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7.58KB ,
资源ID:2435513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3551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工程管理导论工程管理历史.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工程管理导论工程管理历史.docx

1、工程管理导论工程管理历史工程管理导论工程管理历史.管论工程理导工程管理的历史发展古代工程管理01近代工程管理02工程管理现代工程管理03我国工程实践历史悠久。工程管理起源于人类最初的工程实践。在最初的工程实践中,人们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教训,无形中形成渗透着工程管理的思想理念与方法,无意识地用于指导实践,逐渐形成科学规范的理论与方法。可见,我国工程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漫长的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过程伴随着大量的工程管理实践,逐步积累提炼和发展。我国工程管理的发展经历了经验化工具化科学化3个阶段。Part1古代工程管理经验化阶段古代工程管理人类最初用物与造物的活动便

2、意味着工程活动的开端。我国古代的工程极具特色,气势与艺术兼并工程与自然结合,无不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思想,积累了丰富的宝贵实践经验,由此萌发了朴素的工程管理。一工程管理思想古代工程在设计时遵循人的主观感受,以人为中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如皇家建筑中的龙凤雕饰,以“吉祥如意”为主题的“福禄寿喜”装饰等,以现实生活为依据,重在抒情,偏重对理想美的追求。另外万里长城的“因地形,用险制塞”,园林艺术的借景抒情,宫殿建筑的风水尊崇,帝陵建造的布局等,无不体现了对自然规律法则的遵循,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12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亚里士多德就认识到“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我国古代工程建设

3、同样成功实践了系统整体的思想。例如都江堰工程的规划设计与施工十分合理,通过鱼嘴分水宝瓶口引水飞沙堰溢洪,形成一个完整的“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的分洪灌溉系统。长城则是以整体性防御体系为目标进行设计和建构的,结构上实行“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施工上借助地形,就地取材,并且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烽火台,形成快捷的信息传递联系体系。一工程管理思想古代工程中还实践了优化的思想。例如,宋代水工高超在黄河治堤工程中创造了“三节下埽合龙法”,由于龙门水深流急,最后的合龙又是堵口工程成败的关键,但通过长度约100米的埽进行了几次合龙均未成功,于是提出将60步(约100米)的埽分成3节,每节

4、20步,彼此用绳索连接,先下第一节,削弱水势,压到底再下第二节,然后再下第三节,如此省力的优化方法终于巧合龙门,成功堵住决口。3二建设组织管理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民间工程建筑规模较小,建造与管理相对简单,均是采用建造者自营的方式,由工程建造者自主负责资金材料与图纸,并集建筑设计施工与管理于一身。政.府工程(如官式建筑王室建筑等)则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建造费用涉及国库开支,因此需要设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比如,我国古代的工官制度,这是一种为王室宫廷宫府服务的官营土木营造事务的制度。工官制度采用集权管理的方式,是一种严密的军事化或准军事化管理方式,可以保证规模巨大的工程在短期内按照预期目标完成。工

5、官制度主要是由国家组织实施,朝廷或各级官府派员进行筹划与监工,其中工程建设负责人由朝廷官府或军队领导人担任,并成立临时管理机构,工程竣工后即撤销。1二建设组织管理奴隶社会时期,工官是管理工匠的官吏,掌握着工程的几何知识与测量技术,是工程建设的主持者,如周朝设置了“司空”“司工”之职。封建社会时期,工官不再专指某个人,演化为掌管营造事务的官署的组成部分,并且其职能不断进行调整,并愈趋完善,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征工征料制定规范标准组织生产与管理等于一身。如秦代设“将作少府”负责土木营造事务;汉朝负责营造事务官署的长官为“将作大匠”,初期长安城的规划设计及建造则由汉高祖的将作大匠阳城延担任;隋朝以后设

6、“将作监”,并设“工部”,负责的长官为“将作监丞”“工部尚书”,其中新都大兴城的规划与监造由隋炀帝的工部尚书宇文恺担任,另外著名的营造法式是由宋徽宗的将作监丞李诫编修完成;清朝取消“将作监”,保留“工部”,另设“内务府”,掌管坛庙官署苑圃的营造事务。2三实施过程控制古代工程建设有其独特的标准与程序。最早的一部工程技术专著考工记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制度,包括王城规划以及版筑道路门墙和主要官室内部的标准尺度等;北宋元丰年间的筑城法式总结了各种防卫工程的经验;元代所著河防通议针对堤坝水闸的技术材料工具等进行了详密规定;营造法式对不同类型的房屋做出了统一规定,并提出“分工专其业”的主张,提出10多

7、项专业分工,分门别类地由各专业操作者来完成各项具体工程。1三实施过程控制古代大型建筑的兴建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需要精心策划与安排才能保证工程顺利完工。例如孙子兵法中提到“庙算多者胜”,则是指国家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需要运筹帷幄,缜密地组织与安排。在长城的建造过程中则采用各种办法克服困难,人们在难以行走的地方排成长队通过传递的方式运输材料,冬天泼水结冰后减小摩擦以推拉石料,深谷采用“飞筐走索”的方法牵引材料,不仅节省了劳动力,也大大节约了时间。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一举而三役济”的事例,即北宋时期丁谓负责重造皇宫时便事先进行了计划与组织,在皇宫中开河引水,通过人工运河运输材料,同时用开河挖出的土烧砖

8、,工程完工后再用建筑垃圾进行填河。2三实施过程控制在质量安全控制方面,古代工程也很有特色。吕氏春秋中记载了战国时代吕不韦对产品质量的关注,规定在产品上“勒工名”,对操作者“以考其诚”。长城修筑时同样实行了责任制管理,通过石刻碑文记录每次修筑的位置长度高度等,还刻有督理官员的官衔与名字石匠木匠等的名字,根据记载来追查相应责任;还设立了质量验收制度,要求在一定距离内用弓箭射城墙,箭头未入墙即合格,否则返工重筑。北宋时期木结构建筑匠师喻浩修筑高达360尺的木塔时,每修一层便设置帷幕遮挡,避免施工落物伤人,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34古代大型工程结构复杂,资源消耗大,重视工料消耗与费用计算,并形成了一定

9、的方法。营造法式中针对各工种的材料使用进行了统计,并作为定额基础便于用工用料。儒林外史记载青枫城城墙工程修筑时则分人工费材料费进行核算,判断其是否多估冒算。清朝工部颁布的工程做法则例中记载了许多工料计算方法,并制定了详细的料例规范营造算例,设置了专门负责工程估工算料和编制预算的部门“算房”。Part2近代工程管理工具化阶段近代工程管理近代工程管理是指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的时期。鸦片战争后,我国传统的建筑生产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清朝后期工部被撤销,工官制度随封建制度一同消亡,同时西方工程建设方式引入我国,引起了近代工程管理的变革。一机构设置鸦片战争后,作为通商口岸的上海广州福州等城市逐

10、渐表现出近代资本主义的工程生产方式特点,尤其是上海最为典型,其租界的建筑管理方式及制度影响了后续国民政.府设置工程管理部门组织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起草拟定。不同于古代的工官工匠和民役组成的组织结构层次,中国近代建筑管理方法融入西方资本主义特色且初具雏形。121854年,英美法三国领事在租界召开会议并选举产生了行政委员会,后改为市政委员会,即工部局,主要负责城市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包括制订修改相关建筑章程,审批建筑设计图纸,核发建筑许可证,负责审查营造厂开业审查工程开工建设经营,以及对违章建筑的管理,并负责建筑师审查。工部局下设工务处,主要负责租界的一切市政建设建造管理等工作。租界的这种市政建设管理体

11、制从19世纪XX年代开始被全国许多城市效仿,北京天津等城市纷纷成立了工务局。二制度建设民国初年受西方城市建设体制的影响,各个城市都设立了近代市政机构,颁布实行城市法律法规,进行城市改造,启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我国城市的近代化进程。清政.府于19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第一次从行政管理上将“城”和“乡”区分设置,即标志着我国城市建设制度的开端。民国时期,市政机构设置逐渐形成。1921年颁布了市自治制与市自治施行细则,并且受近代西方“自治城市”理念的影响,强调城市行政体制中立法与行政的分离与制约,形成了自治会市政公所参事会的市政机构设置。以北京古城为例,其城市建设和管理及城市各项事业都是以

12、一整套的法律规章为前提和基础的。19331935年为北京市政正规化时期,其间颁布了市政建设法规22项,房地产建设法规6项,道路交通建设法规7项,建筑业(承包工程工程招标购置材料等)建设法规4项环境卫生建设法规5项。其中城市建设工程包含城市道路修建城市交通建设(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新型城区发展(如城南地区的新兴城区)。1二制度建设经过长时间对城市建设管理及相应工程技术的探索,1938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全国性建筑管理法规建筑法,之后又制定了建筑行业管理规则建筑师管理规则管理营造业规则和技术规范建筑技术规则,同时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政.府建筑管理机构体系,在中央为内政部营建

13、司,在省为建设厅,在市为工务局(未设工务局的为市政.府),在县为县政.府。2三实施方式古代由于社会分工简单,工程建设由业主自营,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均由传统营造工匠担任,工匠既是设计者又是施工者。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迫使我国打开国门,西方近代建筑对我国传统营造业产生了巨大影响,而西方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便出现了建筑师,主持建筑设计的同时还参与建造,直到17世纪出现专业建筑师,并开启了正规的建筑教育方式。西方的建筑师随着西方建筑方式一同进入中国,逐渐打破我国传统营造工匠集设计者与施工者于一身的方式,发展成为专门的设计群体,与施工分离开来。早期仍是西方建筑师带领我国建筑人员进行设计与施工,直到20世

14、纪20年代,我国派往西方国家学习的留学生学成回国后,打破西方建筑师一统天下的局面,并带动了我国院校建筑教育体制发展。1三实施方式西方专业建筑师负责设计与监督承包商负责施工的方式影响了我国的工程实施,打破了我国传统工匠制度,逐渐形成了作坊式经营方式,成立了营造厂(即工程承包企业),并投入到近代建筑市场招标竞争中。1880年川沙籍泥水匠杨斯盛开设了上海第一家由中国人创立的营造厂杨瑞泰营造厂,其中固定人员较少,一般有厂主账房建工估价员等,因此,工程中标后,与业主签订合同后,再层层分包转包,最后由包工头临时招募工人完成。针对营造厂的开设有严格的法律程序与担保制度,由工部局进行资质审核,最后向工商管理部

15、门登记注册。营造厂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相应的资本金代表人学历经营范围承接工程规模均有相应规定。随着营造厂承包工程的成功,如1893年由中标的杨瑞泰营造厂承建的江海关二期大楼是当时规模最大式样最新的西式建筑,我国企业家开设的营造厂也逐步形成规模,出现了张裕泰余宏记江裕记等营造厂。2三实施方式西方近代建筑方式的引进不仅仅包括专业建筑师工程承包方式,还有工程招投标模式。1864年西方营造厂建造法国领事馆时首次引进招标投标,对此我国最初并不适应,直到1891年江海关二期工程招标只有杨瑞泰营造厂一家投标,渐渐地被国内营造厂商所接受,1903年德华银行1904年爱俪园1906年德国总会和汇中饭店1916年天

16、祥洋行大楼等都是有本地营造厂中标承建。20世纪初,工程招标投标程序愈趋完备,其中招标文件合同条款标签会议评标方式履约保证金制度等与现代工程类似甚至有相同之处。3Part3现代工程管理科学化阶段现代工程管理现代工程管理包括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任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大量基本建设工作,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及“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这一时期,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集中财力办大事,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所采取的符合当时时

17、代背景的模式与做法推动了工程管理实践的发展,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兴起也为我国工程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1976年至今),我国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与科学技术进步,建设管理体制发生一系列变革,项目管理理念与方法的推广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工程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使工程管理理念趋于科学化方法趋于专业化价值趋于多元化。一工程管理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主要采用建设单位自营基建处工程指挥部等建设组织模式。由于建国初期设计和施工力量薄弱且分散,主要采用建设单位自营方式组织工程建设,即建设单位自己组织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自己购置施工机械和采购材料,集建设与生产职能于一身,自行组

18、织工程项目建设。基建处模式则是由各行政部门(如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以及一些工程较多的单位设置基建处,进而负责具体工程实施,而这些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常规性的行政管理。1958年之后,出现了工程指挥部模式,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针对具体工程项目成立指挥部筹建处办公室等,将建设与生产职能分开,由工程指挥部负责建设期间的设计采购施工管理,竣工后移交生产管理机构负责运营。由于指挥部是临时组建,随项目成立而组建,随项目完成而解散,可能存在只有一次失败教训而多次成功经验积累的弊端,但这种模式依靠行政手段有效协调各方面关系,调配工程项目建设所需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等,为关系国计

19、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和“三线”工程建设等发挥了积极作用。1一工程管理模式1996年,参考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和企业法人的设立原则及模式,国家计划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使得我国建设组织模式从传统模式走向了项目法人模式。计划经济特色的工程指挥部模式逐渐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与项目法人模式的结合保留了原有决策指挥的优势,同时能够确立工程的责权利关系,保证工程的投资效益和应有成效。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复杂,以项目法人模式实施工程管理越来越不能满足对工程管理专业化的需求,结合我国国情,出现了项目法人+项目管理咨询公司的组织管理模式

20、,是由项目法人担当业主,仅针对工程项目提出建议和进行重大问题决策,由项目管理咨询公司为业主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常见的PM模式(ProjectManagement,项目管理服务)CM模式(ConstructionManagement,建筑工程管理)等都是项目法人+项目管理咨询公司的一种组织管理模式。2一工程管理模式另外,代建制是针对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建设监管实用”多位一体的弊病应运而生的一种模式。早在1993年厦门便开始试行将市级财政性投资融资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委托给一些有实力的专业公司,由其代替业主实施建设管理,可谓我国“代建制”的雏形。1998年重庆青岛等城市开始推行试点工作。XX

21、年年我国正式批准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所谓代建制,是指通过设立专业的建设代理机构,代理(或提供咨询服务)建设单位负责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和实施阶段的工作。截止XX年年12月,我国约有4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省会城市先后试行代建制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上海深圳和北京开创了符合自身城市特点的代建制模式。3一工程管理模式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程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单一的资金筹措方式和融资渠道无法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22、需要综合采用多种筹资方式,从不同渠道筹集所需建设资金。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试点和采用BOT模式(Build-Operate-ransfer,建造-运营-移交)。进入9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重视BOT模式,选择更多电厂自来水厂项目作为BOT模式的试点工程,进一步推广试点。1995年1月,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颁发关于以BOT方式吸引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同年8月,国家计划委员会电力部和交通部联合颁布关于试办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保证试点工作有序进行。4一工程管理模式21世纪初期,我国开始出现大量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公用部门与私人企

23、业合作)项目,即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给予某项目而相互合作,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如XX年年8月,深圳打破市政公用设施的政.府垄断,将能源集团燃气集团公共交通集团等国有企业以招标方式转让部分股权;同年9月,成都市政公用局将6条公共汽车线路的特许经营权拍卖,有偿转让国内公共汽车线路。XX年年浙江省17家民营企业组建5家投资公司承担杭州湾跨海大桥,利用民间资本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省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扩大民间资本的意见,并明确指出沿海铁路火力发电厂等工程将继续吸引民间资本。XX年年北京奥运场馆国家体育场的建设运营模式同样采用PPP的特许经营模式,此外XX年年北京地铁四号线和XX年年深圳

24、地铁四号线也分别采用PPP模式。此外还有许多优化和创新的项目融资模式被采用,如PFI模式(Private-Finance-Initiative,私人主动融资)ABS模式(Asset-Backed-Security,资产证券化)等。5二建设管理制度招标投标制。1979年,我国首先在部分地区的建筑安装市场试行招投标制度。1983年6月,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建筑安装工程招标试行办法,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招标投标承发包制度。1984年,国务院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行工程招标承包制。要改革单纯用行政手段分配建设任务的老办法,实行招标投标。”同年我国六届人

25、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工程建设领域实行招标承包制。1985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共同颁布了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暂行规定。1992年,建设部颁布工程建设施工招投标管理办法和招标投标公证程序细则。1999年9月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于200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1二建设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市场面临激烈竞争,要求改进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工程合同管理逐渐引起重视。FIDIC合同条件在1982年的鲁布革水利工程1984年的京津塘高速公路等工程中的引入与应用体现了我国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的发展。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颁

26、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同年12月,国家建设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印发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模板本,即各类公用建筑民有住宅工业厂房交通设施及线路管道的施工和设备安装的合同文本。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以及工程范围的扩大,合同管理制度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推广与应用。2二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工程监理制。1988年我国开始试点建设工程监理制,1996年末建设部发布建设工程监理规定,标志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开始逐步依据国情建立工程建设监理制度。199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明确规定“国家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使建设工程监理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全面推行阶段,从法律上明确了监理制度的法律地位。2000年底,建设部发布建设工程

27、监理规范,使工程建设监理制度逐步走向规范化。3二建设管理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1992年11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建设项目实行业主责任制的暂行规定,要求从1992年起,新开工项目和进行前期工作的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项目原则上都实行项目业主责任制。1996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颁布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要求国有单位经营性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必须组建项目法人,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即将原来的项目业主责任制改为项目法人责任制,规定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偿还债和资产的保值增值等实行全过程负责。4三学术与教育工程管理的重要地位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确立的,其学科地位

28、也是随着工程实践的不断发展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得到认可。发达国家工程院均设有与工程管理相关的学部,如美国国家工程院电力与能源体系工程学部电子工程学部经济学学部教育与研究政策学部等12个学部都设有管理子领域,且在美国国家工程院瑞典皇家工程院中与工程管理相关的学部院士都多达200余名。工程管理的发展是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各产业工程师的共同贡献。美国国家工程院的院士由企业界院士和学术机构院士构成,法国科学技术院由来自工业领域的工程师组成,英国皇家工程院同样由杰出工程师组成。此外,早在1852年成立的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的设置机构覆盖建筑工程机械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1979年成立的美国工程管

29、理学会(ASEM)主要负责“工程管理知识体系”的编写修订等工作,其中工程管理知识体系指南EMBOKGuide)已修订至第3版,主要出版物还包括工程管理手册(TheEngineeringManagementHandbook)。国外工程管理的含义定义宽泛,从国外工程院学部的设立院士的构成以及专业协会的侧重等就反映了这点,并且十分重视工程管理的理论和实务研究。1三学术与教育我国工程管理学科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单纯的工民建管理或土木工程管理,到更为宽泛意义上的工程管理的认识转变。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高校便设立了工程管理专业。1989年,教育部将“建筑管理工程”和“基本建设管理工程”正式列入由其第

30、二次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1993年,教育部将“管理工程”和“房地产经营管理”正式列入由其第三次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1998年,教育部将原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管理工程(建筑管理工程方向)和房地产经营管理以及原本科专业目录外的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和国际工程管理4个专业调整合并为工程管理专业,并设置于管理学门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一级学科下。2000年中国工程院正式设置工程管理学部,标志着国内学术界对工程管理学科地位认同的重要体现。从XX年年至今,中国工程院成功举办了七届“中国工程管理论坛”,针对和谐创新科学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等主题进行了广泛征稿与深入研讨,不仅促

31、进了我国工程管理学术交流,更推动了我国工程管理理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此外,XX年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在“十一五”项目资助中设置“G0118工程管理”代码,并在XX年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列出“面向大型工程建设的集成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G0118)”重点资助项目计划,围绕我国大型工程建设展开深入研究。XX年年,中国工程院提议并委托高等院校进行学科论证,由此批复设置了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学位,旨在适应我国现代工程事业发展对工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2四理论与方法20世纪50年代,我国科学家钱学森结合国外航空航天科技的研究实践及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出版了工程控制论并推广应用于工程

32、技术领域。这一时期逐渐诞生了系统工程一般系统论等思想。20世纪XX年代,钱学森提出的适合我国的系统论控制论等推动了我国许多重大国防工程的顺利实施与发展,尤其是在我国“两弹一星”工程中的运用,即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20世纪70年代,以系统科学为对象,以钱学森为代表的我国科学家开展了大量学术研究,发表了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被誉为中国系统科学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发表的系统思想和系统工程代表了钱学森的系统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随后钱学森集中系统学的探索研究,1990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一个科学的新领域:开放复杂的巨系统及其方法论,正式提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概念及处理这类系统的综合集成方法论。1四理论与方法20世纪XX年代初,华罗庚教授深刻领悟和引进CPM(关键路径法)和PERT(计划评审技术),同时结合毛.主.席“统筹兼顾”和“抓主要矛盾”的思想,起名为“统筹法”。1965年2月,华罗庚带领学生进行试点,得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