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8.09KB ,
资源ID:2451094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5109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音乐竞赛类节目的现状及未来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音乐竞赛类节目的现状及未来发展.docx

1、中国音乐竞赛类节目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摘要 本文拟在音乐竞赛类节目繁多的当下探讨我国音乐竞赛类节目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第一部分回顾中国电视音乐竞赛类节目的历史,从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开音乐竞赛类节目滥觞,到超级女声诞生引发娱乐狂潮,到快乐女声违规操作被叫停,再到中国好声音实现制播分离和我是歌手突破“平民选秀”概念,逐一理清音乐竞赛类节目的发展历程。本文第二部分从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的节目主题、节目规则、选手的选拔、评委的设立以及节目模式的套用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异同的阐述,从而明晰当下音乐竞赛类节目的发展状况。第三部分对当前音乐竞赛类节目的现状提出了几点问题,最后一部分针对问题就音

2、乐竞赛类节目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关键词:音乐类节目 版权买入 团队创新 Abstract 目 录(尚未修改)前言(引言)1一、音乐竞赛类节目的发展历程2(一)源起于04年“超级女声”,第一次轰动全国2(二)2012年异军突起第一季“中国好声音” 2(三)音乐竞赛类节目目前现状“遍地开花”3二、音乐竞赛类节目的共同特征(异同)3(一)节目主题3(二)节目规则5(三)选手选拔6(四)评委设立标准 6(五)节目套用6三、音乐竞赛类节目目前存在的问题7(一)“拿来主义”的使用7(二)单纯追求商业利益7(三)对音乐本身的忽略8四、音乐竞赛类节目未来的发展方向8结语9注释10论文摘要(中文)11 论文摘

3、研(英文)12 浅谈音乐竞赛类节目的现状及发展 引言 中国电视音乐竞赛类节目肇始于1984年的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走红于2004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超女”大热后,音乐选秀类节目竞相涌现。有的节目为了抢占市场而忽略了本身的质量,致使这一阶段的音乐选秀类节目多而不精稂莠不齐。2012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它回归音乐本质,创新选拔形式,引起广泛关注,带来了音乐选秀类节目的第二次高潮。几个月后,打破“平民选秀”概念的我是歌手横空出世,它突破以往平民选秀的模式,选择已出道的歌手进行竞演,使得节目可看度更高、刺激性更强。这也正是本文为什么不以音乐选秀类节目为题,而以音乐竞赛类节

4、目为题的原因。选秀是指在平民中选出在某方面具有特长的人并加以专业塑造,而本文涉及到的事例节目并非全是以平民选秀为主,因此不能以音乐选秀类节目一言概之,而代之以音乐竞赛类节目加以说明。1音乐竞赛类节目的发展历程中国电视音乐竞赛类节目肇始于1984年的“青歌赛”(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至今已逾30年。30年间,音乐竞赛类节目层出不出,但成为一种现象引发广泛热议的寥寥无几。表1简单归纳了中国电视音乐竞赛类节目四大发展阶段的特征及代表性节目。发展阶段时间跨度主要特点代表性节目代表性节目选取原因萌芽期1984-2004专业性强,权威度高媒介主导,参与度低青歌赛电视音乐竞赛类节目滥觞繁荣期2004

5、-2007门槛度低,草根性强参与度高,娱乐性强超级女声引发娱乐狂潮,被跟风模仿瓶颈期2007-2011同质化高,创新性低注重炒作,观众倦怠快乐女声被叫停,相同制作团队无法复制同样成功改良期2012至今回归音乐,专业性强互动参与,创新形式中国好声音首次制播分离我是歌手突破平民选秀概念表1:中国电视音乐竞赛类节目发展阶段及其代表性节目 (一)萌芽期:“青歌赛”开中国电视音乐竞赛类节目先河“青歌赛”具有电视音乐竞赛类节目的特点,被认为是中国电视音乐竞赛类节目的滥觞。它于1984年首播,其后每两年举办一届(2012年停办,2013年恢复),到目前已经举办了15届。“青歌赛”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音乐竞赛类节

6、目,以“繁荣音乐创作,推出歌坛新人,丰富电视荧屏”为宗旨,由国家级媒体举办,专业性较强,权威性较高,在音乐爱好者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选手中有一大批成长为中国的优秀歌唱家,如彭丽媛、宋祖英、毛阿敏、屠洪刚等,“青歌赛”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音乐发展的摇篮。随着电视娱乐节目的不断丰富,“青歌赛”的发展陷入困境。它完全依托电视媒体,观众以旁观者的身份观摩节目,全民参与度不高。虽然“青歌赛”的组织者不断根据形势作出改革,如增设通俗唱法、增加综合素质考核环节、增加原生态唱法和合唱等,但最终都没有引起全民的追捧热潮,重振收视率已成为它亟待解决的问题。(二)繁荣期:超级女声轰动全国2002年,美国偶像开播取得巨大

7、成功,许多非专业人士在比赛中走红引发业界思考。受此影响,湖南电视台在2003年模仿美国偶像试办超级男声,赢得不错收视率。2004年,节目组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改良,并更名为超级女声。它抛弃了以“青歌赛”为代表的同类节目专业性选拨的帽子,强调低门槛,即不论出身、家境、身材,想唱就唱,谁都可以去电视上秀一把;强调草根化,不管年龄、性别、职业,只要报名就可以进行海选。超级女声在湖南卫视一经播出,立即引起各方关注。据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公司对全国31座城市进行的收视调查显示,超级女声在当年白天播出的收视率达%,市场占有率上升到20%,最高位逼近49%,同时段收视率仅次于央视一套,同年被新周刊评为“年度创意T

8、V秀”。2005年超级女声乘胜追击,不仅在海选报名人数上飙升至12万,节目冠名、广告等费用也一路看涨。冠军之夜更是吸引了近2亿多人同步观看,成为中国电视史上最成功的“草根狂欢”活动。2006年超级女声对决世界杯转播,六、七月间,超女三大唱区决赛的平均收视份额为%,居全国之最,继续引爆荧屏。超级女声的收视长红,不仅依赖于它对美国偶像赛制的精心的本土化创新改造外国电视选秀中的隐私揭露等商业因素、增加平民性因素,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完整的商业运作模式。从节目策划到制作、播放,再到市场运营、品牌运作及衍生产品开发,形成了全过程的产业链,一方面吸引了广大观众,另一方面也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和经济

9、效益双丰收的节目形式。 (三)瓶颈期:快乐女声被叫停超级女声 大热之后,音乐选秀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央视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江西卫视的中国红歌会等。音乐选秀类节目兴起之初,可能是一两个电视台在拼创意,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被全面模仿甚至克隆。这时,各台之间拼的就是资本、人力和财力。后劲不足的节目很快就会被击垮直至消亡。这种无差异化的平民选秀节目跟风行为,导致了频道资源、时段资源和观众注意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从2007年起,再也没有哪一档节目能够重复超级女声的辉煌,即便是同由湖南卫视倾力打造的快乐女声。快乐女声是和于2009

10、年5月起举办的大众歌手赛。虽然和超级女声一脉相承,但却无法企及后者的成功。首先,快乐女声简单复制超级女声赛制,改动有限,难以给观众新鲜感;其次,电视台和经纪公司对选手进行大肆炒作,远离音乐本身,让观众感到厌倦;最后,同类节目争抢市场,分流了大批观众。为了获取更高的收视率,2011年快乐女声不惜越过广电总局划定的选秀类节目不得超过90分钟的时限,最终吞下苦果。当届快乐女声总决赛结束后,广电总局通报,停止湖南卫视 2012 年举办群众参与的选拔类电视活动。这是广电总局给音乐选秀类节目开出的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张罚单。人们开始质疑,中国的电视音乐选秀类节目是否已经发穷途末路了。(四)改良期:“中国好声音

11、”和“我是歌手”异军突起不分伯仲2012年夏季开播的中国好声音回应了人们的质疑。“好声音”引燃新一轮的选秀热,无论是收视率还是节目获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之超级女声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好声音是浙江卫视与灿星制作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是荷兰音乐选秀类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的中国引进版。它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的首次制播分离。制作团队灿星制作与播出平台浙江卫视达成协议,如果节目收视率达到一定标准,将由双方共同参与广告的分成;如果节目达不到规定的收视标准,灿星制作将单方面承担广告商的损失。利润与风险双重刺激下,灿星制作不惜成本与投入打造最好的产品。中国好声音不论是在内

12、容的编排还是节目构成的要素或是节目本身的推广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首期收视率破%,第二期达到%,到2012年9月30日的“巅峰时刻”,则创下了高达%的收视率纪录。其间话题不断,影响力延伸到互联网。不到一个月,中国好声音网络覆盖量超2亿条,新浪微博已有76万粉丝,视频观看次数超3700万。中国好声音大热之后,观众的视听需求被抬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一时间很难有节目可以填补观众视听觉上的“空白”。湖南卫视另辟蹊径,突破传统的平民选秀概念,于2013年初推出了中国首档顶级歌手音乐巅峰对决节目我是歌手,强势接班中国好声音。 此档节目引进于韩国MBC电视台顶级歌手竞赛真人秀节目 (我是歌手),目的在于选出最

13、强的歌手,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盛宴。与其他音乐选秀类节目对选手过度包装,强调煽情、夸张铺垫等引起观众注意不同,我是歌手立志打造成专业歌手综艺节目,不管是音乐设备的专业性还是歌手演唱的高品质栏目组都十分注重,强调让选手专心唱歌,让观众尽情享受专业演唱,以证明节目真正尊重音乐,回归音乐本质。据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我是歌手在首播中获得了收视率 和收视份额 % 的好成绩,在同时段收视排名为全国第一。从每周五节目播出前后网友的讨论热度来看,我是歌手毫不逊色中国好声音。可以说,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互为瑜亮,共同掀起了新一轮音乐竞赛类节目的追捧热潮。2音乐竞赛类节目的共同特征(异同)本文旨在研究音乐竞赛类

14、节目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鉴于快乐女声是超级女声的重复,而“青歌赛”的话题性和关注度又远远逊色于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故选取后三者作为事例节目进行研究,以最大限度确保论文内容的合理性。音乐竞赛类节目的内容生产环节大致可分为节目主题、节目规则、选手选拔、评委设立以及节目模式的套用等五个方面,见表2。节目名称节目主题节目规则选手选拔标准评委设立 标准节目模式套用超级女声(2004年首播)想唱就唱全国几个唱区海选,然后选手进行PK进入全国赛进而选出前三甲接受任何喜欢唱歌的女性个人或组合的报名1.歌手、音乐制作人2.观众投票美国FOX电视台美国偶像中国好声音(2012年首播)“I Want

15、You”选手故事+导师盲选,选手选导师,导师“对决”,媒体评审选出前三甲节目组前期海选,择优推荐“好声音”专业音乐人、资深歌手荷兰选秀类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我是歌手(2013年首播)我是歌手共十二场,固定7位选手,每轮抽签决定竞演顺序,两场为一期综合两场排名实行末尾淘汰制,全赛始终保持7位选手节目组在出道歌手中选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歌手大众评审韩国MBC电视台顶级歌手竞赛真人秀节目 (我是歌手) 表2:不同音乐竞赛类节目的内容生产环节及特征(一)节目主题 被全国公认为“零门槛”的超级女声本着“想唱就唱”的主题,只要选手是有梦想有故事的女生,不论长相如何,不论演唱技巧优劣,

16、都拥有追求自己唱歌梦想的权利。这对于怀揣明星梦的小女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超级女声带来了中国娱乐节目“彻底的平民化和娱乐青春化”,每个女生,只要有梦想,只要有胆量,只要愿意秀出自己,都有机会在电视媒介平台上展示自己。这一宣言满足了许多青年人在心中埋藏已久、急需释放的欲望。 中国好声音本着“I WANT YOU”的原则,回归音乐本质,注重权威性和针对性。导师遵循盲选的原则,只注重选手的声音本身,不在乎其外在条件和背后的故事。只听声音进行选择,这种抛开故事和外貌的选秀形式对于观众来说很新颖,但对那些外貌普通的选手、唱功了得的选手又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我是歌手虽然不是选秀类节目,但其本质并没有

17、脱离选拔的基本概念,它通过观众投票实行末位淘汰制。精心的节目安排,绝伦的舞台效果配上顶级的音响设备和词曲改编团队使得演唱条件极尽完美。对于真正的歌手来说,顶尖的现场音效是吸引其参加比赛的重要因素。歌手林志炫就明确表示自己参加比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场的设备。再加上“我是歌手”这个节目主题,大部分的演唱者都想透过节目证明自己是“歌手”而非仅仅是明星,而且歌手与歌手之间的巅峰对决也是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二)节目规则超级女声在向社会甄选选手时,一直强调“平等且自由”的参与平台。节目组通过电视语言记录并刻画选手实现音乐梦想的路径。比赛从报名海选后,先在各大唱区的晋级赛中决出获胜者,而后获胜者代表

18、各唱区进入全国晋级赛,最终在总决赛中诞生冠亚季军。客观地看,每一赛季都有两个多月的赛期,但由于比赛引入了“PK”和大众评选等元素,让整个大赛悬念迭起,至始至终都充满紧张气氛,扣人心弦。中国好声音以栏目的环节设置和规则制定呈现出故事化框架:“导师盲选导师抉择导师对战年度盛典”。在线性叙事中,每个阶段都安排悬念与矛盾冲突。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任玲玲认为,这种冲突在盲听盲选中运用最为成熟。盲听盲选环节以本位的悬念性和可能出现的反差性,将观众选择、导师选声音、选手选导师有机结合。同时,节目还避免了繁复拖沓的赛制,显得紧凑精致。我是歌手第一季共十二场固定七位选手,每轮抽签决定竞演顺序,两场为一期

19、,第二场结束后综合两场总的得分实行末位淘汰制,最后一场七位歌手竞演决出总冠军。一至十场中除第一场演唱自己的歌以外其余均要翻唱。这种由歌手个性改编翻唱、歌手与歌手之间竞争淘汰的赛制使得观众在视听觉双重享受的情况下,还能充满刺激地感受成名歌手之间的对决。(3)选手选拔 超级女声除了在性别上要求为女性外,其他方面均不做要求。海选后,选手具有一定话题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因素。此后,话题性和故事性显然成为所有平民类选秀节目的共同之处。中国好声音虽然是在抛开选手外貌的前提下进行盲选,但制作团队在节目前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全国挑选优秀的选手,并对他们的音色、个性、形象、背景等进行严格的筛选,使得每一位选

20、手都充满了故事性。我是歌手是节目组的专家团队经过精心筛选,歌手可能具有一个时代、一种曲风或一个区域等明显的特征。(4)评委设立标准 超级女声与中国好声音在评委的选择上有很多类似之处。这种类似性表现在评委由34人组成,为了突出评委的权威性、专业性和综艺节目的娱乐性,使“评委”这一元素在选秀可视化效果中发挥作用,两个节目在评委的选择上均选用较为专业的音乐人、资深歌手以及拥有较强娱乐精神的歌手艺人等。这样的评委搭配一方面保证了音乐选秀类的专业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话题性。 我是歌手的评委并不是专业的歌手,而是现场的观众,节目组本着公正和创新的原则,分年龄段选取500名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懂得音乐能够欣

21、赏音乐的知音人作为现场观众兼评委,歌手的去留由观众直接投票决定,并且每次的票选都由专家进行现场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做到真正的公正公平公开。每两场得票最低的歌手就会被淘汰,被新的补位歌手替代。(5)节目套用2003年湖南卫视借鉴美国FOX电视台美国偶像节目,尝试性地推出了不分唱法、不论外形、不问地域海选性质的超级男声,使原本普通的电视活动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造星运动,掀起了超乎意料的收视狂潮。2004年湖南卫视乘胜追击推出了超级女声,获得了空前的收视效果,这也是电视选秀类节目的里程碑,自此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全民参与、全民狂欢的娱乐高潮,中国电视的选秀热自此也正式开始。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在节目

22、套用上也颇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是外国节目的中国版引进,中国好声音是荷兰选秀类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的中国版引进,节目的最后选手们会代表中国去与全球其他国家的“好声音”选手进行切磋。我是歌手是湖南电视台对韩国MBC电视台顶级歌手竞赛真人秀节目 (我是歌手)的版权买入,节目的最后并不需要像中国好声音那样与韩国的我是歌手冠军进行比赛。3音乐竞赛类节目目前存在的问题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取得巨大成功后,一批同类型节目相继涌现,如央视中国好歌曲,北京卫视最美和声,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江苏卫视全能星战,安徽卫视我为歌狂等。再加上湖南卫视快乐男声,青海卫视花儿朵朵,山东卫视天籁之声等已经存

23、在的音乐竞赛类节目,整个市场已近饱和。每个周末的黄金收视时间,各大卫视的音乐竞赛类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出奇招比拼收视率。但不得不承认,音乐竞赛类节目不断的推陈出新或是彼此效仿已经让观众的视听觉产生了倦怠感。部分节目为博取收视率不断进行低级炒作,更是引来一片骂声。音乐竞赛类节目在短暂的振兴之后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一)“拿来主义”的使用现在音乐竞赛类节目大多都采用“拿来主义”,缺乏本土创新。一个节目套用成功,导致各类节目的套用和模仿。超级女声模仿美国偶像;中国好声音买进荷兰The Voice of Holland,甚至导师转椅也是直接空运过来;我是歌手则借鉴了韩国版我是歌手而制作

24、,完全原创的本土音乐竞赛类节目寥寥无几。通过版权引进,节目制作成本大大降低。由于范本已经固定,中国的制作团队只能结合国情进行小幅度的改良,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创新活力。长此以往,不单观众的审美会造成疲劳,更重要的是节目的制作团队也会慢慢地失去创造力。久而久之,音乐竞赛类节目就只能在模仿和购买版权中发展,而这样的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只能是衰落甚至消亡。(2)节目内容同质化严重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为代表的筛选流程已经十分成熟:先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扫荡式的海选,参赛者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也笑料百出;之后展开分赛区比赛,选出各地区的十强或二十强,竞争开始激烈起来;最后则是比赛的白热化阶段全国总决赛

25、,优中选优,选手及其粉丝共同努力,选手唱歌、粉丝拉票。在节目的全国决赛阶段中,竞争机制更加残酷、刺激,每轮比赛都会淘汰12名选手,直至产生总冠军。选手的去留主要由大众决定,评委的作用是点评和筛选PK选手。这种开放式的音乐竞赛模式从2004年开始,一直延续到2013年的选秀节目中,如激情唱响、之声等。新兴节目以全新的竞赛模式取得成功后,也难逃被同质化的命运。中国好声音的盲选模式、队战模式被中国好歌曲原样照搬,我是歌手的歌手对决模式被我为歌狂改良采用。打开电视,观众难以从遍地开花的音乐竞赛类节目中找到新鲜感,自然也不会为收视率提供更大帮助。(3)过度追求商业利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电视台一步

26、步走向市场,自负盈亏,通过获取商业利益来维持生存。广告作为电视台的经济支柱,其投放和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息息相关:收视率越高的电视节目,广告费用就越高,广告植入的数量也随之水涨船高。音乐竞赛类节目在运作过程中无不透露着浓厚的商业气息。首先,广告统一天下。赞助商的LOGO随处可见,不仅节目以赞助商的LOGO来冠名,而且在现场直播时,也总安插有赞助商的LOGO标识物,并且在每次要宣布选手的命运时也会安排“广告之后再回来”的广告环节。其次,媒体造星痕迹明显。虽然音乐竞赛类节目打出的口号是“注重音乐本质”,即选出音乐素养高的选手,但出于商业利益的驱使,媒体总是更多地“关注”能够具备吸引更多受众眼球潜质的选

27、手,与“回归音乐”的初衷并不贴近。更有甚者,为了追求节目的收视率,节目组更注重于选手背后的个人故事,而在这些故事中不乏胡编乱造、夸大其词者。节目组为了达到节目效果,吸引观众眼球,把节目重点放在绯闻炒作、娱乐宣传、故事捏造等方面,使得音乐竞赛类节目渐渐忽略音乐本身。即便是我是歌手这样在音乐性上较比其他两个节目更关注于歌手的演唱及音乐本身的节目,也不乏就节目中的竞演嘉宾进行宣传炒作的娱乐报道。(4)操作机制的不完善音乐竞赛类节目以竞赛选拔为主,自然存在着竞争性,有竞争就会有优胜劣汰,怎样才能让参赛的选手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心服口服,因此确保节目过程中的公平、公正是很重要的。从目前国内音乐竞赛类节目整

28、体来看,赛事流程操作机制不够完善,总会有黑幕爆出,透明程度存在争议,严重伤害了此类节目的公信力。音乐竞赛类节目正越来越变成商业化运作下的一场商业营销,在这种商业运作下,公平性是很难得到保证的。目前国内几大音乐竞赛类节目均引进了评委(导师)机制,大多由资深歌手、制作人等专业团队组成评委团决定选手的去留,以期通过此种较为专业性的手段来确保节目的公平、公正性。但是这些“权威人士”看似公平的点评及评判标准,其实存在着极大的人为因素,往往将公平竞赛演变成评委(导师)和节目组对“民意”的越俎代庖,这样就致使很多选手刻意迎合评委(导师)的喜好,这不仅让选手迷失方向,也减弱了节目所承担的娱乐功能。即便是我是歌

29、手这样由大众评审决定选手去留的节目,也不断被质疑节目公平性的问题。 4音乐竞赛类节目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明晰音乐竞赛类节目的基本特征后,结合当前问题,笔者对音乐竞赛类节目的未来发展有以下几点展望:(一)立足本土,注重创新目前的音乐竞赛类节目大多采用版权购买的方式,最多是在版权购买之上再本土化一点,但其本质还是外国的创意思想。笔者看来,外国节目的版权引进的确可以拉动收视,给国内的观众一个崭新的体现,但模仿终究是模仿。假如没有创新或是在国外节目制作上的大规模本土化,很容易使得观众审美疲劳。虽然2014年又有很多新的音乐竞赛类节目涌现,但还是没有脱离2013年音乐竞赛类节目的影响,仍旧以“声音”、“歌曲

30、”等节目名称来复制以往的节目。虽然新近的节目在内容上做了很多改进和创新,但是创新也还是在原有创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加工而已,并没有在本质上创新。没有创新何来发展,电视音乐节目的从业者应精准研判国内市场,精心策划节目内容,立足本土、努力创新、推出精品、突出个性,而不是一味地依靠版权购买赢得收视;同时,节目内容要避免庸俗和低级趣味,回归音乐本质,以正能量影响观众,让电视音乐节目尤其是音乐竞赛类节目成为真正的全民娱乐节目。(2)坚持制播分离,注重节目标准到目前为止,国内电视节目的制播分离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电视台将节目交给电视台以外的人做,但是电视台掌握着节目的选题策划,只是把摄像、剪辑、编导让外人完成,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