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3.09KB ,
资源ID:2434979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3497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HSE一氧化碳及硫化氢中毒急救手册.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HSE一氧化碳及硫化氢中毒急救手册.docx

1、HSE一氧化碳及硫化氢中毒急救手册一氧化碳及硫化氢中毒急救第一章 一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碳燃烧都会产生一氧化碳,在各种机械燃烧过程中排出废气中也含有一定的一氧化碳,煤层和油气层中也经常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很隐蔽的毒气,无色、无味,最大的危险性在于人们不知不觉中中毒,它是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如煤气制造、炼焦、冶金、石油加工、日常生活等,只有我们对它彻底的了解,才能有效的防范它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一、一氧化碳的特性及化学成分化学式:CO分子质量:28.01症状:无色、无味、无剌激性的气体,不易液化和固化。沸点:-191溶点:-199相对密度:0.996(空气=1

2、)密度:在标准状况下,它的密度是1.250g/L比空气轻。溶解度:微溶于水,0时100ml水中溶解3.5ml,20时溶解2.3ml。易燃烧(-191),自燃温度608.89,在12.5-74.2时爆炸。二、一氧化碳的危险性一氧化碳燃烧时易发生爆炸,与空气混合,范围很宽,与氯反应形成光气,可以增强毒性,一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性气体,因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危险性很大。三、一氧化碳中毒症状一氧化碳是一种毒气,空气中所含的浓度,在正常情况下空气中含量极微,常不超过0.01%,当空气及罐中含量达到0.06%,一小时就可引起中毒症状,当含量达到0.32%时仅需30分钟,就可使人陷入昏迷而致死亡。一氧化碳对于年

3、龄没有多大的区别,一样的没有特殊比例。一氧化碳开始中毒症状,感到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继而昏迷、痉挛、最后死亡,一氧化碳主要是由吸气进入肺部,通过肺部气体交换进入血液,与血液里的红血球、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有效地与氧气结合,使血液失去给身体脏器供氧能力,造成机体严重缺氧,特别是肺脑细胞缺氧很快坏死,呼吸变得不规律,血压下降,最后血液循环衰竭,各种反射活动也消失,病人因呼吸循环衰竭而致死亡。四、毒理、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合成碳氧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和力大300倍,而在碳氧血红蛋白存在时,又有阻碍氧和血红蛋白的离解,这样,又加

4、深了组织缺氧,呼入一氧化碳时人完全无感觉,直到出现症状时才被注意到。一氧化碳主要经呼吸道排出,停止吸入一氧化碳1小时可呼出吸收量的50%,但全部离解要数小时,甚至24小时以上,吸入氧可加速排出。吸入浓度较高的一氧化碳还可以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二价铁结合,使细胞呼吸受到抑制,故一氧化碳系细胞原浆毒物,对全身组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层的白质和白球等处影响最为严重。临床表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严重程度与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有关,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则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和接触时间长短有关,一氧化碳中毒还与身体健康有关,(如贫血、劳动强度、高温、高湿、低气压或有无氮氧化物、氯化物、苯等

5、毒物同时存在等因素有关。1、轻度中毒血液碳氧血红蛋白约在1020%,有头晕、胘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短时昏迷,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迅速消失。2、中度中毒血液碳氧血红蛋白约在3040%除轻度中毒的症状加重外,且有昏迷或虚脱,皮肤和粘膜呈樱桃红色,尤以两面颊部、前胸和大腿内侧较为明显,及时抢救,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后,亦能较快清醒,数日内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3、严重中毒血液碳氧血红蛋白约在50%以上,这种中毒常因短时间内大量吸入极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或浓度不太高的而连续吸入时间过长所致,在前一种情况,可发生突然昏倒,严重中毒所引起的昏迷可持续数小时,甚至几昼夜,并常发生脑水肿、肺水肿、心

6、肌损害、心律紊乱或传导阻滞、高热或惊厥、皮肤、粘膜有时可不出现樱桃红色而显示苍白或青紫。五、诊断急性中毒可根据一氧化碳的接触史、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呈樱桃红色作出诊断,有时遇到生活性中毒,难以问到正确的接触史,有漏诊而延误及时治疗的危险。故对可疑情况,进行简易的碳氧血红蛋白的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六、预防1、加强个人防护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有一个通风良好的环境。2、对各种容器、阀门要经常检查保养。3、对进入含有一氧化碳的作业区,要用监测仪监测含量浓度,超过人体所需标准不得施工。4、患有慢性疾病人员不得从事本质作业。5、一氧化碳的特殊防毒面具的滤料成分是二氧化锰50%,氧化铜30%,氧化钴1

7、5%,氧化银5%,这种混合滤料能起催化作用,使一氧化碳化为二氧化碳而解毒。6、目前科学的发展,利用防毒面具,及正负压空气呼吸机是一个重要防毒措施。七、治疗急性中毒时,应立即将病人移到有新鲜空气处,并注意保暖,最好及时吸氧,氧气可加速一氧化碳的排出,从而加速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离解,有2个大气压的氧吸入则治疗更为理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高压氧舱治疗。药物应用:1、细胞色素C对红细胞内氧化过程有重要作用,可改善组织缺氧状态,每次静脉注射15-30毫克,可在8-12小时重复注射1-2次,少数人有过敏,故应做皮下过敏试验。2、可地松类药物可减轻组织反应,与甘露醇合用对脑水肿的防治有一定功效。氢化可地松

8、200-400毫克静脉滴注,或地塞米松10-30毫克分次静脉注射均可。25%甘露醇250毫升,静脉快速滴入,8-12小时内可重复1-2次。3、输血或换血适应于严重中毒时,使人在短时间内得到氧合血红蛋白。4、阿托品治疗,配合其它综合措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用阿托品1.5毫克加25%葡萄糖20ml静脉注射。5、其它的并发症可根据不同情况由医院处理。第二章 硫 化 氢一、硫化氢的来源H2S是由硫和氢结合而成的气体,硫和氢都存在于动植物的机体中,在高温、高压及细菌作用下,经分解产生H2S。对于油气井的H2S来源,可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1、热作用下油层时,石油中的有机硫化物分解,产生出H2S。因地层埋藏

9、越深,地温越高H2S含量就会增加,井深2600米H2S含量0.1-0.5%之间,更深则更大。2、石油中的烃类和有机质通过储层水中的硫酸盐的高温还原作用而产生H2S。二、硫化氢的特性1、H2S气体又称为酸性气体,了解熟知它的特性,才能防止H2S的危害,保证职工作业的安全性。2、H2S是一种剧毒气体,其毒性仅次于氰化物。它的毒性为一氧化碳的56倍,对人体是一种致命的气体,浓度500ppm在正常条件下对人安全界浓度不能超过20ppm的。3、它是一种无色气体,沸点约为-60。4、H2S的相对密度为1.176,比空气重,因此在通风条件差的环境,它极容易聚集在低凹处。5、H2S在低浓度(0.13ppm-4

10、.6ppm)时可闻到臭鸡蛋气味,当浓度高于4.6ppm,人嗅觉迅速钝化感觉不到H2S存在。6、H2S浓度在4.3-46%时,在空气中形成的混合气体遇火会产生强烈爆炸。7、H2S易溶于水和油,在20,1个大气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2.9体积的H2S。第一节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急救硫化氢被吸入人体,通过呼吸道,经肺部由血液运送到人体各个器官。首先刺激呼吸道,使嗅觉钝化、咳嗽,严重时将灼伤,眼睛被刺伤,严重时将失明,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头晕,丧失平衡,呼吸困难,心脏加速跳动,严重时心脏缺氧而死亡。H2S进入人体将与血液中的溶解氧发生化学反应,当H2S浓度极低时,它将被氧化,对人体威胁不大。而H2S浓度

11、较高时,将夺去血液中的氧,使人体器官缺氧而中毒,甚至死亡。第二节 硫化氢中毒症状1、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的H2S气体会导致气喘、脸色苍白,肌肉痉挛,当H2S浓度大于700ppm时,人很快失去知觉,几秒钟后就会窒息,呼吸和心跳停止工作。如果未及时抢救,会迅速死亡。而当H2S浓度大于2000ppm时,人体只需吸一口气,就会很难抢救而立即死亡。2、慢性中毒人体暴露在低浓度H2S环境(如50-100ppm)下将会慢性中毒,症状是:头晕、眩晕、兴奋、恶心、口干、昏睡、眼晴感到剧痛,连续咳嗽。长时间在低浓度H2S条件下工作,也可造成人员窒息死亡。第三节 H2S中毒早期抢救措施由于H2S含量高导致中毒者停止呼

12、吸和心跳,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抢救,帮助中毒者恢复呼吸和心跳,中毒者不会自动恢复呼吸和心跳,将会短时间内死亡。因此,必须采取正确方法对中毒者实施抢救。H2S中毒早期抢救措施:一、进入毒区抢救中毒人员之前,自己应戴上防毒面具,否则自己也会成为中毒者。立即求救“120”。二、立即把中毒者从H2S分布的现场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三、如中毒者已经停止呼吸和心跳,应立即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跳按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或医生到达。有条件者可用回生器代替人工呼吸。四、如果中毒者没有停止呼吸,保持中毒者处于休息状态,有条件者及时给氧。护理:1、在中毒者心跳停止之前,把病人移到空气新鲜地方,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直

13、到呼吸正常为止。2、呼吸正常后可输入些兴奋剂、饭料、浓茶、咖啡等。3、如有眼部受伤可用干净水彻底清洗。第四节 心肺复苏术1、心肺复苏术是心跳呼吸骤停后,在现场进行紧急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的技术,是最基本的生命支持。判断病人神态;呼救;将患者置于仰卧位;畅通呼吸道。2、判断人工呼吸,在打开气道前提下判断病人有无呼吸。可通过听、看、和感觉来判断,如果病人胸廓没有起伏,将耳朵伏在病人鼻孔前,即听不到呼吸声,也感觉不到气体流出,可判断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要点:在保持呼吸道畅通和病人口部张开的前提下进行。抢救者跪伏在病人一侧,用一只手掌握部轻按病人前额保持头后仰,同时用拇指捏闭

14、病人鼻孔。用力快速向病人口内吹气,使病人胸部上抬。一次吹气量为800-1200ml。一次吹气完毕后,口应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同时捏鼻子手松开。掌根部不要离开病人前额部,连续作,每分钟12次左右。 胸外按压要点:正确找到按压部位,病人处于仰卧位,双手置于身体一侧,用食指和中指并拢,沿病人肋弓下向上滑至两侧肋弓交叉处以切迹为标志,然后食指和中指横放在胸骨下切迹的上方,另一手的掌根紧贴食指上方按压胸骨。按压手势、按压在胸骨上的手不动,将定位的手抬起,用掌根重叠放在另一手的掌背上,手指交叉扣紧下面手,下面手指伸直,翘起离开胸壁。按压姿势,抢救者双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能弯曲,双肩部位于病人胸部正上方,垂

15、直下压胸骨。按压力,使胸骨下陷4-5cm用力过大可造成肋内骨骨折,用力过小达不到有效作用。按压频率,成人80-100次/分钟不能过快过短。治疗:硫化氢的治疗和一氧化碳的治疗方法一样,有眼部刺激症状者可用2%碳酸氢钠冲洗,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者,可用5%碳酸氢钠液喷雾喷入。H2S浓度危害程度表H2S浓度ppm危 害 程 度0.13-4.6可嗅到臭鸡蛋气味,一般对人体不产生危害。4.6-10刚接触有热感,但会迅速消失。10-20为安全临界浓度值(TLV)即允许8小时进暴露值,国家要求20ppm,超过必须戴防毒面具。50允许直接接触10分钟。100刺激咽部,引起咳嗽,3-10分钟会损伤嗅觉神经,有头轻

16、痛感、恶心、脉搏加快,接触4小时以上可能导致死亡。200立即破坏嗅觉系统、眼睛、咽部有灼伤感,时间长眼喉灼伤,甚至死亡。500失去理智和平衡知觉,呼吸困难,2-15分钟呼吸停止,抢救不及时,致死亡。700很快失去知觉,停止呼吸,若不立即抢救,将死亡。1000立即失去知觉,造成死亡或永久性脑损伤,智力损残。2000吸上一口,将立即死亡,难于抢救。第三章 食物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细菌污染了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胃肠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最长见的是沙门氏菌类造成的食物中毒,如葡萄球菌、嗜盐菌或肉毒杆菌都可以引起中毒。2、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炎热季节,食物不易保存,细菌生长繁殖也最旺盛,饮食卫生

17、不好或烹调技术处理不当,就会发生中毒。3、急救处理,首先应求救“120”。由于条件关系病入需要洗胃补充液体,使用抗菌素,严重者可造成死亡。第四章 农药中毒1、有机农药中毒有机农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杀虫剂,但对人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使用不当,保存不严格可造成人员中毒。如:使用农药后没有彻底清洗手,误食或喝了农药等情况,都是普遍存在的。2、毒理:有机农药进入胃肠道后,马上被胃肠道吸收,并迅速分布全身,被肝脏转化分解,进入身体的各个脏器,使身体各个脏器衰竭而死亡。3、治疗:被确认是食后农药应马上求救“120”。由于没有急救器械及药品,很难处理,在救援人员未到之前,可以采取催吐法,使病人把部分农药吐出

18、体外,减少吸收,病情加重,也可以大量应用阿托品针,皮下注射,用量0.5-1.0mg皮下注射,并快速运到就近医院由医务人员作进一步处理。第五章 常用急救药品使用说明1、尼可杀米针剂:每支含量0.375g/ml、0.25g/ml、0.15g/ml。作用:主要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各种性呼吸抑制,对肺心病引起呼吸衰竭及吗啡所致呼吸抑制效果较好。用法剂量:皮下、肌注、静脉注射,成人0.25-0.5g/次。副作用:大剂量可出现血压升高等。2、洛贝林针剂:每支含量3mg/ml、5mg/ml、10mg/ml。作用:兴奋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而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主要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

19、化碳中毒窒息。用法剂量:皮下、肌注,成人3-10mg/次,极量20mg/次、50mg/次。副作用:大剂量可引惊厥、心动过速、传导阻滞。3、异丙基肾上腺素针剂:每支含量1mg/ml。作用:兴奋心肌和降压未梢血管阻力,使心率加快,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与心肌耗氧量增多,血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主要治疗感染性休克、中毒等。用法:皮下注射或加入5%葡萄糖静滴,心率超过120次/分则减量或停药。副作用:不良反应有心悸、头昏、恶心、心动过速、心律失常,静滴时应严格观察血压。4、阿托品针剂:每支含量0.5mg/ml、1mg/ml。作用:扩张血管,解除小动脉痉挛,降低外周阻力、增加组织灌流量,改善微循环

20、,对于中毒有较好作用。用法剂量:成人1-2mg皮下注射,也可用于静脉滴注,严重时可达5-10mg/d。副作用:口干、视物模糊、心悸、心律增快。青光眼、脑出血急性期忌用。前 言本急救手册以 为基本框架,增加了心肺复苏、一氧化碳及硫化氢中毒急救等内容,主要讲解了发生各种意外伤害、急性气体和其它中毒事故情况下,如何判断伤情、实施正确的现场急救医疗措施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员所受到的伤害,最大程序地挽救伤员的生命。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本手册中的急救知识,是作业现场实施急救的需要,更是每一名干部职工的职责。希望各单位要认真组织,深入学习,让每一名员工都能够掌握到现场急救的基本要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地实施自救和互救,降低伤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由于编写时间比较仓促,编写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漏洞,希望广大职工、家属及专业人员批评指正,以利改进。编写:赵吉祥 张和开 陈志刚指导:杨长庚审核:孙生荣井下处质量安全环保科井 下 处 卫 生 所2005年4月25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