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149.67KB ,
资源ID:245241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5241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重庆市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相关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重庆市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相关资料.docx

1、重庆市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相关资料重庆市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相关资料重庆市概况重庆是西部地区惟一的直辖市,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是综合性的老工业城市,是西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长江上游最具活力的商贸中心,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最大的邮政电信枢纽,是联系西南地区的邮电通信业务指挥调度中心。2003年重庆市辖13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18个县、5个自治县,年末总人口为3130.10万人,全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总面积的2.39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2002年重庆实现全市生产总值1971.30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1年的16.7:41.5:41.8调整为2002年的

2、16.0:41.9:42.1。2003年重庆经济增长势头不减,实现全市生产总值2250.56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5.0:43.4:41.6。一、重庆市区域发展条件分析(一)、优势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其区位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处中国内陆腹地(战略后方),历来是国家“三线”建设和战略性储备建设重点;二是重庆是国家中西部地区最大工业城市,处于国家东西部联系的中间环节和中国经济梯度发展的重要阶梯;三是重庆是国家开发中西部的前沿,开发中西部,必然首先开发重庆。正是这一具有不可置换性的区位特点,决定了重庆在国家中西部开发战略中,可以发挥出以下区位优势:1、得“江”独厚重庆地处四川东南部

3、,是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在古代当陆路交通还未发展起来的时候,水路便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俗语有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重庆则刚好有四川的“出川口”的称号,被视为出入四川的咽喉要道。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的水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山峡大坝的修建,大大的改变了重庆的航运状况。“三峡成库以来,重庆境内679公里长江干线航道由原来的三级提高到现在的一级,水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等水运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左右,水运货运周转量从2004年起稳居各种运输方式之首。”重庆市政府参事、市交通委原分管水运的副主任何升平如是说。重庆已成为长江上游地区外贸物资的主

4、通道,90%以上的外贸物资通过水运完成,周边省市中转量占全港货物吞吐量的35%。2009年,全市完成水路货运量7771万吨,是2002年的4.1倍,年均增长22.3%;货运周转量968亿吨公里,是2002年的6.7倍,年均增长31.2%;港口货物吞吐量8612万吨,是2002年的2.9倍,年均增长16.4%;集装箱吞吐量51.8万标箱,是2002年的5.9倍,年均增长29%;水运周转量占综合交通的比重,由2002年的36%提高到2009年的58.9%。这一组组鲜活的数据充分证明,内河航运的区位优势,为重庆的经济腾飞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内河航运畅通高效优势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对打造长江上游综合

5、交通枢纽和西部地区国际贸易大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2、陆路交通成渝、川黔、襄渝、达万四条铁路及210、212、318、319、326国道及成渝、渝涪、渝黔、渝合高速公路等构成了重庆陆上交通网络。江北机场开辟了近70条通行国内外50多个城市的航线,形成了空中交通网络。兴建的万州五桥机场、黔江舟北机场、渝怀铁路、达万铁路、遂渝铁路及长万、渝邻高速公路、兰渝铁路和渝宜沿江铁路也于2005年前建成。(重庆铁路公路网)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为重庆的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使其西部经济增长极的经济区位优势得到了更好的体现。3、资源丰富截止1999年底,全市共发现矿产67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39种。在国家论

6、证的45种主要矿产中,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9种,已发现但尚未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3种。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毒重石、陶瓷用砂岩、水泥配料用泥岩、汞、砖瓦用砂岩、天然气、锶、铸型用砂、锰、滑石、玻璃用砂岩、铝土矿、砖瓦用粘土及重晶石等14种。根据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全市可划分为渝西矿产资源富集区、渝东南矿产资源富集区、渝东矿产资源富集区及渝东北矿产资源富集区。重庆市低硫煤、磷、铁、铬、铜、锂等矿种缺乏,需要从境外购进。贵州省低硫煤、无烟煤及磷矿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云南省磷、锌、锡、锗及铟等矿种具有优势;西藏铬矿储量占全国第一位;陕西省低硫煤、锑、钼资源较丰富;青海省锂矿品位高,储量居全国第

7、一位;四川省有我国第二大铁矿集中区,硫铁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湖南省钨、锡、锑等矿产资源较丰富;湖北省磷、石膏等矿产也具有资源优势。但在周边省市中,湖北、云南、贵州等省的天然气储量少,产量低,而锶、毒重石等为其短缺矿种。因此,周边省市矿产资源与重庆存在一定的互补性。重庆除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外,还有丰富的淡水资源、水热资源,解决了重庆市发展重工业的原料和用水问题,为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基础的保障。4、动力丰富三峡工程初始设计的26台机组,于2008年10月29日全部投产发电。目前,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已达1830万千瓦。2008年,三峡电站全年发电808.1亿千瓦时。三峡电站供电半径约达100

8、0公里,促进了“全国联网,西电东送,南北互供”格局的形成。凭借三峡的电力供应 ,完全能够支持重庆发展的动力问题,为重庆的经济腾飞提供了保障。5、雄厚的工业基础新中国建立以后,重庆作为西南的重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曾经得到重点投入,其发展一度进入“快车道”,成为我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19501954年间,工业生产以每年32.7%的速度递增,即使到了1957年,它的递增速度仍为每年19.8%。三线建设时期,重庆又成为国家建设重点,国家在这里投资达42个亿,集中建设了兵器、船舶、电子、航天等国防企业和科研单位30多个,迁建、扩建了近90个配套的机械、仪表、冶金、化工等方面的企业,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以常

9、规兵器为主的国防工业体系,成为我国战略后方的重要工业基地,从而形成了现在重庆城市经济的主要特征:重工型、军工为主体的综合经济结构。直辖以后,除了原有重工业继续发展以外,军工产业也逐步转向民用重工。在200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了约5600亿元,工业单位数达到了4741个,从业人员也超过了117万人。6、政策支持重庆作为全国最大的直辖市,拥有众多的劳动力、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重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同时还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城市,再加上川渝经济圈的建设,国家给了重庆一定的政策扶持,以推动其经济的发展,把重庆打造成带东西部经济发展的龙头。根据以上优势,重庆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连接东中西部的中心、桥

10、梁和纽带。7、生产要素综合成本低。主要体现为要素价格和综合运输成本低。重庆工业用地价格在中西部同类城市当中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仅为东部地区的一半左右。(二)、劣势1、人口最多、面积最大、农民最多、地形复杂、发展不平衡、深居内陆的直辖市:重庆面积是京、沪、津三个直辖市面积的倍,人口是前三个直辖市人口总和的,所辖区县是前三个直辖市总数的,农村人口占重庆总人口的。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众多的人口,广阔的面积,为重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周围及内部地形复杂,阻碍了其与外部的交流,同时

11、对于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增加了巨大的难度。2、城际交通运行不畅,缺少远程快速综合运输大通道以及 “一圈两翼”区域交通和城乡交通发展严重失衡。区位先决条件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东联西进的重庆区位相对于西部部分城市占有优势地位,但在全国背景下,区位优势不明显。重庆缺乏与国外直接交往的国际性交通枢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的背景下,重庆距离各出海口均较远,虽有配备了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代表的五大运输方式,然而由于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顺畅,导致运输效率低,这样就严重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对于成渝经济区而言,其双核结构决定其必须优化区内城际交通,而就目前城

12、际交通运行不畅,远没有达到构建经济增长极的要求。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和广大农村路网密度和通道等级较低的问题日显突出,影响了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一圈”与“两翼”的高等级公路密度比达到2.2,等级公路密度比达到1.9,渝东南目前还没有建成一条高速公路,制约“一圈”与“两翼”协调互动。农村交通还很落后,目前全市乡镇公路通畅率、行政村公路通达率和通畅率仅能达到5 8.3%、59.6%和20%,在西部分别排名第8位、第8位、第7位。全市9.4万公里农村公路中,等外级公路占62%,未铺装路面达到92%。适合车辆安全舒适通行的农村公路道路严重不足,较大程度影响了城市经济向农村辐射。3、人力资本与金融资

13、本的稀缺:西部开发的资源配置格局中,最为稀缺的资源是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包括成渝经济区在内的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客观存在的较大差距,以至其金融体系的构建、国家在此对金融制度资源的投放,都难以望东部沿海地区之项背。然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大规模扶贫脱贫的实践证明,建立一个功能比较齐全、监管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早已成为西部地区尤其是成渝经济区统筹协调和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4、基础设施建设还较为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是我国西部各省市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严重地影响了西部地区发展和对外资的吸引力,为此必须予以重点解决。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基础设施落后是制

14、约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成渝城市带也不例外。尽管近年来重庆城市高速公路(主要有成渝高速、内宜高速、内泸高速等)的建设速度加快,但从交通发展的总体水平来看,仍有加快城市带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如在公路建设上就存在公路网中县乡公路行车条件差;公路技术等级低、通达深度低等问题。5、城市化水平低,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成渝城市带是川渝地区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但是城市化总体水平较低,只有26.7%。成渝城市带平均人口密度769人/平方公里,是农业人口比重很高的农业地区,土地承载率高,农村工业化负担重,全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近470万,由于乡镇企业欠发达,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少,除少量劳动力“离土不

15、离乡”或“离土离乡”外,大部分剩余劳动力仍滞留在农村,成为土地的负担。同时由于历史原因,使得众多国营企业不景气,大量职工下岗,加之城镇内存在的十余万待业人员,使就业困难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需要安置的劳动力越来越多,而目前的工业现状对接纳劳动力极为有限,因此,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换的过程极为缓慢。加之这部分劳动力总体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素质较低,要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的难度很大。另一方面,在带内的很多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由于工业化进程滞后和服务业发展缓慢,公共服务建设比较薄弱,城镇化进程更为滞后。内江、宜宾、泸州、资阳等市,其城市化水平在全省的排序中分别为第9、10

16、、13、20位。同时由于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建成区规模小,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进程缓慢,城镇综合实力较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有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县通县公路、县乡公路及乡村公路等级较低,道路、绿化标准低,供水、环卫、防洪等设施落后,影响了城镇生活环境质量。乡镇人口与要素集聚能力不强,服务功能和服务形态差,落后的传统生活思维方式等进一步阻碍了城市化进程。6、重庆直辖经济的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重庆“大城市、大农村”的格局注定了重庆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异常沉重。按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的数字看,重庆市2000年城市化水平仅为33.09%,不仅远低于其它三个直辖市,比全国

17、平均水平36.09%也低了3个百分点,要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必须要有发达的城市体系作支撑,加快城市化进程势在必行。而且,重庆市的城镇规模等级结构极不合理,2001年底重庆市区城镇人口达393.42万人,而它所辖的县级市城镇人口最多的也不过是永川的23.3万人,合川、江津的城镇人口则分别为20.6万人、19.6万人。重庆作为特大城市孤悬,没有大城市和成熟的中等城市辅助支持,由此造成城镇体系之间难以有效地进行物资交流,中心城市人财物和科技信息难以向不同层次的城镇传递,其辐射作用和集聚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大大影响了区域各地的经济联系和梯度扩散。(三)、机遇1、直辖市的建立:建立直

18、辖市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今天的中国有两片热土,上海浦东和重庆”。重庆设立直辖市后,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成为直辖市,给重庆带来的发展机遇是巨大的。北京专家咨询组在关于重庆发展战略的建议意见中就明确指出,新重庆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体制和资源上。体制优势就是成为直辖市,这是重庆最大的发展优势。可见,打好“直辖市”这张牌,充分利用它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和优势,是值得人们高度重视的问题。根据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和现实状况,人们会发现,政治行政中心的变迁,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兴衰。重庆城市的发展历史,十分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早期城市之所以能与重庆联系在一起,是因为这里曾经是周朝巴国首都、秦朝巴郡治所

19、,经过若干年变迁后,重庆一直是川东重镇,是与成都齐名的四川两大政治中心之一。乃至抗战期间,这里又一度成为“陪都”,从而推动重庆在各方面都实现了一次飞跃性的巨变,由一个区域中心城市一跃而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重庆在中国社会的特殊地位恰恰是在“陪都”时期奠定的。建国之初,重庆是西南军政委员会和中央西南局所在地,不少苏联援建的项目摆在这里,山城重庆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大西南的其他城市和地区。人们同时也看到,随着“陪都”地位的消失,直辖市地位的取消和西南局等领导机关的离渝,重庆便经历了一个痛苦的城市衰退和萎缩期。从五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整个重庆的发展速度大大低于川西平原的成都

20、,而上海等长江流域的大城市,则更是把重庆远远地丢在了后面。重庆再次成为直辖市,就意味着它有可能直接从国家得到更优惠的政策,获得更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同时,它还可以动用行政力量来吸收外部资源进行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发展。重庆还可能因行政地位的提高而成为信息中心、行政事务管理中心,进一步增强城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在这里,人们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明显多于其他地方,因此,也更容易形成对人才的吸引和集聚,从而刺激着城市迅速走向繁荣。也就是说,居于直辖市地位的重庆,其“比较资源吸引力”明显优于其他非直辖市的同类城市。由于重庆行政地位的提高,重庆城市发展的起点高了,其发展目标更远大。这既是历史所赋

21、予山城人民的使命,同时它也为这座成市的蓬勃发展培育了无限生机。时代已经给重庆定位:到下个世纪,重庆要成为西南和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要建设起新兴产业群和现代城市群;要把重庆建设成现代化工业基地。使重庆能够成为由一个世界特大城市和若干大城市与小城市组成的中国西南地区经济战略中心都市圈,经济发达,城市繁荣,极具增长活力和幅射能力。2、成渝经济区: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主要包括:重庆(市区)、成都、雅安、乐山、绵阳、德阳、眉山、遂宁、资阳、宜宾、泸州、自贡、内江、南充、广安、达州、广元、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广汉、什邡、绵竹、江油、峨眉山、阆中、华莹、万源、简阳以及重庆的江津、合川、

22、永川等33个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区域规划的重点关照对象。将成渝地区列入“十一五”规划,显然是加快西部发展、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一步,成渝地区将由此获得良好的发展契机。“成渝经济区”更准确地说是“川渝经济区”,是以西部两大中心城市,相距三百五十公里的成都、重庆为主体辐射周边众多区市县的区域。重庆和四川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地域相邻、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脉相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重庆直辖前,川渝是一家,现在是亲兄弟,川渝两地特殊的历史渊源和兄弟情谊,为川渝交流和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川渝联手推进西部大开发

23、,联合打造长江上游经济带,是时代赋予的共同使命。在此基础上重庆必将以此为契机获得更好的发展。3、“西三角”经济圈:“西三角经济圈”是指重庆联合成都和西安,建立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50座城市。目前经济圈经济总量近1.2万亿,约占西部经济总量的20%。首先,“西三角经济圈”科技实力雄厚,拥有三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几所国家级科研基地、近100所普通高等院校,在航天航空、电子通讯、软件设计、光电、生物医药、软件、新材料、环保、机电一体化等领域拥有强大优

24、势。“西三角经济圈”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在“西三角经济圈”,支柱产业主要包括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军工制造、软件产业、石油天然气化工、材料工业、电子信息、航天工业等。这些产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产业上下游关联度极高,带动力强,容易形成庞大的产业链,能够向西部其他地区进行产业辐射,其增长极的作用突出。另外,川陕渝三地在产业发展上也各有优势,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西安在高新技术方面、装备制造业和飞机制造业方面很有优势。陕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在发展农副产品和旅游方面也有一定潜力。重庆工业基楚雄厚,制造业相对较发达,在体制创新、改革与试验方面走在“西三角”乃至全国前列。近期,重

25、庆在IT、信息产业方面也有长足发展。成都是倾向于消费型经济的城市,同时创意产业、服务性行业、娱乐等行业比较发达。这些都为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西部大开发:不管是否成功,至少有这个契机以及相关的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各地发展也不平衡,国家不可能在各个开发阶段使各地区齐头并进,全面开发,只能在均衡非均衡战略框架内,选择若干发展基础好,条件优越的地区作为开发重点,形成经济增长点轴,以起到聚积和扩散效应。事实上,国家计委已初步决定有选择地重点开发陕西、四川、重庆、云南,以西安、成都、重庆、昆明为中心建设经济带,带动相关地区加快发展。重庆在其中也担

26、当了一个增长极核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重庆市总的工作思路是:发挥三大优势,即重庆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优势,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功能再造优势,重庆市“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的区位优势;突出六项重点,即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山区、库区和城区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手段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技术基础和智力支持,加强外引内联工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强化重庆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七个结合,即坚持参与西部大开发与办好“四件大事”相结合,坚持争取中央支持与自身努力相结合,坚持政府行为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坚持近期与长远相结合,坚持自身发展与西部联合开发

27、相结合,坚持点面结合,坚持地区经济发展与全国一盘棋相结合。(四)、威胁1、库区移民:据重庆移民局介绍,重庆库区水位抬高后将涉及18个区县(市),淹没耕地23万亩,园地7.4万亩,集镇113个,工矿企业1380个,5座县城全部被淹。重庆库区静态移民数为71万人,动态移民达107万人,占整个三峡工程移民的80%,这一浩大工程主要存在两大难题:巨量的移民对生存空间的需求与相对狭小的移民环境容量的矛盾;移民的生存发展与保护库区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2、三峡库区污染防护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由于类似于三峡库区污染防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这样的公共产品很难界定产权,所以对提供这种公共产品的相关地区的人员

28、和机构没有激励机制;产权的缺失自然会产生越益严重的“搭便车”行为,进而使人们对具体的交易和抽象的发展产生扭曲的预期,“取走”远远大于“制造”。、三峡水库周边地区、长江上游退耕还林、还草和天保工程区域,当地政府、社区和百姓在提供公共产品的同时,产业的空洞化、财政状况的持续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3、周边城市的发展与重庆的竞争:重庆与成都的竞争:成都虽然在工业方面不如重庆,但在企业活力方面要强于重庆,特别是私营资本比重庆活跃,多年蝉联国内“首富”的刘氏希望集团、软件业的托普、制药业的地奥,以及迈普、国腾等私企都具有不凡的实力。成都正处于一个超速发展的时期,这是成都城市竞争力的一个动态优势。成都GDP的

29、年增长率连续两年均超过了13%,其他增长指标也很高,不仅远高于重庆,在全国大城市中也是相当高的。成都号称是一个最有休闲情趣的城市。900多万人口的成都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与3000多万人口的重庆相差不多,消费市场的巨大和成熟也提升了成都的城市竞争力。成都城市竞争力的优势还在于其处在一个发达的都市圈,双流、郫县、温江、德阳、绵阳、内江、乐山等经济繁荣的城市簇拥着成都,成都的发展除了是四川各类资源积聚的结果,还得到了周边城市繁荣的有力支撑。成都集中了大量四川各地企业的总部,许多国内外大企业也都把其在西南地区的总代理或分部设在成都,这些都说明成都的城市聚集和发散功能都要强于重庆。科技和教育优势是成都综

30、合竞争能力的显著特征。成都拥有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在西部更是领先,是聚集人才和技术最充分的城市之一,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都很强。成都2002年末全市拥有普通大中专院校66所,在校学生30.6万人,增长26.5%;成人大中专院校80所,在校学生25.6万人,增长21.5%;重庆2002年末全市普通高校29所,在校学生20.01万人;成人高校14所,在校学生12.21万人。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每万人科技人员数等指标成都也高于重庆,这显示了成都潜在的竞争优势。二、重庆市的区域发展规划(一)、内部的区域发展规划1、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建立由于重庆地域范围广,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状况差异

31、大,经济社会发展“二元结构”特征显著。按照实施的多元化的区域发展战略,依据全市各区县(市)的自然及经济地理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其中:都市发达经济圈界于给云山与明月山之间,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及其附近河谷地带。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暗区、渝北区、巴南区等9个行政区。总面积5473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6.6%。2000年末总人口538.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7.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83人,是人口高度稠密区。国内生产总值580.6亿元,占全市总量的38.2%,人均国内生产

32、总值10790元,接近我国东部12省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城镇化率达79.8%。总体上,都市发达经济圈已初步具备与我国东部地区基本同步发展的基础条件。渝西经济走廊位于成渝、渝黔、遂渝及渝合等交通干线沿线地区内,环绕都市发达经济圈的西部。包括万盛区、双桥区、纂江县、撞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南川市等12个区县(市)。总面积18828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2.8%。2000年末总人口995.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2.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29人。国内生产总值471.8亿元,占全市总量的3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739.8元,为全市平均水平的91.9%。城镇化率26.5%。该区整经社会发展水平与我国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相当。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涉及三峡库区和与之具有很强相似性的武陵山区和大巴山区部分地区,位于都市发达经济圈东部。包括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长寿县、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等19个区县(自治县)。总面积58102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0.5%。2000年末总人口1557.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0.4%。国内生产总值467.6亿元,占全市总量的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