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清华附中高三上月考生物2019北京清华附中高三(上)月考生 物 2019.101. 真核细胞中,合成场所相同的一组物质是A.磷脂分子和血红蛋白 B.胃蛋白酶和抗体C.DNA聚合酶和DNA D.胰岛素和乙烯2.有关细胞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种细胞的同化作用本质是一样的B.细胞中的有序化学反应需酶的催化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细胞代谢的中心D.细胞代谢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或转化3.线粒体中不会出现A.葡萄糖的分解 B.氨基酸脱水缩合C.ATP的水解 D.DNA聚合酶的催化4.科研人员通过对缺少H蛋白的癌细胞进行研究,发现染色体在一些关键位置处于展开状态,激活了一系列基因,使癌细胞“永
2、生”,癌细胞因此持续分裂。下列叙述相关不正确的是A.肿瘤的发生可能与染色体解螺旋有关B.癌细胞无限增殖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C.在癌细胞中H蛋白基因可能处于关闭状态D.提高癌细胞H蛋白合成的药物有助于攻克癌症5.壁虎的尾巴断裂后能再生,这是由于A.细胞的全能性 B.细胞的衰老C.细胞的凋亡 D.细胞的增殖分化6.右图所示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则该过程发生了A.交叉互换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B.交叉互换与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C.基因突变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基因突变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正常分离7.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逐渐建立了
3、遗传学。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结构中A与T、G与C配对B.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C.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传递规律并推测其在染色体上D. 摩尔根发现控制果蝇眼睛颜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8.某DNA病毒的复制方式较为特殊,简要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需要RNA聚合酶B.图中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图中过程均能产生水D.过程发生在病毒的核糖体内9.下图为两种细胞中主要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的转录和翻译同时发生B.图乙细胞中每个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都相同C.两种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了
4、蛋白质D.图乙细胞中转录过程所需原料和酶均在细胞核内合成10.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显性亲本自交其子代必定发也性状分离B. 隐牲亲本自交其子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 可根据性状分离来识别相对性状的显隐性D. 相对性状分离时雌雄个体间可存在差异11.雕鸮的羽毛绿色与黄色、条纹和无纹分别由两对常染色体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一对显性基因纯合会出现致死现象。绿色条纹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雕鸮的比例为1:1。绿色无纹雕鸮相互交配后,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据此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 绿色对于黄色是显性,无纹对条纹是显性,绿色基因纯
5、合致死B. 绿色无纹个体相互交配,后代有3种基因型的个体致死C. 黄色无纹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黄色条纹个体的比例为李D. 某绿色无纹个体和黄色条纹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可能不是1:1:1:112.右图所示为鸡(ZW型性别决定)羽毛颜色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对性状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B.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C.亲、子代芦花母鸡的基因型相同D.亲、子代芦花公鸡的基因型相同13.下图所示杂合体的测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比1:1:1:1的是14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发生,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进行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B.将患者的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
6、基因C.禁止近亲结婚以减少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D.在人群中随机调查,判断遗传方式15.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pen基因突变后细胞膜对杀虫剂的通透性增强B.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C. pen基因自发产生的突变是定向的D.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16.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B
7、.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C.甲、乙、丙三图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17.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发生在下列哪个环节中A. B. C. D.18.下列关于几种育种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杂交育种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B. 诱变育种可大幅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C. 单倍体育种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D. 多倍体育种能得到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19.TSD病逝由于氨基已糖苷酶的合成受阻引起的。该酶主要作用于脑细胞中脂类的分解和转化。病人基因型为aa。下列叙述最能解释Aa个体如同AA个体一样健康的是A.
8、基因A阻止了基因a的转录B. 基因a可表达一种能阻止等位基因A转录的抑制蛋白C. 在杂合子的胚胎中a突变成A,因此没有Aa型的成人D. Aa型的个体所产生的氨基己糖苷酶数量已足够脂类分解和转化20. 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其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是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二、填空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60分)21.(9分)科研人员研究了日光温室汇总的黄瓜叶片的光合作用(1)与大田相比,日光温室光照强度不足,生长的黄瓜植株形态上出现植株高大、 等适应性特征,导致叶片相互遮阴严重.(2)研究者分别测定日光温室中同一品种
9、黄瓜 叶片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日光温室内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 .研究者推测,在于叶片中叶绿体的发育状况不同有关.(3)为证实上述推测,研究者进一步观察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得到下表所示结果.叶位基粒厚度(m)片层数上位叶1.7910.90中上位叶2.4617.77基部叶3.0617.91叶绿体基粒厚度和片层数等超微结构的必须在 下观察.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的高低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 。叶绿体中 分子对光的吸收发生在 上,虽然基部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特征是对弱光的一种适应,但是基部叶光合速率仍然最低.因此进一步推测,除了叶龄因素外,光合速
10、率的差异可能还与叶片接受的光照强度不同有关.(4)为证实(3)中推测,可在同一光照强度下测定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速率,与(2)的结果相比较,若 ,则证实这一推测.(5)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请你为温室栽培提高黄瓜产量,提出可行建议: 。22.(7分)线粒体不仅是细胞的“能量工厂”,也在细胞凋亡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如下图所示。(1)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嵌入在线粒体内膜的 中,参与有氧呼吸第 阶段的反应。(2)当紫外线、DNA损伤、化学因素等导致细胞损伤时,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细胞色素C被释放到 中,与蛋白A结合,在ATP的作用下,使 ,引起细胞凋亡。(3)活化的C-3酶可作用于线粒体,加速细胞
11、色素C的释放,从而加速细胞的凋亡,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4)细胞凋亡是细胞的 死亡,凋亡细胞解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由吞噬细胞内的 将其消化。23.(12分)随着酒的消费量增加,解酒药物的需求随之增加。科学家发现乙醇进入猕猴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对猕猴(2n=42)的代谢进行研究,缺乏酶1,喝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称猴;缺乏酶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称为”红脸称猴“;还有一种是号称“不醉称猴”,原因是两种酶都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醇进入机体的代谢途径,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 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从以上资料可判断猕猴的酒量大小与性别关系不大,
12、理由是与酒精代谢有关的基因位于 (填“常”或“性”染色体上。)(2)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某“白脸猕猴”雄猴的基因型。实验步骤:让该“白脸猕猴”与 ,并产生多只后代。 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结果预测及分析:I若子代全为“红脸猕猴”,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 ;II若子代“红脸猕猴”:“白脸猕猴”=1:1,则该“白脸猕猴”雄猴基因型为 ;III若子代 ,雄猴基因型为 。(3)为研究人的酶2对缓解酒精中毒的作用,科学家以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如下研究:实验准备:构建含目的基因b的表达载体,并导入酵母菌细胞设计特定引物分别对导入重组质粒的酵母细胞总DNA、重组质粒、未导入重组质粒的酵母细胞总DN
13、A进行扩增,来确定阳性菌株,电泳后结果如下图1(注:M表示标准参照)。图1中是阳性菌株的是样本 。将阳性菌株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发酵,离心后取上清液提纯并鉴定发酵产物,用于动物实验。注:动物实验中以小鼠翻正反射是否消失作为醉酒的标准,据此计算醉酒时间。实验步骤:将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合服药组两组,各组小鼠均按16mL/Kg灌胃白酒、30min后模型组每只按20mL/kg的灌胃量灌注浓度为1%的缓冲液CMC,服药组每只 。记录每只小鼠的 ,并计算醉酒时间。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基于以上研究,请提出一个后续可研究的方向以应用于医药行业。28.(8分)大肠杆菌中直接编码乳糖代谢酶的基因叫
14、结构基因。它的上游有3个对其起调控作用的核苷酸序列,其中操纵基因对结构基因起着“开关”作用。而操纵基因又受调节基因控制(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该过程需要 催化,过程称为遗传信息的 。(2)研究发现,当大肠杆菌培养基中只有葡萄糖而没乳糖时,大肠杆菌则不合成乳糖代谢酶,这是因为调节基因控制合成的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使结构基因不能转录合成乳糖代谢酶.这种调节机制既保证了大肠杆菌能量的供应,又可以避免 。(3)当培养基中仅有乳糖时,乳糖即成为大肠杆菌营养物质中的 .当乳糖进入大肠杆菌后会与图中 结合,导致了 改变,从而失去与 结合的能力,保证RNA聚合酶正常发
15、挥功能,最终合成乳糖代谢酶.25.(9分) 研究发现,M和P两个品系果蝇杂交过程出现一种不育现象,子代性腺发生退化,无法产生正常配子,此现象与P品系特有的P因子(一段可转移的DNA)有关。用两个品系的果蝇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1)由实验结果可知,这种子代不育现象仅在 时出现,据此判断不育现象的发生除了P因子外,还与 品系的细胞质成分有关.由此分析,1组和2组子代能正常产生配子的原因是 。(2)研究发现,P因子可以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转移到相同或不同染色体的其他位置上,会导致被插入基因发生 ,进而导致不育现象.体细胞阶段,P因子能表达出抑制P因子转移的阻遏蛋白,在细胞质中大量积累.受精后,P品系
16、卵细胞中积累大量阻遏蛋白 ,因此第3组子代能正常产生配子;P品系精子只提供 ,因此第4组子代不能正常产生配子.(3)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生殖细胞阶段,P因子能表达出P因子转移所需的转移酶,这种转移酶总长度大于阻遏蛋白,并且前面左右的 序列与阻遏蛋白完全相同。科研人员推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P因子 。(4)雄果蝇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交叉互换,但是将P因子导入到雄果蝇染色体上,可以引起P因子处发生交叉互换.若如图所示基因型的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aabb基因型的个体所占比例为n,则该雄果蝇产生的重组配子所占比例为 。26.(10分)研究发现,雌性哺乳动物细胞核中存在X染色体高度浓缩形
17、成的巴氏小体,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1)显微镜下观察巴氏小体时,需用 染色后制片.某些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细胞核具有不同数目的巴氏小体,如XXY有1个、xxx有2个、xxxx有3个,而XO没有巴氏小体,据此判断巴氏小体数目等于 .X染色体浓缩成巴氏小体的生物学意义是维持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上 量相同.(2)为探究胚胎发育早期X染色体上Xist因的表达与x染色体失活的关系,科研人员将某种雌鼠的胚胎干细胞(PGK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分别记为和(如图1),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其中上的Xist基因敲除,获得XT细胞,对PGK细胞、XT细胞及由它们分化形成的细胞许多细胞中E和e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定
18、量分析,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分析,大多数PGK和XT细胞中的X染色体 .PGK分化细胞中E基因和e基因表达量高于80%的细胞数目接近相等,说明X染色体失活是 的.由图2分析,XT分化细胞中 染色体失活.实验结果表明 。3PGK分化细胞的不同细胞中E、e基因表达的差异,是由于这些细胞的 不同.(3)据上述实验推测,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雄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Xist因(填“会“或“不会“)转录,一般情况下,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表现型是 。27.(5分)请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人生最重要的事事有个孩子”,“没有什么比孩子更特别”。这是英国生理学家、剑桥大学名誉教授2010年诺贝尔生理或医
19、学奖得主罗伯特爱德华兹的名言。自1978年首名试管婴儿诞生以来,全球已有超过500万试管婴儿降临人世,其中一半在过去6年中诞生。这说明体外受精技术已经成为不育治疗的“主流选择”。我们常常把“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叫“试管婴儿”。试管婴儿技术的研究,促进了生殖医学、胚胎学、遗传学的发展。爱德华兹的贡献,树立了人工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和现代医学发展的里程碑。从社会伦理和为人类福祉的贡献来看,试管婴儿技术毫无疑问解决了数百万家庭因为不孕不育而丧失了生育权利的重大问题,不单为每个家庭带来了天伦之乐与美满生活,更为人类的
20、未来,基因的延续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从对科学研究的贡献来说,体外受精通常是转基因、基因打靶、遗传修饰动物制备,胚胎工程等研究中的必需环节,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2016年,世界上首例“三亲试管婴儿在英国顺利诞生。医生将患有线粒体遗传病的女性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植入女性捐赠者提供的去核卵毋细胞中,受精后再按照标准的试管婴儿技术进行培育。这样诞生的孩子将会继承一位父亲和两位母亲的遗传基因,也就是所谓的“三亲婴儿”。 正如试管婴儿技术刚刚问世时所面临的质疑,“三亲婴儿”也面对诸多挑战。有一些批评者认为,这项技术的本质就是人造胚胎,相当于“设计
21、”新生儿,甚至是在制造转基因人。依赖这种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对胚胎实施基因改造,以干预新生儿的发色和成人后的身高,甚至可以修改智商、体质等特征。这标志着试管婴儿伦理道德的转折点。 而参与研究的科学家辩解说,额外的线粒体DNA片断并不参与婴儿的基因重组与改造,而且这种“无害”的遗传物质不会影响到正常的智力、性格发育,因此,这批婴儿的基因和基因组并未被修改,不能称其为“转基因婴儿”。 在人类文明和道德伦理框架的所有内涵和外延中,究竟是古老的法则更重要,还是个体的自由选择权更重要? (1)试管婴儿培育级关键的两个技术环节是 、 . (2)试管婴儿技术可用于解决下列哪些生殖问题? A.女性输卵管堵塞造成
22、的不孕 B.男性精子活力不足造成的不孕 C.对有家庭遗传病风险的夫妻进行胚胎性别筛选 D.对胚胎性别、智商、体能等有要求夫妇,可进行量身定做(3)“三亲试管婴儿”可以规避哪种遗传病的风险? (4)“三亲试管婴儿”与2018年11月诞生的基因编辑婴儿有何异同?2019北京清华附中高三(上)月考生物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12345678910BCABDDCDDA11121314151617181920CDCADCABDA21.(9分)(1)叶片多、叶面积大(写出其中一点可得分)(2)不同叶位 中上位叶、上位叶和基部叶(3)电子显微镜 不一致(或“不完全一
23、致”)光合色素 类囊体膜(4)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的差异减小(5)摘除基部叶(或“衰老叶片”)、适当补光(写出其中一点可得分)22.(7分)(1)脂双层 三(2)细胞溶胶(或“细胞质基质”)C-9酶前体转化为活化的C-9酶,活化的C-9酶激活C-3酶(3)正反馈 (4)程序性(或“编程性”)溶酶体23.(每空1分,共12分)(1)酶 常(2)多只纯合的“不醉猕猴”交配 aaBB aaBb 全为“不醉猕猴”aabb(3)1 每只按20mL/kg的灌胃量灌注含有该酶的1%的CMC翻正反射消失时间 服药组比模型组的醉酒时间较长,该酶能减缓小鼠醉酒(4)开发成熟的酶制剂24(8分)(1)大肠杆菌拟核部
24、位(拟核区) RNA聚合酶 氨基酸(2)物质和能量的浪费(3)碳源 阻遏蛋白 阻遏蛋白分子空间结构 操纵基因25(9分)(1)P作父本、M作母本 M 1组没有M品系的细胞质成分,2组没有P因子(或“1组、2组不同时存在P因子和M品系细胞质成分”)(2)基因突变 抑制P因子的转移 P因子(或“细胞核”)(3)氨基酸 (下体细胞或生殖细胞阶段)可以转录形成不同的mRNA,翻译形成阻遏蛋白或转移酶(4)1-2n26(10分)(1) 碱性染料(或“龙胆紫”、“醋酸洋红”)X染色体数目-1(表达的)基因(2) 未失活 随机 Xist基因的表达会导致该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失活分化程度(3) 不会 正常或色弱27.(5分)(1)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2)ABC(3)线粒体遗传病(4)三亲试管婴儿技术仅提供正常的 线粒体基因,并不是有目的性的对婴儿的核基因进行重组与改造。基因编辑技术属于定向修改编辑基因。两者的方法技术不同,对伦理与法制的挑战程度也不同。(合理即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