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高考政治主观题分类经济生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年新高考政治主观题分类(经济生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者: 日期: 2017年新高考政治冲刺考典经济生活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一、经济意义对国家1.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3. 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4. 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 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6. 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稳定,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实现;7.
2、 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在方面的作用(具体哪一点可根据材料);8. 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9. 有利于充分发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在内的宏观调控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0. 有利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1. 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联系,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企业竞争力;有利于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现经济优势互补,共赢、多赢。12. 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
3、费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加快全面小康建设。13. 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更好地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1. 有利于扩大就业、维护(农村)社会稳定。2. 有利于稳定物价,维护金融安全。3. 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内需,稳外需。4. 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5. 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6.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7. 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企业1. 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2. 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3. 有利于降低
4、消耗,减少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4. 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增加经济效益;5. 有利于企业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对个人1. 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 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3. 有利于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4. 有利于劳动者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5. 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等。6.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生活水平。7. 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消费
5、水平。二、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措施1. 作为国家: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持供给平衡,保持物价稳定。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培育新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开发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尤其是开拓农村市场,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制裁各种违法行为,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2. 作为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搞好售后服务,
6、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3. 作为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三、消费理论1.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收入(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可支配收入影响居民消费(成正比),增加居民收入;居民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增强居民消费信心;社会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成反比),促进社会收入公平,减少收入差距。物价总体水平(重要因素):物价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成反比)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影响消费水平和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 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总的发展趋势是生存资料的消
7、费比重逐步下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比重逐步增加。3. 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4.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5.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6.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调节生产。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7. 消费、出口
8、与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8. 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4、供给理论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生产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有效供给),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的升级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消费结构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3.加强国企改革,不断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4.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
9、营战略,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调整产品结构,以满足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及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5.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创新不断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竞争力。6.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有效劳动力供给。7.(国家在淘汰落后产能时),加强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8.健全生产要素要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鼓励技术工作者依靠技术要素获得收入),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实现对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9.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有效供给。10.国家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通过减税等措
10、施,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11.完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地市场体系,营造有竞争力的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1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14.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增强企业国际化竞争能力。15.加强协作,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五、公司经营与发展理论1. 遵循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品结构调整,生
11、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 3. 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4. 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5. 通过强强联合、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6. 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7.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六、稳定物价理论1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影响生活)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稳
12、定物价,防止通胀(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宏观经济发展) 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影响生产)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2稳定物价的解决措施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抑制不合理的需求,缓解价格上升的压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实行临时价格干预。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力提
13、高劳动生产率。(价值决定价格)企业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企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公民:树立正确消费观。与违规涨价行为作斗争。七、价格理论1. 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提高(如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可能导致价格上涨2.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3. 纸币发行量影响物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通货紧缩,物价下跌。4. 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等导致某些生产经营者哄抬物价。5. 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6. 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之一:物价上涨,消费水平降低;物价下跌,消费水平提高。7.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或
14、需求或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减少。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大。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15、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8.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或生产者)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八、就业理论1. 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2. 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3. 国家: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打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4. 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建良好的工
16、作环境,建立劳动者培训机制和发展机制。5. 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即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6. 要积极适应市场需要,提高自身技能,增强自主就业和创业能力。九、产品质量理论1.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生产者要重视产品质量)2. 企业要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3. 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关系到企业的成败4. 生产者要遵守市场交易的诚实守信原则(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5.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
17、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6. 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产品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市场的自发性等缺陷导致的)7.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企业要坚持以质取胜,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十、科学技术理论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 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3. 企业经营成功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4. 加强宏观调控,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加大对科技事业的财政支持和投入。5.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
18、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6. 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坚持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增强自主研发能力。7. 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全民创新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8. 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走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一、资源理论1. 必要性: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需求是限的。2.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要把市场调节和加强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4.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5. 消费者树立正确的
19、消费观,绿色消费,树立节约意识6. 企业兼并、破产和联合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7.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8.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9. 坚持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基本战略, 1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再生资源和新兴能源1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1)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3)推进经济结构战
20、略性调整(主攻方向)要把发展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5)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