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0 ,大小:136.13KB ,
资源ID:2432192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3219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专题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专题复习资料.docx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专题复习资料人教版七-九年级语文古诗、词、文积累考查专题复习一、古诗、词、文积累考查的篇目根据自治区语文教研员李泽淇老师2011年中考语文命题说明解读分析,今年宁夏地区的中考古诗、词、文言文的篇目仍然以课内为主,古诗、词重点考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32首,文言文重点考查语文版、人教版、苏教版三个版本的共同篇目18篇。2011宁夏中考语文重点考查的古诗、词、文言文篇目共有50篇。(一)古诗、词考查的篇目(32首)1、木兰诗 2、观沧海 3、次北固上下4、钱塘湖春行 5、天净沙秋思 6、望岳7、春望 8、石壕吏 9、归田园居(其三)10、使至塞上 11、渡荆门送别 1

2、2、登岳阳楼(其一)13、游山西村 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5、赤壁16、过零丁洋 1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8、山坡羊潼关怀古19、饮酒 20、行路难 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3、己亥杂诗 24、望江南25、渔家傲 26、江城子密州出猎 27、武陵春2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9、关雎 30、蒹葭3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2、夜雨寄北(二)文言文考查的篇目(18篇)1、论语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曹刿论战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出师表7、桃花源记 8、三峡 9、马说10、陋室铭 11、小石潭记 12、岳阳楼记13、醉翁亭记 14、爱

3、莲说 15、记承天寺夜游16、送东阳马生序17、愚公移山(课标中无)18、与朱元思书(课标中无)二、古诗、词、文积累考查的内容1、能准确地背诵默写人教版语文课本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篇目。2、了解教材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包括名著导读)。三、古诗、词、文积累考查的题型(包括例题)1、古诗、词、文背诵默写的考查,一般有四种题型(1)填空式默写给出古诗文名句的上句或下句,要求默写出与之相应的上句或下句。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理解性默写给出要求背诵的语句的文意,或其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要求考生据此写出原句来。例如:苏轼水调歌头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3)迁移性默写从现实生活中切入,找出其与古诗文名句的相关点,彼此联系,相互嫁接。例如:人们常说“近墨者黑”,其实,在实际生活中“近墨者”也“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言:“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拓展性默写以一句古诗文名句为引子,引出与此意境相近的一组句子来。例如: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取义”;生命就是龚自珍“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2、古诗、词、文复习建议(1)熟背:准确、熟练地记住要求背诵的内容。(2)会写:要反复默写,不写错字,强化训练

5、,落到实处。(3)理解: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样才能牢固。四、古诗、词、文分册专题复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积累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古诗、词、文背诵默写一、课内古诗、词、文背诵默写(一)填空式默写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8、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白居易长恨

6、歌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则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骀。 论语十则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1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十则1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二)理解性默写第14课 十则 P43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7、学则殆。”2、在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东西,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时,我们常会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孔子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会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现实生活中,表明自己周围随时都有值得学习的人,常引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告诉人们不要不懂装懂的名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重境界: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7、赞美松柏

8、坚强品格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8、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9、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0、论语“论”读ln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11、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十则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心情,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面对着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

9、来到美丽的大连。”12、美国总统曾在2005年来中国上海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当时上海大学生送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论语给了美国总统,你能说出其中的寓意吗?(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3、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句是“人不知而不愠。”14、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15、“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用原文句子填写)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6、文中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

10、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8、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是“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P661、观沧海中抒发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写大海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你知道抒发壮志的诗句还有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唐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描写江河之景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达时光匆匆之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达思乡之愁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请你再写出两句表达乡愁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出处。3、白居易的钱塘湖

11、春行描绘出了一幅西湖春景图。你认为其中最能表现初春景象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的诗句?4、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描绘农村夏夜清新景色、晴朗夏夜的句子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写丰收喜悦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5、在元代戏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绘秋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表达作品主旨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课外古诗、词、文背诵默写(一)填空式默写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4、

1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9、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1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12、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13、正如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14、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如梦令1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13、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二)理解性默写1、曹操的龟虽寿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雄心壮志)的诗句(含比喻)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本文的成语是“老骥伏枥” 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2、孟浩然过故人庄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写农村劳动生活句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3、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写出优美意境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4、李白对朋友寄托满怀思念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思念之情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

14、夜郎西。”其他你知道的表达思友之情的诗句有哪些?5、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表现离别之情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唐诗人杜牧常常感叹国事衰败,他在泊秦淮中含蓄的批评了统治阶层只知享乐不顾国难之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你知道的抒发家国忧思的诗句有哪些?7、晏殊的浣溪沙一诗是伤春感时之作。这首诗中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8、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蕴含人生哲理之句是“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或莫言下岭便无难,赚

15、得行人空喜欢。)9、同为婉约派的济南名士,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期作品清新、典雅,如梦令常记词中写词人满心欢快、饶有趣味的场景句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0、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在这首诗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本文的成语是“源头活水”。 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11、雪花是千百年来诗人吟咏的对象,写出两句咏雪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

16、 咏雪)第二部分 古诗、词、文阅读理解第5课 童趣 P19沈复一、词语解释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强”读jing ,通“僵”,读jing ,僵硬。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林:树林。5、兴正浓。兴:兴趣。6、方出神。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8、必细察其纹理。细:仔细。察,观察。9、昂首观之。 昂:抬。首:头。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 。怡然:愉快的样子。二、句子翻译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翻译: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2、昂首观之,项

17、为之强。 翻译: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翻译: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三、简答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答: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答: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答: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5、“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

18、,为什么? 答:恰当。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第10课 论语十则 P43一、词语解释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读yu ,通“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 “三省”, 读xng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看齐。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读r ,通“汝”,人称代词,你。 “

19、是”,此、这。“知”,通“智”,聪明。6、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刚强,勇毅。8、“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二、句子翻译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翻译: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只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只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翻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翻译

20、: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翻译: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翻译: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三、简答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你是怎样理解孔子所说的“学”与“习”之间的关系?答:孔子将“学习”与“复习”即“学”与“习”两个密切结合起来,在“学(学习)”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在“习(复习)”中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哪种关系?答:阐述了学

21、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3、从第六、七则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答:在生活中,作为个人,要善于学习,善于反省,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4、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揭示了松柏怎样的品质?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答:高洁傲岸、不畏严寒。我从中获得的启示是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经历考验后才能体现出来。5、请至少写出3个出自十则的成语,并正确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答:不亦乐乎、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耻下问、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1)不亦乐乎:不也是很快乐吗?现也用来表

22、示事态发展已达到极限或过甚的程度,并带有诙谐意味。(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指要老老实实,不要不懂装懂。(4)见贤思齐: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5)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6)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7)任重道远:担子沉重,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8)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23、10)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11)学而不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12)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6、请你摘录两个与“诚信”有关的古代著名的故事。答:曾子杀彘;商鞅“立木为信”;刘邦“约法三章”。7、请你从十则中摘录出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谈学习态度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四、仿写示例: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

24、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 , , 。参考答案有勤,才有曹雪芹“批阅三载”增删五次的壮举,也才有了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红楼梦。五、文学(文体)常识背记1、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约485章,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为“至圣”“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六、作业1、课内作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对此,曾

25、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你是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课外作业观看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视频。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P66【观沧海】(曹操东汉)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一、生字注音 碣ji石 澹dn 竦sng 峙zh 堤d二、词语解释1、 次北固山下 次:停泊。2、客路青山外 客路:旅途。3、 最爱湖东行不足 不足:不够。 4、 路转溪头忽见 见:通“现”,出现。三、诗歌赏析1、曹操的观沧海【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

26、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名句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那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像发源于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日月星辰的母亲。这是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诗人创造出这样一个宏伟的意境,也最能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艺术手法】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中考真题链接】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

27、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思想内容】这首诗既写了作者客旅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新生事物总是在旧事物还未消亡之时涌现(任何事物不是尽善尽美)。时序交

28、替,时光匆匆不可待。黑暗、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中考真题链接】诗中写时序更替,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最能突出地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之情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中既是写景,又是诗眼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运用对偶的两个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运用设问的名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思想内容】这首歌咏西湖的诗,从总体着眼描绘出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炼字炼词】“几处”,

29、早莺尚少,故曰几处不多几处;“谁家”,哪一家,不是家家。“几处”“谁家”极有分寸地展现出初春景致。“渐欲”,渐渐就要;“才能”,刚刚能够。都表现事物在发展变化。“渐欲”“才能”两个字眼,富于动态,表现出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名句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诗人看到路畔野花似开未开,但看势头不久就会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已是绿草如茵,但草地还不够深,骑马走过,马蹄刚刚被它埋没起来。此句句对仗工整,写出了西湖初春,到处都是生机勃勃,渲染了清新明丽的气氛,给人以喜悦的感受。【艺术手法】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开始从孤山寺写到贾公亭,结尾又写到东湖白沙堤,诗人足迹遍及大半个西湖;

30、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四句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莺、燕是禽鸟,属动物,花和草是植物,这样的选择组合,独具匠心。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中考真题链接】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直接描写禽鸟(莺燕报春)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表明观景处所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以对偶、拟人写出西湖早春生机蓬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思想内容】这首诗描画了秋天黄昏的景色,烘托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傍惶悲苦的情怀。【名句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组自然景物意象中,一共列出九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都是色彩灰暗、气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