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4.50KB ,
资源ID:244816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4816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十四篇《资治通鉴北魏孝文帝迁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十四篇《资治通鉴北魏孝文帝迁都》.docx

1、第十四篇资治通鉴北魏孝文帝迁都第十四篇资治通鉴北魏孝文帝迁都一、作者简介及成书经过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字公实,后改君实,原号迂夫,后改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北宋第四代皇帝)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年方20,中进士甲科。宋英宗(赵曙,10321067)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赵顼,1048年-1085年)熙宁(1068-1077)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

2、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

3、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 司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十九年,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1066),至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 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凉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 在政治观点方面,司马光主张

4、法制永远不变,其政治思想比较保守。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变也”;他认为,象周威烈王命晋大夫魏斯等为诸侯,是弃“先王之礼”,废“祖宗之法”。与王安石是政敌。司马光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月十八日,司马光出生于光州光山,此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令,所以给他起名光; 2 六岁时,司马池就教司马光读书,七岁时,不仅能背诵左氏春秋,还能讲明白书的要意;并且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一件震动京洛的事。天圣九年(1031年) ,司马光随父亲司马池从东京出发,一路经洛阳、潼关、宝鸡,过秦岭,前往四川广元,出任利州转运使,在栈道上遇着巨蟒,他沉着冷静地手持利剑,扎进巨蟒的尾巴上,使巨蟒疼痛得一震,滚下了深不可测

5、的栈道下边。 5 司马光的博学来自多方面,一方面他好学强识,另一方面他的父亲也着意培养。他既诚实聪明,又十分懂事,深得父亲喜爱。同时,每逢出游或和同僚密友交谈,司马池总好把他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使司马光不论在知识方面,还是见识方面,都“凛然如成人”。好多当时的大臣、名士,都很赏识司马光。 尚书张存主动提出将女儿许配给司马光。担任过副宰相的庞籍在司马池死后,把司马光当成自己儿子一样培养、教育。司马池辗转河南、陕西、四川各地为官,始终把司马光带在身边。所以,司马光在十五岁以前就跟随父亲走过好多地方,在这些地方访古探奇,赋诗题壁,领略风土人情,极大地丰富了司马光的社会知识。 5 步入官场宝元元年(1

6、038年),司马光二十岁,他参加了会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从此步入仕林,初任华州(今陕西华县(判官。此时司马池正任同州(今陕西大荔)知州,两地相距较近,司马光经常前往探望父母。在同州他结识了同科进士石昌言,石早有才名,在同州当推官,虽比司马光大二十多岁,但两人很谈得来,经常在一起交流学问,谈古访今,成为忘年之交。同年,他和张存的女儿结婚。 5 宝元二年(1039年),因父亲调往杭州任职,司马光辞掉华州判官,改任苏州判官。正当他怀着远大的抱负,在仕途上步步上进时,他的母亲病逝了。按照封建礼教,他必须辞官回家服丧三年。在此期间,北方党项族人元昊称帝,建立了西夏国,西夏为了摆脱对宋朝的臣属地位,同宋

7、朝发生了战争,宋朝连连失败。宋仁宗为了加强军事防御力量,要求两浙添置弓手,增设指挥使等官职。司马父子认为这样做,并没有什么好处。于是由司马光代父草拟论两浙不宜添置弓手状,从各方面阐述添置弓手增设武官。 5 庆历元年(1041年)十二月,司马池病死在晋州,司马光和兄长司马旦扶着父亲的灵柩回到了故乡夏县。双亲的相继去世,使司马光悲痛万分,他叹息“平生念此心先乱”。但他在居丧期间,把悲哀化作发奋读书作文的动力,以排遣无尽的悲伤和寂寞。在此期间,他读了大量的书,写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章,如十哲论、四豪论、贾生论,对一些古人古事,根据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提出见解。 5 在居丧三年的时间里,他了解了许多下层社会

8、生活的情况。庆历四年(1044年),二十六岁的司马光服丧结束,签书武成军判官,不久又改宣德郎、将作监主簿,权知丰城县事。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取得“政声赫然,民称之”的政绩。 5 在工作之余,他大量阅读典籍,写下不少论文,如机权论、才德论、廉颇论、应侯罢武安君兵、项羽诛韩生、汉高祖斩丁公、甘罗、范睢、秦坑赵军等几十篇。家庭影响司马光受父亲的诚实教育的影响,一生诚信。大概在五、六岁时,有一次,他要给胡桃去皮,他不会做,姊姊想帮他,也去不掉,姊姊就先行离开了,後来一位婢女用热汤替他顺利将胡核去皮,等姐姐回来,便问:“谁帮你做的?”他欺骗姊姊是自己做的,父亲便训斥他:“小子怎敢说谎。”司马光从此不敢说谎

9、,年长之后,还把这件事,写到纸上,策励自己,一直到死,没有说过谎言。邵雍的儿子邵伯温还看过这张纸。清人陈宏谋说:“司马光一生以至诚为主,以不欺为本。”後人对司马光盖棺论定之语,也是一个“诚”字。 诚信卖马司马光要卖一匹马,这匹马毛色纯正漂亮,高大有力,性情温顺,只可惜夏季有肺病。司马光对管家说:“这匹马夏季有肺病,这一定要告诉给买主听。”管家笑了笑说:“哪有人像你这样的呀?我们卖马怎能把人家看不出的毛病说出来!”司马光可不认同管家这种看法,对他说:“一匹马多少钱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我们做人必须得要诚信,要是我们失去了诚信,损失将更大。”管家听后惭愧极了。低调淡泊司马光性情淡

10、泊不喜奢华,他在训俭示康中曾提到小时后长辈会给他穿华美的衣服,他总是害羞脸红而把它脱下。宝元年间中举时,曾得到仁宗的接见。酒席宴会上,每人都在头上插满鲜花,肆无忌惮地嬉戏取乐,唯独司马光正襟危坐,也不戴花。被同行的人提醒后,司马光才不太情愿地戴了一朵小花。 司马光有一个老仆,一直称呼他为“君实秀才”。一次,苏轼来到司马光府邸,听到仆人的称呼,不禁好笑,戏谑曰:“你家主人不是秀才,已经是宰相亦,大家都称为君实相公!”老仆大吃一惊,以后见了司马光,都毕恭毕敬地尊称“君实相公”,并高兴地说:“幸得大苏学士教导我”司马光跌足长叹:“我家这个老仆,活活被子瞻教坏了。” 坚不纳妾北宋士大夫生活富裕,有纳妾

11、蓄妓的风尚。司马光是和王安石、岳飞一样,极为罕见的不纳妾、不储妓之人。婚后三十年余,妻子张夫人没有生育,司马光并未放在心上,也没想过纳妾生子。张夫人却急得半死,一次,她背着司马光买了一个美女,悄悄安置在卧室,自己再借故外出。司马光见了,不加理睬,到书房看书去了。美女也跟着到了书房,一番搔首弄姿后,又取出一本书,随手翻了翻,娇滴滴地问:“请问先生,中丞是什么书呀?”司马光离她一丈,板起面孔,拱手答道:“中丞是尚书,是官职,不是书!”美女很是无趣,大失所望地走了。还有一次,司马光到丈人家赏花。张夫人和丈母娘合计,又偷偷地安排了一个美貌丫鬟。司马光不客气了,生气地对丫鬟说:“走开!夫人不在,你来见我

12、作甚!”第二天,丈人家的宾客都知道了此事,十分敬佩,说俨然就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白头偕老的翻版。唯独一人笑道:“可惜司马光不会弹琴,只会鳖厮踢!”张夫人终身未育,司马光就收养了哥哥的儿子“司马康”,作为养子。司马光就如此和妻子相依为命。洛阳的灯会享誉天下,逢元宵节,张夫人想出去看灯,司马光说:“家里也点灯,何必出去看?”张夫人说:“不止是看灯,也随便看看游人。”司马光一笑,说:“看人?怪了,难道我是鬼吗!”典地葬妻司马光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居所极简陋,於是另辟一地下室,读书其间。当时大臣王拱辰亦居洛阳,宅第非常豪奢,中堂建屋三层,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司马光

13、的妻子去世后,清贫的司马光无以为葬,拿不出给妻子办丧事的钱,只好把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出去,置棺理丧,尽了丈夫的责任。司马光任官近40 年,而且官高权重,竟然典地葬妻。重读历史,让人深思。俗语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封建社会,大多数人苦读寒窗,跻身仕途,无不是为了显耀门庭,荣华富贵,泽被后世,荫及子孙。在这些人面前,司马光的清廉更显可贵。嘉祜八年三月,宋仁宗诏赐司马光金钱百余万,珍宝丝绸无数,但司马光不为所动。司马光年老体弱时,其友刘贤良拟用50万钱买一婢女供其使唤,司马光婉言拒之,他说:“吾几十年来,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五十万市一婢乎?” 二、体例与成就资治通

14、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资治通鉴为北宋司马光撰,原名通志,宋神宗因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定名为资治通鉴。全书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民族关系、文化、人物事迹等。全书共294卷,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秦纪、汉纪、魏纪、晋纪、宋纪、齐纪、梁纪、陈纪、隋纪、唐纪、后梁纪、后唐纪、后晋纪、后汉纪、后周纪。在横跨中国16个朝代,一共1362年的历史中,详近略远,隋唐五代371年,占全书40%,史

15、料价值最高。很明显的他多次着墨在其中的贤明政治时期,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等。资治通鉴具有强烈的正统立场,在分裂时代,如三国,魏有纪,蜀、吴无”纪“;南北朝时代,南朝有”纪,北朝无“纪”;五代有“纪”,而十国无“纪”。又如通鉴载魏明帝太和五年:“(诸葛)亮帅诸军入寇,围祁山,以木牛运。”对此朱熹曾表达他的不满曰:“三国当以蜀汉为正,而温公乃云,某年某月诸葛亮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训?缘此遂欲起意成书。推此意,修正处极多。若成书,当亦不下通鉴许多文字。但恐精力不逮,未必能成耳。若度不能成,则须焚之。”概述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又名元宏。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

16、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即位时仅5岁,改年号为延兴。由于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为太子时,生母即被赐死,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即位时年纪太小,由祖母冯太后执政,对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化的改革,孝文帝便受此影响。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太和十八年(494年),他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

17、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士族联姻,又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恂,这一举动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孝文帝改革”。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日(499年4月26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享年33岁,谥号孝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然而孝文帝去世以后仅仅过了25年,北魏边镇鲜卑军事集团就发动反汉化运动六镇起义。迁都原因: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

18、,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这段话清晰表明: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迁都以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有关。第二,统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孝文帝曾说:“国

19、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第三,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

20、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第四,地理环境的影响。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举措,不仅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结果使洛阳在曹魏

21、、西晋之后再度繁华、辉煌。客观上,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促进了民族融合,方便了对中原地区的管理,也有利于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当然也促进了历史的前进 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因当时的客观形势决定的。北方统一后,长期的民族征服战争已经过去,实行文治的任务提到日程上来。平城(今山西大同)作为都城已近百年,要实行文治,移风易俗,平城的守旧势力太大,而洛阳位于南北之中,是东汉、魏、晋以来历代都城所在,又是中原的文化中心,迁都洛阳,一方面可以摆脱守旧势力的威胁,另一方面便于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平城一带气候寒冷,6月降雪,风沙长起,再加上经常发生水、旱、疾疫之灾,发展农业有其局限性。平城自作为都城以后,人口集中,游食

22、者多,粮食供给发生困难。早在拓跋嗣(太宗)统治时期,就有迁都之意,后来,虽因大臣的劝阻而打消,但仍把一部分饥民迁到河北去“就食”。均田制颁布后,黄河流域的农业恢复很快,北魏政府日益依赖黄河流域的租调,为保租调剥削,就要在政治、军事上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平城偏于北方,而居住在魏北方的柔然势力还很强大,它时刻威胁着魏都城的安全,因而迁都洛阳势所必然。孝文帝迁都恐怕大臣反对,因而是通过假意的南伐来实现的。公元493年,孝文帝召集羣臣议论南伐事宜,羣臣都不赞成,但不敢开口、任城王澄站出来反对,孝文帝大怒,厉声喝斥任城王:“国家是我的,任城王你想破坏众人的意志吗?”任城王对答道:“国家虽是你的,但我是

23、国家之臣,看到国家即将出现危险,我怎能不说!”双方争执不下,于是孝文帝宣布退朝。回宫后,召任城王入见,孝文帝对任城王说:“我在明堂声色俱厉喝斥你,是怕羣臣坏我大计。国家自朔土兴起,迁居平城,此是用武之地,不可实行文治,现在要移风易俗,实在很难。我想借南伐之名迁居中原,你认为怎么样?”任城王澄说:“陛下欲卜宅中土,经略四海,此周汉所以兴隆也。”孝文帝又问:“北方人习旧恋故,一定会惊扰,怎么办?”任城王答道:“非常之事,不是平常人所能知道的。陛下圣心决断,他们即使不赞成也无可奈何!”孝文帝高兴地说:“任城王,就是我的子房(张良)!”。6月,孝文帝下令作南伐准备,修黄河桥,命尚书李冲负责武选。7月,

24、戒严全国,布告四方,进行南伐。几天后,孝文帝率30万大军从平城出发,一路上秋爾连绵,9月到达洛阳,稍停几天后,孝文帝戎服执鞭,命全军继续南进。羣臣稽首跪在马前。孝文帝问道:“庙算已定,大军将进,诸卿还有何话说?”尚书李冲等回答说:“今天的举动,天下都不愿,唯陛下孤行,臣不知陛下为众南伐竟是何意?臣等以死相谏,请陛下停止南伐。”孝文帝大怒:“我要经营天下,期望统一,卿等儒生,屡疑大计,是为刑法所不容,你们不要再说了。”策马将出,于是安定王元休等跪在马前哭谏,孝文帝对羣臣说:“今天动而无成,何以示后人!朕世代居于幽朔,想南迁中土,如果不南伐就迁都于此,你们以为如何?愿迁者站左边,不愿迁者站右边。”

25、南安王元桢上前说:“成大功者不谋与众,今天陛下若停止南伐,迁都洛邑,这是臣等所愿,也是苍生之幸。”羣臣皆呼万岁。虽有一些人不愿南迁,但更不愿南伐,二者比较起来,南伐比南迁风险更大,所以都不敢说什么,迁都的事就这样决定了尚书李冲这时对孝文帝说:“陛下定都洛邑,宗庙宫室不可能马上建成,愿陛下暂回平城,等羣臣营建完工,再迁都不迟。”孝文帝怕回到平城,北人恋故难迁,于是就说:“朕将巡查州郡,到邺少停,明年春上回洛,不宜北归。”就派任城王澄回平城晓喻留守平城的百官迁都之事。派镇南将军于烈回去镇守平城,并负责处理政务。这年10月,孝文帝进金墉城,征穆亮、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尔营建洛都,然后孝文帝经虎牢到滑

26、台。任城王澄回到平城,留守平城的官员听说迁都无不惊骇,任城王援引古今,耐心劝说,人心才平定下来。任城王回到滑台报告,孝文帝听后非常高兴地说:“非任城王,朕事难成。”第二年9月正式迁都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遭到守旧的鲜卑贵族的激烈反对,北魏政权中鲜卑族的元老穆泰、元丕、陆就是其代表。他们认为,鲜卑贵族之所以能统治中原,是因为鲜卑人勇悍善战,习惯于马背上的生活方式,倘若南迁,生活方式的转变会使鲜卑人的气质变得脆弱,失去过去强悍善战的性格和习惯。另外他们又恐孝文帝宠幸汉人而疏远他们,害怕自己的政治地位受到影响,因而,极力反对迁都。定都洛阳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愿携带家财跋涉艰险的旅途,又怕洛阳暑热

27、,仍拒不赴洛。孝文帝允许部分鲜卑贵族留家代北,冬来夏去,时人称他们“雁臣”,但是,守旧贵族的反抗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太子悔打算轻骑逃回代北,被废为庶人。后来又因谋反被孝文帝处死。穆泰、陆叡等人联络家室王公,在平城发动叛乱,鲜卑费族八姓除于氏外都有人参预。孝文帝派任城王澄平定了这次叛乱。第一段(永明十一年)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羣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卷138)【注释】永明十一年:即公元493年。永明,齐武帝萧赜年号。注:南朝依次是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奉南朝为正统。魏主:指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亦即元宏。即

28、位时年仅5岁,由太皇太后冯氏当政。太和十四年(490年)冯氏死,他才亲政。亲政后,于493年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并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封建化的进程,都起了积极作用。齐:即南齐。公元479年萧道成代宋建立,都城建康(今南京),为南朝之一,502年为梁所代。【译文】魏孝文帝因为平城气候寒冷,夏季六月时还在下雪,而且经常狂风大作,飞沙漫天,所以,准备把京都迁到洛阳。但他又担心文武官员们不同意,于是,提议大规模进攻南齐,打算以这种名义胁迫大家。在明堂南厢东边的偏殿斋戒之后,让太常卿王谌占卜,得到“革卦”,孝文帝说:“商汤王和周武王进行变革,是适应上天之命,顺应百姓之心的。没有比

29、这更吉祥的了。”文武官员没有人敢说什么。尚书、任城王拓跋澄说:“陛下继承几代累积下来的大业,并使之发扬光大,拥有了中原土地,而如今却要讨伐还没有臣服的对象,在这时得到了商汤王和周武王变革的象辞,恐怕这并不全是吉利。”孝文帝立刻严厉地说:“繇辞说:大人物实施老虎一样的变革,你为什么要说这不吉利呢?”拓跋澄说:“陛下作为飞龙兴起已经很久了,怎么到今天又实施如同老虎一样的变革?”孝文帝立刻发怒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任城王打算要阻止大家吗?”拓跋澄说:“国家虽然是陛下所有,而我是国家的臣属,怎么可以明知危险而不说出来呢?”孝文帝过了很长时间才缓和了气色,说:“每个人都该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又有什么关系

30、!”孝文帝回到皇官,立刻召见拓跋澄,劈头就说:“刚才关于革卦的事,现在要进一步和你讨论一下。在明堂上,我之所以大发脾气,是因为害怕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破坏了我一个大的决策,所以,我就声色俱厉,以此吓唬那些文武官员罢了。我想,你会了解朕的用心。”于是命令左右侍从退下,对拓跋澄说:“今天我所要做的这件事,确实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国家是在北方疆土上建立起来的,后来又迁都到平城。但是,平城只是用武力开疆拓土的地方,而不宜进行治理教化。现在,我打算进行改变风俗习惯的重大变革,这条路走起来确实困难,朕只是想利用大军南下征伐的声势,将京都迁到中原,你认为怎么样?”拓跋澄说:“陛下您打算把京都迁到中原,用以扩大

31、疆土,征服四海,这一想法也正是以前周王朝和汉王朝兴盛不衰的原因。”孝文帝说:“北方人习惯留恋于旧有的生活方式,那时,他们一定会惊恐骚动起来,怎么办?”拓跋澄回答说:“不平凡的事,原来就不是平凡的人所能做得了的。陛下的决断,是出自您圣明的内心,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孝文帝高兴地说:“任城王真是我的张子房呀!”第二段(九月乙亥)魏主自發平城至洛陽,霖雨不止。丙子,詔諸軍前發。丁丑,帝戎服,執鞭乘馬而出。羣臣稽顙於馬前。帝曰:“廟算已定,大軍將進,諸公更欲何云?”尚書李沖等曰:“今者之舉,天下所不願,唯陛下欲之。臣不知陛下獨行,竟何之也!臣等有其意而無其辭,敢以死請!”帝大怒曰:“吾方經營天下,期

32、於混壹,而卿等儒生,屢疑大計,斧鉞有常,卿勿復言!”策馬將出,於是安定王休等並殷勤泣諫。帝乃諭羣臣曰:“今者興發不小,動而無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遷中土;苟不南伐,當遷都於此,王公以為何如?欲遷者左,不欲者右。”南安王楨進曰:“成大功者不謀於眾。今陛下苟輟南伐之謀,遷都洛邑,此臣等之願,蒼生之幸也。”群臣皆呼萬歲。時舊人雖不願內徙,而憚於南伐,無敢言者;遂定遷都之計。【注释】六月乙亥:公元493年9月27日。丙子:9月28日。丁丑:9月29日。霖雨:连绵大雨。霖,久雨。戎服:军服,这里用如动词。稽颡(音启嗓):古时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惶恐。稽:叩头至地。颡,额。庙算:庙堂的策划。指朝廷决定的重大谋略。李冲(450年498年),原名李思冲,字思顺。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名臣,镇北将军李宝的幼子。官至尚书右仆射。曾建议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