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183.38KB ,
资源ID:2438660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3866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黑龙江省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黑龙江省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

1、解析黑龙江省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黑龙江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八)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士成功诱导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该细胞具有肝细胞的许多功能。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人成纤维细胞与hiHeP细胞内的核酸完全相同B. 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hiHep细胞体现了细胞全能性C. 诱导重编程为hiHep细胞过程发生了细胞的畸形分化D. hiHep细胞的诱导成功为重症肝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答案】D【解析】人成纤维细胞与hiHeP细胞内的核DNA完全相同,但质DNA和其中的mRNA不一定相

2、同,A错误。要体现全能性需要发育成个体,B错误。癌细胞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诱导重编程为hiHep细胞过程发生了细胞的正常分化,C错误。hiHep细胞具有肝细胞的许多功能,说明可通过诱导人体其他细胞分化成hiHep细胞,用来治疗人类重症肝病,D正确。2.将若干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萝卜条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在相同实验时间后,测得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各组萝卜条细胞内含水量的情况如图。其中N点代表实验前萝卜条细胞内含水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中水分子进出细胞需要消耗ATPB. 在浓度为c的蔗糖溶液中渗透现象不能发生C. 在浓度为d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渗透

3、吸水D. 在浓度为g、h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去活性【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考查对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方式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各组萝卜条细胞内含水量与实验前萝卜条细胞内含水量的比较,判断细胞是失水还是吸水,根据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判断其是否耗能。【详解】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ATP,A项错误;在浓度为c的蔗糖溶液中能发生渗透现象,水分子进出细胞达到平衡状态,B项错误;据图可知,在浓度为d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内含水量增加,说明细胞发生渗透吸水,C项正确;在浓度为g、h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受细胞壁限制,不再继续吸水,但仍保持细胞活性,D项错误。

4、【点睛】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把渗透作用等同于吸水或失水。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在等渗溶液中,存在渗透现象,但水分子进出细胞达到平衡状态,细胞既不失水也不吸水。3.如图甲、乙分别表示蛋白质合成过程的两个步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所示的过程叫作翻译,翻译结束后图甲所示的3条 多肽链是相同的B. 图甲所示的过程仅需2种RNA参与,且核糖体沿着mRNA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C. 图乙所示的过程叫作转录,转录时需要RNA酶的参与D. 图乙中含U的原料是尿嘧啶脱氧核苷酸【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考查对转录、翻译过程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可根据

5、两图中的模板或原料判断是转录还是翻译过程,根据肽链的长短判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顺序。【详解】图甲中,同一mRNA上结合三个核糖体,以同一mRNA为模板合成的三条肽链氨基酸序列是相同的,A项正确;图甲过程中mRNA做模板,tRNA识别并搬运氨基酸,rRNA参与核糖体组成,三种RNA参与翻译过程,B项错误;RNA酶的作用是水解RNA,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参与,C项错误;转录需要的含U的原料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D项错误。【点睛】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项目复制转录翻译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主要在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模板DNA的两条链DNA的一条链mRNA原料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20种氨

6、基酸原则AT、GCTA、AU、GCAU、GC结果两个子代DNA分子mRNA、tRNA、rRNA蛋白质信息传递DNADNADNAmRNAmRNA蛋白质意义传递遗传信息表达遗传信息4.2015年9月日本渔民在福岛核电站附近的海域捕获了一条变异的巨型狼鱼,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巨型狼鱼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B. 该海域发生的共同进化,可以发生在具有竞争关系的生物之间C. 判断该巨型狼鱼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D. 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变异、进化,考查对变异来源、进化方向和共同进化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题

7、干信息和诱变因素判断巨型狼鱼的变异来源,根据染色体变异水平判断其检测方法。【详解】核辐射可以诱发基因突变,巨型狼鱼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A项正确;竞争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不同种生物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B项正确;染色体变异属于细胞水平的变化,可以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C项正确;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D项错误。【点睛】关于变异的水平:(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2)染色体变异:属于细胞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5.为探究某种药物Q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是否与机体免疫力的增强有关,某科研小组将

8、患细菌性疾病的小鼠随机分为a、b、c组,a组注射一定量的药物Q,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c组注射等量的免疫增强剂,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吞噬细胞仅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 药物Q能够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C. 药物Q可通过促进小鼠T细胞数量的增加来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D. 免疫增强剂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免疫,考查对免疫过程的理解和实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图中a组和b组、b组和c组的比较,得出药物Q和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机理。【详解】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参与抗原的处理、呈递过程,A项错误;吞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9、,a组与b组比较说明,药物Q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B项正确;T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a组与b组比较说明,药物Q能增加T细胞数量,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C项正确;b组与c组的比较说明,免疫增强剂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D项正确。【点睛】吞噬细胞的作用(1)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参与第二道防线。(2)参与特异性免疫:参与抗原的处理、呈递过程;参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处理过程。6.某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导致海平面升高B. 提倡“低碳”生活有利于保护环境C

10、. 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所引起D. 环境污染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考查对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理解,可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原因、影响、防治措施及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作答。【详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温度上升导致极地冰融化,使海平面升高,A项正确;提倡“低碳”生活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温室效应,保护生态环境,B项正确;环境污染包括废水、废气、废渣等的污染,而不仅仅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C项错误;环境污染可能会导致某些生物的灭绝,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D项正确。【点睛】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1)减少化石

11、燃料的排放:倡导绿色出行等;(2)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量;(3)开发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二、非选择题7.回答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1)光合色素分布在图甲中的 _上,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为了防止色素被液泡中的有机酸破坏,需要加入的物质是_。(2)图乙所示装置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_,观察指标是_。(3)图丙表示连翘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在光照强度为b时,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_,此时连翘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是_。(4

12、)研究者还对该植物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其他生理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见下表,请分析回答:光照强度叶色平均叶面积(cm2)气孔密度(个/mm2)净光合速率/mmol CO2/(m2s)强浅绿13.6(100%)826(100%)4.33(100%)中绿20.3(149%)768(93%)4.17(96%)弱深绿28.4(209%)752(91%)3.87(89%)(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考)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_(填“较多”或“较少”),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_(填“较多”或“较少”),对强光下生长的该种植物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

13、,最先发生改变的是_。【答案】 (1). 类囊体薄膜 (2). 碳酸钙 (3). 光照强度(台灯与烧杯的距离) (4). 单位时间内上浮的叶圆片数量(或单个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 (5).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6). 呼吸速率是光合速率的2倍 (7). 较少 (8). 较多 (9). 净光合速率【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考查对叶绿体结构、色素提取、有氧呼吸场所、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图乙装置和实验目的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及其控制方法,根据图丙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物质转换关系确定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的关系。【详解】(1)叶绿体中2类囊体薄膜有较大的分布面积,光合色

14、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可以充分的吸收太阳能;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实验中,加入的碳酸钙可以和液泡被破坏后释放的有机酸反应,避免叶绿素受破坏。(2)利用图乙所示装置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可利用台灯距烧杯的距离调节光照强度,控制实验的自变量,叶圆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叶圆片上浮,根据单位时间内叶圆片上浮的数量或单个叶圆片上浮至水面的时间判断光合作用的强弱。(3)根尖分生区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能够产生ATP的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产生量等于二氧化碳消耗量,在光照强度为b时,二氧化碳释放量等于氧气产生总量,说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一半被释放,一半用于光合作用

15、,即则此时连翘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是光合速率的二倍。(4)据表中数据可知,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虽然气孔密度较大,但平均叶面积远小于弱光条件下,即单位面积叶片较少,因此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较少,对强光下生长的该种植物适度遮阴,直接导致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在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三个指标中,净光合速率最先降低。【点睛】解答第(3)小题最后一空时,容易认为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当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呼吸作用二氧化碳产生量应等于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消耗量,此时没有二氧化碳的释放。8.已知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纯合亲本(AABB、aabb)进行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

16、生F2,请分析回答:(1)若单独观察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特点,F1基因型为Aa,其连续自交两代后,子代中AA、Aa、aa的比例为_。(2)同时观察分析两对性状的遗传特点,符合基因的_定律。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则F2的双显性个体中纯合体占_;若选取F2中的两个杂合体杂交,其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这两个杂合体的基因型是_。(3)若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且只要存在一个显性基因,个体便表现为显性,则F2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为_;若只有A、B同时存在时,个体才表现出显性,则F1与双隐性个体杂交,子代中隐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4)若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着植株的高度,且以累加

17、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纯合子AABB高50cm,aabb高30cm,它们之间杂交得到F1后,再自交得到F2,如果忽略环境因素的影响,则F2中表现为40 cm高度的个体的基因型有_。【答案】 (1). 3:2:3 (2). 自由组合 (3). 1/9 (4). AaBB 和 AABb (5). 15:1 (6). 3/4 (7). AaBb、AAbb、aaB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考查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解答此题,可根据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结果迁移应用,分析后代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详解】(1)F1基因型为Aa,连续自交两代

18、后,杂合子比例为(1/2)2=1/4,纯合子AA和aa的比例相等,均等于(11/4)/2=3/8,AA、Aa、aa的比例为3:2:3。(2)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同时分析两对性状的遗传特点,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F2的双显性个体A B 所占比例为9/16,包括1AABB、2AaBB、2AABb、4AaBb,其中纯合体AABB占1/9;选取F2中的两个杂合体杂交,其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这两个杂合体均应含有一对显性纯合基因,基因型是AaBB 和 AABb。 (3)若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且只要存在一个显性基因,个体便表现

19、为显性,则F2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为(9+3+3)1=151;若只有A、B同时存在时,个体才表现出显性,则F1与双隐性个体杂交,子代出现AaBb、aaBb、Aabb、aabb4种基因型,且比例相等,只有AaBb表现为显性,其余均表现为隐性,隐性个体所占比例为3/4。 (4)若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着植株的高度,且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纯合子AABB高50cm,aabb高30cm,则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为(5030)/4=5cm,它们之间杂交得到F1后,再自交得到F2,如果忽略环境因素的影响,则F2中表现为40 cm高度的个体,应含有(4030)/5=2个显

20、性基因,对应的基因型有基因型有AaBb、AAbb、aaBB三种。【点睛】“和”为16的由基因互作导致的特殊分离比序号条件F1(AaBb)自交后代比例F1测交后代比例1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同一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611212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97133当某一隐性基因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341124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151319.酚类物质是山楂种子发芽的抑制物,多酚氧化酶可以将其氧化,如图是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种子的种仁、种皮后,测得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多酚氧化酶主要在种

21、子中_处发挥作用,这可能与胚将来发育成植株有关。(2)从上图推测赤霉素可能具有_的生理作用,其中浓度为_的赤霉素溶液的效果最好。(3)有人认为,上图体现了赤霉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你认为对吗?为什么?_。(4)有研究发现,脱落酸能抑制上述酶的活性,这表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需要_。【答案】 (1). 种仁 (2). 促进种子萌发 (3). 200 mg/kg (4). 不对。因为没有出现酶活性受到抑制的情况 (5). 多种植物激素协调作用【解析】试题分析:(1)依题意,酚类物质是山楂种子发芽的抑制物,多酚氧化酶可以将其氧化有利于种子的发芽。曲线图显示,种仁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种皮,据此可说明

22、:多酚氧化酶主要在种子中种仁处发挥作用,这可能与胚将来发育成植株有关。(2)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能提高多酚氧化酶活性,有利于解除酚类物质对山楂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据此可推测赤霉素可能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生理作用。当赤霉素的浓度为200mg/kg时,种仁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说明此浓度的赤霉素溶液的效果最好。(3)图示显示,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种子的种仁、种皮后,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均高于对照(赤霉素浓度为零时),即没有出现酶活性受到抑制的情况,所以不能体现赤霉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4)赤霉素能提高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而脱落酸能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这表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需要多种植物激素协调作用

23、。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10.2015年7月份,内蒙古2000多万亩草场遭遇蝗灾,部分街道蝗虫成群。飞蝗种群数量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当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时,真菌、丝虫和蛙的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此外,牧鸭也是治蝗的有效手段,为了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某小组尝试构建了如图所示的模型(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1)鸭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_消费者。(2)调查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法。图示模型中蝗虫的环境容纳量

24、为_,图示曲线变化趋势表明蝗虫和鸭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节机制为_。(3)真菌与蝗虫的种间关系为_,蛙和鸭的种间关系为_。(4)蝗灾过后的草原在一定时间内可恢复植被生长及放牧能力,从群落演替的角度说这属于_,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答案】 (1). 初级和次级 (2). 样方 (3). N2 (4). 负反馈调节 (5). 寄生 (6). 竞争 (7). 次生演替 (8). 恢复力【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考查对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类型、生态系统成分和稳定性的理解,解答此题,可结合图示,根据种群的最大数量和环境容纳量的关系判断蝗虫的环境容纳量,根据蝗虫

25、和鸭的数量变化判断其调节机制。【详解】(1)蝗虫为植食性动物,为初级消费者,鸭摄食植物叶片,也捕食蝗虫,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和次级消费者。(2)蝗虫幼虫活动范围有限,调查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围绕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图示模型中蝗虫的环境容纳量为N2,图示曲线变化趋势表明当蝗虫数量由N2增加到N3时,鸭数量增长,鸭数量增长又导致蝗虫数量的减少,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3)真菌寄生在蝗虫卵内,与蝗虫构成寄生关系,蛙和鸭均以蝗虫为食,二者之间构成竞争关系。(4)蝗灾过后的草原土壤中保留了植物的根系,在一定时间内可恢复植被生长及放牧能力,从群落演

26、替的角度来说属于次生演替,草原受到破坏后可恢复植被,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点睛】“两看法”选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1.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生物的统称,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1)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富含_的土壤表层。(2)在微生物培养中,对培养基常用_法进行灭菌;对接种环常用_法灭菌。(3)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于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的是_。运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_。(4)为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应向培养基中加入_染料,将呈红色反应,再依据培养基中是否产生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5)进行微生物实验时,实验结束后所用到

27、的培养基和培养皿等不能直接丢弃的理由是_。(6)下列几位同学对微生物发酵的说法,错误的是_同学。甲同学: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乙同学:泡菜制作的菌种主要是醋酸菌;丙同学:变酸的酒的表面的菌膜是酵母菌大量繁殖形成的;丁同学:在腐乳制作中加入香辛料既能调节风味,还具有防腐杀菌作用。【答案】 (1). 有机质 (2). 高压蒸汽灭菌 (3). 灼烧 (4). 稀释涂布平板法 (5).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培养基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6). 刚果红 (7). 透明圈 (8). 防止有害微生物污染环境 (9). 甲、乙、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考查对灭菌、分离

28、、计数方法和发酵技术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可根据不同的灭菌对象选择不同的灭菌方法,根据果酒、果醋、泡菜制作原理分析其菌种代谢类型。【详解】(1)微生物大多为异养需氧型型,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主要分布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表层。(2)在微生物培养中,对培养基、容器等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对接种环为金属制品,常用灼烧法灭菌。(3)划线培养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均可以分离微生物,但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由于连在一起的两个或多个菌体增殖后形成一个菌落,所以运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4)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向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纤维素与刚果红会呈红色反应

29、,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消失,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据此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5)进行微生物实验时,实验结束后所用到的培养基和培养皿需灭菌后再丢弃,防止有害微生物污染环境。(6)果醋发酵利用的菌种是醋酸菌,是一种需氧菌,应一直通入氧气,甲同学说法错误;泡菜制作利用的菌种主要是乳酸菌,乙同学说法错误;变酸的酒的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丙同学说法错误;在腐乳制作中加入香辛料,可以调节风味,同时具有防腐杀菌作用,丁同学说法正确。【点睛】消毒和灭菌项目条件结果常用方法应用范围消毒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煮沸消毒法日常用品巴氏消毒法不耐高温的液体化学药剂消毒法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灭菌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灼烧灭菌法接种工具干热灭菌法玻璃器皿、金属工具高压蒸汽灭菌法培养基及容器的灭菌12. 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获取药用蛋白具有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下图所示为培育转基因奶牛获得人血清白蛋白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PCR扩增人血清白蛋白基因时使用的酶是 。要使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在转基因奶牛的乳腺细胞中表达,应将其与 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2)为使供体母牛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常对其注射 。采集的精子需要经过 ,才具备受精能力。(3)过程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