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5.36KB ,
资源ID:245537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5537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高中历史高三历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精品.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高中历史高三历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精品.docx

1、最新高中历史高三历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精品必修二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资料卡片】1.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俄国还处在同德、奥匈等国交战的状态。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必须迅速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立即停止战争,缔结公正的和约,但英、法、美等协约国断然拒绝和谈。于是,1917年12月3日,苏维埃政权单独同德国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基进行和谈。德国代表在会上提出

2、了从俄国割出15万平方千米土地作为媾和的苛刻条件,列宁说服党内持反对该条件的人接受了这些苛刻条件。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国等国在布列斯特签订了和约。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政权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赢得了和平喘息时间,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为以后夺取国内战争的胜利和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创造了条件。2.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由于经历了4年世界大战和3年国内战争,整个国家已是满目疮痍,工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人民连面包、衣服、肥皂等生活必需品都得不到满足。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导致粮食匮乏,许多人死于饥饿。粮食、原料和能源的缺乏,使得大批工厂无法开工,

3、大量工人到乡下谋生,工人阶级队伍涣散。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俄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手段,认为可以在战争结束后继续利用这一非常政策,把陷入经济灾难中的国家拯救出来,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因此,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得到了强化。这引起了在战争期间默默承受重负的农民的强烈不满。在城市里,许多工人因生活条件恶化也心怀不满,纷纷罢工。农民和工人的不满情绪也牵动着军队士兵。1921年2月28日,波罗的海舰队主要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叛乱,参加者多为刚刚穿上军装的农民,他们甚至提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政治

4、口号。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表明国内不满情绪已经非常严重,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基础知识梳理】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政权建立: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接管了国家政权。(2)面临形势:内忧外患,领土落入敌手,苏维埃政权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外: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使苏俄退出一战;帝国主义国家仇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妄图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协约国决定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发动叛乱,企图恢复其统治。2.目的: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新生政权,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3.内容:

5、方面内容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不论企业大小,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商业取消自由贸易,产品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劳动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4.影响: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积极: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经受住了考验,站稳了脚跟。(2)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的限度:如以及低价格强行征粮,甚至连农民的口粮、种子粮也予征收,遭到农民的反对,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战争结束后,许多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

6、策当做直接向共产主义过度的途径,结果导致经济政治危机。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的背景)1.原因:(1)战争破坏: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2)自然灾害:19201921年,遭受大旱灾。(3)经济政策:在农村加强余粮收集制。(4)根本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出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2.表现:(1)经济危机:农业:粮食产量急剧下降,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得不到保障,许多人死于饥饿。工业:工业产量大幅度下降,大批工厂无法开工,大量工人被迫到乡下谋生,无产阶级队伍涣散。(2)政治危机:国内各阶层不满情绪非常严重。有些地区发生了农民暴动;许多工人纷纷罢工抗议;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三、新经济政策的

7、实施1.原因(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情况。(2)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目的:恢复被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3.实施的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4.内容方面内容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由支配工业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产品分配实行按

8、劳取酬的工资制。5.作用(1)积极方面经济: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国家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初步好转。政治:巩固了工农联盟,克服了国内的政治危机,有效的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深远: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济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2)消极方面: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课堂讨论】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9、、目的、内容和意义?2新经济政策政策的背景、目的、内容和意义?3.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政策的比较?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标要求】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2.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资料卡片】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条件。应从内因(主观原因)和外因(客观原因)等方面去分析,一般说来,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内因:苏联是一个落后的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而斯大林的个人品性在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中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外因: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的产物。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政治与经济的集中在所难免。2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和认识。要用辩证的、历史的眼光,一分为二地加以分析。评价:苏联模式与

10、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苏联模式是苏联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本身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这就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认识:它不是社会主义惟一模式,不可盲目照搬;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从实际国情出发,保证农、轻、重有比例平衡地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稳步地、健康地发展。3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策比较。运用继承与发展的观点加以分析比较。列宁时期:首先设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这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

11、径。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扩大生产,恢复经济,找到了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斯大林时期: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列宁的“逐步过渡”的正确思想,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结束了新经济政策,开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这种体制有严重的弊端,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采用合作化的方式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公私合营的高级资本主义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三大改造顺利地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发展了生产。但改造后期急于求成,工作过粗,遗留了一些问题。4斯大林模式对新中国经济

12、建设的影响。要用辩证的、历史的眼光,一分为二地看待其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基本是照搬苏联模式,对中国发展产生过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后来其弊端越来越来明显,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欧的剧变与苏联的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产生了转换发展模式与战略的内在要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决定“走自己的路”,创造性地创立并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5.大清洗运动:是从斯大林一件小小的礼仪失崇开始的。1934年1月召开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按规定对总书记斯大林的鼓掌可达10分钟,对其他政治局委员鼓掌不能超过2分钟,可是政

13、治局委员兼列宁格勒州书记基洛夫出现时,鼓掌长达10分钟之久。选举总书记时基洛夫得的票数超过了斯大林,由于基洛夫不愿意担任此职,斯大林才得以连任。大祸随之临头,基洛夫在散步时莫名其妙被人枪杀了,此后,参与该案侦察工作和见证的人不是死于车祸就是永久失踪。由此开始,和斯大林意见不一致的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也被指控为犯有谋杀罪和叛国罪而被害。接着,内务部的部长们和主要局长被杀,参加十七次代表大会的1966人中被捕、被杀的有1118人,大会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有近80人被捕、被杀。在军队中,大约有2万名军官遭到清洗,全军5名元帅中有3名被杀害,10多位副国防人民委员中,无一人得以幸免,15名集

14、团军司令中有13名被清洗。同时,在经济建设部门,大批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进行。1939年,大清洗运动才逐渐平息。各州、市都进行类似的清洗,把一切敢于揭露特权和官僚主义,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视为政敌加以逮捕或消灭肉体。在斯大林时代有2000多万人遭到杀戮,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已占当时苏联人口近19。【基础知识梳理】一、斯大林的工业化道路1.背景:(1)国内:苏联建立;经济恢复;苏联经济政策发生变化。1924年1月,列宁病逝,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仍是一个只能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2)国际: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下,有战争危险。2目的:(1)加强

15、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2)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3提出: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4过程:(1)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2)19261928年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革扩建,同时兴建了几千家企业。(3)1928年起,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停止。(4)19331937年开始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5特点:(1)优先发展重工业。(2)追求高速度。(3)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4)指令性计划(政府主导)。 (5)比例失调,粗放经营。6结果:(1)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

16、结构发生了改变,到1937年,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比重占优势。第二个五年计划时,工业总产值已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2)问题: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 加重了农民负担,致使农业发展缓慢。二、农业全盘集体化1背景:(1)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农业仍然停留于个体小农生产水平;(2)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生产越来越不能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甚至出现了粮食危机。2目的:(1)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状况,实现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众多的农业小生产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3)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克服粮食危机。3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正式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4

17、过程:(1)1929年下半年起,过去一家一户自愿参加集体农庄的做法被整村、整乡、整区加入集体农庄所取代。(2)1930年3月,斯大林发表了胜利冲昏头脑一文,对集体化运动进行整顿。(3)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到1937年完成农业集体化。5特点:(1)过去一家一户自愿参加集体农庄的做法被整村、整乡、整区加入集体农庄所取代。(2)出现了强迫命令的现象和过火的行为。6影响:(1)农业解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但没有促进农业本身的发展。(2)随着集体化的高涨,到1932年底,消灭了富农阶级。三、斯大林模式1背景:(1)国际: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

18、和战争威胁之中。(2)国内: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制约。 (3)个人:斯大林的个人性格、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2形成:(1)过程: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2)标志: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颁布,宣布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基本完成。 3内容和评价:(1)经济体制: 特点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表现排斥市场调节,由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国家取代了市场;为实现赶超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目标,将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摆在了首位。评价积极:可以使苏联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

19、力的迅速发展;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其中某些做法被资本主义国家借鉴用于应对本国的经济危机。弊端: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样样管、统统包的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2)政治体制: 特点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党包揽一切;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表现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党中央的权利又高度集中于总书记斯大林手中。评价积极:在当时的形势下保证了当多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证据

20、的稳定。消极:大清洗运动的开展,使大批党政军领导人遭受迫害,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3)思想文化体制: 特点高度集中表现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并发展为社会风潮;采取行政干预手段对学术文化领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评价消极: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及艺术创作日趋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到了极大地压制。【课堂讨论】1.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背景、目的、过程、特点和结果?2.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背景、目的、过程、特点和结果?3.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内容和评价?(1)积极: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的条件下形成的,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

21、要作用。(2)消极:经济上:管得过死、过严,缺乏足够的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十分低下;政治上:过分集权,缺乏社会主义民主,个人独断专行,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国际上:极大影响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成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根源。弊端的根源: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根据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水平适时生产关系,也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斯大林模式”与中外其他制度的比较斯大林模式英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农业制度全盘集体化

22、资本主义农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政治制度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一党制、终身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苏联的五年计划:名 称时 间主 要 成 就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年-1937年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标要求】1.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程2.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3、【资料卡片】苏共“二十大” :1956年2月举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作的中央工作报告提出了关于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些新观点。国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了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及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这是对斯大林“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的修正;国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恢复和加强法制,为“列宁格勒案件”等冤案平反,改变保安机关权力不受制约的非正常状态;党的建设方面,赫鲁晓夫要求批判“个人崇拜”,恢复“集体领导原则”。 苏共“二十大”表明,赫鲁晓夫试图通过批判斯大林,为推行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开辟道路。从总体上看,此举顺应当时人心思

24、变的大趋势,所以获得了党内外的广泛支持,但同时也激化了赫鲁晓夫与中央领导层中保守势力的矛盾,同时也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基础知识梳理】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的改革1背景:(1)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显现:农业问题堪忧、工业问题增多、个人崇拜有增无减。(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3)赫鲁晓夫上台后,尝试医治斯大林模式的种种弊端,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2内容:改革措施结果经济农业改革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消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刺激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以提高粮食产量

25、。农业形势有所好转;1963年再度出现了危机。原因:赫鲁晓夫的冒进思想;扩种玉米;恶劣气候。工业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政治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会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平凡冤假错案的活动。未找到个人崇拜真正根源;赫鲁晓夫自身也陷入个人崇拜的泥淖。3评价:(1)进步性: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2)局限性:改革后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改革最终失败。失败原因: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进行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缺乏事实求是的精神;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二、

26、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两个阶段)1背景:赫鲁晓夫的改革混乱;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台。2过程:阶段内容成就前期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后期从20C70S初开始, 过分追求稳定,改革步伐逐渐缓慢下来 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整个国家如一潭死水,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积累,苏联陷入困境。3失败的原因:(1)根源: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个人专断,社会生活僵化; (3)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经济发展速度下降;(4)社会矛盾丛生; (5)对

27、外扩张使国家陷入困境。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经济全面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2过程改革内容结果经济改革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试图用经济管理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的做法。困难重重,各项改革措施难以奏效。于是将改革的重心转向政治领域。政治改革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改革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迅速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政治势力。根本上动摇了苏联共产党在国

28、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3影响:(1)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混乱,使整个社会处于失控状态。(2)民族问题日益尖锐,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3)苏联解体: 1991年8月,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使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联邦。1991年8月19日,苏工党内高级干部发动“八一九事变”。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1991年12月26日,“苏联”被宣布正式停止存在。4.苏联解体的原因:(1)根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2)直接(主要):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3)

29、外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课堂讨论】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政治、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 离了苏联实际;结果都失败了。异:赫改革侧重农业,勃改革侧重重工业,戈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 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前两次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 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但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措施不符 合国情而失败。2你如何看待苏联解体的原因?根本原因: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3你认为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失败,对中国的改革有何借鉴?(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