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8.86KB ,
资源ID:2439929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3992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学精粹进校园培训讲义讲稿发.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学精粹进校园培训讲义讲稿发.docx

1、国学精粹进校园培训讲义讲稿发国学精粹进校园培训讲稿一、国学精粹教育的现实意义开展国学精粹进校园活动,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可能会有“影响教学”的看法。为此,需要把学习国学的意义略提一下。(一)国学教育是国家文化建设发展战略之一“国学”一说起源于清末。当时,把西方的文学、历史学、神学、哲学、科学、数学等称为西学,把中国传统的本土学问称之为“国学”或“中学”,指中华传统文化,人文思想,社会管理,历史,地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这些文化遗产记载了中国人的精神追求,生命价值观伦理观,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等。然而在现实中,物质力量是决定性的因素,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决定意识”,西学使西方的工业

2、革命得以成功,让欧美站在了世界前列。当代世界,西方文化仍占据主流地位,“竞争”成为引领世界发展方向的主导性意识和力量。由此也引发了资源枯竭、地球变暖、灾害频繁、环境污染、道德沉沦等很多新问题,但谁也不肯停下发展的脚步。为了生存,发展中国家努力学习西方,发展经济。党中央和国务院把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到文化建设发展战略的高度,在党的十六、十七、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做了部署,国务院也于2008年1月增列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与此相应,自2005年以来,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陆续下发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启动了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

3、题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在全体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经典诵读和诗词歌赋创作活动,省市县也相应的下发了相关文件。2011年1月,县委宣传部制发了关于开展国学精粹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以上部署,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任务进一步具体化。(二)国学精粹教育是促进学校工作的有效手段1.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内容开展国学精粹进校园活动,是当前我们正在实施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德育。开展国学精粹进校园活动,可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入,丰富德育内容和形式,活跃德育气氛,增强德育趣味和针对性,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学习的自觉性

4、,自觉纠正自身的不足,增强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意识,提升师生精神气质,修养品德,主动的努力工作和学习,做文明人,成大业。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民族性、时代性和教育性相结合,以弘扬国学经典、有效育人为核心,以诵读经典、践行经典为载体,让学生在诵读中,从故事、情境、事理、生活中领悟内涵,获得心灵启示与道德勇气,从而内化为自我的道德行为,切实提高中小学生道德人文素质。让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传统美德充实我们的校园文化,成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坚强后盾。2.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基本的伦理道德道德培养有三条基本的途径:第一是要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感化重于教化、重视榜样的力量

5、。第二是一定要把抽象的道德原则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断反省,将道德修养贯穿终身,在一点一滴中逐渐形成道德的习惯和本能,培养自己成为有道德的人。第三条途径就是从传统经典中汲取营养。把“国学”教育与学校德育、礼仪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仁、义、智、孝、悌、忠、信”重新成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教学生认识经典,感悟经典,从而学会做人,在全县中小学营造继承传统,弘扬国学的浓厚学习氛围。这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体贴孝敬感恩父母,是立身做人和人生事业之根本。组织学生习读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等经典篇目,引导和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学习、卫生习

6、惯,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以及日常生活中谦让、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基本规范等等,让学生们感受祖先们的生活规则,养成良好日常生活习惯,接受潜移默化的浸润,培养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见实效。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和学习效率现代教育大多是急功近利、重才轻德,加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以及国内某些影视作品如郭敬明的小时代等宣扬的所谓“享乐攀比文化”的诱导,不少青少年不仅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贪图玩乐的倾向,衣食追求档次,好攀比,不能静下心来搞学习,因此而游戏人生,有的甚至铤而走险踏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7、学习诸葛亮戒子书弟子规等的相关内容,能引导学生追求人内心的宁静和谐,隔绝社会上的喧嚣与浮躁,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增强抵御不良诱惑的“文化定力”。国学精粹教育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大语文”理念相呼应,能充分发挥学生中小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拓宽语文教育途径。 小学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国学精粹教育可以快速地增加小学生的识字量,开发记忆潜能,使其获得很强的记忆能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经典还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提高习作能力也会有很大促进。总之,国学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这个平台,能够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成效,促进师生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有助于我们培养出举止有度,

8、志向远大,人格完善,立己达人的博学之才。二、国学精粹教育的内容(一)国学精粹的含义现在所说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精粹”即精美纯粹,一般写成精华,精髓,系“最好”之意。“国学精粹”就是要去除传统文化中宣扬宿命的、违背科学民主精神的糟粕,把国学传统文化中最好的内容交给学生。 (二)具体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任务等实际情况,国学精粹教育选取蒙学、古典诗词、部分较为浅易的经史子集等。蒙学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等等,是后世贤达对经史子集的融通归纳,

9、知识面广博,人文精神丰厚,文词优美,内涵丰富,而且都是童谣体,韵律节奏明快简洁,琅琅上口,易于记忆,识字功能也很强。学生通过诵读体会音韵节奏之美,感悟文字意义、伦理教育方面的启蒙和熏陶。小学语文教材已不同程度的对经史子集有所涉及,高中语文教材中诗经、礼记 、左传、论语等经史子集内容就更多了。学校和教师除了以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采编的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读本为基本教材外,还可以自行组织编辑教材。1.小学一、二年级:熟读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小学生背诵的75首优秀古诗中的前50首。以及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等。要求:“不求甚解,但求熟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

10、的感性的认识和热爱。 2.小学三、四年级:诵读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小学生背诵的75首优秀古诗。完整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要求:能够读准字音,会写会背并理解词义句义,学会适当应用。 3.小学五、六年级:精读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小学生背诵的75首优秀古诗。完整精读注释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等。要求:在巩固中低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通晓其义,能够讲解和适当讨论,并组织背诵、书写和积累。三、国学精粹进校园活动的途径和方式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以突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为原则,国学精粹教育活动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习读成诵日常活动节点诵背和实践教学活动中渗透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开

11、展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一)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习读诵背经典,为宣传教育和实践打下基础1.开设专门国学课程进行讲解和诵背学校可以利用地方与学校课、综合实践课的课时,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开设国学教育课。刚开始时还可以在国旗下讲话、校会或其他集会、班会,每天夕会或晨会时间,集中或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讲解、诵读,对国学教材做初步的讲解,使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并能达到背诵的程度,以便在其他时间节点开展诵读活动。国学经典中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的文字较为浅易。幼儿大班、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凭借机械记忆的天赋优势诵背,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领会其中意味。诵读时要读出声。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机械记忆大

12、大强于理解力。犹太人谚语说:“小时读书如刻在石头上,中年读书如刻在泥巴上,老年读书如刻在沙子上”。我们的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个规律,礼记学记说“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是说读书要趁早。开始时如读天书不解其意,那就不求甚解,只以诵读为主要学习方式去享受腾云驾雾般的音韵节奏美。诵就是背诵,读是朗读,读出声音来,不断品味、体会。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既能增强记忆、培养语感,还有利于理解欣赏作品内涵。2. 借助语文、综合实践课程进一步熟悉经典将国学经典与语文、综合实践等学科相结合,注重学科整合和渗透。各班要制订诵读计划,在黑板上开辟一小块专栏,安排专人将每周(每天)的诵读内容写在专栏上,语文教师

13、负责检查落实。每天利用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坚持学习、每天诵读国学经典三十分钟。每周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由班主任授课,对于一些典故和字的读音,教师要做适当指导。“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小学高年级结合语文课进行。文言文、古诗文既是国学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要对国学相关的文言词语进行讲析,使学生基本领会词句意义,既提高了诵背兴趣和效率,又开拓了学生的语文视野,一举两得。结合思想品德等政治教育课程,就国学中的相应内容进行诵背,可以丰富思品课内容,增强思品课趣味和效果。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两门课程进一步熟悉经典

14、,为其他节点的诵读活动打下牢固的基础。(二)利用一日活动节点进行诵读和实践,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日常活动节点诵背和实践”是每天或每周都要坚持做的,是重点内容。这些节点包括:上学时,每周国旗下讲话、校会或其他集会、班会,每天夕会或晨会,课前准备,课间休息,就餐,晚休,放学后及居家。1.学生到校学校值班领导、教师、保安要衣着整齐,在校门口列队迎接学生进校园,为学生做好表率;每周升旗仪式上、每天学生上课前朗诵校训(很多学校的校训源自于国学经典,诵读校训可以振奋精神,强化学习目标)。也可以诵读明代文嘉的惜时诗歌明日歌等。2.学习过程以下列内容要求学生在早读等学习活动中全神贯注,同时要遵循认知

15、规律,循序渐进。(读书郎)弟子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意思是: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学问,要专一,要专精才能深入,不能这本书才开始读没多久,又欣羡其他的书,想看其他的书,这样永远也定不下心,必须把这本书读完,才能读另外一本。还有励志求学的如三字经: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等等,诵之可以激励学生努力上进。3.课间活动要求学生在课间不追逐打闹,不高声喧哗,言行举止符合礼仪规范。弟子规: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

16、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进入房间时,动作都要轻一点、慢一些,避免发出声响。在室内行走或转弯时应小心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拿东西时要注意,即使是拿着空的器具,也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不要冒冒失失就跑进去。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如果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而不是:“我,我!”让人无法分辨我是谁)凡道字,重且舒;勿

17、急疾,勿模糊。讲话时要口齿清晰,咬字应该清楚,慢慢讲,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其他版本: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借来的物品,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谚云: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别人向你借东西,只要自己有的话就不要吝啬。) 4.文明就餐餐饮礼仪是一个人文明修养程度最直接的体现。(1)餐饮仪态。人生百事有百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尤其这餐饮,最能反映人的内在素质和涵养。古时候大户人家教育孩子,吃

18、饭要坐姿端正,举止温文尔雅,扒饭不要狼吞虎咽,夹菜不要越过邻座的手、头,喝汤不要咕咕出声。如果不注意吃相,吃起来手筷并用,风卷残云,“筷子像雨点,牙齿像夹钳”,吃相难看会被人瞧不起,会有人斥责为“淑女不淑,儒男不儒”。具体要求有: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chu,大饮,大口快速喝);毋咤食;毋啮骨;毋投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毋刺齿;毋嚃羹(t,囫囵吞咽);毋絮羹。不要下手抓、用筷子堆起来夹;夹过或已入口的菜饭不可以再放回去;喝汤不要一口气猛喝;不出怪声;不要咬骨头啃出响声;不在饭桌上把肉菜丢给狗,去做客或对来客都不合适;不要只捡自己爱吃的夹,不管别人;不用手扇,用嘴吹,稍待凉了再吃;不当人面剔

19、牙;不连汤带菜一起喝,先夹菜吃掉;做客时不往汤菜里另加调味。另外,不挑食,吃饭尽量不说话;适可则止不贪多食,尽量细嚼慢咽;筷子汤勺不同时拿,不用舌头舔筷子盘子;不搅菜盘,不把筷子插在饭碗上。不把筷子当叉子;不敲盆打碗,不把壶嘴对人,等等。(2)节约。文明饮食还包含节约这个重要因素。现在我国正在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发起“光盘行动”。因此还要教育学生饮食节约。唐代李绅的悯农二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籽。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弟子规: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不暴食暴饮,以

20、免增加身体的负担,危害健康。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5.上放学 学生上、放学,安全到校、平安返家,是老师和家长的牵挂。要教育学生上放学途中不逗留、按时到家的习惯,这是学生尊敬老师、孝敬父母最基本的要求。弟子规: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外出或上学时须告诉父母,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

21、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不良场所,如赌博、色情等是非之地,要勇于拒绝,不要接近,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一些邪恶下流,荒诞不经的事也要谢绝,不听、不看,不要好奇的去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 唐代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父母对在外子女的殷殷牵挂。6.用品整理和晚休要教育学生不论是在家还是在校,都要把衣物、学习用品等收拾整齐放在固定位置,极限的整洁,有不至于要穿用时东拉西扯、丢三落四而耽误时间。弟子规: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避免

22、造成脏乱,要用的时候又要找半天。(大处著眼,小处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一半。)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读书时,书桌上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放置整齐,不得凌乱,触目所及皆是井井有条,才能静下心来读书。古人写字使用毛笔,写字前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会磨偏了,写出来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不下来。书籍课本应分类,排列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读诵完毕须归还原处。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书本是智慧的结晶,有缺损就要修补,保持完整。(古人

23、一书难求,故有修补之举。)7.尊敬老师孔子曾说“人无礼,无以立”,关汉卿说“一日之师,终身为父”,谭嗣同“为学莫重于尊师”,中国古话“师同父母”、“程门立雪”故事等等都说的是尊师重教。当然,教师要正人先正已,以身示范,尊重学生,对学生有礼貌,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意思是:求学的道理,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尊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然后人们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学习。学生在校期间尊敬老师,对老师恭敬有礼貌,才可能在其他场合尊敬师长。所以感恩图报教育应当从教育和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尊敬老师开始。教师

24、在学校要特别强调孝道、悌道,让学生学会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同学,还要引导家长在孩子面前强调尊师,才能相辅相成。尊师重在细节,更在于师生相与的礼仪。如问好、让道等。学生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老师要致谢。等等。弟子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不以夺取为目的。”青少年守则明言:助人为快乐之本。)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

25、,退恭立。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

26、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这些都是要求做人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尊敬师长、孝敬父母、言行要得体、要讲信用等行为规则。平时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光讲尊重父母、热爱人民,学生很难有明确的概念。但在诵读经典时告诉他(她):父母叫你时要赶快回应,出门时要给家人打招呼,孩子很快就能掌握。等到有一定理解能力了,他们会知道,这就是尊重父母,进而遵守“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的做人法则。 8.居家生活引导学生在居家生活期间诵背和自律。要求学生放学后,在空余时间朗诵三字经等经典中关于孝敬父母、规范言行举止的内容,

27、引导学生自律,“慎独”( 语出礼记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 可向家长印发书面材料,把经典诵读活动向学生家庭生活时段的延伸,使其逐步演化成一个“小手拉大手”的家庭教育文化工程,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家庭教育水平,帮助家长解决好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引导家长科学教育和管理。四、国学教育实践活动(一)学生实践1.气质修养。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只有本质没有修养就显得粗野,只是做表面文章让人感到是作“秀”很虚假。一个人本质和修养相得益彰才是君子。礼仪养成贯穿着中国

28、人的生活。行动坐卧,睡觉吃饭,大小场合无处不在。 (1)仪容仪表。按照礼记玉藻、论语季氏记载的“九容九思”进行实践。礼记玉藻九容: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小就要学习并熟悉的关于人格修养的基本规则。指脚步稳重,不要轻举妄动(在尊长面前快速通过时不受此限);“手容恭”不是指慢腾腾第干活,而是指无事可做时,手要端庄握住,不要乱动;“目容端”是指目不斜视,观察事物时要专注;“口容止”是要求在说话、饮食以外的时间,嘴不要乱动;“声容静”是指振作精神,不要发出大饱嗝或吐唾液的声音;“头容直”是要求昂首挺胸,不要东倚西靠;“气容肃”是指呼

29、吸均匀,不出粗声怪音;“立容德”是指不倚不靠, 保持中立,表现出道德风范;“色容庄”是指气色庄重,面无倦意。九容能够使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高雅的姿态,生活有规律。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非常重视九容,用它教育后人,强调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论语季氏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视思明”是指观察事物要看清楚、想明白;“听思聪”是指听到事情要听明了、听全面;“色思温”是指要求脸色和蔼可亲;“貌思恭”是要求仪表端庄恭顺;“言思忠”是指说话要诚实守信;“事思敬”是指做事要慎重恭敬;“疑思问”是要求不懂就问、虚心求教;“忿思难”是指用理性克

30、制愤怒、考虑后果;“见得思义”是要求得到财物时要考虑是否符合义理,不能见利忘义。所以,人要用九思和九容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能随心所欲。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九条正确的规则。 九容、九思是为了使人们身体端庄健康、心境愉快平和、生活有质量、言行有品位的九项必要规则,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社会怎样变化,它都是人们保持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基本教养科目和道德实践内容。2.生活能力培养生活能力培养洒扫应对。“洒扫应对”就是通过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培养学生们爱劳动、有礼貌的好习惯、好品德。所谓“洒扫”,就是从一些基本劳动开始体验劳动,是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应对”就是让学生从生活礼仪开始学

31、会谦恭待人,来了客人,开门行礼问好,拿拖鞋,请坐,倒水。大人说话不乱插嘴,留客人吃饭,帮忙拿餐具,“长者坐,命乃坐”。要懂得敬酒敬菜。客人走要送,“过犹待”,送至视线不见时。做客时,穿戴整齐,文雅大方;见面行礼问好,认真回答长者问题;不乱跑,不乱拿东西,不乱翻;吃饭不先坐先吃,不坐主位;走要谢主人,欢迎主人去自己家做客;主人送要多次再见致意。洒扫应对教育从两个环节着手:从日常起居入手,加强学生生活能力、劳动技能锻炼,使他们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从待人接物入手,教育中小学生知晓礼节礼仪,养成谦恭待人的观念。一是开展“日行洒扫”活动。开展晨扫、课间快乐劳动、周大扫除、做好个人课桌、书包、书本“保洁”等

32、活动,在每天的“微劳动”中,锻炼动手能力,增强生活本领。 二是开展“讲文明、倡礼仪”活动。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重点加强校园生活礼仪、交往礼仪教育,引导学生讲文明、讲礼貌,争做“文明礼仪之星”。 三是重视日常养成。加强与家庭合作,开展“日行一孝”感恩行动,鼓励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培养自理能力。(二)教职工实践1.汲取经典中的先进教育思想,提高育人水平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在组织实施国学经典教育的过程中也应当汲取先贤们的教育思想精华,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论语记载: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的范围之中。它阐明了孔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