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44.70KB ,
资源ID:2453996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5399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全国百强校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年高三下学期 语文质量检测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全国百强校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年高三下学期 语文质量检测题解析版.docx

1、全国百强校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年高三下学期 语文质量检测题解析版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下语文质量检测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两页,共20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条形码,或填涂考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答题不得使用任何涂改工具。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很多人把2016年视为火星移民探索的启程之年。2016年8月23日,中国国防科工委“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启动首次火星探测任

2、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9月28日,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墨西哥召开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推出了用于人类火星移民的“星际运输系统”,并做了“让人类变成多星球物种”的主题演讲。10月11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在CNN网站发表文章称:“为了翻开美国太空探索的新篇章,我们已经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把人类送上火星。”人类探索宇宙,总是与其自身的危机有关。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在人类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离开摇篮,移民其

3、他星球。而火星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然而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在1969年第一次踏足月球之后,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很快陷入了停滞,其中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健康问题可能正是原因之一。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适应火星重力对于人类来说绝非易事。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这主要也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

4、站上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这种来自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一份来自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包括老年痴呆、失忆、焦虑、抑郁,同时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但是无论如何,为了生存,人类必须离开地球。在20亿年以内,即使人类没有自我毁灭或是遭遇地球周期性的物种灭绝,太阳燃烧状态的变化也将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太阳在最终熄灭之前,会逐渐发亮、膨胀,直至膨胀到地球轨道。在这一切发

5、生之前,人类必须逃离太阳系,或许那时失去了故乡的人类只能生活在茫茫的太空之中。(取材于苗千的相关文章)材料二相信未来,并且开始研究未来,这股热潮正愈演愈烈。人类科技的发展一直处于加速之中,技术精英们愿意相信人类正处在技术爆发的节点上,各种如梦幻般的想象正徐徐成为现实。而站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来看,人类文明的出现和繁荣可能只是地球周期性物种大灭绝之间的一朵浪花。对于一个物种来说,美好的未来或许在于更适应环境的进化,而对于地球生物的总体而言,最美好的未来可能在于躲过几百万年一次的生物大灭绝。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其说是奔向理想中的人间天堂,不如说是在重重危险之中的弦歌不辍,为自身寻找一丝生机。人类面

6、向未来、探索宇宙,就需要适应前所未有的生存环境,通过游戏进行练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游戏精神”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时代精神:把生活中的困难或是遇到的不同阻碍,看作是游戏中的“打怪”,把克服困难看作是“过关”。现代人的这种“游戏精神“之中带有一种乐观和顽强,同时也含有最终必将“通关”的信心。坚信未来必定会更好,一个美好的结尾正在游戏终点等待着我们。虽然游戏是虚拟的,但是虚拟世界对于现实世界的作用比想象中更加强烈,比如社交网络上的交流方式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现实中的相处方式,网络上的“点赞之交”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交规范。网络化、电子化的社交,是否可能在亿万年之后,当人类文明遍布星际之时,成为人类最基本的

7、社交方式?爱因斯坦说过:“我从不担心未来,它到来得足够快。”关心未来、意识到未来的存在,是高等智能生命所独有的能力。我们逐渐认识到,未来是由无数的现在拼接而成的。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目前的处境,学会在奔向未来的过程中面对种种机会和危险。(取材于科学杂志和美国航空航天局相关报道)材料三如果我们有准确预知未来的能力,必定不会像今天这样,浸泡在广泛和普遍的焦虑中。未来是可以预知的吗?人类历史早期对未来的预测往往与占卜、星相学、巫术等联系在一起。即使到了16世纪末,人们都还预测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只会使教会和皇室变得更强大。18世纪的大多数分析家并不认为蒸汽机的发明将彻底改变农业经济。19

8、世纪的一些主要观察家认为,电气的前途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照亮街道。哪怕有些人曾在20世纪初预见到潜艇、飞机、电影、广播和电视的发明,但却没有人(包括凡尔纳)认为这些事物可以改变大英帝国当时的统治格局。20世纪末,很少有人预料到,个人电脑和网络技术将如此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到了现代,科技似乎给了我们更多自信。技术精英不断宣告着“未来已来”,从凡尔纳的海底环游到菲利普迪克的神经漫游,无数想象中的“未来”正通过技术变成现实。从人工智能、脑科学、克隆技术、虚拟现实、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到太空旅行,我们以科技的乐观主义创造着“未来”。另一方面,生态灾难、末日想象,又让我们质疑,未来是否会更好?20

9、世纪60年代以来,我们虽然多次登上月球,但并没有把人类的足迹向更遥远的宇宙深处推进。我们本应造出会飞的汽车,但最终得到的只有140个字符的微博。不过,现在硅谷的一些人,再次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太空探索和星际旅行。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永恒的终结里,用数学家的思维逻辑推论,“人类往往会选择最安全、最中庸的道路,群星就会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梦。”他又指出,人类的未来“不是追求永恒时空与绝对的安全,不是将自己禁锢在安全的牢笼中,而是开启人类的无限时空继续人类文明无限冒险的历程,向宇宙中拓展,开拓银河帝国”。(取材于蒲实的相关文章)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人类未来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2030年的某一天,

10、中国的科学探测器从火星发回探测报告。B. 21世纪后半叶,美国宇航员在火星上进行科学探索。C. 22世纪,人类乘坐“星际运输系统”移民火星,成为“多星球物种”。D. 23世纪,人类在外星文明的入侵中取得最终胜利。2. 下列不能证明“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的一项是A. 人类对火星表面重力的适应是一件很困难的事。B. 在国际空间站上,女性宇航员受到的宇宙射线辐射多于男性。C. 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易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D. 宇宙射线可能会对大脑造成长期损害,并增加患癌症的风险。3. 根据材料二,对下列对加点词语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热潮:指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并研究未来。B. 浪花:比喻

11、人类文明将会避开地球周期性生物大灭绝。C. 人间天堂:比喻人类追求的美好幸福生活。D. 弦歌不辍:指人类文明勇于冒险,不断进步。4. 根据材料二,下列最能准确表达“游戏精神”的一项是A.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B. 知其不可而为之C. 不患寡而患不均D.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5. 如果用诗句说明材料二最后一段的寓意,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A.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C.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D.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6. 对材料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假如能够预知未来,我们就可以减少焦虑。B. 预言未来曾经与占卜等迷信活动联系在一起。C. 16世纪对活字

12、印刷术的作用的预测是正确的。D. 只追求安全,会阻碍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7.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未来已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科幻小说中对未来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B. 乐观主义让我们质疑未来是否会更美好。C. 科技进步使得我们创造出了会飞的汽车。D. 硅谷的技术精英正在进行外太空旅行。8. 请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人类决心探索太空的原因。【答案】1. D 2. B 3. B 4. D 5. B 6. C 7. A 8. 要点一:与自身(地球)危机有关,是为了人类的生存。要点二:关心未来,研究未来,相信未来必定美好。要点三:意识到未来可以由科技创造,而人类的未来在于开拓宇宙。【解析】【1题

13、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分析推断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D项,“23世纪,人类在外星文明的入侵中取得最终胜利”无中生有。文中只在材料一第二节中提到“外星文明的入侵”,原文是“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与选项无关。故选D项。【2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

14、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本题要求选出不能证明“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的一项,B项,项选内容说法不成立。材料一中是说“女性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并不能得出“在国际空间站上,女性宇航员受到的宇宙射线辐射多于男性”这个结论。结论错误,自然无从证明。故选B项。【3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阅读文本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材料二说“而站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来看,可能只是的一朵浪花。”这里,“浪花”是比喻地球周期性物种大灭绝之间人类文明的出现和繁荣。而不是比

15、喻人类文明将会避开地球周期性生物大灭绝。故选B项。【4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概念。理解概念要依据文本。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意。本题要求选出最能准确表达“游戏精神”的一项。抓住文中分析“游戏精神”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材料二中,有关游戏精神的相关内容是“人类面向未来、探索宇宙,就需要适应前所未有的生存环境,通过游戏进行练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游戏精神”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时代精神:把生活中的困难或是遇到的不同阻碍,看作是游戏中的“打怪”,把克服困难看作是“过关”。现代人的这种“游戏精神”之中带有一种乐观和顽强,同时也含有最终必将“通关”的信心。”从材料中可以理解,“游戏精神”是一种时

16、代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努力克服困难,有乐观,顽强和自信。A项,强调顺其自然,听天命,理解有误。B项,知其不可而为之,虽然也有坚强的精神,但这句话已定下前提“不可为”了,意思是这个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因此也错。C项,强调的是平均问题,与“游戏精神”无关。不合要求。D项,强调发愤努力,乐观。正确。因此选D项。【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的能力。考生首先要反复阅读最后一段话,理解把握其寓意,然后分析四个选项中诗句所表达的意思,加以比较,最后确定选项。最后一段话有四句话,第一句强调未来很快会到来;第二句说明关心未来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第三句说未来由无数个现在组成;第四句说奔向未来过程中,有各种机会也会

17、有种种危险。核心话题围绕未来,强调时间很快,要迎接各种机遇和挑战。A项,强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B项,时间不等人,要多多勉励自己。与材料二最后一段话的内容吻合。C项,表达对黄昏的赞美及惋惜之情。也比喻人生晚年也很美好,只是时日无多。有遗憾之情。D项,不知不觉春天已经过去,秋天已经来临时,强调时间过得太快了。故选B项。【6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文意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本题要求理解材料三,选出不正确的一项。C项,“预测是正确的”分析有误。材料三说“即使到了16世纪末,人们都还预测活字

18、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只会使教会和皇室变得更强大”,而事实证明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并没有使教会和皇室变得更强大。故选C项。【7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阅读文本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本题要求理解材料三中“未来已来”的含义。选通读材料三,抓住该词所在的语境,加以分析理解。语境说“技术精英不断宣告着未来已来”,后面列举各种科技正将人们对未来的想象变成了现实,B项,“让我们质疑未来是否会更美好”分析有误,语境说“我们以科技的乐观主义创造着未来”。C项,“创造出了会飞的汽车”分析有误,将未然当成已然。材料三第三段是说“我们本应造出会飞的汽车,但最终得到的只有140个字符的

19、微博”。D项,“硅谷的技术精英正在进行外太空旅行”无中生有。文中是说“从人工智能到太空旅行,我们以科技的乐观主义创造着未来。”其中谈到“太空旅行”,也只是说“创造着未来”,并没有说“硅谷的技术精英正在进行外太空旅行”。故选A项。【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筛选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本题要求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人类决心探索太空的原因。材料一第二节明确说“人类探索宇宙,总是与其自身的危机有关。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

20、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但是无论如何,为了生存,人类必须离开地球。”从中可以总结出第一点答案。材料二中“相信未来,并且开始研究未来,这股热潮正愈演愈烈。”“坚信未来必定会更好”能总结出第二点答案。材料三中“到了现代,科技似乎给了我们更多自信。技术精英不断宣告着未来已来”可总结出人类决心探索太空的原因是意识到未来可以由科技创造。“人类的未来不是追求永恒时空与绝对的安全,不是将自己禁锢在安全的牢笼中,而是开启人类的无限时空继续人类文明无限冒险的历程,向宇宙中拓展,开拓银河帝国。”能总结出另外的原因:人类的未来在于开拓宇宙。【点睛】筛选信息归纳要

21、点,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然后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整体处理。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在具体的文章中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概括时,要提取精要,独立归纳。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不一致,这时,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要注意防止要点遗漏。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听雨堂记乙未,中郎令吴,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隐,散于四方,乃取子瞻怀子由之意,扁其退居之堂

22、曰“听雨”。十月,予往吴省之,见而叹曰:“吾观子瞻居宦途四十余年,即颠沛流离之际,室家妻子潇然不在念,而独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夜床风雨之感无日无之,乃竟不得与子由相聚也。”嗟乎!宋自仁宗以后,皆非治朝也。子瞻之肮脏好尽,子由之狷介寡合,皆山林之骨,非希世取功名之人也。古之君子,有一人知之,则可以隐。夫孰有子瞻与子由两相知者?以两相知之兄弟,而偕隐于山林,讲究性命之理,弹琴乐道,而著书瑞草、何村之间,恐亦不大寂寞也;而乃违性乖质,以战于功名之途,卒为世所忌,几至于死。彼黄州之行已矣,元祜初,既得放归阳羡,当此时,富贵功名之味,亦既尝之矣;世路风波之苦,亦既历之矣;己之为人,足以招尤而取忌,亦大可

23、见矣,肱已九折矣。或招子由至常,或移家至许,或相携而归,使不得遂其乐于中年者,庶几得遂于晚岁,亦奚不可。胡为乎招即来,麾即去,八年荣华,所得几何?而飘零桄榔之下,寂寞蜒岛之中,濒海相逢,遂不得与子由再见,此吾之所不晓于子瞻者也。夫人责自照。陶潜之可仕而不物,以其性刚耳。子瞻渡海以后,乃欲学陶,夫不学之于少,而学之于老,是贼去而弯弓也。今吾兄弟三人,相爱不啻子瞻之于子由。子瞻无兄,子由无弟,其乐尚减于吾辈。然吾命薄,或可以免于功名。独吾观两兄道根深,世缘浅,终亦非功名之品。而中郎内宽而外激,心和而迹孤,尤与山林相宜。今来令吴中,令简政清,了不见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岂有鉴于子瞻之覆辙,彼

24、所欲老而学之者,中郎欲少而学之乎?如是则听雨之乐,不待老而可遂也,请归以俟。(选自明袁中道袁小修小品)【注释】即袁宏道,为本文作者袁中道之兄。苏辙在并引中写道:“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 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肮脏:亦作“抗脏”,高亢刚直。9.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皆非治朝也 治朝:治理朝政B. 子由之狷介寡合 狷介:洁身自好C. 庶几得遂于晚岁 庶几:或许,大概D. 相爱不啻子瞻之于

25、子由 不啻:无异于,不亚于10.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隐 或可以免于功名B. 而独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 而乃违性乖质C. 乃竟不得与子由相聚也 乃欲学陶D. 其乐尚减于吾辈 岂有鉴于子瞻之覆辙11.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扁其退居之堂曰“听雨” 为自己的闲居之所题写匾额“听雨”B. 足以招尤而取忌 足以招致怨恨和妒忌C. 陶潜之可仕而不物 陶渊明可以做到走上仕途却不受外物牵绊D. 是贼去而弯弓也 这就像在盗贼离开后把弓折断啊12.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今来令吴中,令简政清,了不见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13. 阅读第

26、一段和注释,用自己的话回答“子瞻怀子由之意”的“意”所包含的内容。14. 文章结尾说袁氏三兄弟的“听雨之乐”不待老年就可实现。根据文意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答案】9. A 10. B 11. D 12. 现在来吴县担任县令,政令简明、政治清平,全然不见他处理政务的繁忙,但是他心中常常好像并不快乐。 13. 苏轼与苏辙从小“未尝一日相舍”的兄弟情深;长大及游宦四方后,希望团聚、重享“夜雨听萧瑟”的闲居之乐;宦途多年,兄弟没能相聚的遗憾。 14. 袁氏兄弟间的情感不亚于苏氏兄弟;袁氏三兄弟的天伦之乐胜过二苏;作者(袁中道)没有仕途之累;两位兄弟不是功名之人;对苏轼兄弟的覆辙有所鉴戒。【解析】【9

27、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A项,治朝: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10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B项,连词,表转折,却;A项,有的/或许;C项,连词

28、,却/连词,才;D项,介词,比/介词,从。【1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句子在文中的含义的题目,注意结合文意分析,D项,“把弓折断”错误,应为“弯弓射箭”。【12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令吴中:担任吴县县令;令简政清:政令简明、政治清平;了:全然;繁:繁忙;其中:他心中;不自得:不快乐。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29、,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13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要求根据文意概括文中词语的的含义,答题摘取文中的重要此句然后概括整理,此题注意根据文中和注释的句子“未尝一日相舍”“游宦四方”“夜床风雨之感”“不得与子由相聚”概括要点。【14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此题要求概括袁氏三兄弟的“听雨之乐”不待老年就可实现的理由,答题的区位在最后一段,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相爱不啻子瞻之于子由”“或可以免于功名”“两兄道根深,世缘浅,终

30、亦非功名之品”“有鉴于子瞻之覆辙”概括答题要点。参考译文:乙未年(万历二十二年),中郎做吴县县令,念及我们兄弟三人有的出仕、有的隐居,分散在四方(不能相见),就取苏轼思念苏辙之意,为自己的休息闲坐之所题写匾额“听雨”。这一年的十月,我去吴县探望他,见到听雨堂后(不由)感叹道:“我看苏轼为官四十多年,在颠沛流离之时,家室妻子全然不顾念,却唯独没有一刻能忘记苏辙,对儿时两人风雨对床的人生乐趣的感念,没有一天没有的,可是最终他也没能和苏辙相聚。唉!宋朝自宋仁宗以后,都不是安定太平的时代。苏轼高亢耿直,无所保留地进谏忠言,苏辙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他俩都有隐居山林的风骨气度,(本质上)不是迎合世俗谋

31、取功名之人。古代的君子,有一个人了解他,就可以隐居了。何况苏轼、苏辙两人互为知己?两个互为知己的兄弟,一起隐居山林,讲究性命之理,弹琴论道,在瑞草桥、何村中著书,恐怕也不会太寂寞吧。可是他竟然违背本性,在功名仕途上努力,最终被世人嫉妒,几乎处于死地。那黄州之行也就罢了,元祐初年得以回到阳羡,在那时,富贵功名的滋味已经尝过了;世路坎坷的苦楚,也经历过了;自己的为人,足以招致怨恨和忌妒,也大约可见了,可谓历经磨练而富有经验了。或者招苏辙到常州,或者搬家到许昌,或者兄弟二人一起回到故乡,让不能在中年实现的乐趣,在晚年实现,也不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八年之间,荣华富贵得到了多少呢?结果

32、是被贬谪惠州、儋州,飘零寂寞,最终不能与苏辙相见。这是我不理解子瞻的地方。人贵在自我了解。陶潜可以做到出仕却不为外物所役(而辞官),是因为他性情刚毅啊。子瞻被贬到海南以后才想学陶渊明,他不在年轻的时候学,却在老年的时候学,这和贼逃走了以后才想要弯弓射箭是一样的。现在我们兄弟三人,相亲相爱的程度不亚于子瞻和子由。子瞻没有哥哥,子由没有弟弟,他们的快乐要比我们兄弟三人少。然而我福薄,或许可以免于功名。只是我看两个哥哥修道的根基深,俗世的缘分浅,终究不是功名之人。而且中郎心胸宽广而外显激切,心态平和而行迹孤傲,尤其适宜隐居。现在在吴县担任县令,政令清简,全然不见繁忙,但是他的心中常常好像不快乐。莫非从子瞻的覆辙中有所鉴戒,子瞻想在年老的时候学陶渊明,而中郎想要在年轻的时候学陶渊明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兄弟对床听雨的快乐,不用等到老年就可以实现了,请让我回去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