有相通之处。因此,
6、欢又写作叹(有些文字学家认为欢叹有分别,那是靠不住的),?br 又写作啸(现在一般只写作啸),欧又写作呕(现在呕吐一般只写作呕),歌又写作謌,欢又写作讙。(2)心部心部字的偏旁共有三种写法:(一)写作心,放在字的下部或中部,例如意、念、恩、惠、爱、忧等。(惠字说文在 部。爱字说文作 ,从心,兂声,在心部;说文别有 (爱)字,从夂, 声,在夂部;先秦经典皆假爱为 。忧字说文作 ,在心部;说文别有忧字,在夂部;先秦经典皆假忧为 。)(二)写作忄,放在字的左边,如性、情、愤、恨等。(三)写作?br ,放在字的下部,如恭、慕、忝等。心部的情况比较简单,一般都是关於心理的意义。有些是大的概念,如意、志、
7、性、情等。主要是性和情两类的字。所谓性类的字,是关於人的德性和品质的,如忠、恭、悍、惰、怠、慈、懦、愚等;所谓情类的字,是关於人的心理活动的,如怨、怒、恨、恐、悔、惜、惕、悲、愁、惭、慰等。下面提出三个字来讨论:惟,本义是思惟,所以从心。诗经?大雅?生民:“载谋载惟。”息,本义是呼吸;从自,从心。自就是鼻字,呼吸是用鼻子的。段玉裁说:“心气必从鼻出,故从心自。”古代科学不发达,所以人们以为气是从心里呼出来的。引申则口里出气也叫息,所以长叹叫做太息。楚辞?哀郢:“望长楸而太息兮。”慢,本义是怠慢,傲慢(不是缓慢),所以从心。孟子?梁惠王下:“是上慢而残下也。”荀子?还丁罚骸熬 涌矶 宦 !甭 骸
8、端滴摹酚新 郑 迌K字。)。(3)目部之类目部的字都是跟眼睛有关的意义(如瞻、睡等),但是有些字的本义已经不为一般人所了解了。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省(xng),本义是细看。省字应在目部,说文把省字归入眉部,那是错的;不过眉字也从目。引申为省察的意义。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论语?为政:“退而省其私。”相,本义也是细看。说文:“相,省视也。从目,从木。”从木的意思不大好懂,但是目的意思十分明显。诗经?鄘风?相鼠:“相鼠有皮。”眷,本义是回头看。说文:“眷,顾也。”诗经?大雅?皇矣:“乃眷西顾。”见部可以认为目部的分支。见字篆文作 ,本身就从目,从人(儿即人字)。有些字从目从见都可以,例如
9、睹字也可以写作覩。见部指有关视觉的动作,如观、览等;又指有关会晤的行为,如觐(jn,朝见)、觏(gu,见面)、觌(d,见面;说文新附字)等。下面提出两个字来讨论:视,本义是看;从见,示声。注意:这个字在见部,不在示部,因为它的意符是见,不是示。(视和示在意义上也有关系,那是另一问题。)觉,本义是睡醒;从见,学省声。觉字从见,和睡眠从目是一样的道理。睡眠和醒觉都和眼睛有关:睡着就闭上了眼睛,睡醒就张开了眼睛。庄子?齐物论:“觉而后知其梦也。”(4)页部之类页(xi)就是头(不是书页的页),篆文作 ,从 (首),从儿(人),指的是人头。因此,从页的字都与头面的意义有关,如头、顶、颊、颈等。有些从页
10、的字,现在看来,本义不大明显。举例讨论如下:颜,本义是额,所以从页。颠,本义是头顶,所以从页。诗经?秦风?车邻:“有马白颠。”引申为山顶,写作巅。题,本义是额;从页,是声。诗经?周南?麟之趾:“麟之定,振振公姓。”毛传:“定,题也。”楚辞?招魂:“雕题黑齿。”注:“题,頟(额)也。”战国策?赵策:“黑齿雕题。”鲍云:“刻其额”。领,本义是脖子(颈),所以从页。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项,本义是脖子的后部,所以从页。广韵:“颈在前,项在后。”后汉书?左雄传:“项背相望。”颁,本义是大头;形容词。诗经?小雅?鱼藻:“有颁其首。”颇p,本义是头偏,所以从页。引
11、申为一般的偏。尚书?洪范:“无偏无颇”(今本颇作陂)。顾,本义是回头看。因为回头,所以从页。庄子?秋水:“庄子持竿不顾。”顾和眷本义都是回头看,是同义词;但是二者词义上有细微的差别,说文眷字下段玉裁注:“凡顾眷并言者,顾者,还视也;眷者,顾之深也。顾止於侧而已,眷则至於反,故毛云反顾;许浑言之,故言顾也。”顿,本义是顿首(磕头),所以从页。战国策?燕策:“太子避席顿首。”首部可以认为页部的分支。有人说,页字就是首字。面部也可以认为页部的分支。面字篆文作 ,里边是个页,即首字。附带谈谈耳部、鼻部、齿部。下面只挑几个值得特别注意的字来谈一谈。圣,本义为通达事理。通达事理从多闻得来,所以从耳。聪,本
12、义是耳朶好,听觉敏锐,所以从耳。孟子?离娄上:“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闻,本义是听见;从耳,门声。齅(嗅),说文:“以鼻就臭也;从鼻,从臭,臭亦声。”臭,气味。拿鼻子去闻有香味(或臭味)的东西,叫做齅(嗅)。鼾(hn),熟睡时的鼻息声,所以从鼻。龄,年龄;从齿,令声。这是说文新附字。齿字有年龄的意义,所以从齿。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5)肉部之类肉部字的偏旁有两种写法:(一)写作肉,一般放在字的下部,如腐(这类字很少);(二)写作 ,放在字的左边或下部,如腹、背(这类字占极大部分)。依照现代的写法,肉部的偏旁和日月的月,字形上不容易分辨。但是从意义上还可
13、以辨别,例如朝朔等字和天文时令有关,自然是从日月的月,不是从肉。 肉部的字,就它们的意义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名词,指身体的部分,特别是除头部以外的部分及各种内脏。例如肩、肘、股、肱(说文作厷,肱是厷的异体字)、腋(腋,说文作亦)、胁、腹、背、脚、胫、肝、胆、肺、肠等。第二类是形容词,指有关身体的某些性状,如肥、腯(t,也是肥)、腴(y,也是肥)、肿、胀(说文无胀字,左传成公十年:“将食,张,如厕,陷而卒。”玉篇引作胀)、腻,臞(q,瘦)、腥(注:据说文,腥本指长有绦虫的幼虫的猪肉;腥臊的腥,本字作胜,说文:“胜,犬膏臭也,从肉生声,一曰不孰也”。但先秦经典中腥臊的腥不用胜,而用腥。
14、)、臊等。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肯,本义是紧紧附著在骨上的骨间肉,所以从肉。篆文作 ,从肉,从 省。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膏,本义是脂肪,所以从肉。腊,本义是岁终祭,祭神用肉,所以从肉。左传僖公五年:“虞不腊矣!”(虞国等不到岁终祭神就要被灭亡了!)膳,本义是备办伙食,一般指上等的餐,即肉食,所以从肉。左传闵公二年:“以朝夕视君膳者也。”胡,本义是牛脖子下垂的肉,引申为兽类脖子的垂肉,所以从肉。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跋b,践踏。)修,本义是乾肉,所以从肉。肉部和口部有相通之处,所以脣又写作唇。骨部可以认为肉部的分支。骨字本身就是从 (gu剐),从肉。段玉裁说去肉为 (说
15、文:“ ,剔人肉置其骨也。”),在肉中为骨。凡跟骨头有关的意义都从骨,如骸(hi),骼(g),髑髅(d lu死人头骨)等。体字丛骨,因为整个身体都是有骨的。附带谈谈血部。血部有蔑(mi)字,是以血涂污的意思。从血的衅字,说文作衅,意思是血祭(杀牲用血涂器物)。孟子?梁惠王上:“将以衅钟。”身部也可以认为肉部的分支。身部除部首外,常用词只有身的同义词躬和躯,这里无需详细讨论。(6)手部之类手部字的偏旁有两种写法:在字的下部写作手(少数),如拳、掌等;在字的左边写作扌(多数),如指、挥等。手部的字,除极少数名词如手、指、拳、掌、技等,以及极少数形容词如拙以外,绝大多数都是动词,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
16、下面提出一些字来讨论。抑,本义是用手按低。老子:“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说文抑在印部,是 字的俗体。扬,本义是用手举起。礼记?檀弓下,“杜篑洗而扬觯。”郑注:“举爵於君也。”后代所谓扬鞭,也是这个意义。承,本义是双手捧着或接受。篆文作 ,从手,从卪(ji),从 (gng)。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承饮而进献。”(杜注:“承饮,奉觞。”)把,本义是拿着。史记?刺客列传:“左手把秦王之袖。”探,本义是把手深深地伸进去拿东西。庄子?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捷,本义是获得战利品。大捷,是获得许多战利品。引申为战胜的意义。援,本义是攀引。尔雅?释兽:“猱猿善援。”又拽过来,拿过来,左传成
17、公二年:“右援桴而鼓。”楚辞?九歌?国殇:“援玉桴兮击鸣鼓。”抚(f),本义是用手轻轻地按着或拍着,对人是表示爱意。抚爱、抚慰、安抚都是这个意义。对物则是按。孟子?梁惠王下:“抚剑疾视。”操,本义是拿着。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拥,本义是抱。史记?项羽本纪“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又部可以认为手部的分支。又的本义是右手,篆文作 ,象形。从又的字例如:叔,本义是拾。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取,本义是拿,拿来用。论语?阳货:“取瑟而歌。”孟子?告子上:“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受,本义是接过来。史记?项羽本纪:“亚父受玉斗。”按,受字说文入 (bio)部,甲骨文受作 ,这是一人的手拿着东
18、西交给另一人的手,中间是舟字,舟不是船,而是盛物器。攴(p)部也可以认为手部的分支。说文:“攴,小击也;从又,卜声。”按:攴就是扑字(扑字说文未收),攴扑都以卜为声符,从又等於从手,所以知道是扑字。攴在字的右边,多数写成攵。政教等字都从攴,可能是由於奴隶社会初期的政教是和鞭子分不开的,奴隶主靠鞭子来施行他们的所谓政教。(尚书?舜典:“扑作教刑。”可见教是要扑的。)攴既是击的意义,所以从攴的字有敲,有敂。敂字今写作扣或叩,叩也是敲,所以敲门说成叩门,敲钟说成叩钟。(说文无叩字;扣的本义是牵马。)从攴的字不都是打击的意义;有些字只表示某种动作或行为,例如收、赦、改、 (更)、变、救、启等。放字本义
19、是逐,最初也可能与鞭打有关。说文另立放部。下面再谈几个与手有关的字:戒,本义是警戒(防敌人来袭)。篆文作 ,从两手持戈。廾(gng)是 的简化。后代说戒严就是这个意义。戒,说文在廾部。兵,本义是武器。篆文作 ,从双手持斤,斤是斧子。 是 的简化。兵,说文在廾部。要(yo),本义是腰,说文在臼(j)部(臼,叉手也)。篆文作 ,像两手叉腰。墨子?兼爱中:“楚灵王好士细要。”执,本义是拘捕罪人,说文在 (ni)部,从 (j,后来写成丸),从 (后来写成幸)。 是拿的意思; ,说文说“所以惊人也。”孟子?尽心上:“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舜父)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埶(艺)
20、,本义是种植,说文在 部,从 ,从坴(l)。坴是土块。诗经?唐风?鸨羽:“不能蓺黍稷。”(7)足部之类足部的字,意义都与脚有关。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名词,如蹏(蹄)(注:说文有蹏字,无蹄字,经典多作蹄。)、迹(说文以为迹字的异体字,收在辵部迹字下)等;第二类是动词,如跨、逾、跻、跪、跽、跣、践、蹴等。此外有极少数形容词,如跛。下面提出两个字来讨论:路,本义是道路。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所以从足。距,本义是鸡距(雄鸡脚后突出像脚趾的部分。)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距。”(介其鸡,给鸡穿上盔甲;为之金距,给鸡加上金距,以便斗鸡。)止部可以认为足部的分支。止的本义是脚(依朱骏声
21、说)。脚趾的趾就是这个止,由脚的意义转到趾的意义,这是意义缩小了。后人给止加足成趾,弄得意符重复了。从止的字都表示和脚有关的意义。下面提出三个字来讨论:历,本义是经过,引申为经历,阅历。归,本义是女子出嫁,从止,从妇省, (堆)声。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步,本义是步行。甲骨文作 ,象两脚走路。说文有步部。走部也可以认为足部的分支。走字金文作 ,象人奔跑,两手摆动,下面画一只脚。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走。”走部都是一些与行走有关的字,如趋、赴等。下面提出三个字来讨论:趣,本义是疾走(快跑),和趋差不多;又解作催促(本是催人快走),和促差不多。诗经?大雅?棫朴:“左右趣之。”毛传:
22、“趋也。”史记?项羽本纪:“数使使趣齐兵。”(项梁屡次派遣使者催促齐国出兵。)越,本义是越过。左传宣公二年:“惜也,越竟乃免。”超,本义是跳过。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辵(chu)部也可以认为足部的分支。说文:“辵,乍行乍止也;从彳(ch)从止。”其实“辵”和“行”同义(依王筠说)。说文说“彳,小步也。”其实彳是“行”字的左半,止就是脚。辵部偏旁,后代都写作“ ”。凡从辵的字都和行走的意义有关。少数是名词,如迹(跡)、道(道路)等;绝大多数都是动词,如巡、过、进、退(说文彳部 字的古文)、逝、逾、迎、遇、逃、追等。这一部的字很多,下面提出一些常用字来讨论:迈,本义是行。诗经?王风?
23、黍离:“行迈靡靡。”徒,本义是步行(徒步);从辵,土声,本该写成 。后代的人把辵的上半写在左边,辵的下半写在土字下面。(从字从辵,从从,徙字从辵,止声,也是同样的情形。)现在徒字在一般字典中改入彳部。遵,本义是顺着走。诗经?豳风?七月:“遵彼微行。”适,本义是往。庄子?逍遥游:“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造,本义是至(从朱骏声说)。仪礼?士丧礼:“造於西阶下。”造诣、深造都是这个意义。逆,本义是迎。左传成公十四年:“宣伯如齐逆女。”通,本义是通过(穷的反面,穷是走不通)。周易?系辞:“往来不穷谓之通。”违,本义是离去。诗经?小雅?节南山:“恶怒是违。”迷,本义是迷了路。楚辞?离骚:“及行迷之未远。”
24、关於远近的意义,如远、辽、遥、遐(遥、遐是说文新附字)、近、迩、迫(近也)等,因为最初是就行路说的,所及从辵。关於迟速的意义,如迟、迅、速等,最初也是就行路说的。如果从古文字说,辵是由 变来的( 是 的左半),则远近似乎是就路途说的。彳部也可以认为足部的分支。说文:“彳,小步也。”彳部的字,择要讨论如下:径,本义是小路。论语?雍也:“行不由径。”复,本义是往而复来。周易?泰卦:“无往不复。”往,来的反面。循,本义是顺着走,与遵同义。左传僖公四年:“循海而归。”左传昭公七年:“循墙而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循山而南。”徐,本义是慢走,战国策?赵策:“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25、”引申为慢。待,本义是等待。徧(遍),本义是周匝,引申为普遍。诗经?邶风?北门:“室人交遍谪我。”后,本义是迟到,后到,最后走。论语?雍也:“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论语?先进:“曾晰后。”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足,止,走,辵,彳,这五个部原则上是相通的。例如迹又作跡,踰又作逾。有些写法,后代与说文有分歧。例如征,说文作跱,踟,说文作跱。有些字,说文有或体,如后又作 。这些都可以证明相通的道理。行部也可以认为足部的分支。说文:“行,人之步趋也。”甲骨文作 ,显然是道路。说文所说的只是行的引申义。因此,从行的字都与道路的意义有关。行部的字,声符夹在中间。下面提出几个字来讨论:行,本义是路。诗
26、经?豳风?七月:“遵彼微行。”诗经?周南?卷耳:“置彼周行。”术,本义为邑中道(据说文)。汉书?刑法志:“园囿术路。”引申为抽象的道或法。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街,本义是四通道;从行,圭声。衢,本义也是四通道。说文:“四达谓之衢;从行,瞿声。”荀子?劝学:“行衢道者不至。”冲,本义是通道,即交叉路口。左传昭公元年:“及冲,击之以戈。”(赶到了交叉路口,用戈打他。)“冲要”,“首当其冲”,都是这个意义的引申。(8)人部之类人部绝大多数的字都是在字的左边加上一个亻旁,亻就是人。人部的情况很复杂,区别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类:(a)名词,表示人的类别,如俊、杰、儒、侠、仇等。这一类的字不多
27、。(b)形容词,表示人的德性,如倨、傲、俭、侈、仁等。这一类的字也不多。(c)动词,表示人的行为。这一类的字很多。如企、仰、伏、侍、依、倚、伸、僵、偃、仆、借、付、偿、仕、使、侵、伐、俘、侮等。下面提出一些字来讨论:伦,本义是类(指人的种类)。礼记?典礼:“儗人必於其伦。”(儗,同拟,比较。同类的人才好比较。)引申为“人伦”的“伦”。偶,本义是偶象(就是俑),所以从人。史记?孟尝君列传:“见木偶人与土偶人相与语。”伯,本义是兄弟当中年长者。仲,本义是兄弟当中排行第二的。伍,本义是五人组成的集体,特指军队编制中的“伍”。史记?项羽本纪:“愿赐骸骨归卒伍。”又户籍五家为伍。什,本义是十人组成的集体
28、。贾谊过秦论上:“而倔起什伯之中。”负,本义是背(bi)在背上(依徐灏说);从人,从贝。说文入贝部,其实该入人部。孟子?梁惠王上:“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儋(担),本义是挑在肩上。国语?齐语:“负任儋何(荷)。”何(荷,h),本义是扛在肩上。例见上。作,本义是起来。论语?先进:“舍瑟而作。”俱,本义是偕同,在一起。史记?项羽本纪:“梁与籍俱观。”仍,本义是依旧,照旧(不改动)。论语?先进:“仍旧贯。”(贯,事。)代,本义是更递(一个接替一个)。孟子?滕文公下:“暴君代作。”(作,起来,出来。)伤,本义是受伤,所以从人。史记?项羽本纪:“汉王伤。”係,本义是缚;从人,从系(繫),系亦声。孟子?
29、梁惠王下:“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累,缚。)儿(rn)部实际上也就是人部,因为把人字写在字的下面,才变成 ,隶书变成儿。下面提出几个从儿的字来讨论:儿,本义是婴孩。引申为儿子。史记?项羽本纪:“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外黄县令的门客的儿子才十三岁。)兄,本义是哥哥。说文另立兄部。皃,就是貌字,本义是容貌。说文另立皃部。先,本义是走在前面。甲骨文作 ,金文作 ,从人,从止(脚)。论语?先进:“先进於礼乐。”说文另立先部。元,本义是人头(依孙诒让说)。孟子?滕文公下:“勇士不忘丧其元。”说文元字在一部。(9)大部之类大字篆文作 ,象人的正面形。所以大字在最初是人的意义,可能是大人的意义。从大等於从人,从大的字的意义往往和人类或人事有关。从大的字有少数和大小的大有关,例如夸、奢等。说文另立奢部。下面提出几个从大的字来讨论:夷,本义是东方之人(依段玉裁说)。论语?子路:“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之,往。)亦,篆文作 ,即古腋字(依说文)。说文另立亦部。奔,篆文作 ,说文从夭,贲省声;金文作 ,从夭,从三止,象人奔走。从夭也等於从大,曲其上笔。说文在夭部。交,篆文作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