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经济学全套参考练习题共38页文档政治经济学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
2、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
3、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导论“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
4、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一、名词解释: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
5、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1.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
6、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又称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二、填空: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2. 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3劳动资料 的发展状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4.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6. 物质资料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7分配通常包括生产资料的分配、劳动力的分配和消费品的分配。8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运动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9经济规律的作用具有客观性,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
7、为转移的。10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规律是若干社会形态共有的规律。三、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生产力 科学技术 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生产2.人们的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 物质利益关系政治利益关系 平等交换关系 自由买卖关系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表现在(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惟一动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关系性质的主要标志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联系科学技术决定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水平4.构成生产资料的因素是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 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机器设备和劳动对象
8、5.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人们在再生产中的地位 产品的分配形式 产品的交换形式 6.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劳动生产率 生产力 科学技术 生产关系7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终点是产品的直接生产过程 成果的分配过程 产品的交换过程 产品的消费过程 8.产生经济规律的主要经济条件是指由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力水平 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生产关系由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分配关系 在一定经济时期人们的劳动交换方式9.由于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人们不能创造它,但能认识和改造它 不能认识它,但能利用和改造它不能利用它,但能认识和改造它 不能改造它,但能认识
9、和利用它 10.支配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规律是 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节约劳动时间的规律 社会劳动在各部门按比例分配的规律四、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它们的标号填入括号中)1.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这是因为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 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人类政治、科技、艺术等发展的基础2.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是生产的主体 首要的生产力 起着最重要和主导作用的因素生产工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 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志3从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看,生
10、产的客观条件包括劳动者 原料 生产工具 未经人类劳动加工过的自然物 加工劳动对象所需的各种物质条件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是生产关系的标志 推动了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发展中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往往反映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力 同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落后或超越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6.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四个环节互起决定作用 生产对分配、消费、交换具有反作用 分配决定生产、消费、
11、交换 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7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 决定消费的方式 决定消费的社会性质 决定消费的水平 是消费的最终目的 8人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能够创造经济规律 认识经济规律 改造经济规律 利用经济规律 消灭经济规律 9.经济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在于 前者具有客观性,后者不具有客观性 前者离不开人们的经济活动,后者可以完全离开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 前者绝大多数只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发生作用,后者大多数是长久不变的 对前者的认识和利用往往受阶级或集团利益的局限,对后者则不受这种局限 对前者只能认识而不能利用,对后者既能认识又能利用 10
12、在某个特定社会经济形态起作用的特有经济规律有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 按劳分配规律 按比例分配生产要素规律 节约劳动时间规律 五、判断正误:(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 )2.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3.生产力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生产力始终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 5.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一个独立的实体性要素。( )6.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 )7.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8.消费对生产的发展能提供一定的动力。(
13、 )9.虽然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10.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六、简要回答下列问题物质资料生产中的要素有哪些,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第一、物质资料生产中的基本要素有: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第二、劳动者是生产的首要的和起主动作用的要素。第三、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在内的生产资料是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第四、生产中使用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标志;生产中利用的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也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使其成为第一生产力。七、论述题试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
14、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经济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它包括人们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领域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其中,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2)一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经济基
15、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一、名词解释:1. 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二、填空:1. 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分工;决定性条件是私有制或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的所有者所有。2.商品两因素中,本身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的因素是使用价值。3.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4.劳动二重性中的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5.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6.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7.价值形式的两极由相对价
16、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构成。8.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9. 通货膨胀的基本现象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10.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三、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1.下列关于商品使用价值的正确理解是( )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 一种商品只能有一种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是商品 商品可以有价值而无使用价值2.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 ( )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交换价值 贵金属货币3.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 )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有不同的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在生产中都
17、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4. 商品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5.解决商品内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 ( )生产 分配 消费 交换6.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 )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 高于商品的社会价值等于商品的社会价值 与商品的社会价值无关7.劳动二重性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作用是()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价值 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旧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产品新价值 具体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使用价值 8.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只需是( )金属货币 纸币 观念上的货币
18、 现实的货币9. 造成买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的货币职能是 (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储藏手段 支付手段10.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矛盾四、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它们的标号填入括号中)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私有制的出现 社会分工 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剩余产品的出现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2.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是人们付出劳动的产品 对生产者有使用价值是能满足社会或他人需要的使用价值 通过市场交
19、换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3.商品的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决定商品的价值量4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5.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统一的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劳动过程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6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该部门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 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商品价值总量提高 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降低 同一时
20、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7.货币的职能主要有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8.商品的价格变化受到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价值变动的影响 一般与商品价值的变动成正比一般与商品价值的变动成反比 与金属货币价值的变动成正比与金属货币价值的变动成反比9.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通常体现在购买商品支付现金 支付租金 发放工资偿还债款 缴纳税款10.产生经济危机形式上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价值尺度职能 流通手段职能 贮藏手段职能 支付手段职能 世界货币职能五、判断正误:(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1.构成商品价值实体的是使用价值。( )2.价值只有通过交换价值才能表现出来
21、。( )3.只有生产商品的劳动才具有二重性。( )4.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社会价值就越多。( )5.扩大价值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有本质的区别。( )6.货币就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7.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8.纸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0.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等价原则进行。( )六、简答下列问题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哪些因素,它与这些因素的关系如何?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待售商品总量;第二、商品价格水平;第三、货
22、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水平的乘积,即货币流通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量成反比。七、论述题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但受商品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影响,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就降到价值以下;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涨到价值以上。所以,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并不违背价
23、值规律,因为,第一,商品的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不会永远高于或低于价值;第二,商品价格无论怎样变化,都脱离不了它的价值基础,因而不能消灭由价值决定的各种商品价格之间的差异;第三,从较长时期或从全社会总体来看,价格的涨落会相互抵消,因此商品的总价格与总价值是相等的,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也是一致的。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一、名词解释:1.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二、填空:1. 商品流通的顺序是先卖后买,资本流通的顺序是先买后卖。2. 剩余价值不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3.
24、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拥有一定数量的货币和劳动力成为商品。4.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5.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一方面是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增殖过程。6.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7.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8.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9. 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要受功能生理方面和社会道德方面的限制。10. 按工人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叫计时工资。三、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1.商品-货币-商品中的货币是货币资本 为价值增殖而投入流通的货币购买劳动力商品的货币 商品交换的媒介2.直接在
25、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总公式是 W G - WG W - G G - G G W G 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资本总公式与剩余价值规律的矛盾 竞争规律的矛盾资本积累规律的矛盾 价值规律的矛盾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前提是 资本家集中大量货币 劳动力成为商品 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消费资料成为商品 4.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的特殊性体现在它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5.表示资本家对个人剥削程度的范畴是剩余价值率 劳动生产率 利润率 利息率6.把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叫做不变资本,是由于它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不改变物质形态 不转移价值
26、不全部用于消费 不发生价值量变化7.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价值增殖过程中 作用的不同 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创造价值的方式不同 创造剩余价值的方式不同 8.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抽象劳动 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 转移了劳动力的价值 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创造了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9.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10.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劳动的报酬 工人劳动的价值 工人劳动的价格 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四、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它们的标号填入括号中)1.资本流通
27、与商品流通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流通形式不同 流通的内容不同 流通的目的不同 流通的界限不同 流通的结果不同2.货币转化为资本既在流通领域中进行,又不在流通领域中进行,是因为 在流通中能低价购买生产资料 在流通中能高价出售商品 在流通中能购买特殊商品劳动力 通过流通领域能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在生产领域中劳动力的使用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3.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有买卖不以价值为基础 使用价值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价值决定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其使用或消费是劳动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4.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属于资本家 劳动者是自由、自主的劳动劳动
28、者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 劳动成果归劳动者部分所有劳动成果完全为资本家所有5.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流回的货币数量大于预付货币数量的过程雇佣工人劳动时间超过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资本家迫使工人进行剩余劳动的结果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6.可变资本是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由工人购买生活资料的那部分价值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价值中属于支付原材料价值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结束后引起物质形态变化的那部分资本7.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理论意义在于有利于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揭露剩余价值产生的真正源泉 科学说明资本
29、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说明资本的不同周转方式找到加速资本周转的途径8.相对剩余价值是延长工作日和加强劳动强度的结果 劳动力价值下降的结果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9.超额剩余价值是高价出售商品的结果 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只有个别资本家才能获得 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10.资本主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关系是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基础 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转化形式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都是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五、判断正误:(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1.劳动力一旦成为商品,货币也就相应的转化为资本。( )2.资本运动的起点是货币,终点也是货币。( )3.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能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 )5.资本的本质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6.资本具有二重属性,即生产力的属性和生产关系的属性。( )7.依靠工作日绝对延长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叫相对剩余价值。( )8.资本家只要改进技术就能获取相对剩余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