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41.65KB ,
资源ID:245476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5476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概况.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概况.docx

1、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概况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形势与政策一、云南经济发展阶段1、探索起步阶段(1981以前):此阶段主要是在十一届三中会精神的指引下,结合国务院于1979年确定的上海与云南进行对口支援的安排部署,省委、省政府于1980年决定撤消云南省计委物资办公室,单独成立云南省经济协作办公室,归口云南省计委管理,行政级别为正处级单位。这一时期,云南省的对内开放主要是与国内有关省(市)区进行物资串换,以弥补省内生产生活资料的不足。余缺互补、拾遗补缺的物资串换与协作成为这一时期对内开放的主要内容。2、初期发展阶段(19821991年):此阶段主要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积极推进物资、技术、人才、资

2、金等资源的合理配臵。1982年5月,省政府在昆明举办经济技术协作会议,此次会议由国务院11个部委和18个省区市的代表参加,拉开了云南对内开放的序幕;其后,云南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搞好全省经济技术协作的通知、云南省经济技术协作管理暂行办法,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积极开展资金、技术、人才三位一体的联合协作。198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云南向全国开放、昆明向全省开放的决定。1984年,撤消云南省经济协作办公室,成立副厅级云南省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这一时期,云南省在深化滇沪对口支援关系的同时,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参与发起成立了由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重庆、西

3、藏等参加的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经过协调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先后促成了南昆铁路、内昆铁路的建设,促成了“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举办。云南省通过与国内相关省(市)区进行对口支援、区域合作及多形式的合作,有效地打破了市场的条块分割与生产要素的地区封锁,促进了以物资串换为特征的对内开放向以对口支援、区域合作为特征的对内开放转变。这一阶段累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2.7亿元,物资协作金额75亿元,形成了以区域合作、滇沪对口支援为重点的合作格局。3、适应市场经济阶段(19922001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云南省的对内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国家加强东西部合

4、作战略的启动和中央关于东部13个省市对口帮扶西部10省区市的决定出台,上海对口帮扶云南的机制逐步建立,云南省委、省政府将对内开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199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升格为正厅级;19981999年,云南省先后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大会和对内开放大会,颁布实施了云南省外商投资条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若干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对内开放的决定、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省外来滇投资发展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文件。云南省第六次党代会作出了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的战略部署,省政府先后颁布了关于进

5、一步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的补充规定,决定在“九五”期间设立1.5亿元的横向联合协作扶持基金(每年3000万元),用于支持对内开放和省际合作项目。同时,成立由省委、省政府领导挂帅的滇沪对口帮扶协作领导小组、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领导小组和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云南省协调领导小组;先后与上海、广东、浙江、四川、广西等省(市)区形成双边合作机制,逐步建立起滇沪、滇浙、滇粤、滇川、滇桂等较为稳固的双边合作关系。滇沪两省市分别成立了对口帮扶合作领导小组,长期坚持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会议制度、部门对口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和项目跟踪制度等

6、四项制度;滇浙两省党政领导互访,两省组织、人事、科技、旅游等部门确立了对口合作工作机制;滇粤两省建立了高层互访和联系机制,重点合作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签署了“1+8”协议及关于加强粤滇科技合作的协议和关于加强文化合作与交流的协议书,建立了对口部门的合作机制;滇川两省20002002年每年都在昆交会期间举办滇川经济合作座谈会,就两省重大合作项目和合作中需要协商的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并签署会谈纪要。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推进了云南与国内相关省(市)区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省外来滇投资企业超过4000家,累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312亿元。4、续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为整合资源,提高对外

7、来投资的推进服务效率,加快招商引资和区域合作,2002年10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将省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与省政府外商投资办公室合并,成立省政府经济合作办公室,负责全省招商引资和实施对国内国外开放。省经合办作为云南省外资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机构,作为云南省沪滇对口帮扶合作领导小组和云南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承担了全省对外来投资的协调、服务工作,承办了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泛珠三角区域经贸洽谈会”和“昆交会”等招商活动的组织工作。2003年以后,全省各州市党委、政府纷纷强化对内开放工作,先后成立了招商局、经合办、投资促进局等工作机构,调整充实了工作队伍,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思想

8、解放、政策推动、行政带动等方面开始了新一轮招商引资新高潮。这一时期,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颁布实施了云南省外来投资促进条例,组建了“云南省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和“云南省改善投资环境投诉中心”,不断改善投资软环境。全省围绕以上海、浙江为重点的“长三角”地区和以广东、福建为重点的“泛珠三角”地区,围绕云南“三大战略、五大支柱产业”的实施和建设,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全面开展与国内有关省区市的社会合作,深化与央企的合作,扩大对国内的招商引资。围绕支持发展非公经济促进以商招商,在省会城市昆明成立外省(市)区在滇商会14家,各州市的商会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得到迅速发展。至2

9、008年,云南省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开放格局。在此阶段,云南省累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400亿元。北京(以中央企业为主)、四川、浙江、福建、广东、重庆、上海、天津等省市来滇投资总量保持前列;合作项目涉及水电、煤炭、矿冶、医药、机械、造纸、旅游、城市建设等领域,惠及全省16个州市。三峡总公司、国电集团、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华睿集团和大唐发电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国家发电企业到云南投巨资开发电力;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中化集团公司投资西双版纳;德力西集团、四川正泰集团分别在曲靖和大理建生产和销售基地;全国磷化工龙头企业江苏澄星集团在弥勒和宣威建立生产基地;广东粤电集团在威信开发煤电工程;

10、大连万达房地产、浙江华立集团、娃哈哈、深圳“三九”等知名大企业也在“十五”期间先后落户云南。二、经济发展状况1.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仅1998年到2007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云南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底云南省GDP达到4260.48亿元人民币,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36.33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14.19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8.96亿元,增长10.7%。人均GDP达到7582元。结论:从纵向来看,云南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中。但从纵向来看,云南省在省、区、市GDP排名中一

11、直处于靠后的位置。2.云南省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发展就是经济进步。所谓进步,就是“现在比过去、将来比现在有可能实现更理想的状态”。所以,经济的进步就是指现在比过去、将来比现在能产生更理想的经济状态。经济进步对区域经济而言,有意义的基本上包括五个方面:生产的增长、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改进、资本积累、与外界经济关系的改善。所以,以下对云南经济发展现状的评价从这五个方面进行。(1)生产的增长生产的增长在经济进步中占有中心地位。生产增长的水平可以用地区生产总值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测定,此处用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来测定。以下是20012010年云南省GDP及其增长率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01年到2010

12、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十年中,云南的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中。(2)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包括工具和机械的发明改良、生产技术方面的只是增加、新产品的开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效益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大批量生产技术的开发、产品质量的提高。由分工和大规模生产而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也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引用TFD、技术进步与云南经济增长一文的分析结果:云南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相对明显。资本和劳动投入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说明投资和劳动投入是云南省最重要的增长要素。云南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得到相应提高。1992 年以后云南省无论是整体技术进步、体现式技术进步还是纯

13、粹技术进步的贡献率都在零值附近徘徊,有些年份甚至在零值以下。云南省整体技术进步贡献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尤其是技术创新的贡献较少,这可能对云南未来的可持续的稳定发展是一个巨大挑战。因此,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尤其是技术创新的贡献率是云南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云南省需要逐步地从以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以技术进步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过渡。从目前来看,虽然云南省采取了以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设备引进等为主的体现式技术进步模式,但对研发的投入不足。尽管这种技术进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但要实现经济赶超,则必须通过加大对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对

14、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因此,成功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GDP 中的比重也是云南省进一步保持持续增长潜力的重要措施。(3)产业结构的改进产业结构标志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就要实施的培育和扶持新兴产业,是产业稳步的向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增加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发展方向。以下是按照1978年人民币不变价计算的1992年2007年云南生产总值及各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长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基本呈持续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93年的41.97%开始上升至1998年的46.18%,此后出现下降,2001年后有所上升,但2005年又出现下滑,此后的两年呈上升趋势。

15、第三产业的比重在1992年出现大幅度上升,但1993年便由于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而出现了波动。从目前云南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第一产业的比重除1999年之外,一直呈下降态势;第三产业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在第三产业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波动。这充分说明云南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在以工业化为主要方向的同时,第三产业已经开始受到重视。(4)资本积累积累就是把产品的一部分不作为消费,而用于工具、机械设备、工厂、建筑物库房等的投资,从里昂和质量各方面扩大生产能力。上述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等现象,都是与投资活动有联系的,这些投资来自于资本积累。所以说,把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转换为生

16、产设备的资本积累,是引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并由此扩大生产的必要条件。在此处,资本积累用固定资产投资额来描述。以下是19902007年云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趋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19902007年间,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曲线与国民生产总值曲线的形状基本相似, 特别是2001年以来, 固定资产投资额几乎与国内生产总值平行变化。这说明: 对于云南省来说, 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 并且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存度还在不断提高, 要使云南省地方经济保持永久活力和长足发展, 继续加大投资仍然是最为有效的途径。(5)与外界经济关系的改善与周边地区、国外有稳定的协作关系,是一个地区经济成

17、熟的标志,也是今后发展的重要保障。当然,这些联系、协作是有原则的,也是互惠互利的。不能只讲协作,不顾区域本身的物质利益,不顾国家利益。关键是要在发挥自身的优势、生产出有竞争能力产品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市场,讲信誉,守合同,与其他地区、其他国家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云南有8 个地州,25 个县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国境线总长4060 千米。其中中缅段1997 千米,中老段710 千米,中越段1353 千米。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地处约占世界总人口一半的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结合部。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2 个,出境公路20 多条,80 多条边民互市的通道。近年来,在建设中国东盟

18、自由贸易区的新形势下,逐渐完善了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交通网络,形成了通往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三条便捷的国际大通道,彰显了云南具有开展周边贸易和国际交往的区位优势。澜沧江从云南省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泰、老、柬、越等国,被称为“东方多瑙河”。昆明巫家坝机场是国家一级机场,目前拥有190 余条航线,其中国际航线12 条,地区航线3 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云南经济布局如继续遵循着单一的中心城市推移模式,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局限,势必会延缓云南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竞争加剧的情况下

19、,云南省对新加坡、美国、香港、台湾、韩国等主要传统市场出口仍保持两位数增长;11个重点地州和28家重点企业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均取得好成绩。云南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产品进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云南将成为首选的物资集散地或出口转内销的加工基地。一大批企业,为了扩大云南市场份额,必然会采取在云南投资的战略,把云南,特别是昆明作为他们企业的基地来建设。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就会纷纷流入云南,从而促进云南经济的快速增长。三、十一五成就及十二五目标1、十一五成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坚持

20、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第七、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实施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三大战略,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完成或超额完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全省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是我省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经济建设取得“八个翻番”的重大成就,开创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全新局面。“十一五”期间,全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

21、快、能快则快,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速第2次超过11%达到11.8%的良好局面。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19.141.239.7调整到2010年的15.344.740,5年累计工业投资突破60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7倍;支柱产业比重明显提高,占全省生产总值55%左右,非烟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69左右,电力、钢铁、有色、化工等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先进装备制造、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粮食总产量达到1531万吨,农产品出口突破12亿美元,年出口额连续多年居西部省区第1位

22、。全省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1万亿元,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比重由98.81.2调整为83.316.7.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722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5749元,工业增加值超过26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8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7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33亿美元以上,5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到1.86万亿元,取得了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现或基本实现翻番的显著成效。社会发展有重大推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十一五”是社会事业发展最好的

23、时期。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构建公平正义、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社会,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在“十五”末基础上实现了翻番;公共卫生全力推进,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惠民”工程全力实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走在全国前列;总人口有效控制在4600万人以内。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取得显著成效。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120余项、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研发项目20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148个,培育创新型试点企业122户,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1户,累计申请专利近2万件,获得授权1.2万多件。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24、,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坚持加大投入,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初步缓解。建成了一批事关全局的好项目、大项目。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全省以云桂铁路、沪昆铁路客运专线等高标准铁路项目为代表的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展开,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500公里,在建规模超过2200公里;昆明新机场建设全面推进,全省机场总数达到12个,位列全国第2位;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超过2600公里,居西部前列;农村公路建设成为重要亮点,乡镇公路路面硬化和建制村通公路比重分别达到90%和98%,通畅和通达率较2005年提高了近1倍。高速宽带网络覆盖全省,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显著。

25、能源建设加快推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700万千瓦,中缅油气管道及石油炼化工程开工建设。以“润滇工程”为重点的水源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国家规划内的541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部完成,大型灌区和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蓄水库容超过110亿立方米,5年新增12亿立方米。共享发展成果,民生有重大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工伤、城镇居民医疗、失业、生育保险实现州市级统筹,企业退休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人员待遇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17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48.6万人,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

26、达9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6000元和3950元,年均分别增长8.1%和9.9%.累计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31.2万套,改造农村危旧房215万户。5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65万,解决950多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全省农村户用沼气池达到273万口,增长82%,解决了25.8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数字乡村”工程覆盖全省。始终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来抓,民族团结、边境稳定、社会和谐开创新局面。实施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兴边富民”行动计划、“平安云南”创建活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重大工程。“十一五”是民族关系最为和谐、民族地区发展

27、最快、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民族地区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桥头堡建设全面启动。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改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成品油价税费等一些重大改革顺利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效,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迈出新步伐,改革试点工作有序展开,发展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以开放促发展,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成效,桥头堡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我省对外开放有望实现从末梢向前沿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明显加大。坚持绿色发展,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道路。“七

28、彩云南保护行动”、“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森林云南”建设、“九湖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工程”、“三峡上游区水污染治理工程”全面实施,滇池治理工作全面提速,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综合治理效果开始显现,洱海治理成果得到巩固提升,创造了水污染防治新模式,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由18个县(市、区)扩大到44个县(市、区)。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森林覆盖率达到52.9%,昆明、曲靖、玉溪进入全国10个空气环境质量最好的重点城市行列。全省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0万公顷,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提高到70%以上。2、“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9、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实现翻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以上,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产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以文化、旅游、物流为重点的三产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率力争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非公经济比重力争达到50%左右,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公路总里程达到22.3万公里,铁路营运里程达到5000公里,新增蓄水库容25亿

30、立方米,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950万千瓦。科教水平明显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每1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提高到0.53件。人民生活全面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3以内。5年新增城镇就业1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50万人和1250万人。力争解决全省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明显加强。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左右,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降低,确保国家下达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圆满完成。森林覆盖率达到55%,森林蓄积量达到17亿立方米。四、小结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云南经济发展迅速,财税金融、要素价格等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桥头堡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开放合作平台和机制进一步完善,国际大通道建设全面推进,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相信在未来云南经济会良好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会进一步提高,小康社会不会遥远,跟着国家的步伐,向全面小康迈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