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2011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初、高中)真题一、单项选择题l、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名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A大教学论 B学记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论2、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A能动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
2、性 D不平衡性3、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斯多德 D昆体良4、某教师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奋斗目标,选出有针对性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自律自励,不断自我提高。该教师的行为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修养 B锻炼 c陶冶 D制度5、一名调皮的学生屡次扰乱课堂,教师请其站到教室后面,教师运用了(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6、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生用列课文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促进学习,这里所教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珞 C精制策略 D纽块策略7、当我们看完电影走在大街上,明亮的阳光刺的睁不开眼,过一会儿就感觉自如了,这种现象是(
3、 )A明适的 B暗适的 C视觉后像 D感觉对比8、一初中生在地理学习中学会了画概念地图的方法后,将这种方法运用到生物学习中去,这是一种( )A负迁移 B一般迁移 C特殊迁移 D逆向迁移9、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白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 ),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唯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留。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到大学堂需要21年,至通儒院要26年。这是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A六三三制 B五四学制 C壬寅学制 D葵卯学制10、当教师提问“一个四边形,每边边长都是1,面积是否
4、是1?”许多的同学回答肯定是的,刘晓翔的回答是说,如果把它压扁成一条线,面积差不多就成了零。这体现了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独立性11、在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时,教师分别选用两个班级,一班采用讲授法,一班运用讨论法,两班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尽量保持均衡,期末时测量其成绩差异。这种教育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实验法 C个案研究法 D调查法12、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指( )。A教育必须为当前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社会恬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必须
5、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工农相结合13、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的是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 B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14、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是( )。A人格 B性格 C能力 D气质15、我们常用“盂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那种因素的教育意义?(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二、辨析题l、负强化等同于惩罚。2、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l)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制订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订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
6、,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个人本位论者认为,如果按照社会要求去要求个人,这些社会要求就会阻碍个人本能的健全发展。3、杜威继承并弘扬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精华,猛烈地批判了旧教育的理念与做法,并在教育界首次将其称之为“传统教育”这就是“传统教育”概念的由来。他还系统阐述了新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新的教育实践后来,人们把与传统教育相对立的以杜威为代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称之为“现代教育”。4、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三、简答题1、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 2、培养班集体的方法3、必修课程及特征 4、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四、材料分析题1、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正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该
7、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说,冬天下雪了,大雪将整个原野都覆盖起来。清晨,很多动物都出来了,纷纷用自己的足爪在雪地上画出美丽的图案。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以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青蛙和蛇没有出来?不一会,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说:因为青蛙和蛇没有毛衣,怕冷,所以没有出来。老师听了不高兴,用严厉的口吻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让这个学生坐下来以后,又问全班同学,谁知道?这时候,教室里安静及了,再也没有人回答。看到这种情形,老师说,我告诉你们,青蛙和蛇都是冷血动物,冬天需要冬眠,所以不能出来。问题:试运用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动性在必然联系的理论来评价这位老师教学的得失?(同时注意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
8、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材料题)2、李湘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请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韦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2011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
9、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 (初、高中)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2、C【解析】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尽管正常人的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个别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10、。 3、A【解析】苏格拉底的教学过程思想,公元前5世纪时,古希腊出现了第一批职业教师,他们是以传授知识为职业的智者派,开始了对教学的探索。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苏格拉底,他重视知识与美德的教学。在教学中,他并不把真知直接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对话、诘问,让学生陷入矛盾的困境,然后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得真知。这种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被称之为“产婆术”,亦称苏格拉底法。11、B【解析】实验法在自然科学中被广泛地采用,也是教育科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教育学中所使用的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为了与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相区别,可以叫做教育
11、实验法。 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验法一般分为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和循环实验法三种。 12、C【解析】l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指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3、D【解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的是德育的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严格要
12、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的要求是:(1)尊重和信赖学生;(2)严格要求学生。 14、D【解析】所谓气质是指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气质实际上是指人格中最稳定的、在早年就表现出来的、受遗传和生理影响较大而受文化和教养影响较小的那些层面。 15、B【解析】我们常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环境因素的教育意义。 16、D【解析】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17、D【解析】本题考查美育
13、的发展。蔡元培是我国近代美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以美育代宗教”,提出美育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三个方面,主张弃宗教代之美育,认为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宗教是有界的。 18、A【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19、C【解析】在晚清洋务运动中,成立于l862年的京师同文馆最早采用班级这一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 20、C【解析】艺术小组是小组活动的其中一种分组,包括文学组、音乐组、美术组、舞蹈组等。 21、B【解析】本题考查对教学方法含义的理解。讨论法是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相
14、观而善”、“相互切磋”的过程就是为解决某个问题,彼此发表见解、观点,最后达成统一的过程,符合讨论法的含义。 二、辨析题 22、【解析】负强化是加强某种适当行为,惩罚是制止某种不当行为,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惟考虑到惩罚的目的时,奖励的目的只有积极性的一面,而惩罚的目的除了制止某种不当的行为的消极目的之外,另外带有使受惩罚者知错三、简答题 26、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 中学生处于由儿童期向成人期过渡的时期,这种状态决定了他们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双重性,也就是说既有儿童的某些特征,又具有成人的某些特征。 (1)情绪、情感更加强烈,具有冲动性和爆发性。随着学习、生活范围的扩大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中
15、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高亢而热烈,他们富有朝气,容易动感情,也容易激怒,甚至会由于一时的冲动而不顾一切。中学生的情绪是强烈的,有人形容此时期是“暴风骤雨”时期,他们的情绪经常具有不可遏制性。 (2)情绪、情感不够稳定,具有两极性。由于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对自己的优缺点都十分敏感。有时会过高地估计自己,有一种优越感。有时又常常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担心,所以在情绪、情感方面常常表现不稳定,具有两极性的特点,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3)情绪理解力增强,学会运用情绪表达规则。中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到情绪的产生有复杂的心理原因。他们对别人特别是同伴的情绪特别敏感,对情绪的理解也较为准确,对直接引
16、起情绪的事情反应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渐渐会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4)能采用有效的情绪调节手段。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经历了一个由外部调节转到内部自我调节的过程。当遇到情绪困扰时,能够应用有效的手段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中学生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表现形式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高中学生,其情感表露越来越带有文饰、内隐和曲折的性质。 27、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三种,这三种目标必须
17、有机结合,才能使整个班级处于不断前进的状态。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及远、逐步提高。 在实现班集体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一方面,在目标制定过程中要广泛采取学生的意见,使他们的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相一致;另一方面,要采取各种具体措施促进目标的实现,如各种激励或奖励措施。这样,目标的实现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就变成了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这就需要教师
18、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选拔出热心为集体服务、团结同学并且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干部;其次,教师应该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既要鼓励积极分子独立开展工作,又要创造机会耐心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既要尽量在同学面前树立和维护他们的威信,又要对他们严格要求;既要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又要指出他们工作中的不足。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任何活动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相应秩序的保障,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纪律。28、必修课程及其特征 根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不同,可
19、以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类型。 必修课程是某一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主要是指同一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历而开发的课程。必修课程还可分为国家规定必修课程、地方规定必修课程和校定必修课程等。其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必修课程的根本特征是强制 性,它是社会或机构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具有多方面的功能。29、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应以预防为主,引导和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环境,逐渐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但是当学生的问题行为已经发生时,应对行为主体进行行为矫正和心理辅
20、导。因此,不管是对于个体的问题行为还是对于团体的问题行为,教师都可以尝试以下的方式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管理。 (1)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适合学生的程度和水平,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成就感,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学习的自信心,使其更快地适应课堂环境。 (2)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新内容时,应交代清楚其来龙去脉,把新知识整合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使其具备学习新知识的认知基础,从而减轻因学习新知识而产生的焦虑感。 (3)对于课业给予精确的指导。学生对于学习的盲目性容易导致问题行为的产生,而教师通过给予学生清晰的学习指导,使其了解要
21、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得到帮助,从而减轻或消除因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急躁、厌烦、焦虑等情绪,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4)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良好的教学秩序能够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情绪平静、思维活跃,从而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 (5)协调同伴间的人际关系。帮助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时注意制止学生中存在的彼此伤害的行为,如讽刺、挖苦、嘲笑等。 (6)建立家校联系。家庭环境是导致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在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与家长联系,相互配合,采取有效措施来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 (7)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是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排除不良行为的一种行为疗法,需
22、要师生密切配合。心理辅导主要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来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它对于复杂问题行为,尤其是由内在刺激引起的问题行为效果比较显著。四、材料分析题 30、【答案要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过程。(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有其必然性,这是因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他能够引导学生沿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学习速度和学习质量起关键性的作用。同时,教师“闻道在先”、“术业专攻”,受过专业教育的培
23、养和训练,具有较高的思归因进行辅导。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就有碍于人格的成长,如惯于逃避的学生,他们经常将失败归为能力不足,将成功归于运气或任务容易,长此以往,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演变为一种习得无助感。 2012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初、高中)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 - 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
24、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 B文化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学技术3、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 B访谈法 c历史法 D实验法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5、我国2006年修订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 )。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B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c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D.镇级人民
25、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6、在中学阶段开设曲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社会课程7、编写教材(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c课程标准课程说明、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倡导的“三中心”是()儿童、教材、活动教师、活动、经验 儿童、活动、经验教师、经验、教材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的世界认识主要借的是()生产经验生活经验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赞可夫1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说服教育法品德评价法情感陶冶法12、杨柳被教室窗外的小鸟所
26、吸引,不能专心听课。这属于()注意分配注意广度注意分散注意转移13、王老师在讲“果实“这个概念时,列举了苹果、花生等可食果实的例子,也列举了棉籽、橡胶等不可食使用的例子,这种教学法称为( )A变式 B范式 C原型 D演义14、“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哪一种思维?( )。A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动作思维 D集中思维15某中学一次数学考试中,陈鹏是唯一满分的学生。当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陈鹏内心非常高兴,但他却表示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反映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 )。A稳定性 B持久性 C饰性 D短暂性16、肖晓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注意力容易转移。他
27、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17、某生近期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容易自我否定、甚至产生自杀念头。他的主要问题是( )。A焦虑 B强迫 c抑郁 D恐怖18、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帮助李晓明建立焦虑等级,让他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进行放松训练,从而缓解他的考试焦虑。这种心理辅导的方法是( )。A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理性一情绪疗法 D来访者中心疗法19、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 )。A服从阶段 B依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内化阶段20、学生兴趣小组的纪律主要属于( )。A教师促成纪律
28、 B群体促成纪律 c任务促成纪律 D自我促成纪律21李老师坚信自己能教好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这主要反映了他具有较高的教学( )。A认知能力 B监控能力 c操作能力 D效能感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22、动物也存在教育。23、知识多少与能力高低成正比。24学习迁移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它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促进作用。25、个体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和内容。27、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说服教育法有哪些要求?28、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29、简述埃里
29、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0、材料:我就是英语cockclock这篇材料进行了认真的备课。对上好这堂客充满了信心。当我给学生板书单词“cock(公鸡)“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班上一个男孩儿突然站了起来,恶作剧式的怪声怪气向我问道:”老师,有没有母鸡啊?“全班哄然大笑。当时我窘迫极了,作为一个新教师,从未遇到这种情况,真想找个地缝钻下去。生气归生气,但我并未表现出来,经过短暂的思考,我有了注意我沉寂的看着这个小鸡,继续清晰的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在英语中,同样有cock(公鸡),也有hen(母鸡),chick
30、en(小鸡),说着,将母鸡、小鸡的单词板书下来。这种做法,同学们感到意外,但他们很安静。我接着说道:“这位提问的同学发现;了问题,并敢于提出来,我要表扬你,但同时要批评你,一是发言不举手,二是说话怪声怪气。同学们,你们知道说话的语气对表达词义的作用码?”我又给同学们举出了几个同样的词语因语气不同可能会表达不同词义的实例。接下来的讲课非常顺利,同学们屏神静气的听讲,连那位顽皮的男菝子也安静地坐着,不好意思地看着我,仿佛是在向我道歉。问题:材料中的“我”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试加以分析。31/材料:学生张琼进入青春期后,非常关注自己的相貌。但她认为自己长相难看,不被人喜爱。看到同学聚在一块咯咯地笑,她就认为她们在笑话自己;在寝室里,若听到同学在谈论某某长得漂亮,会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