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理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文地理学第二版 期末复习资料整理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文地理学第二版 期末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 期末复习资料 院 系: 班 级: 姓 名: 2013年12月 一、选择题(*10) 1.地理学学科分支 (1)人口地理学(2)农业地理学(3)工业地理学(4)城市地理学(5)语言地理学(6)宗教地理学(7)旅游地理学(8)政治地理学(9)行为地理学 2.扩散的类型 文化扩散类型:(1)扩展扩散 (2)迁移扩散 扩展扩散分为三种类型: (1)接触扩散(传染扩散) (2)等级扩散 (3)刺激扩散。3.人口迁移的概念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
2、的行为。4.人口转变理论对应的学者及其论断 (1)法国 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 (2)美国 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模式” (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定量划分标准” (4)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5.政治地理学“心脏地带”的提出者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 6.工业区/工业带的概念 工业区是指在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中,要确定各种不同性质的工业用地,如机械、义工、制造工业,将各类工业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地段,形成各个工业区。 工业地带通常指在面积较大的国家内,工业生产活动分布相对集中的连片地带,是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宏观空间表现形式之一,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与地理位置以及雄厚的经济基础上经过长期开发建设
3、而形成。 7.我国的人口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比例数据) ?非常稠密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400人以上,本区土地面积为89.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9.4,,人口达到4.9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8.8,,平均每平方公里高达552人。 ?稠密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200,400人之间,本区土地面积为147.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5%,人口4.1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3,,平均每平方公里283人,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1.13倍。 ?较稠密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100,200人之间,本区土地面积为155.3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6.3%,人口2.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9
4、4,,平均每平方公里155人,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稀少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100人以下,土地面积为5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9%,人口1.13亿人,只占全国总人口的9,,平均每平方公里20人,远远低于全国平均的人口密度。8.城市首位度的计算方式 P=地区大城市人口(上海)/ 次级城市人口(南京)或区位总人口(华东)9.按领土的规模划分国家的大小 4 2(1)特小国,领土面积250*10km 10.城市命名反映的自然/人文状况 (1)以反映自然地理实体及实体特征的命名方式 (2)以反映社会历史、文化、人物、事件的命名形式 (3)反映人们的社会意识和意愿的命名形式 (4)以移借他名
5、为地名的命名形式 11.判断北美/西欧工业带 (1)北美工业带: 新英格兰区(古老),中大西洋工业区(纽约),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煤铁),大湖西岸工业区(芝加哥,底特律),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化学),海湾工业区(新奥尔良,休斯顿,炼油)等。(2)西欧工业带: 英国工业区,莱茵-鲁尔工业区,莱茵中部工业区,意大利北部工业区等。 12.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普氏矩阵的纵轴代表信息的数量与质量,横轴代表运用信息能力。不同决策者其决策结果处于矩阵中的不同位置,愈接近右下角表明决策者拥有的信息数量愈多,信息质量愈高,运用信息的能力愈强,决策结果愈有接近最佳区位的可能性;愈接近左上角表明决策者拥有信
6、息的数量愈少,信息质量愈低,运用信息的能力愈差,决策者选择到最佳区位的可能性愈小。普雷德还详细论述了行为矩阵与工业区位选择的关系区 在行为矩阵中,决策者的位置越接近右下方,其采取的行为越与最佳行为接近。 13.“地理学”词源由来:“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14.文化的结构(3点)(1)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 (2)制度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强制性,权威性,缓慢变迁性,相对独立性。 (3)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7、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文化心态在观念心态上的反映:书面文化,行为文化,心理文化,艺术文化。15.旅游动机的产生与收入的高低(具体数目)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400美元时,国民将普遍产生旅游动机。16.政治地理单元/结构/现象的判断 (1)政治地理单元:是指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2)政治地理结构:分为政治空间结构和政治实力结构。政治空间结构: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 政治实力结构: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
8、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3)政治地理现象: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政治地理现象。 17.关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报告名称,撰写人) 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标志着一种新发展观的诞生。二、填空题(*10) 1.城市地域结构背后的推动力 集聚力,离散力,摩擦力 2.旅游动机以及剩下的两个条件 闲暇时间,可支配收入 3.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名称 (1)博塞洛普的“人口压力说”。 (2)海登的“宴享说”。 (3)多因素耦合
9、说:自然基础、社会基础、古文明基础、特定历史时期的现实压力与追求、偶然性因素触发与催化。 4.传统农业有哪几大类型 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业 5.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 (1)环境决定论: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2)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决定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3)适应论:生物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英国的罗克斯比。 (4)生态论:借生物学的生态学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美国的巴罗斯。 (5)环境感知论:由环境影响而产
10、生的印象,为该环境中共同文化集团内所有成员所共有,在移民身上反映比较明显。 (6)文化决定论: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 (7)和谐论:如何处理和谐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研究任务。6.同心圆结构的分带 (1)中心商业区。是商业、文化和其他主要社会活动的集中点,城市交通运输网的中心; (2)过渡带。最初是富人居住区,以后因商业、工业等经济活动的不断进入,环境质量下降,逐步成为贫民集中、犯罪率高的地方;(3)工人居住区。其居民大多来自过渡带的第二代移民,他们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有了提高; (4)高级住宅区。以独户住宅、高级公寓和上等旅馆为主,居住中产阶级、白领工人
11、、职员和小商人等; (5)通勤居民区。是沿高速交通线路发展起来的,大多数人使用通勤月票,每天往返市区;上层和中上层社会的郊外住宅也位于该区,并有一些小型卫星城。 7.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8.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1)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2)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3)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 三、判断题(*6)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 (2)空间组织; (3)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原始农业/现代农业的称呼 (1)原始农业迁移农业。主要的生产方式是“刀耕火种”。(2)现代农业商品农业,产品是作为进入市场以盈利为目的。3.种
12、族的概念 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发型等4.语言传播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人口的迁移流动来对语言扩散施加影响的,表现为在自然地理条件好、通达性强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好,而在自然条件差、通达性弱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差(2)社会人文因素影响 ?行政区划的影响 ?经济条件的影响 ?人口迁移的影响5.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 (1)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
13、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2)所谓“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为迅速适应东道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淡化企业的母国色彩,在人员、资金、产品零部件的来源、技术开发等方面都实施当地化策略,使其成为地道的当地公司。 6.旅游系统三要素 (1)旅游主体旅游者 (2)旅游客体旅游产品 (3)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 7.首都的概念 首都,又称国都、首要城市或行政首府,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政府所在地的政治称谓。 首都通常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所在地,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一些国家不只有一个首都,另一些
14、国家为了谋求发展而进行迁都。8.人类迁移这个空间行为的特点 (1)迁移的距离偏移:人类的迁移空间行为具有距离偏移的规律性,几乎所有类型迁移者的迁移距离都不超过30km,且迁移空间行为符合距离衰减理论。 (2)迁移的方向偏移:由于迁移行为受迁移机会、地点和环境效应的影响,迁移活动在某些方向移动得更远,从而产生迁移空间空间行为的方向偏移。 9.世界上三大宗教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10.人口的文化构成 文化构成是指具有不同文化教育水平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反映文化教育水 平的指标大致有两类:?按现行学校教育制度分为文盲或半文盲、小学、初中、 高中、大学肄业或在校、大学毕业。中国将12岁
15、及12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不足1500个的人称作文盲和半文盲;?反映教育普及程度的各级学校的就学率和高等教育普及率。 四、概念辨析(*5)1.地理物象和地理环境 (1)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像)。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2)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 (3)两者并不完全一致。来自地理环境的信息经由个人本身的因素、文化背景的因素和认知处理过程而形成两种认知表现,即地理物象和空间图式。 2.人种和地理人种 (1)人
16、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发型等。(2)地理人种: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这些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3)人种概念属于生物学范畴,它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一种表现。地理人种是以洲为单位而划分的人种,是相当于对洲的范围自然环境长期而连续地适应所产生的效果,但其分布范围实际上与各大洲的界线并不完全重合。 3.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 (1)逆城市化:是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
17、成城乡一体化。 (2)郊区城市化:是现代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城市附近的郊区开始变成城市。伴随着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的城市化过程。 (3)区别:郊区城市化应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象;而逆城市化才应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 联系: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逆城市化的前提条件。逆城市化是城市郊区化的结果,城市化的后期想象,一种高级形式。4.旅游业和旅游产品 (1)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道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勤业的总和。 (2)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
18、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 (3)旅游产品是旅游业的四大要素之一,作为旅游业的衍生物之一,极大地促进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5.文化和政治 (1)文化是人类存续发展中对外在物质世界和自身精神世界的不断作用及其引起的变化。 (2)政治:是一种无形的、追求权力的、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3)文化与政治都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一定的社会文化是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的(文化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政治(统治阶级)又通过社会舆论引导文化的方向,通过国家机器规范文化的走向,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6.政治地理单元和国家 )政治地理单元:是指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
19、文化条件下形成的,(1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2)国家: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 (3)政治地理单元主要分为三个级别:国家的,国际的,国内的。国家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地理单元而存在的。 7.人口容量和适度人口容量 (1)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 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2)适度人口容量: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3)理论上讲,人口容量的数值是大于适度人口容量的,而
20、适度人口容量的概念则是建立在人口容量的基础之上的。 8.工业区和工业地带 (1)工业区是指在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中,要确定各种不同性质的工业用地,如机械、义工、制造工业,将各类工业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地段,形成各个工业区。 (2)工业地带通常指在面积较大的国家内,工业生产活动分布相对集中的连片地带,是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宏观空间表现形式之一,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与地理位置以及雄厚的经济基础上经过长期开发建设而形成。 (3)工业地带是由不同的工业区集合组成的,工业区是组成工业地带的元素之一,工业地带的形成是工业区规模扩展的必然结果。9.形式文化区和功能文化区 (1)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
21、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2)功能文化区: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3)区别:?核心区功能文化区只有核心区,也就是说该文化区范围是非常明确的,形式文化区还有模糊的边界区,对它的划分不够明确;?边界功能文化区明确,形式文化区模糊;?形成功能文化区受政治经济和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很大,形式文化区相对较小受文化现象的影响较大(这是区分它们的定义规定的);?特点功能文化区具有明确的功能,例如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等,形式文化区相对模糊,但可有发展为功能文化区。 联系:都是一种受政治
22、经济影响的文化区域,功能文化区往往由形式文化区发展而来,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都很重要。五、简答题(*4) 1.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型(文字并配图) (1)同心圆模型:芝加哥大学伯吉斯提出,分5个同心圆带:中心商务区、过渡带、工人家庭带、中产阶级住宅带、通勤带。(2)扇形模型:美国霍伊特提出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商业区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另一远处高租金住宅区延伸,最后彼此相联成一个扇形。(3)多核模型:美国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城市不断向外扩大,并出现新的郊区有自己的核心。原因是城市的多样化功能不断出现。2.城市化的内涵(概念,四内涵) (1)概念: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聚
23、集和服务聚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的转变、生产方式的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2)内涵:?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 ?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扩大;?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3.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阶段、研究意义(巴特勒) (1)阶段:?探查阶段:只有零散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而发展变化。 ?参与阶段:旅游者人数增多,旅游活动变得有组织、有规律,本地居民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陋的膳宿设施,地方政府被迫改善设施与交通状况。 ?发展阶段:旅游广告加大旅游市场,开始
24、形成外来投资骤增,简陋膳宿设施逐渐被规模大、现代化的设施取代,旅游地自然面貌的改变比较。 ?巩固阶段:游客量持续增加但增长率下降。旅游地功能分区明显地方经济活动与旅游业紧密相连。常住居民中开始对旅游产生反感和不满。 ?停滞阶段:旅游地自然和文化的吸引力被“人造设施”代替旅游地良好形象已不再时兴市场量的维持艰难。旅游环境容量超载相关问题随之而至。 ?衰落或复苏阶段:旅游市场衰落进而房地产的转卖率很高,旅游设施也大量消失,最终旅游地将变成名副其实的“旅游贫民窟”,另一方面旅游地也可能采取增加人造景观、开发新的旅游资源等措施,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从而进入复苏阶段。 (2)研究意义: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应
25、用于城市旅游目的地研究,能够为城市旅游的长期繁荣提供宏观指引,有助于旅游地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也有助于旅游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将是旅游理论应用于产业实践的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域。 4.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研究对象:研究人类不同类群(集团、阶层等)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行为类型和决策行为及其形成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心理因素)。 (2)研究内容:人类的环境知觉、环境认知、地理物象、物象评价、外在行为等的机制作用和过程。 5.人口空间移动的社会经济意义(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
26、追求更好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宏观上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的迁移。如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 (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促进了人口的迁移。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大跨度的迁移就与此有关。 (3)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4)婚姻和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家庭因素(如家庭团聚)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6.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1)自然因素:一般来说,生产
27、力水平越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越明显,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这种影响会逐渐变小。 ?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雨量来实现的。一般来说,过于寒冷、干燥或湿热的地区均不适合人类居住,气候较为适应的中低纬度地区成为人类密集的地区。 ?人口分布多趋向于低平地区,原因是气温和气压都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降低,直接制约着人们的生理机能。一般而言,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和高原人口分布较稀疏。 ?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各类土壤有不同的天然肥力和适耕性能,会导致人们对其开发利用程度的不同,进而影响到人口分布。 ?水体除了作为水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生
28、产所用外,还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载体和通道,也是人类副食品的一个源地,水体往往成为人口分布的先决条件。 ?自产业革命以来,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只是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可能性,因为人口分布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于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人口分布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现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居住历史长、开发较早的地区,而开发较晚的地区则人口稀疏。人们由于乡土情结通常不愿意离开世代生活的地方。 ?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较大,有时短时间
29、内便可改变人口分布状况,例如两次世界大战。 7.建国后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1)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8.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 (2)制定研究计划 (3)收集、整理资料 (4)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5)分析研究 (6)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9.人口转变模式的四种类型 (1)西北欧模式:代表了大部分发达国家。它们最早完成了工业化,这一人口转变模式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过程,即经济增长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果及其
30、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2)日本模式:日本模式的特点是采取了强有力的人为干预生育行为的措施,因此,人口转变速度快,在几十年的时间内走完了西北欧国家一二百年的道路。 (3)中国模式:中国的特点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存在。(4)印度模式:直到20世纪第二个十年,印度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高位静止阶段,此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由于文化传统和特定的文化,生育控制较弱,人口直到90年代仍为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六、论述题(*2) 1.人口迅速增长引发的问题及其对策 (1)问题:?住房紧张 ?资源不足 ?土地不足
31、 ?就业困难?废弃物增多 ?引起气候变化 ?导致其他生物灭绝 (2)对策:?自然调节 ?计划生育 ?生育观念引导【参考答案】 (1)人口增长对生存环境的压力: ?生存空间及承载力:适合于人类生存的环境空间是有限的,地球对人口的容纳量是指人类在地球上维持永久生存下去的最多人口数。 ?对气候的影响:人口增长,会因呼吸、燃烧、工业发展等使排入大气的污染气体增加,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和温室效应等发生。 ?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由于人口过分集中,导致住房拥挤,而交通堵塞,是城市的另一大难题。另外,产生水源紧张、环境污染(大气、噪声、垃圾、卫生、绿地) 等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口膨胀以及市区人口过密。 (2)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人类易于利用的淡水约占全部淡水的20%左右,而能直接取用的河、湖淡水仅占全部淡水的0.5%,可见能供人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