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2.96KB ,
资源ID:243503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3503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

1、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概论 一、比较教育的概念:比较教育是以比较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的教育研究领域。 二、学科性质:比较教育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研究领域,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三、法国19世纪的比较教育学家朱利安在1817年发表的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是比较教育史的开端。他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四、比较教育发展史上“借鉴时代”的几位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朱利安、法国的库森、英国的阿诺德、美国的霍拉斯?曼和巴纳德。 五、1900年英国比较

2、教育学家萨德勒发表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标志着“因素分析时代”的开端。 六、萨德勒反对孤立地研究教育,明确提出了“民族性”概念和研究校外事物的主张。 七、“因素分析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萨德勒、美国的康德尔、英国的汉斯和德国的施奈德。 八、康德尔的代表作比较教育不仅是“因素分析时代”的一部代表性著作,而且是整个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九、汉斯在他的代表作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在这本书中,他认为影响教育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可以分为三类:自然因素、宗教因素和世俗因素。 十、人们将萨德勒和汉斯等人的研究方法叫做“外部因素分析法”;把施

3、奈德的研究方法称为“辩证法的因素分析法”。 十一、1898年,罗素首次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比较教育。 十二、1929年,国际教育局正式成立,开始以国际组织的形式研究比较教育,并定期出版刊物。 十三、在我国,1929年,庄泽宣出版各国比较教育论;1930年,燕京大学开始在文学院教育学系开设比较教育课程。 十四、比较教育的发展史包括:史前史(古希腊19世纪)、“借鉴时代”(19世纪20世纪初)、“因素分析时代”(20世纪初二战结束)、“社会科学方法时代”(二战结束现在)。 十五、“社会科学分析时代”包括:(一)发展期(20世纪5060年代)、(二)高原期(20世纪70年代)、反省期(20世纪80

4、年代)扩展期(20世纪90年代). 十六、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化的历史背景下,将“国际教育”纳入到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论视野中。 1 十七、比较教育的基本特征:第一,跨国性和国际性;第二,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第三,研究对象覆盖了整个教育领域,并兼具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种性质;第四,时代性,即比较教育研究在时间维度上总是以现在为中心的;第五,民族性和国际性并存。 十八、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霍尔斯的比较教育:当代的问题与趋势一书,认为比较教育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一)比较研究(包括比较教学法、教育内部分析和文化内部分析两个亚领域);(二)外国教育研究,既包括对除本国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国

5、家教育制度、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等的研究,也包括对某一区域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研究;(三)国际教育(包括国际教育教学法和国际教育机构工作研究两个亚领域);(四)发展教育,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联系各国的教育发展状况来研究和分析比较其教育发展问题,从而为各国政府或国际社会制定平衡的教育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十九、比较教育的作用:(一)比较教育在科学认识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过程中的作用。1. 通过对教育现象进行分析,揭示教育的质的规定性;2. 通过对不同社会环境中教育现象的比较研究,加深对教育社会特性的认识;3. 研究其他民族国家的教育,不仅能使我们对教育的本质特性和普遍规律得出深刻的认识,而且更

6、能加深我们对自己国家教育的科学认识;4. 可以在别的教育学科无法涉及或涉足的研究领域发挥必要的作用;5. 就教育科学自身的发展而言,比较教育业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比较教育在教育实际工作和现实教育发展中的作用。1. 比较教育研究可以使我们借鉴别国的教育经验,从而更好地解决本国的教育问题;2. 比较教育的研究可以为我们制定教育决策提供预测性的依据,使我们的教育决策尽量做到有的放矢,保障教育的健康发展;3. 比较教育研究对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二十、学习和研究比较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第一,可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加深我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第二,可以为我们的教育决策和教育改革

7、提供依据和参考;第三,可以从别国借鉴一些被证明有效的先进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第四,可以培养我们在研究教育现象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全面地看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提高我们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 二十一、1990年,我国比较教育学家顾明远当选世界比较教育学会主席。 第二章 比较教育的重要思想和理论流派 一、朱利安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中的建议:第一,组织一个国际教育协会,聘任常任公务人员,担任比较教育资料的搜集工作;第二,用问卷的方式向各国收集教育资料,提供国际教育协会分析研究,以提出适当的教育改革建议;第三,建立师范学校教育体系,用最新的方法培训教师;第四,发行各种语言的教育期刊,传播教

8、育改革经验。 朱利安的历史影响和贡献:第一,他第一次系统地倡导和阐述了建立比较教育的基本设想;第二,他最早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术语,为比较教育作为一门教育科学或一个教育研究领域的形成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第三,他为比较教育的发展在一开始就奠定了一个不断科学化的发展方向;第四,他提出的一系列比较的研究方法,明确地把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体系化了。 二、萨德勒的比较教育思想。萨德勒是英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因素分析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比较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总共28卷的教育问题特别报告书,2 以及1900年发表的重要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等著述中。他明确指

9、出,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国外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来学习别国的教育经验,改进本国的教育工作;他十分重视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人物要来联系各国教育的不同社会环境来对不同国家的教育进行分析比较;他曾明确指出,进行比较教育研究并非说明别国的教育制度总比本国的要好,我们进行比较教育研究也并非总是一定要从别国教育中借用点什么东西;他还进一步指出,比较教育研究要尽量站到被研究的国家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同时还要把对别国教育的研究运用于对本国教育发展的预测。 萨德勒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中的地位和贡献:第一,他提出的以历史主义为主要特点的因素分析理论,对20世纪的比较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萨德勒因

10、素分析的方法论不仅力图克服过去比较教育研究着眼于学校教育的表面现象的局限,而且倡导通过比较研究对本国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科学预测的思想;第三,他提出的“民族性”概念和历史主义思想,对康德尔等比较教育学家直接产生了深刻影响;第四,在朱利安的纲要尚未引起广泛关注的历史阶段,萨德勒提出的科学系统的比较教育理论及其实践,对比较教育的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康德尔的比较教育思想。康德尔是美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因素分析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为比较教育。他秉承萨德勒的历史主义观点,继承和完善了他的因素分析方法,并且提出“民族主义”、“民族性”和“力量与因素”等重要概念。

11、四、汉斯的比较教育思想。汉斯是英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代表作为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在汉斯的比较教育研究中,民族性是基本因素;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根植于其民族历史中;历史主义是汉斯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基本思想,因素分析是其研究的基本手段。 汉斯的历史贡献和重要地位:第一,汉斯对比较教育发展的主要贡献,突出表现在他对由萨德勒和康德尔等人创立的历史主义思想和因素分析等比较教育研究法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上;第二,由于他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杰出贡献,欧洲比较教育学会授予他“荣誉会员”的称号。 五、依赖理论的主要比较教育观点:依赖理论把世界划分为由西方国家构成的“中心”和主要由第三世界国家构成的“边

12、缘”,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总是试图从对边缘国家的控制中获取利益,而处于边缘的国家由于在很多方面受制于人而不得不依赖于中心国家。西式学校教育制度的移入加强了边缘国家对西方国家的依赖关系,进而强化了中心与边缘在政治经济上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并不断使人们逐步认为这种关系时合理的、自然而然的。 第三章 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一、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一)联系性原则;(二)发展性原则;(三)本体性原则;(四)实践性原则。 二、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一)调查法,包括实地考察和问卷法两种;(二)文献法,一般要经过查阅、抽样、鉴别和整理等阶段;(三)比较法;(四)分析法,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 3

13、三、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贝雷迪是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他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以提出著名的“比较四步法”而闻名于世,他的代表作是1964年出版的教育中的比较法,在这本书中,他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包括区域研究和比较研究两大类型,比较研究同时面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而区域研究主要只是针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研究,它并不是比较研究,而是比较研究的基础和预备。他认为,区域研究包括“描述”和“解释”两个阶段;比较研究包括“并置”和“比较”两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著名的“比较四步法”。 1. 描述. 贝雷迪认为,对外国教育制度进行描述是比较教育研究工作的第一步。描述包括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学校实

14、地考察。贝雷迪把比较教育研究需要收集的资料分成三类:第一手资料(研究者通过观察或访问所获得的资料、官方报告等)、第二手资料(文摘、二手的定性报告)和辅助性资料(一些与教育有关的文化背景材料)。 2. 解释. 研究者运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 3. 并置. 简单的说,并置就是为比较而对材料进行整理的过程,并置阶段的主要工作室统一概念、提出假说。并置有两种具体的形式:一是图标式或竖立式;二是文字式或横列式。在图表式并置中,用于比较的资料呈纵向排列,这种形式适合于展示描述性事实及“静态”细节;在文字式并置中,文字资料呈横向排

15、列,这种形式适合于展示“动态”的资料、对变化和发展趋势的描述。 4. 比较.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所有比较研究的对象国同时进行研究,据此对并置阶段形成的假说做出验证。贝雷迪把共时的比较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平衡”比较;二是“阐释”比较。“平衡”比较强调从某一国家或区域获取的每一类信息都必须同从别的国家或区域获取的可比信息相匹配;“阐释”比较指的是将关于不同国家的教育实践的资料随意取来,用比较的观点对资料的意义进行说明。 贝雷迪认为,包括“并置”和“比较”的比较研究有两种途径:一是“问题研究”;二是“总体研究”。问题研究是指选择一个研究课题,通过对不同国家教育制度的考察,研究它们在这一研究课题方

16、面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从而得出不同国家在相似或不同条件下解决同一类教育问题的各种办法,以供教育决策参考。随着问题研究范围的扩大,势必会使研究者逐步进入总体分析阶段。总体研究是对教育的各个方面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总体把握。 四、诺亚与艾克斯坦的科学量化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诺亚和纽约市立大学的艾克斯坦都是当代著名的比较教育专家。1969年,他俩合著的比较教育科学的探索出版,在这本书中,他们提出了“科学量化法”。包括七个步骤:1. 界定问题.;2. 提出假说;3.明确概念和指标;4. 选择个案;5. 收集数据资料;6. 处理数据资料;7. 说明结果和验证假说。 五、霍尔姆斯的问题法.

17、 霍尔姆斯是英国当代著名的比较教育专家,他提出了有名的“问题法”:1. 问题的选择与分析;2. 提出假说;3. 验证相关因素;4. 从所提出的假说逻辑地语言可能的结果;5. 比较语言的结果与观察到的事实。 六、教育大辞典?比较教育是由我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顾明远先生主编的一部大型教育工具书。 七、比较教育研究是我国最早的比较教育学术刊物,双月刊,1965年创刊。 4 第四章 教育国际化与比较教育研究 一、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第一,在世界范围内,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各国教育的相互联系普遍加强(教育人员的交流、青年留学生、教育援助和合作项目);第二,各国

18、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也更加频繁和深刻,一种世界范围的共性正在教育的各个方面不断形成和加强;第三,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教育问题也出现了一种世界范围的一致性,各国的教育似乎正面对一种共同的挑战;第四,各种国际性的教育组织和机构的产生,以及它们对世界教育发展的积极介入,从社会结构上标举着教育国际化的潮流。 二、教育国际化的成因:第一,是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对教育的影响;第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加,促使各国教育内容中相互一致的成分不断增加,并占据了全部教育 内容的绝大部分;第三,信息社会的道路使得世界各国在知识和教育方面的联系

19、更加便捷,也日益紧密,从而为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条件;第四,一系列全球问题的解决,也对各国教育发展提出了国际化的迫切要求。 三、教育国际化对发达国家的利与弊:利:教育国际化直接或间接地给他们带来了文化和人才的双重利益,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渗透和影响能力;另一方面以廉价的方式吸引了大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一流人才。弊:为第三世界国家培养人才在有限的程度上的确增加了他们的教育开支;教育国家化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对象的文化多元和文化冲突等问题,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四、教育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与弊:利:教育国际化可以提高本国教育的发展水平,获得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有利于拓宽

20、本国社会成员的文化视野,提高社会的开放程度,增进社会进步的活力,加速本国的社会现代会进程。弊:首先是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这是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其次是本土文化传统的扭曲和丧失,这是一种更加深刻、也更加长远的损失。 五、“国际教育”的观念基础主要是国际主义的理念,其目的在于通过协调各国教育文化关系、推进国际相互理解的教育和以教育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等,在尊重民族主权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国际友好关系的发展,谋求永久的世界和平。 六、教育国际化对比较教育的影响:第一,比较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增加和研究领域的扩大;第二,拓展了比较教育研究目的;第三,比较教育研究本身也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国际化现象;第四,比较

21、教育理论中所包含的国际主义精神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具体化; 七、教育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不利影响:第一,第三世界国家以殖民时期形成的教育体系作为自身文化传承的主要机制,无疑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集成和发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第二,在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和剥削仍在继续,经济与军事相伴的传统殖民转变成了经济与文化相伴的文化殖民;第三,教育的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发展而言,也意味着西方的模式从理论到实际都获得了控制权。 八、教育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教育起到的积极作用:第一,可以弥补第三世界国家智力资源的匮乏,因而有利于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其

22、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二,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技术,这有利于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水5 平;第三,一些国际教育援助项目的确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发展急需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为这些国家的教育发展注入了宝贵的教育发展资金。 九、比较教育可以发挥的作用:第一,增强本土意识,在努力研究本土教育的基础上研究西方教育;第二,通过比较教育研究,我们还要努力唤醒我国教育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的民族意识,并强化其振兴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感;第三,即使常常是勉为其难,我们也要努力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出发来看待、解释和介绍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范式,并与所有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努力

23、建构本民族的教育科学范式;第四,比较教育学者不仅要学习我国的传统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而且要深入实际社会生活,从广泛存在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之中的那些实际教育活动中发掘教育科学本土化的活的生长点。 第五章 美国教育 一、哈佛学院成立于1636年。 二、1839年,马萨诸塞州在列克星敦开办了美国第一所州立师范学校。 三、1855年,德国教育家舒尔兹夫人在美国设立第一所幼儿园,实施福禄倍尔的教育理论。 四、1834年,宾夕法尼亚州建立了美国第一所公立小学。 五、1821年,波士顿建立了美国第一所公立中学, 六、1862年,美国国会同通过了莫雷尔法,规定由联邦政府拨给土地来辅助各州兴办农业和工艺学院,培

24、养农业专门人才,这种学院通称赠地学院。 七、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首先创办研究生院,强调教学与科研统一。 八、1870年后,美国形成了大学的分系教学制,实行选课制和学分制,并逐步确立了学位制度。 九、20世纪40年代,“六三三制”已经成为美国中小学的主要学制,并被国际上采用。 十、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休士法,规定联邦政府拨款资助各州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十一、1958年为了回击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的挑战,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 十二、1965年美国政府公布了初等与中等教育法,旨在通过对贫困学生的补助和“补偿教育”的实施,扩大教育机会。 十三、1971年美国教育总署署长西

25、德尼?马兰提出了“生计教育计划”,也称“马兰计划”。 十四、美国的教育行政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实施和管理教育事业的责任,是以州为主体的、州、地方、联邦共同负责的体制。 十五、美国的学位主要包括:副学士学位(偏重于职业性质)、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研究博士和专业博士)。 6 十六、美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包括保育学校(35岁儿童)和幼儿园(46岁儿童)。 十七、美国小学的德育工作包括:1.行为规范教育;2.道德教育;3.公民教育;4.纪律教育; 十八、美国小学的教学组织,分为纵向组织(分级制、多级制、不分级制)和横向组织(包班制、科任制、双重进度制和小队教学)。 十九、美国中学教学的一个特色是

26、实行学分制和选修制。选修课分为:学术性选修课、职业性选修课和中间性选修课。另一特色是在综合中学的高中实行分科制,一般分为:学术科、职业科和普通科。 二十、美国高等学校招生有开放招生和综合招生等方式。开放招生有分为:1.完全开放性招生制;2. 有限开放招生制。综合招生制度主要包括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成绩和学生的其他条件。 二十一、美国高等教育由学院提供四年制本科教育,其课程包括三大类:1. 文理科教育课程,即普通教育课程,保证知识的广度;2.主修课程,保证知识的深度;3.选修课程,又分为指定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其特长。 二十二、美国师范院校教育的课程一般包括:1.普通教育课程,又称为核心课程;2.任教专门科目课程,即特定的专门学术科目或学科;3.教育专业课程,包括教育基本原理课程、教育方法与技能课程以及教育实践活动。 二十三、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1.调整课程结构,提高毕业标准;2.增加学习日,延长学习时间。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增至7小时,每学年学习日从180天增至200或220天;3.加强道德教育,整顿校纪校风;4.重视创造力的培养。 7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