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9.15KB ,
资源ID:244553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4553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驻村调研报告范文.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驻村调研报告范文.docx

1、关于驻村调研报告范文关于驻村调研报告范文关于驻村调研报告一按照市委统一要求,我到杜村镇匡家庄村担任了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任职以后,按照市委要求,认真对村情概况、组织建设情况、经济发展情况、社会事业情况等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其间,通过与村”两委”班子座谈、实地察看村情、听取群众意见、走访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等形式,基本掌握了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匡家庄村现状(一)村情概况匡家庄村,位于XX市西部,距杜村镇政府驻地3公里,东邻寺后村,南靠大郐家沟村,西接吕家大村,北毗肖家洼村。全村共有110户,335口人,党员15名,低保户9户。主要姓氏有孙、朱、李三姓,居住民

2、族均为汉族,全村共有土地890亩,人均2.5亩。1987年5月,在水利部门扶持下,村组织人员打大口井1眼,使周围70亩地旱涝保收。20XX年3月,引进占地300亩,主搞绿化苗木的青岛绿波苑集团公司,使闲散人员得到的安置。20XX年5月,镇政府投资,在村前河上建拦水坝1座,可储水2万立方,有力地改善了村生态和水浇条件。20XX年3月,引进占地200亩的黄金梨种植项目,对村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带动作用。(二)经济发展情况第一产业: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薯类、蔬菜为主。养殖业主要有牛、羊、猪、鸡等。第二产业:主要有电锯两户,专搞木制品生产。第三产业:运输车四台,油坊加工一户,豆腐生产一户。农民

3、收入主要依靠种养殖和到企业务工。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匮乏,主要依靠部分集体土地租赁收入。本村的产业结构,是以种植业为主,占总数近一半的地,土质较好,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其余为丘岭地,种植花生、地瓜等作物。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村民经济意识的提高,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单纯的粮食作物种植,转变为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且经济作物占到一定比重。主要经济作物有辣椒、马铃薯等,使村经济收入有了很大提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养殖业又成为种植业之后的一个主导产业,养猪、养羊、养牛业快速发展,其收入已超过种植业的收入,成为村经济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支柱。其它行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如商业,粮油加工业,客

4、运出租业,这些业户在经济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时,也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首先表现在人民生活的提高,随着国家土地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农民对土地的投资信心增加,产量年年增长,从87年的人均20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800公斤,人均收入也由87年的800元,增加到现在的9868元。全村80%的户有电话,电视拥有率达90%。村庄建设也有了巨大的变化,通过村的统一规化,房屋宽敞整齐,街道宽阔干净,一改过去的脏乱差,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二、匡家庄村发展的优势(一)民情优势一是匡家庄村民风淳朴,村民民主意识较强,法制观念较好,政治意识较浓。二是群众求富心切,各自都在积极寻找门路

5、,力求尽快走出贫困,因而易于引导。三是经过近几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流转等措施,群众的生产、生活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已从种田的束缚中走了出来,解放了生产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创新意识明显提高。(二)区位交通优势匡家庄村,位于我市西部,距镇政府驻地3公里,北紧依朱诸路,村南是林木茂盛的明山岭,岭下是清澈的小河。山清水秀,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良好的二、三产业流通基础。(三)资源优势匡家庄村水资源丰富,内大口井一眼、拦河坝一座,可储水2万立方,有力地改善了村生态和水浇条件;该村生态环境优美,风光秀丽,自然生态优越,环境幽雅恬静,空气清新,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基础。三、匡家庄村发展的劣势

6、近几年,在上级部门的帮扶下,匡家庄村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农田设施得到改善,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及社会事业也有了一些改变,群众收入也得到一定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直接制约着匡家庄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匡家庄村属丘陵地貌,地势起伏落差较大,客观上对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困难;村内没有主导经济产业和支柱产业,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上,科技含量低,竞争力较弱;劳务经济没有特色,致富项目作用发挥不明显,农民增收困难;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自身没有经济实体,还主要

7、依赖政府过日子,不但拿不出资金引领经济发展、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有时连正常工作运转也有很大的困难,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等受到资金制约。(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农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农田排灌设施老化,;社会事业进步缓慢,农民文化、教育、健身、娱乐场所和设施,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受土地规划影响,村庄没有预留一分一厘建设用地、全部是基本农田,严重制约了村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脏乱差现象时常出现,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急需改善。(三)有用人才资源较为匮乏。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

8、乏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由于经济条件落后,人力资源水平较为落后,剩余劳动力没有经过相应技能培训,层次低,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有农业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经营知识的人才不愿来,来了也留不住。即便是本地人才(尤其是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村民),也基本上是离开家乡,外出闯荡,很难留在本地就近创业,“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不愿来”的现实局面比较尴尬。(四)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

9、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大部份都从事农业生产,村干部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村民需求;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党员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没有形成应有的梯次结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个别党员干部大局观念、奉献意识不强,工作上有畏难情绪,遇事不够积极主动,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四、下步工作计划匡家庄村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构建富裕和谐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加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为

10、重点,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为手段,全力促进全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一)针对集体经济收入较低的问题,可采取“近”和“远”的两项措施。所谓“近”,就是一方面帮助村庄进一步挖潜现有资源进行增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优势争取企业等社会各界加大对村庄的帮扶力度。所谓“远”,就是与村庄共同谋划好未来发展规划,使村庄发展有强劲的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具体说就是充分发挥村庄自然地理优势,依托区位好、环境好、资源好、人缘好等优势做好村庄改造和第三产业这两篇大文章,为村庄巨大发展奠定基础、蓄足后劲。另外一定要紧紧抓住“明山岭”开发建设的契机,做好大文章。(二)针

11、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的问题,可与村庄一起发挥最大能力争取各级和社会各界的帮助解决村庄实际问题。一是对村内道路进行整修建设;二是在村南建设一处村民休闲娱乐场所,包括安装健身器材、绿化场地、整修池塘、修建道路等。(三)针对农民增收和生活问题,一是引导帮助村民发展附加值较高的种养殖业;二是积极联系推荐村民到效益较好企业务工;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使更多人员成为技术型人才;四是力所能及帮助困难家庭。(四)针对受土地规划影响制约村庄发展空间的问题,要积极建言献策、积极争取能给村庄调整一些建设用地,给村庄以发展空间。这个问题牵扯国家政策,难度很大,所以要尽己所能努力争取。关于驻村调研报告二一、我县农业发

12、展历史及现状我县农业发展历史大致有以下三个阶段:一是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和农业快速增长期(1978年1984年);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农业稳定增长期(1985年1999年);三是特色农业基地发展和效益农业推进期(1999年至今)。我县农业经济占我县生产总值比重仅为4.8%,主要有水稻、小麦、番薯、玉米等粮食作物和畜禽、蔬菜、茶叶、水果、田鱼等主导特色产业。20XX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8.04亿元,其中畜禽、蔬菜、茶叶、水果、田鱼分别占37.0%、17.0%、11.1%、9.9%、2.9%。二、我县农业优劣势及机遇、挑战分析我县农业具有特色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农业基础扎实等优势,同时存在农民素

13、质不高、产品结构层次低、产业化程度较低、农业投入力度小、农技队伍不健全问题。面临机遇中央重视“三农”、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省市 “百亿”交通工程启动等机遇,同时面临wto冲击、农产品绿色壁垒、自然灾害频发等挑战。三、我县农业结构调整主要内容(一)调整基本原则1、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势资源开发相结合坚持以林、山、水、区域品牌等特色资源为优势,以独特生态环境为基础,通过国家级楠溪江风景名胜区带动,大力开发有资源优势,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2、农业结构调整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推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结构调整,促进农产品向优质化、多样化和专业化方

14、向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要求。3、农业结构调整与科技进步相结合坚持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抓手,以开发绿色有机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深加工技术及设备为重点,以农资、良种、生产、加工、储运、包装、保鲜、营销等环节为切入点,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载体,推进农产品品质、产业链、市场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加工转化程度,促进农产品市场的高端化和价值链的增值化。4、农业结构调整与相关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开放、优化、互动”原则,充分利用我县生态环境、山水文化、旅游风景区等独特资源优势,结合我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开发能带动农业发展的相关产业,完善农业生产现代服务业,为

15、农业结构调整提供良好环境,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5、农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县建设相结合坚持科学保护与适度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以生态县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为农业结构的调整提供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有机绿色农业、生态高效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6、农业结构调整与强村富民相结合坚持“强业、壮村、富民”原则,一切从各乡镇、村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不断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挥村两委、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的作用,带动农民致富,逐步实现“村级低保”,推进“139富民攻坚计划”的实施。(二)产业基本构架1、县域特色资源开发产业带利用我县

16、水资源充足、水质良好,林业资源丰富、林区自然风光独特和国家级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的优势,进行有机地结合,做到保护有力,开发有序适度。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程度;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保护境内各大溪流水体质量。大力开发林业、水资源等,形成特色资源开发产业带。2、沿山名特优绿色产业带利用我县山区生态环境优良、山地面积较大、农村劳动力富裕、农业基础比较扎实、特色农产品丰富等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瓯北、乌牛、上塘、桥下等沿江乡镇的山区主要发展畜禽、蔬菜、乌牛早茶叶、中药材、花卉等特色产业。山区乡镇重点发展蔬菜、畜禽、水果、田鱼、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形成名特优绿色

17、产业带。3、沿溪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带利用国家级楠溪江风景名胜区,自然生态环境,特色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沿楠溪江流域主要景区和林区,重点发展一批集特色水果、原产花卉、耕读文化、乡土民俗、民间艺术于一体,并融入到生态环境和自然山水风光中,具有旅游观光、劳动体验、休闲度假、现场购物等功能,形成富有休闲性、观赏性、知识性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带。4、临镇生态休闲居住区利用我县生态环境优越、田园风光优美、山水文化独特、风水文化独有、耕读文化深厚等优势,在岩头、枫林、大箬岩等生活配套设施比较齐全的集镇,并符合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要求的居住环境优美地段,适度开发生态休闲居住区,发展生态休闲房产业。5、沿江农业精

18、深加工区开发深度加工农产品,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同时要在沿江乡镇工业区内规划建设农业精深加工园区,作为我县农业龙头企业深加工基地和引进同农业发展相关的企业用地,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三)重点发展产业1、基本保证粮食稳定生产要正确处理好沿江工业发展与粮食稳定生产的关系,既要科学合理整理土地资源,集约化使用土地,为工业发展提供适量用地空间,提高土地产出效率,促进工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又要实行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基本农田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面积不减少,做到工业发展与粮食稳定生产两不误。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整体抗灾能力;大力引进水稻、小麦、番薯、玉米等优

19、良新品种,增加单产;在稳定家庭联产二轮承包制的基础上,引导鼓励种田大户实行规模经营;健全农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广应用绿色有机种植标准化技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形成粮食总产量基本保持稳定、总产值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2、大力提升主导优势产业我县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利、农业基础较扎实、山地林场广阔,培育了畜禽、蔬菜、茶叶、水果、田鱼等主导优势产业,发展了罗东乌牛早茶、碧莲早香柚、枫林蔬菜、茗岙田鱼、东皋红柿等一批示范基地,获得了中国乌牛早茶之乡国家级“金名片”和乌牛早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具有明显比较优势,为我县农业发展带来难得机遇。但我县农业存在着素质性和结构性的问题,同市场需求结构的

20、高端化要求很不相适应,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因此,抓住机遇,面对挑战,突出重点,大力提升主导优势产业,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一个重要任务。主要发展蓄禽、蔬菜、茶叶、水果、田鱼等主导优势产业,重点推进蔬菜、茶叶、田鱼、山地鸡等主要农产品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关键通过五个方面路径提升产业层次: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产业化。二是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加快农业产前、产后和产业链的整体开发深度。严格按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加工、包装、储运、分级、保鲜、营销等,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三是

21、开展农业订单生产。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加强农民之间、农民与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与联合,形成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四是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五是规范市场监管。按照食品质量安全有关要求,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品牌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管理,规范农产品销售市场秩序。3、积极培育有潜力特色产业进一步挖崛丰富的中药材、林业、水资源的优势,做好中药、水、林等有发展潜力特色产业的战略研究,制订科学合理规划,进行重点培育,形成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1)中药产业。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最具优势的民族传统产业,是国家“十一五”鼓励发展的重要产

22、业之一。我省正在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利用中药材资源的优势和制药业的基础,发展现代中药业,调整农业结构,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据去年行业统计,全球中药市场销售额达160多亿美元,近年来均以15%左右速度递增。我国国内市场销售额达8亿美元,其中进口4亿美元。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增强,中药的用途还从治病向保健、食用和美容等方面扩展,市场潜力非常大。据报导,香港李嘉诚先生将投资上百亿元发展中药业,把中药材原料和成药生产基地建到大陆,在香港设立销售中心,把中成药销往全世界。据调查,我县中药材资源的品种约占全省的72.3%,资源很丰富,钩滕、白术、丹皮、金银花等品种非常道地,种植历史悠久,中医药文

23、化底蕴深厚,种植自然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发展了杜仲、温郁金、浙贝母、厚朴、金银花、天麻等一批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是我县农业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新兴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好。无论从外部市场环境看,还是从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看,发展中药业是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一是制订中药业发展规划。开展中药材资源调查,预测市场需求,结合产业基础,研究中药产业发展战略,并制订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培育中药生产企业。制订优惠政策,引导鼓励我县有意向发展中药产业的工业大企业发展中药业;引进外地中成药生产企业在我县投资办厂,在山区建立中药材原料种植基地,带动山区中药材产业发展,促进我县中药产业化。(2)水资源产业。我国是一

24、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资源水量仅为2730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25%。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的破坏,用水量的增加,已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体污染不断加重,人均用水量不断上升,将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主要资源之一。据预测,在供水保证率95%的情况下,到20XX年温州将缺淡水4.19亿立方米,到20XX年将缺淡水12.19亿立方米。我县水资源非常丰富,平均水资源总量34.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3850立方米。水利设施比较完善,已建成大小水库、山塘598座,楠溪江供水工程即将投入建设,西向供水工程已经开工建设。要充分利用我县丰富、优质水

25、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的优势,尊重自然生态规律,做到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科学合理有序综合开发水资源,发展水资源产业。一是研究发展战略。根据生态县建设目标、水资源现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做好我县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战略研究,并制订开发与保护总体规划。二是加强水体保护。加大对楠溪江源头及各流域水体保护力度,进一步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限制楠溪江上游发展有污染的产业,增加治理投入,减少水体污染。三是合理开发水资源。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科学利用水资源,综合开发水利发电、引水供水、瓶罐装饮用水、水产养殖、旅游观赏等产业,吸引对水源水质有严格要求,并能带动农业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到我县投资。(3

26、)林业资源产业。我县境内山青水秀,溪流纵横,环境优美,林业资源丰富,是一个较有特色的林业大县,发展潜力巨大。充分利用我县物种资源丰富、适林地域辽阔、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交通优越、农村劳动力充足等方面的优势,开发野菜、野果等森林食品;兰花、盆景等花卉;根雕等竹木制品、旅游工艺品及木制出口玩具等产品;石蛙、梅花鹿、七彩山鸡等野生驯养业。进一步提升龙湾潭、四海山森林公园;开发楠溪江源头、五星奇潭森林公园等,建立森林生态休闲旅游网络,开辟森林旅游营销渠道。继续加大森林保护力度,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扶持林业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实现林业产业化。4、加快发展与农业相关产业进一步完善农业配套服务业,改善农业结

27、构调整环境。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产业,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和范围,提高农业规模经济和效益。(1)农业生产服务业。进一步健全农技服务机构及网络,建立特色农业专业培训机构、专业信息网站、庄稼医院、畜牧医院、良种母本园、种子种苗基地等;鼓励创办农产品销售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贷款担保机构,健全现代农业生产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服务能力。(2)旅游观光农业。利用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平台,开发具有山水风情、耕读文化、动植物园、生态水果园、农家乐等功能,能开展采果品尝、体验劳动、旅游观光、农产品现场销售及吃住玩一体化等活动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进一步提升岩头牡丹园、下日川楠溪耕读乐园、楠溪江文

28、化书院的品位,扩大服务功能;引进有实力开发商,适度开发新的富有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实施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化。(3)生态休闲房产业。利用楠溪江自然生态、田园风光、山水文化、风水文化、耕读文化等特有的居住环境资源优势,在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框架内,结合旧村改造,编制位于岩头、枫林、大箬岩等生活配套比较齐全的集镇辖区内的生态休闲居住区规划,引进有实力有品牌房地产开发商,适度有序开发具有楠溪江古村特色的生态休闲房产业,提高山区乡镇土地资源的附加值,提升山区重点乡镇的城市化品位,转变小农经济陈旧观念,拉动绿色有机农产品消费需求,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四、加快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一)突出

29、一个指导思想坚持“以资源带产业,以工业促农业,反哺农业,回报农民”为指导思想,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县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我县提前实现现代化。(二)完善五大支撑体系1、组织领导保障体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应切实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领导,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各乡镇、部门特别是农业乡镇、涉农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应成立农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协调解决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二是明确目标任务。将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具体落实到相关乡镇、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三是完善决策机制。应制订一套科学、

30、完善的决策程序,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开展对我县林业、水资源、生态环境及名特优农产品的调查,为农业结构调整决策提供依据。应邀请相关知名专家组成农业结构调整专家组,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咨询服务。四是建立考评体系。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目标责任制要求,制订农业结构调整绩效考核办法和奖罚机制。建立农业结构调整示范乡镇、示范基地,扎实有效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2、政策引导推动体系。一是完善规划体系。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组织有关乡镇领导、科研院校专家、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建立编制小组,负责编制我县大农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形成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农业发展规划体系。二是健全扶农政策。围绕特色资源保护与开发、主导优势产业提升、

31、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等方面情况制订一套体系完善、推动有力、富有成效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3、市场信息导向体系。一是健全信息平台。及时收集有关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农产品市场供需、农业投资、上级扶农政策等方面信息为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提供信息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二是拓展发展渠道。利用我县在外开超市能人回家过春节的机会组织联谊活动,并推介我县农业及名特优农产品,通过超市平台销售我县农产品,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进一步健全在外经营能人商会组织,加强联系沟通。引导在外能人回乡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经销公司。三是建设交易市场。在乌牛、罗东等地建立乌牛早茶交易市场;在上塘、枫林、岩头

32、等地建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交易市场,获得市场信息对称性,降低农业企业和农民交易成本,提高主导农产品市场集散能力。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市场建设投入,培育一批集散能力强、知名度高农产品交易市场。4、自然灾害防御体系。一是提高农民防灾意识。加大对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力度,对典型防灾减灾的案例进行剖析,进一步提高农业企业、农户防灾意识。邀请有关从事防灾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相关人员进行防灾减灾专业知识培训,进一步增强我县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二是健全灾害预报网络。把国家气象、防疫部门年度预报的台风、洪旱、疫情等灾害预警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发送给农业企业、农户,使他们提前做好防灾准备工作。有关乡镇、部门干部要及时到农业企业、农户指导防灾工作,最低限度地减少农业损失。三是建立防灾专项预案。要制订重要农业基地及农产品的防灾应急专项预案,根据应急专项预案要求内容,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模拟演习,进一步提高实施防灾应急能力。5、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一是完善水利设施。进一步加强瓯江一级支流的楠溪、西溪、菇流、乌牛溪和主要二级支流的小流域治理工作。二是保护基本农田。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科学整合土地资源,集约化使用土地。三是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我县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