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87.17KB ,
资源ID:2454919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5491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扬州市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精.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扬州市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精.docx

1、江苏省扬州市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精扬州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 历 史 试 卷 20165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第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元前579年,宋国约集晋楚两大国召开消除战争的弭兵会议。会上晋

2、楚约定:彼此不相加兵,信使往来,互相救难。公元前 546年,宋国再次约会晋楚及一些中小诸侯国在宋结盟,盟约规定除齐秦两大国外,各国都要向晋楚进贡。这些历史现象可以说明A.各诸侯国之间争霸、混战的局面宣告结束B.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C.周天子权威削弱,分封制走向瓦解D.宋国代行周天子职权,成为天下共主2.“诚然,则恶在事夫奢也。长无用,好末淫,非圣人之所急也。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常,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上述言论可能出于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3. 大约在崇宁年间(1102-1106年),瓦舍已经遍布汴梁东西南北四

3、域。瓦舍里所表演的游艺种类繁多,如演杂剧、影戏、杂伎、说史书、谈经、舞番曲、鼓子词、卖嘌唱等,百戏杂陈,雅俗共赏。来瓦舍的观众,除市民外,还有手工业工人、商贾、护城的禁兵、进城的农夫。导致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政府放松对商业的管理 B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C词、话本等文学体裁兴起 D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4.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B.中国禁烟运

4、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国家立场影响战争的性质 D.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 5严复曾说:“其曰政本而艺末也,愈所谓点到错乱者矣。且其所谓艺者,非指科学乎?名、数、质、力四者皆科学也,其通理公例,经纬万端,而西政之善,即本斯而起。”从中可看出严复A率先打出民主科学的大旗B主张变革政治制度优于科学研究C注意到科学和工业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D认为制度的发达必须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来实现6.1908年,奉天巡抚唐绍仪赴日本、欧洲考察财政。归国后奏报于朝廷,原奏所谓:旋由美抵奥国,该国财政所有税收等项办法,与各国大致相同,而皆有不足之虑,独其法良意美者,则惟邮政储金一事,其意在为民藏富,而即以积聚成巨

5、之款,利益国家。对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A唐氏主张创办邮政储蓄 B认为邮政储金有助于国家建设 C欲效仿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D奥之良法有利于保障民众生活7骆晓会在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中说:“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国民政府这样做的原因是抵御外来侵略的需要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功的影响西方经济大危机,经济陷入混乱 社会主义建设在苏区获得成功A B C D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里说:“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

6、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毛泽东是第一个代表这种自觉选择的人。”下列哪些著作反映了毛泽东作出了“自觉选择”?论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新民主主义论A B C D91934年7月,国民党对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已经持续了半年,并已突破了苏区四周的防线。而中央苏区的人力物力已很匮乏,粮食紧张,弹药更是紧缺。在这种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险恶形势下,红军及时实行了战略转移,避免了更大的危险,走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路。据上述材料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国民党进行第五次“围剿” 苏区物资匮乏,兵力减少 敌强我弱,实力悬殊 王明推

7、行“左倾”路线A B C D101942年美国财富杂志声称,事实证明中国的确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在战略战术特别是防御性的战略战术方面,中国做的非常出色。”美国媒体高度评价中国抗战的背景不包括A.中国人民坚持抗战,赢得国际社会尊重B.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重新认识中国抗战C.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美成为盟友D.美国准备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支援中国抗战1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10月成立中央人民临时政府;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随后成立正式的中央人民政府,并选出第一届国家领导人。从宪政实践的角度,这体现

8、了A新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 B新政权的建立体现了民意C实践过程的程序正义 D建立过程的完善合法12对下面表格解读正确的是:中国原子弹关键技术突破进度表1963年3月完成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1963年12月同步聚焦爆轰产生中子实验成功1964年4月加工出第一套原子弹上用的核部件1964年10月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B原子弹爆炸成功,增强了我国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为国防科技事业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D这是核工业战线上的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取得的巨大成就13法国著名经济史专家雅克马赛义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

9、年的成就在近代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西方国家也许很难想像一个大国的崛起能选择与其不同的道路。当年西方把经济实力发展和寻求扩张与支配地位联系在一起,但中国并不遵循帝国主义逻辑,中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独一无二”指中国开创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B中国坚持独立自主,不与西方合作,实现经济腾飞C中国崛起道路可以概括为:改革开放,和平崛起。D“帝国主义逻辑”指西方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14.在伯利克里时代,五百人会议在实际上仍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并兼有政府职能,五百人会议由雅典的十个选区用抽签办法各选50名代表组成当值期间负责准并议案和处理日常工作,每日

10、仍用抽签办法选取一个主席主持会议。以上材料反映雅典A利于平民参政,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B直接民主存在弊端C彻底铲除旧氏族贵族政治特权 D扩大了的民主范围,奠定民主政治基础15“他开始写作不是按照艺术家的方式,而是按照科学家的方式。”这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丹纳对一位法国作家的评价。下列属于“他”的作品是A B C D16在工业化即将完成的1832年,英国开始向贵族寡头制宣战,推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使得新兴的中等阶级进入到政权体系之中,之后又推行了1867年、1884年等议会改革,使英国走向政治参与的普遍化。以上材料反映英国 A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 B民主进程的渐进性 C消除了不平等现象 D议

11、会权力逐步扩大17.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其诞生之初,是作为一种假说被提出来的。除达尔文本人从对一些植物,动物形态的观察得出的推论外,并没有什么化石证据。物种起源发表之际,达尔文说:“只有人类的进化,怎么都不可能用我的进化论来说明。”这说明了A自然界进化规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用于人类社会B进化论是一种伪科学,缺乏实物证明C达尔文看到了进化论的先天缺陷,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D进化论思想在近代传入中国,成为推动社会革命和文化革新的理论依据。18彼得格勒爆发了罢工暴动,原因是运输工具不充足,从而导致了食品和燃料的极度缺乏。沙皇当局命令军队前去维持秩序,但士兵们却同示威者亲近起来。以上材料反映的事件

12、引发了A彼得格勒起义 B. 二月革命 C. 七月流血事件 D. 四月提纲19. 美迈克尔郝德森在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中认为“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的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胜出的原因不包括 A实施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B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强在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C通过关贸总协定,主导国际贸易 D建立北约组织,发动针对苏联的冷战20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是当前欧盟的重要现象,

13、它正成为欧洲一体化理论研究的重要议程。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可以被定义为国内政治行为体动员大众关注、参与和推动欧盟决策争论的进程。下列关于欧洲一体化政治化表述正确的是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消除民众的不满 C抗衡美苏两极的需要 D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第卷 (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其中第21小题13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3分,第24小题10分,第25小题10分。21(13分)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与王朝的政策相关,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末作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

14、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仲管子治国 材料二 (至元)二十一年(1285)年,设市舶都转运司于杭、泉二州,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蕃,贸易诸货。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凡权势之家,皆不得用己钱入蕃为贾,犯者罪之,仍籍其家产之半。其诸蕃客旅就官船卖买者,依例抽之。元史食货志材料三 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

15、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明)谢杰虔台倭纂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管仲经济主张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其理由。(4分)(2)据材料二概括元朝政府在商贸领域采取的措施。指出其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3)据材料三分析明政府推行此措施的目的及实际影响。(3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与王朝的政策之间的关系。(2分)22.(14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对两国及世界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北京欢迎尼克松来访既有实际原因,也有心理原因。虽然中国人以前谴责尼克松是帝国主义战争贩子,但现在他们发现他代表了一种可能有用的历史能力。中国人正是要同这个人

16、讨论联合国席位、美国的承认、台湾问题的解决、日本潜在的重新武装、购买美国飞机和科学仪器等事项,最重要的是要同他讨论改善国际地位,以遏制苏联可能的进攻。无可置疑,这次访问还将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心理满足。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 从物质利益的角度看,美国最显著的收获是中美贸易的增长,这帮助缓解了美国的逆差问题。中国渴望得到美国科技和农产品的愿望远远超过美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因此美国获得了巨大的贸易顺差。下表显示了中美和解带来的中美贸易的趋向:年份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国出口(百万美元)1972年60321975年3041561980年3,7551,059徐中约

17、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三 在尼克松通过电视广播,宣布他要访问北京正好一个月之后,他又在广播中宣布了有关另一重大措施的消息,这一回是拯救美国经济。的确需要想想办法了。美国已开始陷入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货币危机。(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材料四 20世纪70 年代初正是中美关系缓和给朝鲜半岛带来一股强劲的缓和潮流,双方对南北关系都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经过双方高级官员秘密互访,双方于1972年7月4日发表联合声明,就实现国家统一的三原则:自主统一、和平统一、民族大团结达成协议, 这是南北关系中的一个重大转变, 表明双方都开始承认对方是一个客观存在,

18、是对话对手, 这为双方的对话交流奠定了法律基础。菅广峰20 世纪70 年代初中美关系缓和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影响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尼克松“代表了一种可能有用的历史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中国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4分)(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二中中国渴望得到美国农产品的原因。表格显示1980年中美贸易急剧增长,其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3)综合材料二、三,中美和解对“拯救美国经济”有何作用?(4分)(4)据材料四,概括中美关系缓和带来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从中美关系和解中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23.(13分)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高扬“理性”与“天赋人权”两面旗帜,力图开辟一个非宗教

19、的理性时代。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霍尔巴赫等法国无神论者剑走偏锋的宗教批判以及卢梭对理性独断论的质疑,一旦传播到社会落后、思想保守的德国,立即就引起了深刻的哲学反思。如果说启蒙运动在17世纪的英国思想界表现为一种试图在上帝的羽翼下发展理性的审慎主张(自然神论),在18世纪的法国思想界表现为一种用理性来颠覆信仰的激进姿态(无神论),那么它在稍晚的德国思想界则表现为一种努力调和理性与信仰的稳健立场。(马丁路德所开创的)新教传统培育了一种德意志民族特有的宗教虔诚。因此,当18、19世纪的德国知识分子面对着风靡欧洲的理性主义思潮时,他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力图在英、法所代表的普世性的理性精神与德意志民族的

20、宗教虔诚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赵林理性与信仰在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张力材料二 启蒙时代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用人的经验和理性所发现和掌握的知识去代替神启的智慧,进而摧毁神学的权威性。这一启蒙的任务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条件下显然被夸张了,一切事物的准则必须建立在实证知识的基础上,不能被知识检讨的统统被当作妄言,那么,人的智慧呢?但是在人的精神结构中就存在不能被知识化的智慧,这部分精神资源基本上从启蒙时代以来越来越边缘化了从17世纪后期到19世纪的大规模技术发现,配合“工具理性”世界观的流行,使得工业化成为启蒙精神的社会历史的产物。英国以及后来的美国,因为工业化的成功,成为现代化的典范,使得后起的发展中国家

21、把现代性直接定义在富强之上,认为强国富民就是现代化的根本目标。 哈佛燕京学社编启蒙的反思杜维明、黄万盛对话录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17、18世纪欧洲对待理性态度演变的历程。相对于法国,德国思想界为什么表现为“稳健立场”?(4分)(2)有学者认为,由理论理性(知识)和实践理性构成的纯粹理性是有限的,在一个理性的世界之外,人类还需要精神的、信仰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重获精神上的富足和自由。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理性的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论证。(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全面,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9分)24(10分)候外庐认为“一千年来王安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好像

22、一个谜似的,为人们所不理解。”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青苗法)与今世银行所营之业相近,青苗则农业银行之性质也,夫笼天下之货而司以官吏,以国家为唯一之资本家,为唯一之企业家,更无第二者以与之竞争。然其果可行与否,犹未敢断言也。现今之经济社会,惟有听其供求相调剂,而自至于平。所谓自由竞争者,实其不可动之原则也。国家为唯一之兼并者而莫与抗焉,则民之憔悴,更安得。 梁启超王安石传材料二 依照当时情况,王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 王安石没有解决当

23、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而是从想当然出发,以增加税收来解决财政困难。这就不但没有解决或缓和原有的社会矛盾,反而激化了矛盾,加剧了与农民的对立和冲突。 顾全芳评王安石变法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青苗法的实质及其影响,并例举出与其相似的一个措施。(4分)(2)据材料二,概括钱穆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3分)(3)结合所学,指出当时社会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从王安石变法中获得什么认识?(3分)25(10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涌现出了两位杰出的民族主义者孙中山和甘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逐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

24、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1905年) “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1904年)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912年)“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924年)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材料二 并不是不列颠人民统治印度,而是近代文明利用铁路、电报、电话以及差不多每一件被成为文明的胜利的发明在统治着印度印度只有忘却它在以往五十年左右所学到的东西,才能得救。铁路、电报、医院、律师、医生以及这一类的东西都必须取消。 南布迪里巴德著(何新译)圣雄

25、甘地与甘地主义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过程。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提出民族主义目的。(4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甘地民族主义的内涵。(3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和甘地民族主义的异同(3分)扬州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历史) 参考答案 20165一、选择题12345678910CBDDCCACAD11121314151617181920CBCADBCBDD二、非选择题21(13分)(1)主张:重农轻商。(2分)原因:制约游民(稳定社会秩序);富国强兵(拓展疆域);(2分)(2)设市舶都转运司;官府垄断对外贸易,严禁私人从事

26、。(2分)增加财政收入。(2分)(3)目的:维护沿海地区的稳定。(1分)影响:走私贸易猖獗;寇患加剧。(2分)(4)中国古代商业在封建王朝政策的压制下艰难发展。(2分)22(14分)(1)改善国际地位、保障国家安全、解决内政问题、促进国家发展。(4分)(2)人民公社体制下,农业发展缓慢,农产品短缺;(1分)中美建交。(1分)(3)通过中美贸易,实现贸易顺差;(2分)打开中国市场,缓解经济危机。(2分)(4)影响:稳定朝鲜半岛局势,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平。(2分)启示:合作才能共赢。(2分)23(13分)(1)历程:审慎激进稳健(2分)原因:德国社会相对落后、思想保守;宗教改革使信仰更为虔诚。(

27、2分)(2)观点:理性是有限的理性的作用:打击天主教神学;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理性的弊端(作用有限):用知识取代智慧,精神资源被边缘化;启蒙时代的现代化片面强调强国富民。人类需要精神的信仰的世界:浪漫主义思潮兴起。一等(79分):紧扣主题,观点准确、全面;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46分):能够结合主题,观点较明确、片面;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03分):偏离主题,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24(10分)(1)实质:国家用金融手段调控经济。(1分)影响:限制自由竞争,危害百姓。(2分)举例:市易法(均输法)(1分)(2)忽视人的问题;急于求成;轻开战争,聚敛财富。(3分)(3)三冗二积(或积贫积弱、土地兼并、边疆危机。)(1分)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制定政策;改革不能与民争利、要关注民生。(2分)25(10分)(1)过程:从革命反满的大汉族主义到五族共和再到中华民族独立和各民族平等。(3分)目的:民族独立,建立现代民主政治国家。(1分)(2)抵制西方物质文明;恢复印度传统的民族经济;实现印度自治。(3分)(3)异:孙中山学习西方文明;甘地抵制西方文明。(2分) 同:反对西方侵略,实现民族独立。(1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