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9 ,大小:283.87KB ,
资源ID:24507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507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学.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学.docx

1、教育学1.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教育学的理论性质 四、教育学的价值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3.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4. 教育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系统教育学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揭示教育规律5. 教育是一种具有价值取向的活动系统教育学形成教育价值观念6. 教育是一种艺术活动教育学探索教育的艺术教育学的任务: 揭示教育规律 形成教育价值观念 探索教育艺术 7. 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与形成(二)教育学的发展与深化(三)教育学的时代特征(一)教育学的萌芽与形成8. 萌芽阶段停留在经验基础上对教育的认识,未从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中国、西

2、方古代教育思想论语、学记、理想国、论演说家的培养等)。9. 独立形成阶段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确立;反映教育本质或规律的概念体系的形成;科学研究方法的出现。 (学科形成的标志)。10.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1. 教育学的历史形成教育学的逻辑形成:12. 教育经验来自教育实践,最初的教育经验是自发产生的,它常常是一种无意识、也无科学根据的朴素行为,是人类对教育的最初级的认识,具有明显的直观性、表面性、局限性和偶然性。13. 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问题认识的较高级阶段。它首先是人们在丰富经验基础上的判断,是思维初步加工的产物;其次它取决于人们依据一定的世界观和教育目标所做出的选

3、择,即价值取向。14. 教育科学是人们对教育问题认识得更高级阶段,是人们对各种教育问题加以分析、研究而得出的高度准确性的认识。15. 教育经验教育思想教育科学是从低到高的升华和抽象过程,是人们对教育问题认识的三个阶段。 16. 教育学的形成过程不只是一个历史积累、发展的过程,也是现实教育中人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教育学家 教育思想家 教育实践者 (二)教育学的发展与深化17. 1、教育学的发展18. 形成了教育学科群纵向发展(学前教育学、中小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等);横向发展(教育哲学、教育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

4、测量学等)学科内部分化(教育概论或原理、教学论、课程论、德育论、教育史等)。19. 出现了各种教育学流派传统教育学(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杜威)、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等。2、教育学的深化教育问题的转换由“怎么做”转向“是什么”、“为什么”元教育学、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提出(教育学的独立性、科学性?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相互呼应教育学发展历程的启示:20. 教育学发展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并反映其发展的要求。21. 不同国家教育学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 (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学、德国的文化教育学、前苏联与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等

5、)22. 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判和借鉴。(三)教育学的时代特征23. 教育学的研究领域急剧扩大24. 教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模式多样化25. 教育学发生了细密分化,形成了教育学科体系26. 教育学研究日益注重与教育实践的密切联系27. 教育学研究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28. 教育学的理论性质(一)学科分类(二)教育学的综合性(三)教育学的人文性(一)学科分类29. 从性质上分:30. 基础学科(理论)是对现象世界(客观事物)的解释或预测。它以解释为功能,以假设与结论间的严密推演为形式。 31. 应用学科(理论)是关于如何改造现象世界的建议和规定。它以指导和干预实践或者说解决问

6、题为功能,以目标与建议间的密切关联为形式。从对象上分:32. 哲学关于思维的科学33. 自然科学(学科)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物理学、化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等)。34. 社会科学(学科)以人类所构成的社会形态及其运作方式为研究对象(人口学、管理学、历史学、法理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35. 人文科学(学科)以人自身为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综合性36. 1.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综合37. 教育学理论是二者的综合(综合理论),即它既要对教育现象或事实做出解释,又要对教育现实的改造提出建议。38. (人们往往把教育学分别与基础理论或应用理论相对照,从而得出教育学不具解释力或不实用的结论,

7、以否定教育学的科学性)39. 2. 多学科的综合40. 教育学是哲学和科学在教育领域的综合41. 哲学教育学的假设42. 科学教育学的内容思考:43. 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44. 教育学的独立性问题是否需要一门独立的教育学?如何理解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怎样保持教育学的独立性?(三)教育学的人文性45. 1. 教育学知识性质的人文性46. 教育学是有关教育的道理,但教育不同于客观存在的物体,教育的道理亦不同于客观的物之理,教育的事情牵涉到的是活生生的、具体的、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人的活动。因此,教育学的知识具有个体性、不确定性、非精确性和生成性等特点,而这些都是

8、人文性的表征。2. 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理解”47. 教育研究对完整人的认识,对教育的认识,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的分析,也不是把人、教育作为孤立的个体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理解和解释。48. 教育学不是把教育作为纯粹的事实进行分析,而是注重事实与人的关系,重心在于人及其意义。49. 理解人文科学典型的研究方法3. 教育问题的主观性50. 科学研究的前提是问题的存在51. 自然科学的问题是自然本身的问题,具有客观性;人文科学的问题是人本的问题,具有主观性。52. 自然科学要描述和说明“事物”,研究者和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二分的;人文科学则要理解和感悟人及其活动,研究者和所要研

9、究的问题是融为一体的,即教育问题的主观性。(四)教育学的实践性53. “教育科学的最终现实性,不在书本上,不在实验室中,也不在讲授教育科学的教室中,而是在那些从事指导教育活动的人们的心中。”(杜威)54. 实践性知识55. 实践智慧、教育智慧、教师实践性知识56. 教育学的价值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成人之学人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何谓教育之学57.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揭示教育规律,形成教育价值观念,探索教育艺术58. 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萌芽与形成,发展与深化,时代特征59. 教育学的理论性质学科分类,综合性,人文性60. 教育学的价值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10、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61. 教育的历史与本质一、教育的起源二、教育的发展三、教育质的规定性四、教育的结构与功能一、教育的起源(一)认识“教育起源”的意义(二)几种“教育起源”观(三)教育的原典精神(一)认识“教育起源”的意义62. 起源起点、源头、本原;既说明事物存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等,亦即因何而起);又要说明事物因何而生,从何演化出来(原型)。63. “事物的起源也就是它的性质的本原”(二)几种“教育起源”观64. 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动物本能65. 2、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无意识模仿66. 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人67. 4、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传递经验的需要 68

11、. 5、教育的交往起源论人与人的相互作用 6、生命存在说生命存在的本能要求与学习;“教”源于“学”(自我教育),即学习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细胞。69. 论语中“学”字64处,而“教”仅7处。学记中“教”与“学”字之比例为18:43(三)教育的原典精神70. 教育是人的生存需要71. 教育与人的生命活动相关72. 教育的原型 本能活动 模仿活动 交往活动 学习活动二、教育的发展73. (一)教育的发展过程74. (二)教育的形态75. (三)教育发展的启示76. 教育的发展过程 1、原始教育特征(原始社会) 无阶级性 未从生活和生产中分化出来 教育水平极其低下 教育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 2、

12、古代教育特征(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农业社会教育77. 学校的出现教育的形式化78. 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西方鲜明的宗教性)79.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相脱离80. 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少数统治人才81. 教育内容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人之术82. 教育方法主要是机械练习与强迫纪律83. 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84. 古代教育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杰出的教育思想4、现代教育特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成熟期) 信息社会教育85. 教育的公共性教育面向全体公民,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86. 教育的生产性教育与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87. 教育的科学性依赖科学发展教育,摆脱经验主义、主

13、观主义和官僚主义88. 教育的国际性与国际接轨、国际交流89. 教育的变革性不断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改革90. 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91. 教育内容科学与人文的统一92. 教育成为贯穿每一个人一生的活动(二)教育的形态以教育系统自身为标准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93. 以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为标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94. 以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为标准农业社会教育、工业社会教育和信息社会教育(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现代社会教育)(三)教育发展的启示95. 教育的发展经历了非形式化形式化制度化的过程,并向着非制度化发展。96. 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既具有历史制约

14、性,又具有历史继承性。97.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三、教育质的规定性(一)教育的概念分析(二)教育的若干命题(三)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概念分析98. 1、日常生活中的“教育”9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作为一种事业)100. “你是如何教育好你的孩子的?” (作为一种方法)101. “看完这部电影,我受到了很大教育” (作为一种结果)102. 教育意味着向善的方向发展;意味着深刻的精神转变过程;意味着对象的主观接纳和认同。2、理论陈述中的“教育”103. 规范(纲领)性用语:用来表达一种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应该是什么。104. 描述性用语:把教育作为一种事实进行描述。105. 规定性用语:作者本人创制的,并在自己的论述中始终遵守的。3、语词指称上的“教育”106. 汉语中“教育”:107. 甲骨文中的“教”和“育”。“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其作善也。” (说文解字)“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 (中庸)108. 西文中的“教育”109. 英、德、法、西班牙,包括俄语,“教育”均源于拉丁语“educare”。“e”有“出”意思;“duca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