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大学毕业论文土地流转中社会保障问题摘 要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城市的日益扩张、征地项目日益增多,由于城市扩张、道路硬化、公共设备建设等项目,农民失去了进行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土地,使得失地农民的数量激增。失去了生存的基础且扮演着社会保障权利载体角色的土地的失地农民陷入了种田、低保、就业的“三无”困境。社会地位十分尴尬的失地农民既不属于农民,也不属于城市居民,只能生活在城乡边缘地带,居于弱势地位。截止2010年,失地农民总数已跨过4000万人的门槛。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也不可避免地阻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效果的关注和反思
2、,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式的探究。因此,积极安置失地农民并采取稳健的措施对解决社会发展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尤为重要。因而本文的研究对新乐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而言也具备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字: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新乐市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the growing urban expansion,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land acquisition projects, more and more farmers because of urban expansion, road con
3、struction, public facilities and other reasons for the loss of their survival of the land, improving the number of landless peasants. The loss of land for the survival of the carrier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social security rights means that the peasants will become the three farmers without landless
4、, low-paid, undocumented and unemployed. Landless peasants are not only belong to the farmers, but also belong to urban, living in the rural areas and the edge of the city, to some extent become Chinas marginal vulnerable groups. The number of landless peasants in China has exceeded 40 million until
5、 2010. The problem of landless peasants has affected the economic oper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inevitably hindered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With the national and social concern and reflection on the social security of landless peasant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mod
6、e of the landless peasants is therefor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ocial security of the landless peasants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tudy of this problem also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Xin Le.Key words:landless peasants; social security;Xin Le1 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的目
7、的,研究内容,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1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新乐市城镇的扩张、城镇化的推进、征地项目的增加,直接招致农民失去土地,2004年政协会议在一号提案尽快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中指出“由于在征地运动中各地对农民的土地补偿标准普遍偏低,难以维持长远生计”。土地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是农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医疗福利、社会养老福利、社会就业等社会权利的权利载体。同时,在广大农村地区,政府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有限的:救灾济贫、“低保”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农合”医疗保障制度,但这些制度都只是较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失地农民在失去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同时就造成了依
8、附于土地之上的社会保障权利的缺失,造成了农民保障生存安全的隐患和享受社会成果权利的缺失,所以“三无农民”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我国的边缘弱势群体。长期存在和未妥善解决的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也不可避免地阻碍了推进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1.2研究的目的我国农村地区的滞后性发展长期受制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中存在的缺陷,并且在发展中农村长期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失地农民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城乡差距愈加显著。为了探究不同要素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意愿影响效果的差异,本文以河北省新乐市为例,对新乐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施行效果进行剖析,运用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研并对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以及运用
9、文献检索法参考前人的研究经验,并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搜集并对新乐市社会保障实施情况通过SPSS软件的logistics二元选择分析进行回归结果分析,进一步研究不同因素对失地农民安置意愿的不同影响;同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从而对新乐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充分了解新乐市在推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过程中不能忽视的弊端,并针对性的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进而促进新乐市城镇化进程得以良好发展,使失地农民也能享有“生有所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全面社会保障。1.3研究内容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对本文进行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
10、景及意义,本文选题研究的意义,综合他人的文献研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是提出相关概念及特征。该部分主要界定了本文可能会涉及到的概念,以及公共权利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利、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特殊性以及从经济和法律方面涉及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环境分析。第三部分是简要论述新乐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成绩和问题。该部分内容基于文献回顾和参考政府政策基础上,进行部门咨询、调查调研、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对于新乐市失地农民的整体情况、社会保障政策、就业情况、补偿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发现新乐市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过程中尚且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对新乐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1、该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得出的问题进行样本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并通过SPSS软件的logistics二元选择分析模型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分析。第五部分结论和建议。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找出出新乐市在社会保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对策、建议。1.4文献综述丛旭文(2013)认为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与城乡二元结构是否合理、土地产权制度是否健全、土地征用制度是否完善、土地补偿费的标准是否合理、土地补偿方式是否合理、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失地农民自身素质的高低等因素有关。郑涛(2013)认为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不只体现在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方面的利益诉求还表在教育文化利益诉求和身份认同利
12、益诉求上。权利贫困是造成我国失地农民难以实现其利益诉求的根本原因,土地征用过程中涉及到公民基本权利有: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涉及到农民的土地权利有: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以及获得救济权。马兴彬(2013)指出,土地流转在城镇化进程中起着连接农村与城镇的纽带左右,选择土地流转的方式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针对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完善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的微观举措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中介服务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纠纷解决机制和耕地保护机制的宏观治理措施。罗世瑞(2012)年新农保的研究中指出农村的社会保险在运行中可以将商业保险
13、纳入其中,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费率,进而增加农村的保险市场的相应需求,从而促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展开。王红梅(2013)从需求层次和理性选择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农民身体状况,经济水平,自身观念,养老意识,对新农保的认知,对新农保的期望,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以及农户参保缴费水平进行分析得出农民参加新农保是其理性思考的结果。李锋翰(2014)养老保险待遇增长机制不完善,征地过程中“下清上不清”的尴尬,新、老征地政策并轨遗留问题,养老保险待遇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农转非安置方案不统一,非公益性征地比重高等因素是造成A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问题。罗忠勇,漆雨烟(2013)认为女性失地农民比男性失地农民更倾
14、向于政府应当承担起失地农民的养老责任;年龄越大的失地农民越倾向于政府应承担起失地农民的养老责任;失地农民的受教育水平越长与倾向于政府应承担起失地农民的养老责任;因非公益性征地而失去土地的失地农民更倾向于政府应承担起失地农民的养老责任;失地农民家庭月收入越低越倾向于要求政府承担起养老责任。陈会广,欧名豪(2012)认为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城乡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共同导致了失地农民生存安全的缺失、享受工业化和城镇化成果能力与权利的缺失。因此公共政策应当保护农民土地权利物权化,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利用率;避免失地农民权利贫困现象的产生,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公共权利的均等,从而实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15、正义的建设。卢艳(2015)认为农地产权制度、农地入市机制的完善是农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基础;农地征收立法、农地征收程序、征地补偿价格的确定、农地补偿分割、征地补偿款的资本化是农地征收补偿制度优化的关键;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多元失地居民养老保障体系、多支柱养老保障机制是农地征收制度优化的基础。向生丽(2016)认为欠发达地区的失地农民生活自然风险较高,失地后其核心利益体系从传统的以土地耕种为核心的利益体系转变为脆弱的以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为基础的利益体系。为了降低风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因此世界各国不断探索、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典型、值得借鉴的国外社会保障制度有:第一个建立养老制度的国家德国,
16、采取投保资助型的养老保障制度,1957年推出农民老人保险法,指出养老保险的保费应当由国家补贴和个人缴纳共同承担,可以通过强制参加收取养老保障的费用,或是自愿参加社会上的人寿养老保险,或者在移交农场时与子女签订合同来实现养老保障。新加坡采取的自主性制度,通过立法将公民缴纳的公积金按照用途的不同设立三种不同账户:特别账户、保健账户、普通账户。年满55岁时公民的特别账户、保健账户、普通账户将转入退休账户和医疗储蓄账户;年满60岁且不撤销退休账户存款的前提下能够提取养老金。新加坡的退休养老的主要方式是家庭养老,强调的是家庭和个人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英国政府在征用土地前必须得到议会的准许,并且严格依照强
17、制征购土地法按照市价核定失地农民的货币补偿,并且考虑土地现值和预期增值收益,尽可能得保障失地农民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从最低生活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和法律援助这五方面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纳入社会保障。美国非常看中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并颁布了一系列与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提高失地农民的职业技术水平,从根本上缓解了失地农民失业和再失业的压力,职业技能的培训已经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1.5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5.1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出国内外学者对社会保障体系对失地农民生活水平影响的研究,并将前人的理论研究方法应用到
18、本研究中。(2)问卷调查法根据想要得到的问题进行问卷设计、根据失地农民生活现状完善问卷、向被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告之目的,从而能够收集到更为可靠的原始数据。(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相关概念,从而得到对本文的研究思路、技术方法以及技术路线有益的启示;同时利用失地农民现状和问题结合搜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从而丰富本文内容。1.5.2技术路线具体步骤:第一步:根据新乐市的现状和社会热点,确定研究的方向,提出研究的问题。第二步:查阅与本文内容有关文献;查阅政府发布的公示文件和材料以及社会保障金的发放情况;查阅国内外成功案例借鉴其发展经验,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
19、。第三步:根据本文研究的目的设计、完善问卷并进行实地调研对被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并进行汇总。第四步:结合问卷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通过SPSS软件的logistics二元选择分析模型找出影响新乐市失地农民安置意愿的影响因素。第五步: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描述性分析,并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2相关概念及特征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以下三个部分:相关概念的界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特征,经济和法律两方面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环境进行描述性分析。2.1相关概念界定2.1.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涵界定我国宪法第十条中明确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
20、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所以,在我看来失地农民就是指失去了土地所有权而且没有被纳入到城市保障体系中的农民。而国内研究者对于失地农民的概念仍存在不同的看法:吴晓欢、米红、李群认为,失地农民是指在城郊地区或者是人多地少的经济发展地区,为满足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因征地项目而失去土地使用权的农民。丛旭文认为,农民失去了原有集体经济组织原分配到的具有承包经营权的农用地是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征地项目的实施,尚且没有被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的失地农民其社会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戴中亮认为,失地农民是指农民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需要被征用自己承包的土地从而失去
21、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指为了保障失地农民能够在失去土地后保持现有的生活水平,由政府或社会提供的在经济补偿、医疗卫生、养老保障、就业创业等方面一定的帮助。丛旭文、黄晶梅认为当农民失去土地,短期来看获得了一定的补偿,但从长远来看,农民失去的是生产资料、保障长期发展的基础、享受社会保障的载体,并且只有制定因地制宜的安置补偿方式,采取“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社会保障方式,从而保障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2.1.2公民权利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利(1)农民具有基本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我国有明确规定,政府在征地中各个环节的情况都应向村民进行公示,如被征收土地的用途:公益性征地、非公益性征地;
22、被征地项目的权利人:集体土地、农耕地、宅基地,被征收土地的地理信息:位置、地类和面积,土地补偿的发放:土地补偿费对象、核定金额、支付方式、安置办法等信息,接受群众,鼓励农民参与决策,鼓励农民监督征地项目的实施,并参考权利人的不同意见。(2)农民对土地具有获得救济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民拥有了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但所获得的权限十分有限,通过转包、出租、转让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由于法律对成本年限有具体规定,不仅人口的变动会带来土地的调整,而且部分地区政府随意征收土地、调整土地用途,改变经营承包方式使得农民对土地经营和使用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政府对土
23、地进行征收时必须是出于公共利益、公共目的,由于无法明确界定“公共利益”导致有些政府为了政绩、经济利益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强制征用农民土地。2.1.3我国土地制度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表 2-1 土地制度的发展时期土地所有权土地经营权土地改革时期由官僚、地主土地所有变为农民个体所有由地主经营转为农民个体经营三大改造时期农民个体所有转变为集体所有合作社内部劳动群体集体经营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公社-大队-生产队单机劳动群体集体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乡(镇)农民集体所有乡(镇)农民劳动集体进行经营管理;1993年起允许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现行的土地制度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24、的土地制度是所有权归农民集体所有,使用权归承包土地的农民所有。这种土地制度模糊了农村土地产权权限的界限,农民不能对土地拥有完全的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和获得救济权。2.2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特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而且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而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仍有较大缺陷,并且日益凸显。2.2.1没有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政府更偏向于城镇社会保障的建设,而对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没有考虑长期发展、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也尚不完善。社保缴费既离不开社会统筹又离不开个人账户。即个人缴费越多,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也就越高。实际情况是多数失地农民的个人社保账户既没有社保缴费的记录
25、也没有资金积累,缴费较少和资金积累的严重不足也导致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不如城镇居民享受的城镇社会保障水平高。2.2.2社会保障水平低征地补偿措施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既不能解决长期发展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帮助其自身和下一代得到长久发展。现阶段的主要通过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农村医疗合作的手段来实现社会保障。2.2.3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异城镇居民和失地农民的参保条件不同:城镇居民的条件是参加社会工作,目的是依照工作贡献为退休劳动者提供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的参保条件是失去止地,目的是给予失地农民一定的经济保障,实质是补偿地价值。2.2.4城乡社会保障起源和发展不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在国企改革背景下;
26、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源于失地农民要求获得一定经济保障的诉求。2.3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环境分析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环境的分析主要从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2.3.1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经济环境分析首先,截止至2015年我国GDP现价总额达到了68.6万亿元,财政收入15.2万元1,说明我国政府有相当雄厚的资本来健全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其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的同时农民收入也得到显著提高,为失地后参加社会保险进行了一定的资本积累。虽然我国城市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得以不断完善,但是与之相比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不到位,农村居民享受的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相对较小等缺陷逐步凸
27、显。再次,所有权归农民集体所有,使用权归承包土地的农民所有。由农民积累而来的集体资本可以为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2.3.2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法律环境分析1922 年劳动法大纲颁布实施,提出要订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劳动者参加的各种保险其费用应由雇主或国家承担。1949 年的共同纲领中指出把劳动保险引入企业生产过程,为新中国社会保障思想提供了法律依据。1951年新中国成立的第一部关于社会保障的全国性法律文件劳动保险条例(草案)出台,标志着我国城镇企业劳动保险制度的诞生。1962年在农村建立起三级医疗保障,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形成。1965 年中共中央提出改革公费医疗制度,优化
28、公费医疗制度。十三届七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任务。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的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新模式。3新乐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新乐市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新乐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新乐市征地补偿情况,新乐市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1新乐市经济发展整体情况新乐市以富民强市、建设中等城市、构建和谐新乐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保持了良好的势头:截止到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553元、10059元。新乐
29、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218元、8169元。在农业方面,形成了以西瓜、花生、蔬菜三种种植业和奶牛、优质瘦肉型猪两种养殖业为主导的三种两养五大特色农业经济格局,是河北西瓜之乡、河北花生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食品工业基地县。23.2新乐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新乐市政府根据201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征地区片的通知确定新乐市各征地区片价标准,其中,平均价:85981元/亩,区片1的价格为1500000元/亩,区片2的价格为116000元/亩,区片3的价格为85000元/亩,区片4的价格为80000元/亩。依据2010年11月发布的有关征地项目的实施公告征,对能够
30、认定就业困难人员标准的,按照规定实现认定以后,享受与城镇困难人员统一的就业补偿政策。即:对“4050”人群即40岁以上的下岗低保的失业的就业困难的女性和50岁以上的下岗低保的失业的就业困难的男性按照其缴费基数的12%是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对于40岁以上的下岗低保的失业的就业困难的女性和50岁以上的下岗低保的失业的就业困难的男性基本医疗保险缴费不足6%的,全额补贴缴费比例达到或超过6%的,补贴其缴费基数的6%。3.2.1土地补偿费土地补偿费=征地土地的区片价*被征土地的面积土地补偿费16*(被征土地所在乡镇耕地前三年的年均产值)发放土地补偿费主要是为了保障被征地的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收后依然能够保持
31、原有生活水平。3.2.2社会保障费征地项目审批前,政府要应给予高于区片价90%的社会保障费,对于一定会被纳入征地项目的失地农民,并用社会保障费的一部分建立专项基金,从而实现专款专用,来保障农民的社会权益。3.3新乐市征地补偿情况政府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以货币补偿为主,仅提供部分就业补偿。3.3.1新乐市失地农民货币补偿情况近年来,新乐市政府将征收土地和补偿安置方案以公告的方式发布在政府公众信息网上进行公示包括:被征收土地的用途;被征地的权利人、位置、地类和面积;土地补偿费支付对象、数额和支付方式;失地农民的安置办法;相关法律救助途径。土地补偿费的分配:土地补偿款的80%发放给土地使用权人,20
32、%分配给集体经济组织。政府提供的安置途径以货币安置为主,伴有产权调换,回迁安置等途径。于2014年在东名村开始建设的征地项目,以3000元/亩的租赁方式永久性租用土地200亩(13.33公顷)。种植业每亩小麦年净利润195.75元,每亩玉米年净利润381.21元,平均年净利润384.32元/亩3,每户种植业年净利润约为1152.96-1921.6元。2014年新乐市政府招商引资在小牛村引进三元奶业河北工业园项目,以每年3000元/亩租用土地600亩(40公顷)用于园区建设。种植业每亩小麦年净利润234.01元,每亩玉米年净利润310.91元,平均年净利润375.78元/亩4。每户种植业年净利润约为1172.34-1878.9元。3.3.2新乐市失地农民就业补偿情况新乐市失地农民中有72.50%是无法得到失地就业补偿的,仅有少部分约为27.50%的失地农民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