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83.04KB ,
资源ID:243130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3130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管理概论07081.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管理概论07081.docx

1、1管理概论070811 管理概论基本要求 理解过程装备管理的意义和任务 了解过程装备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理解和掌握设备综合管理的方针、目标及原则 了解装备管理的基础工作1.1装备管理的意义和任务1.1.1 设备管理的意义搞好设备管理对一个企业来说,不仅是保证简单再生产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而且对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消耗、保护环境、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1.2 设备管理的特点设备管理除了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特征外,还有以下一些特点:(1) 技术性 作为企业的主要生产手段,设备是物化了的科学技术,是现代科技的物质载体。因此,设备

2、管理必然具有很强的技术性。 (2) 综合性 设备管理的综合性表现在: 现代设备包含了多种专门技术知识,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 设备管理的内容是工程技术、经济财务、组织管理三者的综合; 为了获得设备的最佳经济效益,必须实行全过程管理,它是对设备一生各阶段管理的综合; 设备管理涉及物资准备、设计制造、计划调度、劳动组织、质量控制、经济核算等许多方面的业务,汇集了企业多项专业管理的内容。(3) 随机性 许多设备故障具有随机性,使得设备维修及其管理也带有随机性质。(4) 全员性 设备管理的综合性迫切需要全员参与,只有建立从厂长到第一线工人都参加的企业全员设备管理体系,实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

3、才能真正搞好设备管理工作。1.1.3 设备管理的任务设备管理的具体任务如下:1.搞好企业设备的综合规划,对企业在用和需用设备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平衡,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购置、分配、调整、修理、改造、更新等综合性计划。2.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原则,为企业提供(制造、购置、租赁等)最优的技术装备。 3.制定和推行先进的设备管理和维修制度,以较低的费用保证设备处于最佳技术状态。 4.认真学习、研究,掌握设备物质运动的技术规律,如磨损规律,故障规律等。运用先进的监控、检测、维修手段和方法,灵活有效地采取各种维修方式和措施,搞好设备维修。 5.根据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改造老产品,发展新产品和安全生产、节约

4、能耗、改善环境保护等要求,有步骤地进行设备的改造和更新。 6.按照经济规律和设备管理规律的客观要求,组织设备管理工作。采取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尽量降低设备的周期费用。 7.加强技术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造就一支素质较高的技术队伍。8.搞好设备管理和维修方面的科学研究、经验总结和技术交流。积极推广国内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行之有效的经验。 9.搞好备品配件的制造,为供应部门提供备品配件的外购、储备信息和计划。 10.组织群众参加管理。形成从领导到群众,从设备管理部门到各有关组织机构齐抓共管的局面。1.2 过程装备管理的形成与发展1.2.1 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观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

5、为四个阶段。1 事后维修阶段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刚开始时,由于设备简单,修理方便,耗时少,一般都是在设备使用到出现故障时才进行修理,这就是事后维修制度,此时设备修理由设备操作人员承担。后来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结构复杂的设备大量投入使用,设备修理难度不断增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性越来越强,于是,企业主、资本家便从操作人员中分离一部分人员专门从事设备修理工作。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高工效,他们把这部分人员统一组织起来,建立相应的设备维修机构,并制定适应当时生产需要的最基本管理制度。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而在我国,则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2 设备预防维修阶段192

6、5年前后,美国首先提出了预防维修的概念,对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故障,采取“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措施,以降低停工损失费用和维修费用。主要做法是定期检查设备,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在故障尚处于萌芽状态时加以控制或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突发事故。 前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开始推行设备预防维修制度。前苏联的计划预防制度除了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计划修理外,还强调设备的日常维修。 预防维修比事后修理有明显的优越性。预先制定检修计划,对生产计划的冲击小,采取预防为主的维修措施,可减少设备恶性事故的发生和停工损失,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有利于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3 设备系统管理阶段

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宇宙开发技术的兴起,以及系统理论的普遍应用,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提出了“生产维修”的概念,强调要系统地管理设备,对关键设备采取重点维护政策,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主要内容有: (1) 对维修费用低的寿命型故障,且零部件易于更换的,采用定期更换策略。 (2) 对维修费用高的偶发性故障,且零部件更换困难的,运用状态监测方法,根据实际需要,随时维修。 (3) 对维修费用十分昂贵的零部件,应考虑无维修设计,消除故障根源,避免发生故障。 至此,设备管理已从传统的维修管理转为重视先天设计和制造的系统管理,设备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4 设备综合管理阶段体现设备综合管理

8、思想的两个典型代表是“设备综合工程学”和“全员生产维修制”。 由英国1971年提出的“设备综合工程学”是以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为设备管理目标。 综合管理是设备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主要表现有: (1) 设备管理由低水平向制度化、标准化、系列化和程序化发展。1987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使设备管理达到“四化”有了方向和依据。 (2) 由设备定期大小修、按期按时检修,向预知检修、按需检修发展。状态监测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辅助管理在许多企业得到了应用。 (3) 由不讲究经济效益的纯维修型管理,向修、管、用并重,追求设备一生最佳效益的综合型管理发展。 (4) 由单

9、一固定型维修方式,向多种维修方式、集中检修和联合检修发展。设备维修从企业内部走向了社会,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联合式,这是设备管理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趋势。 (5) 由单纯行政管理向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发展。 (6) 维修技术向新工艺、新材料、新工具和新技术发展。如热喷涂、喷焊、堆焊、电刷镀、化学堵漏技术,废渣、废水利用新工艺,以及防腐蚀、耐磨蚀新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1.2.2 装备磨损及补偿理论是形成装备管理科学的基础1 装备的磨损:有形磨损(物质磨损)、无形磨损(经济磨损)表现:尺寸改变,形状变化;公差配合性质变化,精度降低;零部件损坏。三个阶段:初期、正常、剧烈磨损有形磨损的技术经济后果:使用价

10、值降低,甚至丧失;支出费用(修理费、更换费)。第类无形磨损:由于设备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致使生产同种设备所需要的社会平均劳动减少,成本降低,从而使原已购买的设备贬值。不影响设备功能。 第类无形磨损:由于社会技术的进步,出现性能更完善和效率更高的新型设备,致使原有设备陈旧落后,丧失部分或全部使用价值。又叫技术性无形磨损。其后果是生产率大大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因而生产成本大大高于社会平均水平。2 技术进步对磨损的影响技术进步对有形磨损的影响:提高装备的耐久性,但同时又加快有形磨损的速度。技术进步对无形磨损的影响:设备的无形磨损与技术进步的具体形式有关。1.3 现代装备管理理论概述

11、1.3.1设备管理现代化含义 plant engineering modernization1 含义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目标是把当前国内外适合我国国情的、体现现代化设备客观要求的先进管理经验,以及现代自然科学(主要是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主要成就,系统地、综合地应用于设备管理,使我国设备管理水平达到现代化设备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以充分发挥现代化设备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2 现代设备的发展方向(1) 大型化 指设备的容量、规模、能力越来越大。比如:石油化工工业中的合成氨设备,20世纪50年代的装置年产量只有56万t, 20世纪80年代国内已建成年产30万t的合成氨装置,国外发展到了60万t以

12、上;“七五”期间建成的大庆、齐鲁、扬子、金山等“四大乙烯装置”,年产量均为30万t,而国外已发展到90万t的水平。(2) 高速化 指设备的运转速度、运行速度、运算速度大大加快,从而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比如,纺织工业,国产气流纺纱机的转速已达6 104r/min,国外可达10104r/min以上;又如电子计算机,国产银河II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10亿次/s,而1991年国外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最高达到了90亿次s。 (3) 精密化 指设备的工作精度越来越高。比如机械制造工业中的金属切削加工设备,20世纪50年代精密加工的精度为1m, 20世纪80年代提高到了0.05m,到21世纪初,又比20世纪80年

13、代提高了45倍。现在,主轴的回转精度达0.02-0.05m、加工零件圆度误差小于0.1m、表面粗糙度小于Ra小于0.003m的精密机床已在生产中得到使用。 (4) 电子化 由于微电子科学、自动控制与计算机科学的高度发展,已引起了机器设备的巨大变革,出现了以机电一体化为特色的崭新一代设备。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等。 (5) 自动化 自动化不仅可以实现各生产线工序的自动顺序进行,还能实现对产品的自动控制、清理、包装、设备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报警、反馈处理。(6)社会化 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形成全社会的设备管理服务网络,使企业设备运行过程中

14、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由自给转变为社会提供的过程。 (7)市场化 是指通过建立完善的设备要素市场,为全社会设备管理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交易场所,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为全社会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运行提供保障,促使设备管理由企业自我服务向市场提供服务转化。3 现代设备带来的新问题(1) 购置设备需要大量投资 由于现代设备技术先进、性能高级、结构复杂、设计和制造费用很高,故设备投资费用的数额巨大。如上海宝山钢铁厂的一期建设工程,年产铁300万t、钢320万t,需要投资160亿元。在现代企业里,设备投资一般要占固定资产总额的60%70%,成为企业建设投资的主要开支项目。(2) 维持设备正常运转也需要大量投

15、资 购置设备后,为了维持设备正常运转,发挥设备效能,在设备的长期使用过程中还需要继续不断地投入大量资金。日本钢铁企业的维修费用约占生产成本的12%,德国钢铁企业的维修费用约占生产成本的10%;我国冶金企业的维修费一般也占生产成本的8%10%,全国大中型冶金企业每年的维修费总额不下数十亿元,我国许多大型企业(如二汽、兰州炼油厂等)每年的设备维修费都在几千万元以上。 (3) 发生故障停机,经济损失巨大 由于现代设备的工作容量大、生产效率高、作业连续性强,一旦发生故障停机,造成生产中断,就会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如鞍钢的半连续热轧板厂,停产一天损失利润100万元;武钢的热连轧厂,停产一天损失产量1万t

16、板材,产值2000万元;北京燕山石化公司乙烯设备停产一天,损失400万元。(4) 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带来严重后果 现代设备往往是在高速、高负荷、高温、高压状态下运行,设备承受的应力大,设备的磨损、腐蚀也大大增加。如1984年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的联合碳化物印度公司,因阀门失效,剧毒原料异氰酸甲酯泄漏,造成3000人死亡,5000人双目失明,20万人健康受到损害。1986年的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2号反应堆发生严重故障,造成80亿卢布的重大经济损失,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社会灾难。(5) 设备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由于现代设备融汇的科学技术成果越来越多,涉及的科学知识门类越来越广,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无

17、法解决现代设备的重大技术问题。改善设备性能,提高素质,优化设备效能,发挥设备投资效益,不仅需要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而且也需要社会上有关行业、企业的协作配合。设备工程己经成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1.3.2 设备现代化管理的内容运用现代化的理论和方法对设备实行综合管理,是我国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所谓综合管理就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和实现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化为目标,进行设备一生管理。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就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企业现有设备的潜力,为发展生产和搞好建设,以及为增加社会财富服务。 设备一生管理,指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到使用、修理、改造的全过程管理。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必须以设备寿命周期费

18、用最佳为目标,这是有别于只管理维修一段的传统设备管理的主要标志。1.3.3 设备综合工程学的特征要点1 以寿命周期费用作为评价设备管理的重要经济指标,追求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2 对设备从工程技术、财务经济和组织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和研究的综合科学;3 是在设备维修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点研究设备的可靠性与维修性;4 把设备管理的范围扩展到设备的一生,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5 重视设备信息管理。1.3.4 我国设备管理的发展进程中国工业企业设备管理经历了50年的起伏曲折的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 初创阶段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重点工程和大中型企业相继建立,与之相应的企业管理水平也得到

19、了提高。1956年,中国在设备管理方面引进了前苏联的计划预防修理制,这与中国当时的状况基本上是适应的。通过几年的学习和运用,中国设备管理从无到有,建立和健全了相应的设备管理组织机构,培养了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为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2 曲折阶段“大跃进”时期,设备和设备管理受到了严重破坏。三年调整时期,国民经济逐渐恢复提高,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在计划预防修理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预防为主”为方针,以“维护与计划检修并重”、“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为原则;(2)建立了“三级保养制”,以及“三好四会”、“润滑五定”等一套规章制度; (3)在

20、组织形式上,除了精简、健全专业管理外,还设立了“专群”结合的管理组织,实现了“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经常开展设备管理的评比检查活动;(4)开展地区性的设备管理活动,建立设备专业修理厂、精修站、备件定点厂和备件总库等。3 振兴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设备管理工作得到了恢复并迅速发展。1981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设立了全国设备管理主管部门,1982年成立了中国设备管理协会,1983年颁布了“国营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试行条例”,开始引进了“设备综合工程学”、“全员生产维修”、“后勤工程学”等现代设备管理理论,经过多年研究、比较,本着:“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经过反复研究,最

21、后确定“设备综合管理”为中国设备管理的实践模式。1987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设备管理条例)中,明确提出了这一管理模式。中国设备综合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坚持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在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管理中,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的原则。4 探索发展阶段在政府职能转变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政府全面淡化了各项行政管理职能,设备管理成为了企业的自主行为,但中国有关资产经营、管理与维修的法制法规尚未健全和完善;设备固定资产的数量不断扩大,

22、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机制转变过程中,全能型的组织模式正在改变或已经改变,而设备要素市场尚未健全完善。市场的动态化和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给企业设备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所以,把握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具体情况探索中国设备管理的发展,提升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当前中国设备管理急需研究的新课题。1.4 设备综合管理的方针、目标、原则和组织机构1.4.1 设备综合管理的方针、目标和原则方针:依靠技术进步、保障生产经营与服务活动和预防为主。目标: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综合效能最高。原则:五个结合。1设备管理的方针设备管理必须以效益为中心,坚持依靠技术进

23、步,促进生产经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效益为中心,就是要建立设备管理的良好运行机制,积极推行设备综合管理,加强企业设备资产的优化组合,加大企业设备资产的更新改造力度,挖掘人才资源,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2目标: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综合效能最高。3 设备管理原则设备管理坚持“五个相结合”的原则,即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上述“五个结合”是中国多年设备工程实践的结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行设备综合管理必须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必须实行设备全社会管理与企业设备管

24、理相结合。1.4.2 组织机构及职责1 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1) 应体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2) 应有利于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与设备系统的分目标,力求精干、高效、节约; (3) 既要有合理分工,又要注意相互协作,贯彻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4) 要贯彻设备综合管理基本制度的要求 即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等。2 组织机构设置的影响因素(1) 企业规模 大型企业,尤其是特大型企业,生产环节多、技术与管理专业跨度大,设备管理业务内容繁杂,工作量大。 (2) 机械化程度 一般说来,生产机械化程度高、设

25、备拥有量多的生产单位,由于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量大、技术复杂,设备管理机构分工细,机构设置要多一些。 (3) 生产工艺性质 化工、冶炼企业由于高温、高压、连续生产,腐蚀性强等原因,对设备运行与完好要求十分苛刻,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量大,设备管理机构相应要齐全一些。对于一般的加工企业,设置的机构可相对少一些。 (4) 协作化程度 设备维修、改造、备件制造等的专业化、协作化、社会化程度,对于企业设备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具有重要影响。(5) 生产类型 由于生产类型(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小批量生产)不同,设备管理机构的设置也有较大的差别。3 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模式一般可分为三种模式:垂直集中式;矩阵式;精

26、简式。典型模式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图1-1 垂直集中式管理结构简图工作 图1-2 矩阵式设备管理模式图1-3 精简式设备管理模式以上的模式只是典型的构架,各企业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具体情况加以确定,并随着生产经营的发展加以改进和完善。4 职责(1) 企业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的确立是根据设备管理系统的职能的总体范围来制定,内容的划分可依照以下原则:分级管理的原则; 以事设立岗位的原则; 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 全过程综合管理的原则; 建立对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和奖惩激励机制。 (2)企业厂长(经理)的主要职责(3)厂设备动力科职责(4)车间设备管理人员职责1.

27、4.3 设备管理与质量、安全、节能、环保设备管理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益为目标,综合效益高就是投入最少的资金(Money)、人力(Man)、设备(Machine)和原材料(Material)并采用最优的方法(Method),力争获得更多的输出,即获得产量(Product)高,质量(Quality)好,成本(Cost)低、交货期(Delivery)准,并且生产安全、环境保护(safety)良好,同时促进操作人员的精神状态(Morale).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产对设备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因此,影响输出的主要要素将是设备。1.设备管理与产品质量设备管理的宗旨之一就是为保证产品质量服务。目前,企业开展的

28、IS09000论证是建立产品质量体系的基础和依据,它是通过对企业内部各过程进行管理和有效控制,实现质量体系的要求。2.设备管理与安全生产设备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就是保证生产过程中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造成企业生产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是“人一设备”这一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如设备的防护装置不完整,设备结构不安全,存在缺陷;违反操作规程、超负荷使用设备,劳动组织不合理;设备维护管理不善等等。所以,必须在设备一生全过程中考虑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3.设备管理与节能企业使用的能源是由能源转化设备、传输设备、用能设备所组成的系统实现的。所以,节约能源与设备及设备管

29、理密切相关。首先,节约能源必须实行“全员管理”及能源消耗定量管理,广泛开展节能教育,消灭设备跑、冒、滴、漏等明显浪费能源的现象;凡经大修的设备必须恢复原有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加强全厂设备的维护保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利于节能;对能耗高、效率低的设备必须实施技术改造措施或更新计划,尤其是对耗能大户的能源转换设备如风机、水泵、炉、窑,必须及时更新,这对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有着重要意义。4.设备管理与环境保护 工业企业设备是造成公害的主要污染源,它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设备工程的内容之一,就是解决设备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无事故、无公害。设备运转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公害有:粉尘和有害气体、噪声和振动、废

30、渣和废液、电磁波和电离辐射。为消除污染,企业必须对有污染源的老旧设备制定更新改造计划;加强设备前期管理,确保污染设备不进厂;保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防止出现污染泄漏事故;对于排放、存储、处理污染源的设备均应实行定人定机定责操作制度,并实行定期测试、定期检查、定期维修的管理制度,环保设备必须开动在生产设备运行之前,停机在生产设备之后。1.5 装备管理的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是企业的“三基”(基础工作、基本功、基层工作)工作之一。设备的基础资料对设备综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其主要内容之一是收集资料、积累资料。即积累数据,也可称为数据管理。 1.5.1标准化管理什么是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而制定的文件。我国标准分级?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对需要在全国范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