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4 ,大小:300.08KB ,
资源ID:246224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6224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doc.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doc.docx

1、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doc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二一四年十月一、项目建设基础升本以来,学校审时度势、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提升内涵,实现了向多科性、应用型本科转型。2013年,学校以良好状态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创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基础。(一)推动转型发展,落实“应用型”办学定位学校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需要出发,走转型发展之路。先后开展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滁州学院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好滁州学院”等4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逐步明晰了办学指导思想,理清了办学思路,确立了办学定位。2008年,明确提出“应用型”办学定位。2009

2、年,提出“建设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阶段性目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意见。2011年,开展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意见。2012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围绕应用型办学定位,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双能型”教师队伍与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现有46个本科专业,其中,信息技术类、生物与食品类、化学化工类、装备制造类、经济与管理类、文化艺术类等6个应用型学科专业群共有26个专

3、业,在校生占全校学生数61.8%,特色优势专业的集中度初步显现。学校认定“双能型”教师215人,占教师总数的30;152名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认证。加大实践教学学时与学分比例,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类学分平均比例为27.1%,理工类专业实践类学分平均比例为29.5%。现有国家、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学校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二)主动融入滁州,彰显“地方性”服务面向坚持融入滁州、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定位,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以合作求共赢。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

4、人才的需求,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逐步形成了与地方支柱产业对接的6个应用型专业群。近五年,学校培养输送了近18000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面向与学校服务面向定位、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需求吻合度较高,在安徽省内就业的占55.4%,在滁州就业的占21.2%;在家电信息、装备制造、盐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滁州支柱产业领域内供职较多。学校注重加强和地方的联系与合作。加入了滁州市人民政府、合肥工业大学的战略合作联盟,合作共建滁州汽车与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滁州食品加工研究院等科技平台,三方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近五年,与企事业单位签订

5、科技合作和技术服务项目186项,产学研到账经费1382万元。滁菊研究获得“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立项。与安徽金禾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乙基麦芽酚工艺改进技术”项目,为企业年均创经济效益2351.8万元;与巢湖香枫塑胶助剂有限公司合作的“PVC超分子插层无毒热稳定剂”项目,为企业创经济效益3600万元以上。取得国家专利授权110项,其中2项发明专利成果得到了转化,5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学校注重发掘和传播地方特色文化,开展“欧阳修研究”、“吴敬梓研究”、“明文化研究”,推进“凤阳花鼓”、“凤画”等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大学生花鼓艺术团入选教育部

6、“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团队;联合光明日报、安徽省文化厅、滁州市政府举办了欧阳修学术研讨会、纪念吴敬梓诞辰310周年等活动;连续四年组织师生共1.2万余人次参加了四届中国农民歌会的演出与服务,每年都受到省委、省政府及省文化厅,滁州市委、市政府的表彰。(三)加强内涵建设,夯实“高水平”发展基础2009年,学校提出了“深化改革、丰富内涵、重点建设、培育特色”的工作思路。2012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加强内涵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为主题,明确了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2013年,开展了以“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为主题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2014年,出台了关于

7、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内涵的意见,着力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不断改善,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到了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5亿,位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形成了以工、管为主,文、理、工、经、管、教、农、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近三年,学生200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11

8、1个、省级奖项394个,5800人次获得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连续三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现有教授44人,副教授180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31%,博士102人,占教师总数14%,师资队伍职称、学历、学缘等结构趋于合理,“双能”素质得到加强,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建有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8项,签订科技开发、咨询、成果转化等产学研合作项目186项,科研到账经费总额为2502万元;油画抗

9、击非典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废墟上的阳光获得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铜奖。学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二、建设目标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紧紧抓住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问题,按照“动态管理、竞争择优、统筹兼顾、开放合作”的要求和“整体设计、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培育特色”的思路,通过五年建设,建成一批与区域产业紧密结合的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建立一套产教高度融合的实践育人体系,产出一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建成一支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一个环境优美资源高效利用的数字化校园,形成与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相适应的充

10、满活力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使学校成为在全省同层次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全国同类高校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一)应用型专业建设专业定位更加准确,布局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与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更加紧密,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逐步提高。通过五年建设,工科专业达专业总数50%以上,力争建设2个以上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10个左右省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特色优势专业在校生比例不低于50%,争取2个专业成为安徽省同类院校品牌专业。(二)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实践教学得到强化,产学研合作育人深度推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得到明显加强。

11、各专业建成2-3门特色课程,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达到30以上,签订校企实质性合作协议的专业(群)覆盖率达到85%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对口就业率85%以上。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3项,力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以上。积极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三)应用型师资队伍教师“双能”素质明显提升,高层次、高水平人才有效集聚,团队建设成效明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到2018年,“双能型”教师50%以上,具有“双证”教师60%以上;引进和培养省级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等8名以上,特聘行业企业骨干人才50名以上,选派科技特派员30名以上。(四)应用型科学研究应用型学科

12、特色更加鲜明,科研激励机制更加完善,服务地方能力显著提升。培育2-3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6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6个区域产学研团队。力争获得2项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每年获得30项以上国家专利授权。科研到账经费每年递增30%,2018年到账经费达3000万元以上,其中产学研合作经费占50%以上。(五)校园基础能力建设校园功能更加完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至2018年,校园面积达1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5亿元。建成20个校内实习实训中心、4个模拟实训工厂。纸质、电子图书总量达

13、150万册和120万种。建成高水平数字化校园。(六)体制机制创新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学校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目标管理体系全面构建,绩效考评机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保障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的落实,产学研合作的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激励教师转型提高,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社会实践、服务地方,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制度保证。三、项目建设方案项目一:应用型专业建设(一)现状分析升本以来,学校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城市功能定位和文化发展需求,通过增设、改造和停办等手段,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积极打造与地方经济社会

14、文化发展结合较为紧密、关联度较高的专业(群)。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6个,其中工学类专业18个,管理学类6个,文学类5个,理学类5个,经济学类2个,教育学类4个,农学类1个,艺术类5个,形成了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信息技术类、生物与食品类、化学化工类、装备制造类、经济与管理类、文化艺术类等6个专业群已初具规模。对照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差距: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匹配度和支撑度有待提高;应用型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提升;专业优势特色不够明显,品牌专业数量不足,显示度需要提升。(二)建设内容围绕滁州市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瞄

15、准区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按照“贴近行业产业,加强重点建设,促进集群发展,实现整体提升”的思路,做好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大力发展与地方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紧密相关的应用型专业;加快传统专业的应用性改造和提升,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实施专业综合改革,提升专业的应用性品质,建立与区域产业链紧密联系的专业体系,提高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三)建设措施1.加强应用型专业群建设围绕地方产业结构的布局以及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需要,结合学校办学实际,以重点建设专业为引领,实现专业集群内部优质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强化专业群建设,大力提升专业群对区域产业集群的

16、支撑度。做强信息技术类、生物与食品类专业群。围绕滁州市家电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千亿发展目标和智慧城市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与技术的需求,发挥原有地理信息科学等专业的优势,重点建设地理信息科学、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信息技术类专业,进一步提升该专业群的办学实力,并发挥其引领作用,提升相关专业的信息化水平。围绕滁州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进一步提升生物与食品类专业群的办学实力。做优化学化工类、经济与管理类、装备制造类专业群。主动适应滁州市盐化工、硅玻璃等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化学工程与工艺、财务管理等专业为

17、重点,加快化学化工类、经济与管理类等专业改造,增设物流工程等专业。围绕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和千亿发展目标,重点建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等专业,增设车辆工程等专业。做特文化艺术类专业群。充分发挥学校文化艺术类专业在人才培养和产品技术研发的集群优势,加强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内涵建设,加快汉语言文学、美术学、广告学、音乐学等专业改造,实现文化艺术类专业群的特色发展,为学校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有力支撑,引领地方文化、创意、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围绕美好安徽、幸福滁州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对相关应用技术型、工程技术型人才的旺盛需求,加大政策与经费扶持力度,加强土

18、木工程专业建设,申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根据学科属性和专业生长点、增长点的实际情况,调整管理类、经济类等相关专业的布局,发挥专业集群优势。2.提升专业应用性品质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工作实际,贴近相关行业企业以及职业岗位群需求,实施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专业综合改革,大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努力提升专业的应用性品质。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完善培养规格标准。调研专业的社会需求,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机制,调查毕业生从事主要行业企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与工作规范,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内容包括:一年内的就业率调查、三年内的就业质量调查以及五年内的毕业生发展调查等,据此分析毕业生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9、进一步完善培养规格标准。引入核心技术标准,完善专业建设标准。调研毕业生服务面向的行业、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以及规模以上企业的岗位任职要求与规范,深入分析毕业生面向的职业特点以及所需的关键能力,联合行业、企业,共同修订并完善专业建设标准。开展专业质量评估,促进专业内涵提升。依据国家与行业相关标准,借鉴同类院校专业评估工作经验,采用专业自评、接受校外专家或第三方评估等形式,分期分批开展专业建设质量评估。选择部分专业开展工程教育认证试点,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3.打造品牌专业从社会需求、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现状、专业发展目标与路径等方面,每年遴选5-6个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其中部分重点建设

20、专业力争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专业,成为学校品牌专业,发挥这些重点建设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根据目标管理和年度绩效考核情况,建立重点建设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施末位淘汰。2014年首批遴选地理信息科学、物联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等6个专业重点建设。其中,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重点围绕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体系,服务安徽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物联网工程专业要保持与领域技术及应用发展的同步,服务智慧家电、现代精细农业及公共安全与健康等地方主导性产业的应用需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重点探索基于准工厂化实践

21、教学模式,服务地方盐化工等产业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注重校企合作培养,实行工学结合,服务地方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着力培养地方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财务管理专业重点培养地方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财务会计人才(重点专业建设方案详见附件)。项目二:应用型人才培养(一)现状分析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班”等“校地互动,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构建“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的实践育人模式,不断优化修订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丰富实践教学内涵,深入开展实践教

22、学小学期活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与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要求相比,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以下不足:校企合作育人的深度不够,机制和平台还有待完善;课程建设还显薄弱,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吸引力,有效性不足;实践育人的层次与水平不高,“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的实践育人模式尚需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二)建设内容树立“能力为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观,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按照“深化开放合作,提升应用能力、强化实践育人、持续改进质量”的思路,不断深化合作育人,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实践育人特色,强化教学质量

23、监控和持续改进,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三)建设措施1.深化合作育人深化校企、校地与校校合作,拓宽合作育人渠道,加强合作育人平台建设,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拓宽合作育人渠道。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省内外高校的联系,发挥学校人才与智力优势,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赢得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以及高校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持。推动相关专业(群),对接地方相关行业、企业,组建战略合作联盟,不断拓宽合作育人渠道。搭建合作育人平台。按照互惠共赢的原则,搭建校内外合作育人平台。通过政策倾斜、经费扶持、提供场地和设备等手段,推动相关企业在学校内设

24、立研发、设计、生产、检测等机构;争取合作企业支持,在部分二级学院建设基于真实场景模拟的准工厂、准企业化实验室和实习实训中心;遴选若干二级学院,进行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与行业企业共建“校企合作班”、“行业学院”、“工作坊”、“产学一体化工作室”等。改革合作育人模式。参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标准,全面推动合作育人模式改革。其中,工学类专业参照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以及工程教育认证的相关要求,推行以“工学结合”、CDIO等为主要内容的培养模式改革,重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人文社科类专业按照卓越文科人才培养标准,构建旨在强化学生人文科学素养和提升实践应用水平的课程体系,探索与行业

25、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文科人才的新机制。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深入推进学生职业能力与岗位技能的培养培训。2.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以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目的,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提升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品质;深化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吸引力。完善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由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和综合素质教育模块构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深入分析毕业生面向的职业特点以及所需的关键能力,倒推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据此设定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深入分析毕业生就业岗位,以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为导向,制定课

26、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注重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组合与衔接。以提高课程内容的适切性为重点,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以提高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为重点,积极引入行业、职业技术标准,将产业关键技术转化为教学内容,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以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加强专业特色课程建设。加强“模块化”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并在部分专业内进行试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根据现阶段学生认知方式和学习需求,吸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成果,采用信息化手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与评价办法,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推行基于真实场景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等教学模式与方法

27、;探索“双师同堂、深度互动”等形式多样的双师教学新模式。3.强化实践育人强化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涵,深入开展实践教学小学期活动,完善“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的实践育人机制,强化实践育人特色。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由基础实践层、专业实践层以及综合实践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各层内部的模块构成及其相关关系;加强“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的激励机制,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与积极性;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践教学的管理水平。丰富实践教学内涵。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

28、践教学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力度;推行毕业实习与毕业综合训练(设计、论文等)一体化,提高毕业设计真题真做的比例。以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社会实践项目以及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为主体,深入开展实践教学小学期活动;依托安徽省应用型高校联盟这一平台,继续做好由我校牵头的跨校跨专业的实践教学小学期活动,进一步拓展参与学校、学生的层次和规模,增强小学期活动的实效性和开放度。打造“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的实践育人特色。紧紧围绕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含创新创业能力)这一主线,深入分析学生在校期间应具备的能力以及获取这些能力所需的课程与实践环节,根据这些课程与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结合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设计

29、“三个课堂一体”的综合实践项目或课题,明确这些实践项目或课题在三个课堂中的具体目标与要求;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实施团队,配备专业教师给予指导,并采用学分认定、工作量认定、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开放、经费支持、评奖评优等激励措施,保障该类综合实践项目或课题的实施,努力做到教师指导、教学与实践内容、实验室与实践基地等由第一课堂(专业实践教学)向第二课堂(专项实践活动)、第三课堂(专题社会实践)延伸,此外,加强教务、学生、团委、科技等部门以及相关院部的沟通协调,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明确责任,实施项目的管理与效益评估。紧紧围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打造三个实践平台(德育实践平台、文化实践平台、虚拟实

30、践平台),建立“学校统筹、院部主导、全员参与”的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学校在经费投入、人员培训、条件建设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4.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实现“评教分离”,强化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力度,完善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评教分离”。设置校质量管理办公室,统筹全校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加强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院部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主体作用,逐步实现“评教分离”。加强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深入开展教学检查与自我评估活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畅通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加强教学信息处理与分析;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加强整改督查,将改进

31、效果与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职称职务晋升、评奖评优等挂钩,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项目三: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一)现状分析围绕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扩充师资总量,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双能”素质,建立了一支能够基本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现有队伍中,“双能型”教师占30%,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教师占21%,具有企业挂职锻炼半年以上经历教师占29%;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14%,副教授以上占31%。与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相比,现有队伍仍存在以下不足:教师缺乏行业企业工作、实践的经历和相应职业技能,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学科领军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偏

32、少,高水平应用型教师梯队尚未形成;高层次人才及团队作用发挥不够,联合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尚待提高。(二)建设内容坚持“外引内培、刚柔并济”的建设思路,紧紧抓住“引、育、用、留”四个关键环节,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机制,着力提升教师“双能”素质,大力引进领军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有效集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团队,努力建设一支实践创新能力强、教学科研水平高、富有团队协作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三)建设措施1.着力提升教师“双能”素质加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指导。坚持能力开发导向,完善人才成长体系。依托教师发展中心,结合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和个人需求,开展应用技能培训、学历学位教育和学术技术研究等活动,指导青年教师尽早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促进教师“课程定位、方向定位、成长定位”。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开展教学咨询、教学质量评估、教学研究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相关政策,继续抓好落实工作,发挥好资深和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继续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坛新秀评选等活动,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