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5.46KB ,
资源ID:245492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5492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花了好多年才学会平常说话.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花了好多年才学会平常说话.docx

1、花了好多年才学会平常说话 花了好多年才学会平常说话 专访柴静: 花了 好多年才学会平常说话 2019年12月05日11:41 中国周刊特约记者 张卓 北京报道 柴静在工作中。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看见 在播出药家鑫这一期节目时, 柴静的一个举动又引发争议: 节目二分十六秒,柴静正采访受害者张妙的父亲张平选时, 隔壁忽然传来一阵嚎啕大哭, 是张妙的母亲。 为什么不进去劝劝? 柴静问。 不劝, 劝也没用。 柴静起身, 对着镜头说: 我去看看, 我去跟她说说 她示意摄像师留在原地, 不要拍摄。 采访戛然而止。 进屋后, 柴静把手搭在张妙母亲的手臂上。 那时, 她忽然问自己: 如果这是二十多岁的自己呢?

2、 不会做这个动作。 也许手足无措, 也许很粗暴 地给对方擦去眼泪, 嘴里不断说着: 不要悲伤, 明天会更好 之类的安慰话。 就像八年前新闻调查 第二期节目双城的创伤 所做的一样: 握住孩子的手对他说: 不要哭了, 去洗个脸。 还有一种可能, 二十出头的柴静会端着摄影机闯进去, 拍下母亲崩溃的画面, 或等女人停止哭声后, 继续追问采访。 可到了 35 岁这个年龄, 她想了想, 放弃了。 刚进央视时, 柴静一心想着建功立业。 镜头前: 她短发, 双手紧紧握着话筒, 对采访对象发出连环式追问。 那时, 她喜欢短刀相接的新闻江湖。 有观众写信: 冷酷的东方时空, 冷酷的柴静。 在镜头前, 柴静极富表现

3、力: 拎着高跟鞋去追一个孩子, 或屈身近前握住当事人的手。 这一次, 走进张妙房间后的柴静没有出现在镜头中;最终呈现的画面是张家门帘背后模糊映衬出的柴静拉着张妙母亲的剪影。 再没有任何具象镜头, 只听到女人断断续续的哭声。 我不想消费 这件事。 进去 只是私人举动。 没必要在镜头前强调和夸张。 柴静说,年轻时, 总意识到镜头在盯着自己, 必须夸张行为, 取悦谁, 来完成任务。 到了我这 个年龄, 已经知道有些人承受的东西是他人无力改变也无法体会的。 唯一能做的是在得到别人的允许后, 陪伴于此。 跟你一起, 试图感受你的感受。 陪伴 也在传达一种无能为力。 对不起, 没办法, 只能感受。 看见

4、制片人李伦说: 央视十年, 柴静的变化不是颠覆式的, 是成长式的, 以前她锋芒、 灵动, 强调现场的激烈感, 在看见, 她变得更宽厚了。 几年前, 央视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陈虻说: 柴静离一个伟大记者的标准, 还差一点宽容 。 宽容是什么? 柴静问。 宽容的基础是理解。 出走 刚进央视时, 柴静有争议。 2003 年非典, 她采访一个白衣天使, 打开门, 跟摄像招了一下手, 微笑了一下, 走进去。 编导叶山看到这个画面, 觉得柴静的微笑很小资,闪进去 的动作像一片树叶, 很飘。 这种状态呈现在镜头前是一种倾诉者的姿态。 时空连线 编导包军昊回忆: 她总好像要去跟人谈一些情感方面的问题。 我观察她更

5、像一个夜间谈话节目主持人。 进央视前, 柴静在湖南主持一档名叫夜色温柔 的本地夜间广播节目。 大学本科, 柴静在长沙铁道学院学会计, 1996 年毕业后, 父母安排她回山西老家省铁十七局做会计。 她不肯, 执意留在湖南。 每月 300 块钱, 一半用来租房, 骑车上下班, 自己做饭。 当年做主持, 她不为赚钱也没想成名, 只是喜欢这个行业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生命往来。 她还记得有听众给她写信, 一个湖南大学(微博)的女孩: 说有一天自己去打水, 边走边听柴静的节目, 发现平时特别讨厌的一个女孩也在听。 那一瞬, 她忽然理解: 原来每个人都有相似的部分。 三年后, 柴静当上了湖南文艺广播台综艺部副

6、主任, 有专栏, 出过一本书, 叫用我一辈子去忘记。 前些年, 有出版社找柴静再版这本书, 被拒绝。 柴静说: 看不惯那时的自己,太矫情 。 我 22 岁, 刚开始学写字, 大部分是模仿, 拾人牙慧。 多是青春期的孤独感。 总体来说, 价值不大。 柴静说, 有那么一段时间, 我努力想摆脱在湖南的状态, 觉得是一个障碍。 这倒不是在否定过去,否定 过去多势力啊。 过去 我用不着了, 就把它否定了。 人都是从过去 生根发芽来的。 1999 年, 在湖南小有名气的柴静选择去北京读书。 若干年前, 高中老师曾告诉柴静的母亲: 这个女孩虽然不怎么讲话, 但心里有自己的主意。 1976 年出生在山西的柴静

7、, 从小没见过蓝天, 童年印象最深的是: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听闻某个相熟的大人在矿下又出事了。 她沉默寡言, 识字早, 却没什么书看, 手边读物是父亲的中医书和批判胡风的文件。 写作文惯以平地一声惊雷,四人帮 被粉碎了 开头。 高中时, 成绩平平。 高考结束后, 柴静报了长沙铁道学院, 她回忆走得很急, 恨不得把过去都抛掉。 大学读的是会计, 她不喜欢, 笔记本上一边是经济笔记, 一边抄着亦舒的言情小说。 在一篇文章中, 她拿朋友罗永浩和冯唐出来说事: 我十七岁, 还在读汪国真的书, 老罗已经写了个挺魔幻的尿床故事, 投给收获, 冯唐投的是少年文艺。 1999 年, 湖南广电的前同事拜托柴静为新

8、电视节目新青年 招募一个性格激进的主持人。 久寻未果, 柴静第一次走上电视。 第一期节目, 她戴着假发套, 穿着红西装, 双手紧紧握着话筒, 陪诗人沈浩波站在舞台上, 大声朗诵在通往牛逼的路上一路狂奔。 台下, 一个同事悄悄提醒她: 要站成丁字步,(上镜)才好看。 新闻的天灵盖 看见 栏目的编导范铭是柴静十年的闺蜜。 前些天, 柴静跟她聊自己的采访状态: 我能感觉自己的天灵盖被打开了。 比如今天两个摄像, 还有编导, 旁边很嘈杂, 当机器一开,外界所有的信息, 一点风吹草动, 我都能感受。 你还记得以前有一个男编导, 喜欢玩打火机,开关噼啪噼啪的声音我能放大无数倍。 周围人的走动, 编导的皱眉

9、都会影响我。 这就像灵魂出窍的感觉。 有一个现象佐证了柴静神乎其神的描述。 看见 栏目组的受访对象来自全国各地: 广东梅县的老兵, 四川自贡的小老板编片子时, 工作人员听同期声, 常常没人能听懂采访 对象说什么。 看现场录播柴静却交流自如, 于是让柴静帮忙听, 她反而听不真切。 范铭问: 当时你怎么能听懂? 反正就是能懂。 一开机, 柴静就把所有的细胞打开, 她理解力超强, 能穿透语言的本身。 范铭说,开句玩笑, 哪怕是一个葡萄牙人西班牙人, 她都可以直接交流。 还有一次, 她在央视新闻频道24 小时 栏目做直播, 主题是一个极为敏感的社会事件。 作为连线记者, 节目结尾, 柴静要即兴评论两分

10、钟, 且一个字不能错。 演播室消失了, 摄像不见了, 导播也不见了, 坐在旁边的搭档也不见了, 只能感觉空调的风, 很轻, 在耳边嗡嗡嗡响。 柴静回忆,那一刻很奇妙, 我心里一边想一边说, 感觉头被打开了, 所有神经都裸露在外, 很美妙。 当时, 坐在演播室里的制片人李伦转身走了。 柴静以为出了什么岔子。 李伦说: 我太想听听你怎么说了。 所以不想坐在导播室看。 我家离得近, 拔腿回家开电视, 就想当一个观众 。 十年前, 柴静刚做 新闻调查 时, 央视评论部副主任陈虻看到电视上正播柴静的节目,立刻打电话: 有人说, 这样的人还是陈虻招的啊? 你可别让我丢脸。 挂了。 2000 年, 在央视梅

11、地亚酒店一层。 陈虻第一次见柴静, 翘着腿问: 你感兴趣新闻的什么啊? 新闻背后的人。 柴静也翘着腿。 进央视后, 柴静对主流新闻话语非常陌生, 评论不会写, 瞪着眼坐在桌旁。 白岩松递给她一张纸, 是他写的串场词。 这张纸, 柴静一直留着。 她用功, 每一个选题把所有国内外采访都打印下来。 每一个嘉宾, 她提前打很久电话准备。 2003 年, 柴静被调去新闻调查 做记者的第三天, 北京公布非典疫情。 制片人张洁电话问: 想不想做一期非典的节目? 柴静答应。 挂断电话, 又不放心, 发去短信请战,张洁未回。 又追去电话: 我什么时候参加? 制片人说: 在开会。 柴静从家一路跑到会议室。 新闻调

12、查 六年, 柴静从一个夜间谈话栏目主持人转变为新闻记者。 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调整。 在湖南卫视(微博), 她的风格被定义为柔软、 华丽。 在央视做新闻后, 她喜欢带有攻击色彩的采访。 有人评论新闻调查 中的柴静: 这个记者语带嘲讽, 步步为营。 她茫然: 我哪里嘲讽了, 我是很善良的人啊! 一次采访因污染而被查处的工厂负责人, 被访者面对证据死不承认。 柴静问: 你是说这个工厂没有违规超标吗? 绝对没有。 那我们坐在这里闻到的是什么味道? 没有啊, 我闻不到。 你是说你闻不到吗? 我的鼻子没有你灵敏。 柴静笑了一下, 节目结束。 后来, 她回看节目: 当年的自己身体向后靠在椅背, 面带嘲讽的笑

13、容。 陈虻教育柴静: 当你知道现实的复杂性时, 你不会轻易的褒贬。 你二十多岁, 还早着呢。 三十多岁, 你才知道, 什么叫平实。 文如其人, 为什么不从做人开始? 你认识问题的方法太单一, 没逻辑。 二十多岁的小姑娘觉得从头到尾都被挑剔: 每天高兴不行, 说没思考; 不高兴也不行,说不成熟。 她和陈虻吵, 急了摔电话。 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 陈虻也急了。 因为这是我的生活。 可是你要成为一名伟大的记者。 我不要伟大! 2008 年汶川地震, 柴静被派往前线, 偶然碰到一家人, 决定跟他们回家。 没有通讯,放弃直播, 主编在电话里问: 你想要做什么? 她第一次答: 不知道。 山中几日, 有什么

14、拍什么, 没有就不拍。 拿回来的素材没有连续的情节, 只是每天的日常琐事。 杨柳坪七日 播出后, 观众写信: 看一遍哭一遍, 平实的叙述和人文的关怀打动人心。 央视的一个老人看过杨柳坪七日 后说: 以前柴静是一个漂亮姑娘。 她自己也忘不了这点。 但这个节目, 她忘了。 她跨入成年了。 柴静说: 从这期节目, 我开始转变。 以前会害怕发生什么, 但现在却很踏实这种不知道 的状态,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敬畏。 那年, 我三十二岁, 经历过亲人去世, 了解死亡, 知道人都是怎么活过来的。 经验告诉我: 生活就像水, 自己会长出来。 你能做的是没有任何预设地放下, 看着水流迎岸拍上。

15、我更这种喜欢春雨绵绵的感觉, 像人生一样, 说服和解释, 很累。 2008 年下半年, 柴静报道奥运会, 很忙。 有一天堵在路上, 出租车司机急得按喇叭。 柴静说: 别着急。 说完, 心里纳闷: 平时最急躁的是我, 这可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劝别人 别着急。 教师节, 柴静给陈虻发短信: 好吧, 老陈, 我承认, 你是我的导师, 行了吧? 节日快乐! 此时, 陈虻胃癌晚期, 在住院。 在陈虻生命的最后时刻, 柴静握住他的手, 这是八年来, 她第一次与他如此亲近。 她一直记得陈虻在她刚进新闻调查 时叮嘱: 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 她在博客里写: 写字不是义务, 写本身就是写的报酬。 柴静说: 陈虻就像

16、一支网球拍, 我是网球, 不管弹多高, 他永远比我高出一公分。 2008 年底做工作总结, 一个同事问柴静: 今年你为什么这么感性? 难道我原来不感性吗? 你今年的状态和往年不同。 我的成人礼吧! 成为柴静 李阳家暴事件后,看见 采访了李阳和他的妻子。 重播时, 柴静窝在家里的沙发, 以 观众的角度重看, 突然觉得不舒服。 节目中, 李阳问她: 你一定是一个成功的女人, 你也不可能兼顾家庭吧? 柴静答: 家庭应该有很重要的价值。 回答当然没问题, 观众也不觉得唐突。 但柴静嗅到了攻守 的气息。 她觉得自己在那一瞬间水花四溅。 柴静说: 李阳的节目我唯一不满的是自己不够宁静。 我完全可以呈现我的

17、生命, 而不用带着一两分的激动。 我不满自己有道德优越感, 天然觉得爱 是好的,同情 是好的。 可是,善 不能强加于人的。 强加的结果是普遍虚伪。 范铭说: 以前柴静锐 , 节目目的性很强。 这些年, 柴静不评价任何人, 不做简单的逻辑判断, 她学会感受, 试图呈现事物本真的状态。 前天, 柴静碰到话剧人牟森。 他说: 看见 不是新闻节目, 是文学节目。 看见 是柴静的节目, 它的总和是柴静的精神世界, 是柴静的专栏。 制片人李伦说,柴静是我们的发动机, 她百分百有热情的选题一定要让她做, 她未必可以阐述, 甚至采访前, 也没办法认识清楚, 但这种冲动和欲望可以给节目带来好的东西。 这话说得很

18、任性, 但我相信她。 问柴静为什么不离开央视, 她答: 只有中央电视台能把根扎在中国最深层的土壤, 能触及普通人的生活。 11 月的某周, 柴静周一半夜下飞机, 周二清晨 5 点起床, 乘坐早 9 点的飞机去四川自贡采访, 周三中午回北京。 周四去上海拍新一期节目。 周六, 张立宪读库 的年终读者会,柴静早早答应参加。 周日下午, 金融街雕刻时光, 她约许久未见的科学松鼠会姬十三喝下午茶。 中途, 柴静给范铭发短信: 累得要虚脱了。 范铭回: 看你传回来的带子, 完全感受不到疲惫啊。 她是真心喜欢这行。 一年 365 天有 200 天在出差。 去乡下, 她闻见雨点子溅在土里的味道, 冬天采访车

19、陷在泥里, 人冻得哆哆嗦嗦的, 一抬头, 她高兴: 满天星斗, 亮得吓人啊 。 柴静说: 现在是我最轻松舒服的状态。 年轻时, 觉得节目是作业, 要做得漂亮。 现在,看见 是作品, 工作对我也不重要, 我不是以央视记者的身份与人交往, 是以一个人的状态去跟人交往。 有时想, 自己真幸运。 我怎么能这么幸福呢。 然后又带着点傻乎乎的天真,觉得其他部分少给我点吧, 这样我可以抱有这种幸福。 不能奢求一个人可以匹配太多幸福。 有天夜深, 范铭和柴静在 MSN 上讨论完工作后问: 谁知道我们在深夜里都干些什么啊? 柴静回: 眼睛热了一下, 为渺茫而认真的理想吧! 柴静 柴静的新书大概在 2019 年年

20、底出版。 柴静写书, 是因为陈虻。 他弥留之际曾说: 死亡不可怕, 可怕的是人没有了记忆, 或者没有人来印证你的记忆, 那等于死亡。 陈虻走后, 柴静回望, 觉得自己做过很多重要的事情, 报道过奥运、 非典。 地震。 但最大挑战竟然是从来没有报道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这是一本讲述柴静是如何由错误构成 的书, 第一章写柴静泡在错误中, 以至于无法呼吸。 读库 主编张立宪 5 月拿到了柴静的新书, 认真帮着看了一遍: 你说白岩松, 他的书卖好卖坏无所谓, 版税只是帮衬和点缀。 但对柴静来说, 版税很重要。 她不阔, 朋友们都希望这本书让她赚够版税, 这样, 就不用租房住了。 她的朋友们简单三个

21、字概括: 行动者。 每年, 她帮张立宪做读库 读者年终活动, 崔永元我的抗战 现场, 她主持; 休息时, 和周云蓬对谈诗歌和音乐 张立宪说: 男人们坐在一起, 出现一个女孩, 女孩肯定希望被哄着夸她, 但柴静基本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老男人吹牛, 喝多了, 吐得一片狼藉, 她在一旁拿着扫把墩布默默收场。 上出租车, 司机师傅想抽烟。 柴静讨厌烟味。 但看师傅实在难受, 于是伸手: 给我一根吧。 她以这样的方式去理解人, 春风化雨。 柴静的母亲前几天说: 小心以后有了孩子, 溺爱孩子。 一次饭局, 张立宪念诗: 转过一条肮脏的小路或突然出现的山顶, 你的童年就显示在眼前。 柴姑娘马上对出下句。 她

22、极爱读书, 饭局上谈书, 老男人只得装作记忆衰退的样子, 支支吾吾应和。 张立宪说: 很多人到了这个年龄, 心智属于半死亡状态, 完全吃老本。 柴静一直在升级刷新。 这也是我们成为朋友的基础。 有时, 男人们谈起烟视媚行, 逗柴静, 你怎么就跟这个词绝缘呢? 她抗议。 其实她是风霜之美 。 张立宪说,她冲在一线, 耳闻目睹的人间故事。 体力情感精神的多重付出, 都在外在有所表现。 风霜 这个词很多女孩不喜欢, 但这是另一种美, 带着对生活的思考。 柴静的朋友都曾接到邀请柴静出面的饭局、 晚会、 活动。 大家知趣, 从不跟柴静提, 在电话里推了。 作为公众人物, 柴静有机会成为有钱人, 但至少到

23、现在为止, 朋友没看到她接过任何这类活动。 她对金钱没有概念? 范铭说,这个解释也很肤浅。 我理解她是太爱惜自己的羽毛。 她每天事情那么多, 要读书、 看电影、 旅游。 但生命时间又那么短, 她要合理分配。 我理解,她只做自己内心深处认可的事, 这是基于一种价值观的判断。 11 月的那个周末, 柴静和姬十三在喝下午茶时争论起美国电影永无止境: 片中有一种神奇的药丸可以让人无所不能。 姬十三认为一旦研制出这种药, 人类将受益匪浅。 柴静坚决反对: 这违背了人类的生存规律, 人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我问柴静: 这些年, 你一直住在租的房子, 也不买车, 是甘于清贫吗? 她不知道怎么答,想很久, 把

24、手里的餐巾纸撕成一片片: 我很怕这沦为一个符号化的东西。 其实我并不高尚,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财富并不能给我带来安全感。 有时想想, 这里面是空的, 是不可依靠的。 大部分时候, 我更看重生命本身, 它才是真的, 它饱满像果实。 而有些东西是空的, 我从里面体会不到任何幸福。 你没有功利心吗? 我没有攻 的心, 只有守 的心。 生活中, 柴静柔软, 没有方向感, 极爱丢东西: 手机。 钱包。 本。 纸。 和姬十三喝咖啡时, 她抢着买单, 一掏兜, 发现忘带钱包了。 范铭说: 她生活和工作是两个状态, 上节目她头脑清楚, 算账特别快, 每次讨论选题, 能以环环相扣的强大理性说服他人。 可一到生活

25、,她自理能力差。 所以大家喜欢保护她, 宠着她。 柴静说: 我工作很忘我, 到了生活, 反而有点漫不经心。 看见 栏目组年轻的编导葛西厢第一次和柴静出差, 打电话问范铭: 要不要给柴老师单独订房间? 她一般是什么规格? 范铭说;不用, 她跟你们一样。 早年, 她喜欢带藏饰, 这些年, 没了。 录节目, 制片人看她脖子太空, 勒令带一条项链。 她选小小 的那条。 有节目需要, 她才化妆, 生活中, 素面朝天。 和范铭逛街, 柴静经常指着一件衣服问要不, 我去试试? 这件衣服你不是有过三百件吗? 她的衣柜里, 棉麻、 灰黑、 藏蓝、 浅灰白的衣服层层叠叠。 前些天,范铭拿到柴静对新一期节目解说词的修改意见: 讨厌拔腿(批注)这样的词,拿去, 太恶劣了; 怒不可遏删掉, 不要滥用形容词; 我们纷纷我受够了这些小学生惯用语句。 好的文字, 是要用来听的。 说到底, 是不装。 写文章用副词、 连词是想吓唬人。 告诉别人, 我成年人了, 你们要重视我, 其实是虚弱。 我也是花了好多年才学会平常说话。 柴静说。 记不清哪年哪月哪天, 柴静给范铭发去一条短信: 幸好, 我们没老, 没腐朽, 没对生命就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