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111.36KB ,
资源ID:244652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4652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

1、学年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解析版2015-2016学年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一、单选题:共20题 1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代社会结构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及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正德以前,多数百姓致力

2、农业;正德以后,从事工商业者增多,农业从业人口减少。这并不能说明农业衰退、财富分配不均、无业游民促进了工商业发展。故答案为B。 2阅读下表。对此表解释正确的是注:宋太祖开宝九年的户数指数为100A.北宋农业经济逐渐走向衰退 B.北宋中后期可能出现人地矛盾C.北宋农业的亩产量大大增加 D.北宋中后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农业发展。表格中显示不出农业经济发展趋势,走向衰弱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根据表格中户数呈增长趋势,而垦田数(亩)变化不大,可以判定出现了人地矛盾,故B项正确;亩产量大大增加在表格中无法判断,故C项错误;北宋中后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在表格中没有涉及,故D

3、项错误。 3据全唐文记载:“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节度使常加存问,除收舶脚进奉外,任其往来通航。”皇帝诏令允许蕃客“自为贸易,不得重加率税”。这反映了唐朝A.海上丝绸之路繁盛 B.经济重心南移刺激外贸C.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设立机构加强外贸管理【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对外贸易。题干中反映的是福建等地区外来贸易频繁,皇帝下令对其“不得重加率税”,可见政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故C项正确;题干不是重点反映海外贸易的繁盛,故A项错误;唐朝时期经济重心没有转移到南方,故B项错误;设立机构加强外贸管理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4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

4、,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这表明北宋A.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业的发展。从材料看出,在北宋时商人从政府购置通行证,凭证支盐、销售,故A项错误;材料所说为政府允许民间商人从事盐的买卖活动,B项表述与材料相反;春秋时期至北宋以前,盐都是由政府专卖;北宋时,实行盐税法,除蚕盐、两税盐钱外,还推行商运法和官卖法,后改行钞盐,一定程度上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盐业买卖必须得到政府同意,政府允许民间商人从事盐的买卖活动,这有利于私人商业的发展,而不是压制,也不是要突出

5、政府对盐业的垄断,是放松而不是放弃,故D项错误。 5汉书食货志记载:元帝即位,天下大水,关东郡十一尤甚。二年,齐地饥,谷石三百余,民多饿死,琅琊郡人相食。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官及北假田官、常平仓可罢,毋与民争利。上从其议,皆罢之。由此可知,汉元帝罢黜盐官的立足点是A.国计民生 B.盐铁官营 C.儒学治国 D.军事国防【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业的发展。材料“齐地饥,谷石三百余,民多饿死,琅琊郡人相食”反映了灾荒民困现状,与民争利体现了罢黜盐官的目的,关乎国计民生,故A项正确;盐铁官营是措施,不是立足点,故B项错误;儒学治国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故C项错误;军事国防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6某电

6、视剧以西汉历史为背景,其中很多故事情节发生在长安“市”上,以下关于西汉时期坊和“市”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A.“市”的四周建有围墙 B.“市”与民居严格分开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是在宋朝,而西汉时期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故D不符合史实。 7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繁荣时代的代表作。它们铸造于A.原始社会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手工业。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故选B项。 8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

7、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四羊方尊三角援戈人面纹方鼎乐府钟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农具 D.兵器和农具【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祀”与“戎”分别指祭祀和战争,结合图片中的青铜器可知,在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礼器和兵器。 9日本著名汉学家斯波义信在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一文中认为:“宋代商业的性质和规模,与此前一千年时期相比,则全部悬殊天隔,已不可同日而语。”下列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事实不包括A.城市中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 B.城郊与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手工业中出

8、现【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草市”进一步发展,城市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政府对市场由直接管理改为间接,商税在财政收入中比重大幅上升,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于明中后期,不属于宋代,D的表述不合史实,符合题意。 10明代政治人物王世懋在其著述中描绘了景德镇因烧制瓷器而火光烛天的情形,称之为“四时雷电镇”。这被个别历史学者认为是“工业超时代发展的征象”,实际上他是以此来指责“当地居民穿凿地脉,以致没有人登科中举”。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政治人物的著述不足以成为史料 B.著述不属于实物资料

9、所以可信度低C.史料研读须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 D.历史真相因为年代久远而无法探究【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手工业的发展。对本题材料的理解关键是要抓住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对史实的陈述即史料,第二个层面是对史料的解读,个别历史学者的误解与实际史论的差别,此差别源于对作者论史本意的无知与断章取义造成的,故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与题意不符。 11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的是A.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 B.推动水利的兴修C.出现著名的冶

10、铁中心 D.封建土地所有制剥削方式的出现【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注意题干要求“革命作用”。春秋时期,由于铁农具、牛耕出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井田制遭到破坏。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故本题选项D符合题意;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目要求。 12下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A.牛尊的制作材料上 B.牛尊的腿上C.牛尊的鼻子上 D.牛尊的背部【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时

11、期我国已经进入铁犁牛耕时期,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牛已经作为畜力被使用,牛尊的鼻子上有穿孔和牵引的绳子,这说明了人对牛的驯服与使用。因此应集中在鼻子上。 13古罗马著名政治家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道:“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对上述法治观理解最为确切的是A.“私法”之外自由民平等 B.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C.野蛮的习惯法荡然无存 D.废除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根据题干信息“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可知,这一法治观念体

12、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B项正确;A说法题干没有体现,故不选;C说法过于绝对,故不选;罗马法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故不选D。 14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雅典民主制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属于奴隶社会的直接民主,并不适合现代社会,故结论错误;西方文明有三大渊源: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发展为后来的科学传统;古希伯来

13、文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古罗马法制文明发展为近代法制观念。这三大文明都汇总于基督教,并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在西方构筑起庞大的文化体系,故B项正确,故A、C、D三项错误。 15下图中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顶点,其涉及的事件分别是A.里昂工人起义、宪章运动 B.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俄国二月革命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运动有关知识点。从材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19世纪“三四十年代”和“六七十年代”的两个顶点可以了解到分别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71年巴黎公社。选择项中法国里昂工人起

14、义发生在1831年和 1834年;英国宪章运动发生在19世纪3040年代;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三大工人运动指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16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与“这个画派”风袼相同的文学作品是A.巴黎圣母院 B.等待戈多C.大卫科波菲尔 D.母亲【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是20世纪中前期的现代主义美术,画家反对传统模拟自然的手法,他们将自然事物分解为几何切面,把前后左右在画面上交错、重叠,来表现物体的结构,这就是立体派。立体派

15、是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毕加索是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巴黎圣母院是19世纪上半叶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A项错误;等待戈多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B项正确;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C项错误;母亲是19世纪中后期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故D项错误。 17“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

16、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北方山岭”“长江原野”“华南的稻田”“整个民族”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全民族进行的抗日战争,故选C项。A项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B项是在国共对峙时期,D项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均不正确。 18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的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D.鼓舞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意在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

17、、合理解读的能力。根据相关知识可知,该提案给当时的主和派以沉重的打击,反映了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B项与史实不符;该提案并未制止住汪精卫等人的投敌行为,C项错误;D项“保卫卢沟桥”发生于1937年,故排除B、C、D。答案为A。 19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抗

18、战时期中华民族意识的增强,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可知,这与抗战全面爆发有关,C正确;A与题干无关,排除;由“亡国灭种的危机”可以排除B、D。 20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选拔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注重家庭出身(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注重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注重自身能力(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权威、经济权威)。这表明A.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B.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选拔情况息息相关C.我国农村历

19、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D.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从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选拔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解放初期注重家庭出身,人民公社时期注重工作积极性,改革开放时期关注自身能力及社会关系网络和经济实力。这说明农村村干部的选拔具有阶段性,受到社会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影响,故选D项。二、综合题:共4题21城市化进程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历史发展中也呈现出时代性和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行在”云者,法兰西语犹言“天城”此行在城甚大,周围广有百哩此城有12种职业,各业有

20、12000户城中有商贾甚众,颇富足。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敏。冯承钧泽.党宝海新注马可波罗行纪材料二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阶段沿海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等城市不仅在城市规模上迅速扩张,而且其工业化进程也较迅速。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甚至不处在工业化进程之列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材料三近代天津是中外文化碰撞最为激烈.复杂的城市之一。随着九国租界和现代工业的崛起,外国人眼中的天津形象逐渐脱离对北京的依附而独立存在。天津民俗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兼容并蓄的风格,以文艺中的话剧和文明戏最为突出。材料四 19

21、782006年,我国城市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9%,设市城市从193个发展到655个,建制镇从213个发展到9369个,城镇人口达9亿。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1)根据材料一指出“行在”城的特点?(2)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文化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3)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扼要分析其成因。【答案】(1)特点:规模大;人口多;工商业繁盛。(2)特点:城市化发展不平衡(沿海与中西部差距大);城市文化兼收并蓄,多样发展。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通商口岸的开放;近代工业的出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西方文化的影响等。(3)特点:城市

22、化进程加快。成因: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增强;政府的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城市的发展进程。第(1)问,从规模、人口、商业发展等角度回答其特点。第(2)问,近代城市的特点抓住城市化进程(体现在材料二)和城市文化(体现在材料三)两个方面回答,原因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分析。第(3)问,从数据可以归纳其特点,原因主要抓住改革开放后的各方面的因素分析。 22随着历史研究视野的拓展,当今史学界对很多历史问题都提出了新的认识,如下所示:请任选一个论题,分别分析观点一和观点二的理由。(要求:围绕观点,史论结合)【答案】【答案示例一】世界现代史开端:观点一:190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23、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模式基本定型,各主要国家都相继完成了工业化,人类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紧密结合成了一个整体。因此从近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看1900年是现代世界的起点。观点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制度并存的时代。因此从革命史观角度看,1917年是世界现代史的起点。【答案示例二】中国近代化的起点:观点一: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社会性质开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和思想观念都开始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也随之兴起,因此将其看做近代化开端。观点二:18

24、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洋务运动展开,洋务派在经济、教育、军事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中国开始了主动的近代化探索,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因此将其看做近代化开端。而1840-1860年之间中国社会对外来刺激反映迟缓,没有主动进行近代化尝试。【答案示例三】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观点一认为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期就结束了,也就是认为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是新一轮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此观点主要着眼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历程。前后两次工业革命有诸多差异,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英国为中心,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从多个国家同时开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体现了科学对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第一次工

25、业革命时期工厂规模小,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出现了大规模垄断组织等。观点二则认为只有一次工业革命,即两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两次工业革命有内在的一致性:两次革命的时间实际是前后相继的;两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两次工业革命都体现出生产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两次工业革命在英国之外的所有国家都是交叉进行的,并无明显的分段。因此观点二认为两次工业革命实际是一个整体过程。【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和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分析表格信息可见,材料分别反映了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工业革命起止时间三个主题的两个不同观点,即观点一及观点二。首先,应界定不同主题

26、的含义,比较两种观点的内容的不同及角度的差异:如 “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世界现代史含义有传统、新观点两种,观点一为新观点体现在现代化、全球化方面,观点二为传统观点表现为社会主义历史的革命史观;“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中的中国近代化即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进步化等,观点一为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观点二为经济工业化等近代化实践的开始;“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的两种观点在于终止时间的不同,观点一在“19世纪70年代”侧重两次工业革命的差异性,观点二在“20世纪初”侧重工业革命的一致性。其次,根据审题明确“任选一个论题,分别分析观点一和观点二的理由”的要求即确定一个主题并对其中的两个观点加以分析论

27、证。再次,依据上述理解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阐释、论证说明两种不同的观点,表示成文。本题为历史小论文类型的试题,要求史论结合、语言准确、层次清晰、逻辑严谨,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23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近现代以来的历史进程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推进中国社会变革、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每逢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新中国的心脏天安门广场都摆放高18米.宽24米的孙中山画像。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浮雕,“武昌起义”与“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渡江战役”等依次排列。这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胸怀和自信。它寓示着辛亥革

28、命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联系,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历史观。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曾经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刘新如辛亥革命1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材料二令侵略者想不到的是,这一事件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怒潮,中国人民以此为起点进行了长达14年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最终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历经列强蹂躏的中华民族,已经在日本帝国主义鲸吞中国的嚣张野心中彻底觉醒和顽强奋起了!(2

29、011年)人民日报社论勿忘国耻共襄复兴材料三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阶级基础等角度分析“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2)材料二中“这一事件”指的是什么?有何严重后

30、果?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中华民族是如何“彻底觉醒和顽强奋起”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时期中国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原因。【答案】(1)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推翻帝制,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碍;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基本矛盾更加激化,孕育着一场新的革命高潮;辛亥革命推动了思想解放与民族觉醒,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早期共产党人基本上都受过辛亥革命的洗礼和启蒙,后来转变为共产主义者。(2)九一八事变。后果:日本侵占整个东北,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史实: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1

31、937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全民族抗战,经过八年艰苦抗战,最终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3)原因:改革开放;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总趋势走向缓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等。【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第(l)问,考查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关系,注意按照题目限定的角度回答。第(2)问,依据材料 “中国人民以此为起点进行了长达14年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可以分析出“这一事件”是九一八事变,其他几个问题根据有关知识进行回答。第(3)问,按要求回答新时期中国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原因即可。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图1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2唐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