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春11 春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描绘祖国秀丽的自然风景时那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2. 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地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造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奋发努力的崇高理想。 3. 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抓住“春”的特点,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象,以表现季节特征的写作特点。 4. 体会本文构思精巧、结构严谨的特色。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弄清全文的段落结构,精讲“春花图”。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2、决问题的能力。 2. 分析“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理清每幅图画内部描写景物的层次,继续体会用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 分析课文第三部分,继续体会散文语言的特点,总结全文,讨论练习。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课时安排 3课时。 一、 课文字词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朗润:明亮润泽。朗润湿润:都有“润泽”的意思,前者还有“明朗”的意思,课文中指山形清晰,山色润泽;后者有潮湿的意思,表明事物的干湿程度。水涨zhng起来:涨: 水位升高。赶趟tng儿 :凑热闹。 散sn在草丛 :零碎的; 散(sn 分散) “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吹在脸上,没有一丝寒意。语出
3、南宋释志南和尚绝句,全诗是“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杨柳风:春风。酝yn酿ning: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伙伴。 卖弄nng :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宛wn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写作:婉转。应yng和h 应: 呼应。 薄bo烟 薄(bo 厚度小): 黄晕yn :昏黄不明亮。 披着蓑su :指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批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戴着笠l :抖擞su:振作“一年之计在于春”:见注释4。语出萧绎的纂要其中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工夫功夫:都是名词,常互换使用;表时间多用“工夫”,表本领
4、、能力多用“功夫”盼望期望希望:都可做动词,“盼望、期望”含有殷切等待的意思,语意较重,只能对别人涌对自己,“希望”只是一般的想想,语意较轻,对别人,对自己都可以用,“盼望”只作动词,后两都还兼做名词。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比喻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二、 课文导语: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
5、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板书课题、作者) 三、 常识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抗战胜利后,参与爱国民主运动,在身患重病时,但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死于贫病交迫之中,被誉为有骨气的爱国文化人。四、 课内问题-串讲
6、:(含语言分析)(板书出题目)1、理清作者思路,分析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第27段):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描绘了五幅春天的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特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画请你为上题中的几个特写镜头配上相应的古诗春草图: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春花图: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风图: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春
7、雨图:“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沾衣欲湿杏花雨, 南宋释志南和尚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的江南春春勤图:乡村年久竞农务,秋歛春耕恐失时。(鸡犬宋.陆游 歛lin,聚集)第三部分(第810段)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第一部分(第1段)1、盼春生齐读第一段思考:课文第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连用两个“盼望着”? 反复,表达期盼春天心情的急切。朗读时要上扬。2“近”和“盼”有什么关系? “近”准确地表达出春天还没有到来,照应了“盼”字。3文中作者盼望春天的心情通过哪几个动词,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出来?盼望着,盼望着, 近
8、. 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春天的脚步近了,是把抽象的春天具体化,人格化了。将春天比做人,她的到来便是慢慢的踩着步子款款而来。更加生动形象。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4 体会两个“着”、两个“了”的作用。 明确:给人以非常亲切、柔和的感觉,两个“了”中又充满了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第27段)1 第2段和第3至7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写春景,宏观勾勒;第3段至第7段是分写,微观描绘。 2 这一部分是怎样安排写景的层次的? 先总写,从大处勾画春的轮廓;后分写,依次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画。3 课文第2段。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一切”是总写,山、水、太
9、阳是扣住“睡醒”,从大处落笔分写。由面到点4 体会“刚”字的作用。 “刚”照应“春天的脚步近了”的“近”。“近”是说靠近而未到,“刚”是说已到,才到。 5 引导学生想象山“朗润”、水“涨”、太阳的脸“红”的情境。 山“睡醒”的情态用“朗润”描绘,这时林木抽芽,山川变绿,使山色由暗淡渐渐明朗,由枯干转为润泽;水“睡醒”的情态用“涨”描绘,再现了春天雨水增多,冰消雪化后春水溶溶的样子;太阳 “睡醒”的情态用“红”描绘,表现出春日融融的暖意。 6 体会三个“起来了”的作用。照应“刚睡醒”“张开了眼”。 写出了山、水、太阳族渐变化的过程。7、 本段的修辞方法及作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刚睡醒的样子
10、”“张开了眼”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欣欣然”的意思是欢欢喜喜地,赋予大自然的万物以人的感情,不仅人们喜欢春天,大自然的万物也喜欢春天。太阳的“脸红”将太阳拟人化,既表现了春天太阳的温暖,抓住了春阳的特征,更表现了春天太阳的内在神韵。 1. 学习“春草图”。(春草勃发) 1、第3段共四个句子,各是从什么角度描绘春草的? 明确:第1句是从“点”上描绘,第2句是从“面”上描绘,“嫩嫩的,绿绿的。”一直到“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是从视觉上来写的。,第3句写孩子们的游戏,侧面写春草带给人的欢乐,第4句以风衬草,从感受的角度表现春草的柔软可爱,“草软绵绵的”是从触觉来写的。(由点到面,
11、由近及远,从正面到侧面,从视觉到触觉。)2 体会“钻”所表现的内容,弄清“偷偷地”在文中的意思。 “钻”表现出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儿,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这里的“偷偷地”写出了春草在不知不觉中已破土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情。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用古人的诗赞春草的有:白居易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出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3春草有什么特征呢?答:“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软绵绵的” 体会“嫩嫩的”“绿绿的”和“嫩的”“绿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放在句末? “嫩嫩的”比“嫩的”更嫩,写出了草的质地。“绿绿的”比“绿的”更绿,写出了草的
12、色彩,准确地表现了春草“新”的特点。“嫩嫩的”“绿绿的” 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这样写,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4 体会“一大片一大片”给人的感觉。 使人似乎看到春草遍地萌发的旺盛长势,感到春草的勃勃 生机。 5 作者用了哪些动词写孩子们在草地上的游戏?这和写春草有什么关系? 用了“坐”“躺”“打滚”“踢”“赛跑”“捉迷藏”等动词。写人们在草地上活动,衬托出春草的可爱,招人投入它的怀抱。侧面表现春草带给人的欢乐。 2. 学习“春花图”。(春华争艳) (由上而下、由实到虚、由正面到侧面。)1 讨论作者是按什么层次描写春花的。 作者是按“树
13、上”“花下”“遍地”三个层次,从高到低地描写春花的。 2 如果不写“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这些句子以拟人的方法描绘出各种花竞相开放,百花争春、百花争艳的情景,非常形象,把树写活了,不写这些句子,就显得平淡、呆板,缺少生气。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不能颠倒。因为这三种颜色是和上句桃树、杏树、梨树的花的色彩一一对应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从视觉上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4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树上”的花的? 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仿佛”一词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
14、遐想,令人心醉。 5“闹”改为“飞”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闹”字给人动感,使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呈现出一派欢快的热闹景象,更烘托出花的繁盛、艳丽和香甜;如果用“飞”字,则无声无息,只能表现飞时的形态,而不能表现声响和景象。6写“花下”只写了蜜蜂和蝴蝶,这与写花有什么关系? 写“花下”的蜂闹蝶舞是侧面侧面衬托春花的竟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7 “遍地”和“杂样儿”从什么角度写野花? “遍地”写野花的数量多,“杂样儿”写野花的种类全。 8 体会“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的妙处。 这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这里没有明写阳光和风,但已寓于描写之中
15、了。因为有阳光,野花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亮;因为“风轻悄悄的”,野花摇摇摆摆,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又互补: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不能照应“遍地”,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两者一结合,真把野花写活了。比喻、拟人,从视觉上 写出了野花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色彩。 3 学习“春风图”。(春风和煦)1这一段中春风有什么特点?答:温柔,清新1春风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把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的? 借助其他事物,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写春风。触觉:引用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又打一个比方,“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6、”让人感到春风的温暖;嗅觉:“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听觉: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风是无形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六种感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视觉、感觉 2、 引用志南和尚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有什么作用? 引用是一种修辞。“吹面不寒”写春风的温暖;“杨柳风”(拂动杨柳的风)写春风的柔和。 3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个比喻给人的感觉。 温暖和柔情。 4、 春风本身是无味的,作者又是怎样写出春风的味儿的呢? 作者写了风里带来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再“混着
17、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这就化无味为有味了,而这些味道都是春天所特有的。 5、 这些味儿和前文的“春草图”“春花图”有没有关系? “青草味儿”照应了“春草图”,各种花的香照应了“春花图”。 风里带来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总的是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特有的芳香。 6、春风“轻悄悄的”,本身也没有什么声响,作者是怎样化无声为有声的? 作者写了春天里特有的几种声响清脆、宛转的鸟的歌声,轻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声。 7、 体会“应和”和“也”的作用。 使四种声音浑然一体。组成一支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乐。总的从听觉角度写春风吹送的悦耳的音响。 8、这一
18、段中春风有什么特点?答:温柔,清新4. 学习“春雨图”。( 春雨润泽) 顺序(由近及远、由景及人)1、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表现了春雨的哪些特点? 牛毛、花针、细丝都有细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个性特点牛毛多而细密,花针亮而闪烁,细丝柔而绵长。所以,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 2、 体会“斜”“织”“全”“笼”所表现的内容。 “斜”含蓄地写了“轻悄悄”的春风,“织”照应了“像细丝”的比喻,“全”表现了开阔的视野,“笼”准确地写出“薄烟”的情状。3、 为什么树叶儿会“绿得发亮”,小草儿会“青得逼你的眼”? 经雨一洗,灰尘没有了,又沾了迷蒙的细雨滴,色彩更艳。 4、 体会两个“
19、儿”读起来的感觉。 使人感到亲切、柔和。 通过儿话韵的运用,读起来轻快、活泼,语意亲切,形成了轻松、明快的旋律,表现了作者欣喜的心情,也引起读者对春的强烈向往。 5、 为什么要先写“傍晚时分”的景象,不把这一句放到最后去说? 一是要先说春雨中“安静而和平”的气氛,这种气氛一直贯到末句;二是“黄晕”也是色,与上文的“绿”“青”正相接连。 6、 “黄晕”和雨有什么关系? 这里所见的灯光是隔着雨幕所见的光,没有写蒙蒙细雨,但也隐含其中了。 7、体会“静默”二字所表现的境界。 用拟人笔法传神地写出了春雨中“安静而和平”的景象,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把人引入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 8总结以上四幅图画对表现
20、主题的作用及语言中所蕴涵的感情。 以上四幅图画,从四个侧面描绘了春景的美,字里行间到处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这就是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写景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因此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是写景散文的共同特征。5.学习“迎春图”。 (春早人勤)1、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表示的意思。 “城里乡下”说范围的广阔,“家家户户”表人数之多,“老老小小”表年龄之全。 2、“也赶趟儿似的”的“也”照应前文何处?这里的“赶趟儿” 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也”照应前文“春花图”中花的“赶趟儿”。前文的“赶趟儿”写百花争春,这里的“赶趟儿”写人在争春。
21、3、“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如果写成“舒活筋骨,抖擞精神”,读起来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前一种写法读起来给人以动感,后一种写法读起来使人觉得呆板。全篇用叠字17处。叠字的运用,可以放慢句子的节奏,造成舒缓亲切的语气,也可以使书面语尽量向口语靠拢,使书面语更平易、自然、顺畅;更重要的是,叠字的恰当运用,可以更准确地描绘形象。如用“嫩嫩的”写小草的质感,用“绿绿的”写小草的颜色,用摹声词“嗡嗡”表现成千成百的蜜蜂飞舞的景象,都极生动逼真。同时读起来,还可以产生独特的韵味。试读这一句:“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
22、开头“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连用四个叠字,与“城里乡下”两个对偶词组结合在一起,造成有规律的三组六顿,读起来自然形成欢快的调子。在两个散句之后,再次出现两个重叠词:“舒活舒活”、“抖擞抖擞”,在构词法上又有变化,由AABB式变为ABAB式,顿时产生一种运动的力感。4、一年之计在于春”句有什么含义? 写春天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5、讨论“迎春图”和前四幅图画的关系。这幅图画由景及人,颂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精 神。 第三部分(第810段)1、三个比喻句抓住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刚落地的娃娃”表现春天的“新”,像新生命
23、的开始,给人以无限的希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状写春天的美,令人喜爱;“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2、三个比喻句和前文有什么联系? 可不讲。(1)娃娃新。因为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刚睡醒张开眼是新,山朗润、水涨起、太阳红都是新。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树上的、草丛里的花儿是新的。泥土的气息、青草的味儿,甚至空气、鸟鸣、牧曲满是新的。春天的一切,整个春天都是新的。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目的既是让人们为娃娃的成长辛勤劳动。又是为了让人们从娃娃身上,看到未来,看到希望。(2)春姑娘美。喜欢春姑娘的美:园子里、田野里满是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小草,给人一种轻盈、舒适的
24、美。树上的桃红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层次分明,参差错落,是一种匀称、和谐的美。花丛中嗡嗡的蜜蜂和飞来飞去的蜂蝶,絮花嫩叶中的鸟儿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欢欢乐乐,舒舒畅畅,给全种愉悦的美。细雨、薄烟笼罩下的村庄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诗情画意般的很美很美。蓝天上放飞的风筝,悠悠扬扬的,激发人们无尽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 (3)青年健壮。一个“张”字,不仅仅指苏醒,“朗润”“涨”“红”等字词,也不仅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阳的变化,更是指在春风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一个“钻”字,更是春天充满活力的高度体现。因为这个“钻”字,田园绿了,诱得人们在上面尽情地玩耍
25、,诱得人们也充满了活力。一个“让”,一个“闹”,一个“眨”,花儿竟相开放,蜂蝶竞相追逐,热热闹闹的景象令人惊讶不已。花、草、生物都人性化了,这就是春天,这就是充满活力的春天!即使是在薄烟般的细雨笼罩下,树叶仍绿得发亮,小草仍青得逼眼,勃勃的生命力真教你无法抵御。即使是在上灯的傍晚,那点点黄晕的灯光,也闪射出无法抵御的光芒。春天,就是具有这么一股永恒的魅力!因而,朦朦细雨之中撑伞的、披蓑的、戴笠的,仍在行走、仍在劳作,这种执著、这种精神,让人感受到春天不可抵御的巨大力量。 于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涌出户外,拥抱春天,放飞希望。于是,舒活筋骨,抖擞精神,“一年之计在于春”,所有的工夫为的都是所
26、有的希望。于是,人们簇拥着春天,挽着春天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去憧憬美好的生活。去实现美好的希望。去建设美好的未来。去奋斗、去追求、去创造。3、这三个比喻句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写到“姑娘”再写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成长的进程,排列有序,不能颠倒。 4、这三个比喻句和“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有什么内在联系? 可不讲。两者都赞美春天有不可遏制的生命力,它给予人们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辛勤劳作的力量,因而人们要抓紧这大好春光,抓紧生命的春天,认真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获取丰收。但三个比喻句着重用美好的形象感染,而“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则着重从思想上启迪。
27、 结束语奋斗、追求、创造,是春天赋予人们的神圣使命,因此,生活才有收获,希望才会美好,未来才会辉煌。所以,我们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为人生、为理想而不懈奋斗。千万不要“雄心万丈,躺在床上”。 5、“领着我们向前去”一句中“去”字的作用。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用“去”结尾,正与开头“东风来了”的“来”字相呼应。开头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末尾是进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来”一“去”,一呼一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6研讨这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关系。 这一部分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这个结尾正是对五幅春景图含义的概括,点明
28、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总结:1分析课文写作特点。 (1)缜密精巧的构思。(可联系全文的思路和各部分写景的层次作适当分析。) (2)情景交融。(可联系在各幅图画的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适当分析。) (3)准确生动的语言。(可启发学生从词语、叠词叠句、比喻、拟人等方面适当举例体会。) 总结:如何把把句子写优美:可不讲。明白各种句式:从字数来看,有短句、长句;从结构来看,有单句、复句;从用途来看,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从修辞来看,有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不同句式表达效果不同。用丰富恰当的词汇把语言写得畅达,文气贯通,增强文章的审美意蕴,从而感染读者。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还可以运用贬词褒用
29、、褒词贬用、大词小用、正话反说、巧用谐音,使语言显得幽默俏皮,增加生动感。锤炼语言,使句子具有丰富的内涵,给人以启迪,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如何写景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二、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 触觉等;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近到远等;四、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我觉得春像一首赞美诗。 我觉得春像一幅山水画 我觉得春像一阙田园牧歌式的词。 我觉得春像一首节奏明快的歌。 我觉得春像一杯蕴涵了绵长而清洌韵味与芳香的醇酒。要真正品尝出它的滋味并非易事。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五、
30、 中心思想: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六、 课文引申:名言等写春佳句荟萃(1)春联春染一片绿,花开万朵红。 春风送暖燕剪柳,飞雪迎春蝶恋花。芳草春回依然绿,梅花到时自然香。(2)春谚春天多流汗,秋天多打粮。 春雨贵如油,下的多了却发愁。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立春一日,百草回春。(3)、春诗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
31、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5、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7、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杜甫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10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1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1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