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4.84KB ,
资源ID:2437230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3723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情绪适应的关系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情绪适应的关系研究.docx

1、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情绪适应的关系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情绪适应的关系研究小组成员:16级心理健康教育陈菓、唐方媛、邵笑笑、梁楠、常志彬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情绪适应的关系研究摘 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如今的青少年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具体的压力源包括生理上的急剧变化、高家庭期望、高学业压力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等。若不能很好的应对这些问题,就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因而,良好的情绪适应对青少年健康的身心发展是重要的。先前已有研究证明父母教养方式能够显著影响情绪适应。但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本研究拟通过分析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情绪适应的关系,了解当前青少年情绪适应现状,丰富相关

2、理论体系。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情绪适应;孤独感;抑郁;主观幸福感2 文献综述2.1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2.1.1父母教养方式概念界定家庭是个体成长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个体很多方面的发展都是在家庭环境中形成的。研究表明家庭环境的性质或特点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儿童早期认知能力、社会情感以及人格等的发展1。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影响个体成长的重要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情感培养、个性塑造等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父母是儿童接触社会的最初载体,因为个体早期从父母那里获得知识和技能,他们给予孩子的影响是其他任何教育无法替代的,父母的价值观念不同,其对子女也有着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界定因研究者

3、关注领域不同而略有差异。在国外,Nancy Darling和Laurence Steinberg (1993)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传达给子女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2。Baumrind(1989)受社会学习理论、生态学和家庭系统理论的影响,认为在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中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父母对儿童所作要求的数量和种类; 二是父母对儿童行为的反馈3。国内研究者张文新(1999)认为父母教养方式为一个综合体,它集中体现在父母的教育理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对子女的情感反应。这一综合体是很稳定的,不会随时间、环境改变而产生变化1。李彦章(2001)认

4、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实施的一种教育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只会在某种特定的家庭环境中产生4。陈陈(2006)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行为的体现,父母在教养中有自己的习惯,这种习惯是稳定而牢固的5。徐慧(2008)等人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6。综合以上观点,虽然国内外研究者对“父母教养方式”这一概念的表述不同,但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认识本质上是一致的。2.1.2父母教养方式维度与类型划分研究者们对父母教养方式按维度进行了划分。美国心理学家Symonds (1939)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两个基本维度:“支配-

5、服从”和“接受-拒绝”。Baldwin(1948)提出了父母教养方式的两个关键维度:民主与控制。Schaefer(1959)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三个维度:接纳-拒绝、严厉-放纵、心理自主-心理受控7。从类型划分角度来看,Baumrind (1970)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专断型、纵容型和权威性三种类型,父母为专断型教养方式的子女有较多的不满意、不信任和畏缩行为,自我控制力较多,成就倾向和社会责任适中;父母为纵容型教养方式的子女因缺乏一定的准则和强化,自我控制力较少,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较低;父母为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子女自我控制力较多,成就倾向和社会责任感都较高8。Maccoby (1983)以父母对孩

6、子的反应性和要求性水平为基础,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溺爱型、专制型、权威型、忽视型9。溺爱型父母对子女仅提出少量的要求,对其行为并不施加控制,给孩子创造最大的行动自由。但是这种教养方式对孩子过分溺爱,易使儿童独立性差,对儿童的健康发展不利。专制型父母对子女更多地强调完全服从,对儿童自己的想法和独立性不重视,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对孩子的行为提出了过高的标准。这种教养方式太过严厉,很容易引发儿童的恐惧、焦虑以及挫折感,极易诱发不良行为和心理疾病。权威型父母对子女的行为只是做适当的限制,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为孩子设定合适的目标,同时要求其严格执行。这种教养方式严厉但充满温暖,可以最大限度地促使

7、孩子能力的发展。忽视型父母对子女不做任何要求,也不关心孩子,送种教养方式容易造成儿童各方面发育的混乱。国内学者岳冬梅(1993)等人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调查问卷(EMBU)中将父亲教养方式分为六个维度,分别是关心、理解,惩罚,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将母亲教养方式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关心、理解,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否认、拒绝,惩罚,偏爱被试10。林磊(1995)将母亲教养方式划分为溺爱型、极端型、严厉型、积极型和成就压力型11。刘金花(1995)把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六种类型;拒绝型、矛盾型、溺爱型、分歧型、期待型、严厉型12。研究发现,我国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间的关系是和

8、西方的结论相似的,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权威型等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相反对儿童过多的专制、忽视、溺爱等消极的教养方式对不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父母都不会采用单一的教养方式,而采取混合型的方式,兼有上面几种教养方式的特点。因此,将单一的教养类型进一步细化可能对现实中的家庭教育更有指导意义。 2.2.3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及对待子女的态度都会对子女的人格形成及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自尊、焦虑、抑郁、社会化、问题行为的产生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9、这种影响在个体的各个成长阶段都会有所体现。陶沙(1994)的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尤其是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孩子的教育有重要影响13。接受较高教育的母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母亲慈爱宽容的一面,而文化程度较低的母亲在教育子女时常将自己与子女摆在不平等的位置上,经常责备或者溺爱孩子。李柞山(2001)研究发现,农村父亲的惩罚和严厉、拒绝和否认及过度保护因子显著高于城市父亲14。王志梅(2003)研究表明,初中女生较多地感受到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男生则较少15。王国峰、袁梦等(2012)研究发现,大多数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和城乡上没有显著差异16。钱铭怡、肖广兰(1998)研究发现当

10、父母对子女给予更多的关心、温暖与理解时,有助于子女形成较高水平的自尊及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而这有助于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境,减少面对困难挫折时的躯体化倾向等17。李金钊、徐媛(2003)的研究发现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度保护、过分干涉、以及母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可以较好地预测中学生的特质焦虑18。张秀阁、吴江等(2003)通过对中学生个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发现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优良个性特征的形成,消极的教养方式易形成紧张、患得患失、敏感多疑、没有主见以及被动顺从等不良个性19。2.2关于情绪适应研究2.2.1情绪适应概念界定情绪适应是个体对所处环境所产生的主观体验以及在此环

11、境下产生的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伴随个体需要是否得到该有的满足而形成的一种愉悦或不愉悦的主观体验。在以往关于情绪适应的研究中,对于情绪适应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众多的学者将孤独,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状态定义为情绪适应范畴。如王美芳与张道祥(2005)在探讨城乡教师领导行为与青少年情绪适应的关系中,考察的则是青少年的孤独和焦虑两个消极情绪指标20;张文新(2009)等人在研究儿童情绪适应时主要探讨的是孤独、抑郁、焦虑三个消极的情绪状态21。但是情绪适应中应当包含积极的情绪适应和消极的情绪适应,积极的情绪应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促进发展;而消极的情绪适应则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和积极性,不利于

12、身心的平衡发展进而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广泛深远发展,积极的情绪状态开始更多学者的关注。近年关于情绪适应的研究中开始加入对积极情绪适应的研究。在苑春永、王耘(2013)等人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情绪适应的差异研究中将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孤独感、抑郁和焦虑作为情绪适应的研究范畴22;梁丽婵与边玉芳(2013)在对流动儿童有关情绪适应的研究中则是针对儿童的自尊、孤独、抑郁和焦虑方面进行了探讨23。从这些文献中可以发现对情绪适应的研究中不仅包含了孤独、抑郁、焦虑的消极情绪适应也包含主观幸福感、自尊、自我效能感和积极、积极的情绪适应。2.2.2情绪适应的相关研究情绪适应是

13、个体适应现状的重要指标,一直是个体适应性问题的研究热点。目前针对情绪适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病人的心理状况和小学、中学与大学学生的适应性方面。朱昭红、沈德立(2007)等人利用张大均等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査表-适应分量表对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44063名青少年进行调查显示青少年情绪适应性在大学期间处在逐渐回升状态,这与大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也佐证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视大学生情绪适应问题的辅导的重要性24。由于中国的独生子女现象的凸显,儿童的情绪适应问题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苑春永(2013)等人通过对2657名独生子女和2685名非独生子女进行情绪适应的问卷调查显示,被试

14、的情绪适应性在年龄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即年长的儿童的情绪适应性要优于年幼的儿童情绪适应性,在是否独生维度上,得出了 “是否独生”对儿童的情绪适应没有影响的结论22。张文新(2009)等人从早期儿童成长经历的角度出发研究儿童的情绪适应性,研究者发现儿童中期的身体被侵害、关系侵害和个体的情绪适应个指标呈显著正相关,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即遭受过同伴侵害经历的男生和女生都有相似的情绪适应性问题21;范兴华(2011)的研究表明了不同监护类型的儿童在情绪适应上的表现也不同,与正常家庭监护类型的儿童相比,单亲和祖辈监护的留守儿童总体幸福感低、积极情感少、消极情感多、高抑郁感、高孤独感,有留守经历儿童的

15、情绪适应程度明显差于有父母监护的正常监护类型的儿童,得出了留守现象不利于儿童的情绪适应的结论25。相较于大量针对儿童情绪性适应研究,国内专门就青少年情绪适应性研究的文章较少,大多是以情绪管理、情绪智力或适应性的框架之下把情绪适应作为某一点来进行研究,仅有的专门针对青少年情绪适应研究也多是相关性研究。相比之下,以大学生作为被试去研究情绪适应的论文则比较多见了。王树青、石猛(2010)等人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和情绪适应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大学生的同一性获得状态可正向预测自尊、负向预测焦虑、抑郁,即自我同一性发展程度越高的个体自尊程度越高,同时焦虑、抑郁水平越低;而同一性混乱(早闭、延缓和扩散)可负向

16、预测自尊,正向预测焦虑、抑郁,即自我同一性发展程度越低的个体自尊程度越低,同时焦虑、抑郁水平越高26;张立松等人发现在听障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相比较下,情绪调节能更有效的作用于普通大学生,而听障大学生会更多地体验到负性情绪而非正性情绪,听障障碍的主效应显著27;周伟(2010)从大学生完美主义的角度探讨完美主义对大学生情绪适应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完美主义倾向越严重的大学生,体验到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越多,自尊程度越高,积极完美主义与负性情绪负相关,消极完美主义与负性情绪正相关28。另外还有一些针对犯罪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情绪适应性研究,王乾宇(2012)就461名在押男性青少年暴力犯进行研究,发现入狱

17、时间长短和情绪适应性呈正相关,年龄越大的犯罪青少年情绪适应性越好29。赵景欣(2013)等人研究发现父母支持、心理韧性和服刑青少年的情绪适应状况显著正相关,即父母支持水平越高、个体自身心理靭性越强的,情绪适应程度越好30。 2.3父母教养方式与情绪适应的关系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少年儿童情绪适应的关系,以往的研究主要按不同分类的父母教养方式和情绪适应做相关分析。本研究的父母的教养方式类别主要参考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还有学者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以及当前父母教养方式的实际状况进行改编,形成自编的教养方式问卷。其中有:教养方式的五因子:情感温暖、理解与接纳、心理自主与独立、溺爱与放纵、

18、严厉与心理控制、拒绝与否认;教养方式的六个维度:温暖与理解、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偏爱被试;父母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关怀和控制;父母教养方式十个维度:接纳-拒绝、民主-独裁、尊重-羞辱、关心-袒护、宽容-放纵、激励-惩罚、理解-责备、温情-粗暴、管教-控制、期望-苛求;教养方式的四点量表:过分保护、苛刻要求、亲子疏离、提供帮助;母亲教养方式三个维度:温情引导、鼓励成就和控制惩罚。关于青少年情绪适应的研究,以往的研究多注重青少年对负面情绪的感知,较少涉及到对于正向情绪的感知。本研究吸取前人经验,拟从青少年孤独感、抑郁、主观幸福感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2.3.1父母教养方式与

19、孤独感白春玉(2011)等人研究了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孤独感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高孤独感与低孤独感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差异,低孤独感组被试其父母双方的情感温暖、理解高于高孤独感组,而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各因子均低于高孤独感组31。说明父母的理解、关爱有益于子女心理健康发展,而父母的过度干涉、保护则是子女产生孤独感的关键因素。因此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尊重子女的意见,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否则会对子女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儿童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 。石庆馨(2005)等人研究了儿童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32。结果发现,母亲教养方式中的心理自主与独立

20、和孤独感呈负相关,情感温暖、理解与接纳、孤独感呈负相关,拒绝与否认和孤独感呈正相关。孤独感与严厉和心理控制以及溺爱与放纵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接纳和孤独感负相关,心理控制和孤独感相关,拒绝、否认与严厉和孤独感相关。而孤独感与心理自主和独立以及溺爱与放纵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2.3.2父母教养方式与抑郁蒋小娟、赵利云(2013)等人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障碍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中指出:除期望-苛求维度与某些心理症状维度相关无显著差异,其他家庭教养维度与心理症状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其中抑郁症状、人格品行和注意问题与教养方式关系最密切,理解-责备、尊重-羞辱、激励-惩罚和

21、管教-控制对心理症状影响最显著33。徐夫真、张玲玲(2015)等人研究了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的稳定性及其与母亲教养的关系34。研究者认为内化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研究发现,母亲采用控制惩罚教养,男青少年一年后更可能会出现内化问题,母亲采用温情引导教养,女青少年一年后较少出现内化问题。母亲教养与一年后男女青少年内化问题之间的关系受青少年先前内化问题的调节:对于先前内化水平较高的男青少年来说,母亲较高的温情引导和控制惩罚教养正向预测其一年后的内化问题;对于先前内化水平较高的女青少年来说,母亲较多的温情引导则负向预测其一年后的内化水平。2.3.3 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王极盛、丁新华(2003)

22、对北京市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做了抽样调查35。研究发现研究结果显示:父母亲多理解、关心孩子,孩子体验到的正性情感就较多,对生活各方面的满意感就强,总体幸福感就高。相反,父亲和母亲对孩子放任不管或管教过于严厉苛刻,孩子体验到的幸福感则较少。孙浩雄、李靖阳(2015)的研究发现,父母亲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36。这一结果也说明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会让人对生活更满意。而其他维度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不良父母教养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的影响。另外将主观幸福感中的认知和情感维度作为回归因变量,将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作为自变量分别做回归分析表明,父母亲的教养方式对生活满

23、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非常显著,这进一步说明了良好教养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以往研究者对于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情绪适应的关系的研究仍存在不足。第一,对情绪适应的研究主要涉及在消极情绪领域,如孤独感、抑郁、焦虑等。但情绪适应本应包含两方面:积极情绪适应与消极情绪适应。我们不能只局限于消极情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应该多关注一些积极的情绪适应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如乐观、自信、幸福感等。通过对积极的情绪适应与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可以丰富此方面的理论体系。第二,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情绪适应的研究较少,且被试多选用大学生被试。青少

24、年期作为人一生发展中最重要的阶段理应受到重视。对于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及其情绪适应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填补此方面的空缺,也能为促进青少年的情绪适应建言献策,因而选用青少年作为被试是必要的。参考文献1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 Darling N,Steinberg L.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An Integrative Model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113(3):487-496.3 Baumrind D. Rearing competent children J. W Damon Child

25、 Development Today and Tomorrow, 1989:349-378.4 李彦章.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2):106-108.5 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95-103.6 徐慧,张建新,张梅玲.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 2008,31(4):940-942.7 Schaefer E S. A circumplex model for maternal behavior M.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Kluwer, 1

26、999:226-235.8 Baumrind D.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70, 4(12):1-103.9 Sears R R, Maccoby E E, Levin H. Patterns of child rearing M. Patterns of child rearing.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166.10 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等.父母教养方式: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3)

27、:97-101.11 林磊.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4):43-47.12 刘金花.上海市与横滨市幼儿性格特征和家庭环境因子关系的比较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4):51-58.13 陶沙,林磊.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3):40-47.14 李祚山.转型期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 24(4):445-448.15 王志梅.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 5(6):87-93.16 王国锋,袁梦,李阳.初中

28、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12(1):111-114.17 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 心理科学,1998(6):553-555.18 李金钊,徐媛.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及特质焦虑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1):1-5.19 张秀阁,吴江,张杏钗.城乡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我意识影响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115-115.20 王美芳,张道祥.城乡教师领导行为与青少年情绪适应的关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6):140-

29、143.21 张文新,陈亮,纪林芹,等.童年中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儿童的情绪适应J.心理学报,2009,41(5):433-443.22 苑春永,陈福美,王耘,等.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情绪适应的差异基于倾向分数配对模型的估计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2).296-299.23 梁丽婵,边玉芳.流动儿童的信任知觉与情绪适应的关系及自尊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21(1).122-125.24 朱昭红,沈德立.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适应状况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5(4):241-24625 范兴华.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情绪适应的比较J.

30、中国特殊教育, 2011(2):71-77.26 王树青,石猛,陈会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与情绪适应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215-218.27 张立松,王娟,何侃,等.情绪调节技能与情绪适应:听障状态的调节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3(2):41-46.28 周伟.大学生完美主义对情绪适应的影响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29 王乾宇,赵景欣.青少年暴力犯的狱内情绪适应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4):1-7.30 赵景欣,李静雅,张文新.父母支持、心理韧性与服刑青少年的狱内情绪适应C.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13.31 白春玉,张迪

31、,陈容,等.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孤独感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1, 32(4):473-474.32 石庆馨,王争艳,张侃.儿童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6):416-416.33 蒋小娟,赵利云,程灶火,等.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障碍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联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5):800-803.34 徐夫真,张玲玲,魏星,等.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的稳定性及其与母亲教养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2):204-211.35 王极盛,丁新华.北京市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1):868-869.36 孙浩雄,李靖阳.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应付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9):1403-1407.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