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38.82KB ,
资源ID:243055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3055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濮文起天地门教抉原.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濮文起天地门教抉原.docx

1、濮文起天地门教抉原在中国民间宗教发展史上,产生于清初鲁西北的天地门教,是一支对下层民众的信仰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的重要教派。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官修正史,还是文献档案,乃至文人笔记,都对天地门教活动少有记载,这对中国民间宗教史研究、特别是对中国下层民众信仰史研究,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桩历史悬案,笔者自1980年代末叶始,便采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不断深入到至今仍有天地门教活动的河北、山东等地的乡村社会,与该教派当家与信众广交朋友,并直接参与他们举办的各种活动,因而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不仅发掘了许多记录该教派内部情况的珍本秘籍,为恢复这支尘封已久的民间宗教

2、教派的历史面目,奠定了翔实的资料基础,而且观察了该教派现实活动的诸种表现,为探索该教派现实活动的特点与规律,积累了具体、生动的实证资料。现据笔者20年的田野调查资料,从组织传承,经卷与教义、仪式、修持,历史作用与现实影响三个方面,对天地门教进行抉原梳理。不当之处,静候时贤、同道哂正。一、天地门教的组织传承(一)天地门教创立者董计升及其宗教生涯1.董计升世系年甲1991年春,笔者在董计升故里山东省惠民县董家林村(清代属山东武定府商河县)调查时,于董计升后人猪圈旁发现一通埋藏多年的墓碑,用清水洗掉泥垢后,碑阳字迹立即显露,碑额镌刻四个大字“百代流芳”,碑文从右至左如下:万历四十七年正月初一日子时生

3、皇清处士讳计升字四海四世祖行四董公之墓康熙二十九年四月初四日寅时卒天启三年九月初九日生皇清待赠孺人王老太君之墓康熙二十九年八月二十四日申时卒九世孙邑庠生毓春奉祀光绪二十八年岁次壬寅花时中浣穀旦立百代流芳墓碑可以说是记载董计升生卒年月的实物资料。另据天地门教经卷心经在叙述董计升的生卒年月时说,“大明己未,元旦新正,子时半夜,认母降生”;“康熙庚午,圣朝大清,四月初四,涅槃归空”。这里所说的董计升生卒时间,与百代流芳墓碑上的记载正相一致。由此可以确定,董计升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正月初一,卒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四月初四,享年七十有一。碑文说董计升为“四世祖”,那么,从董计升往上推,

4、其曾祖、祖父、父亲,即前三世是谁?在此后的调查中,笔者访获一部董氏家谱,遂使这个问题得以解决。据该部家谱记载,一世祖董随,明代北直枣强县(今河北省枣强县)人。二世祖董进增,始从北直迁至山东。董进增生有三子,长子董奇、次子董伟成年以后,分别定居章丘县张家林和商河县长目林,三子董尚文则随其母定居商河县常王庄,以上三兄弟为三世祖。董尚文只生一子,即董计升,是为四世祖。至于碑文说董计升“行四”,是指董计升在董氏家族叔伯兄弟大排行中排行第四。2.董计升宗教生涯董氏家族世代务农。董计升的童年与少年时代,正值社会极其动荡不安的明朝末年,同时又是民间宗教活动十分活跃的历史时期。当时的山东境内,胶东一带盛行无为

5、教,而鲁西北则流传东大乘教,苦难的生活和民间宗教活动的影响,使董计升这位不甘沉沦的青年农民萌生了出家修炼的念头。于是,他在20岁左右东渡黄河,来到章邱县境内的韵峪庵出家学道。在此期间,他可能读到民间宗教某些教派的宝卷,从中受到启发,经过十余年的刻苦修炼,即所谓“自参自解,自悟自明”,终于“练就大法,豁然贯通”,于“明末清初,得道离山”。在他31岁时,即清顺治七年(1650)创立了天地门教,即天地经中所说的“清时立教,天地法门”。董计升创教“未满一载”,便开始传道收徒。他先在商河县一带收了李修真等8人为徒,天地门教内部称为“林传八支”。此后,董计升便偕李秀真等弟子在山东境内传道(11)。经过十余

6、年的努力,到顺治十七年(1660),天地门教已在山东境内流传。康熙四年(1665),董计升选定章邱县境内杓峪山(12)作为传道基地,又先后收了徐明扬等八人为徒,天地门教内部称为“山传八支”。在此期间,还有一名法号通山的尼姑拜董计升为师,天地门教内部称为“九股”,此人便是天地门教分支如意门的创始人。天地门教的迅速流传,必然引起官府的注意。因杓峪山上,“朝日聚伙成群,来往不断”,“章邱县衙役借端生事”,诬告董计升“招兵买马,蓄谋造反”,章邱县当局得报后,立即将董计升锁拿,关进监内。后经天地门教“九股”传人谭西堂多方营救,董计升得以获释(13)。这场官司过后,董计升在谭西堂陪同下,来到上方井雪山寺(

7、14),在三教堂重立道房,讲经说法,直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四月初四日逝世。董计升的葬礼是非常隆重的。谭西堂早已为他准备好了棺木,董计升之子董悦悟也从故里赶来守灵。九月初九日,是董计升灵柩下葬的日子,对此,天地门教经卷如意宝卷(15)作了具体描述:众人们,等日期,发葬已定;九月九,合会人,各尽孝诚。日期到,各处里,统有信到;定烟火,写下戏,同来接灵。山高大,路不平,行灵难走;共同议,凑人桥,递手擎灵。人倚人,将立棺,擎到山下;合会人,哭声震,同来接迎。少师傅,手执幡,头前引路;众师徒,统哭的,感叹伤情。走三里,灵已到,点上香火;行五里,开了戏,也是接灵。常王庄,有贼匪,成群结伙;要想偷,道

8、中财,秩序不宁。王学礼(16),手提棍,挡住贼寇;台上站,喊一声,好似雷鸣。贼害怕,不敢动,各自散去;合会人,心放下,一路上平。将灵棺,抬到了,兴隆宝地;修活坟,棺葬在,宝穴之中。修群墙,盖山门,七星北斗;一个人,一块砖,圈住坟茔。制稻田,四十亩,道房盖上;立伙房,定条例,来往人行。众人尊,悦悟师,当家正道;合会人,传香火,道教兴隆。从此,董计升故里常王庄改称董家林,其坟茔和杓峪山等董计升传道收徒之处,均被天地门信徒视为圣地。经天地门教信徒修建的董氏墓地,苍松翠柏,碑石林立,每年朝拜者络绎不绝,特别是每年四月初四董计升忌日,更是徒众麋集,到董氏墓地烧香膜拜。(二)董氏家族总坛与九宫八卦的组织体

9、系1.董氏家族总坛董计升生有一子,名悦悟,字天亮。董计升去世后,董悦悟子承父业,继续在董家林传习天地门教,因而形成被天地门教内部称为“总坛”的董氏家族当家师傅传承世系。在根源记、董氏家谱、董祖立道根源、圣意叩首之数(17)等天地门教经卷中,都有董氏家族当家师傅传承世系的记载,现整理如下:第一代,董计升,名吉生(计升),字四海,号名扬;第二代,董天亮,字悦悟;第三代,董兴孔,字仲尼;第四代,董谦,字禄吉;第五代,董志宁,字福山;第六代,董国太,字少统;第七代,董坦,字心平;第八代,董化龙,字玉清;第九代,董希圣,字如防;第十代,董太兴。董计升生当明末清初,按一代30年计算,到第十代传人,已至民国

10、时期。在天地门教信众心目中,因“总坛”的历代当家师傅均是董计升的嫡传子孙,故对他们非常尊重,向董氏当家师傅请教董计升宗教思想,是各地天地门教信众信仰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总坛”没有号令各地天地门教信众的权利,只是在向各地天地门教信众传授董计升宗教思想方面发挥作用,真正掌握天地门教教权的则是董计升的异姓传人,即“九宫教首”、“林传八支”、“山传八支”和“九股”。2.九宫八卦的组织体系为了使天地门教迅速流传,董计升在杓峪山期间,曾采取了一项重大决策,即按九宫八卦建立组织,派遣弟子按照八卦方位到各地传道。在笔者访获的心经、如意宝卷、天地宝卷(18)、根源记、董祖立道根源、圣意叩首之数等天地门教

11、经卷中,对董计升的这个重大决策均有程度不同的记载,现介绍如下:董计升建立九宫八卦的组织体系后,自任九宫教首,其后继人已内定为顾明心,“林传八支”李修真、刘绪武、张锡玉、杨念斋、石龙池、黄绍业、马魁元、马开山,“山传八支”徐明扬、董成所、邱慧斗、郝金声、于庆真、蔡九冈、邢振邦、杨超凡和“九股”通山,则分别按照八卦方位被授予教权,分赴各地传道。在董计升各支传人的努力下,天地门教首先在山东流传起来;接着,迅速传入直隶,成为燕赵大地下层民众竞相景从的民间宗教教派之一。清中叶以后,随着山东人大规模闯关东,天地门教又进入东北地区,在垦荒民众中传播。康熙二十九年(1690),董计升逝世后,顾明心继为九宫教首

12、。顾明心执掌天地门教35年,于清雍正三年(1725)三月初六日去世。顾明心死后,九宫教首之位虚悬。从此,天地门教各支传人自成系统,各自在所属地区活动;各支传人之间,只靠教义维系,没有直接统属关系。因此,天地门教始终是一个庞大却松散的民间宗教组织。与明中叶以来大多数民间宗教教派创立者不同,董计升是一位主张教内平等,反对教权世袭的宗教家。他生前与死后的称号董老师或董老师傅,较少偶像崇拜的色彩,更多的是乡土社会的温情。在他的影响下,各支传人均称当家师傅,信徒之间则互称师傅或道友、道亲,因而教内没有形成森严的等级制。他还规定天地门教“传贤不传子”,并身体力行,于弥留之际,将教权传与异姓弟子顾明心。顾明

13、心死后,天地门教没有再设九宫教首,各支传人虽互不统属,各自在所属地区发展,但他们始终恪守祖训,传贤不传子,此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19)。此外,因董计升主张夫妻双修,共同传教,故天地门教内有不少女信徒。为此,董计升设立了女当家,称“金传二支”,俗称“二当家”、“二师傅”,董计升妻王氏是金传二支之首。各地“二师傅”,与男“当家”地位平等,共同传教,成为天地门教迅速发展的主要助力。笔者20年的田野调查发现,在董计升的各支传人中,“林传八支”第八支马开山、“九股”通山的传道业绩最为显赫。康熙初年,马开山从其师董计升那里领授的是坎卦,于是自山东出发,北上直隶沧州、天津一带传教。此后,马开山一支在直隶沧

14、州、天津一带道脉源长,日益兴盛。天津一带的天地门教历代传人自称“北林”,而将山东一带的天地门教组织称为“南林”。对此,天地门教经卷圣意叩首之数中有明确记载。该部经卷有两种抄本,笔者将其称为甲本、乙本。甲本记载:“四小枝,显吾赵师,盐山县赵码头;太和孙师,海峰县;平猴刘师,沧州巨官庄;龙江李师,盐山县城;旺山宋师,沧州王(20);会吉师傅;立凡师傅;桂林师傅;董荣师傅”(21)。乙本则记载:“八小枝圣师:泰和孙师傅,盐山县白家庄;龙江李师傅,海峰县城子内;海山李师傅,海峰县;平侯刘师傅,沧州聚官庄;显武赵师傅,盐山县赵码头;海山刘师傅;名云刘师傅;学如赵师傅;当家明心顾师傅;金声贺师尊。”(22

15、)这里所说的“四小枝”或“八小枝”,乃是马开山在直隶沧州一带传授的弟子,即孙泰和、李龙江、李海山、刘平侯、赵显武、刘海山、刘名云、赵学如、贺金声,顾明心则被众位传人奉为当家师傅。乙本又记载:“北林:桂林王师傅、永平刘师傅、泰山孙师傅、和达王师傅、存意张师傅、耀林孙师傅、俊儒尚师傅、魁如尹师傅、秀玉阎师傅、念山刘师傅、胜伯王师傅、玉山候师傅、显武赵师傅。”(23)这里所说的是马开山在天津一带传授的自称“北林”的弟子,即王桂林、刘永平、孙泰山、王和达、张存意、孙耀林、尚俊儒、尹魁如、阎秀玉、刘念山、王胜伯、侯玉山、赵显武。其中,赵显武既是“八小枝”传人,也是“北林”传人;王桂林既是“四小枝”传人,

16、也是“北林”传人。对于“南林”,甲本则记载:“南林,天成谢师、玉还苏师、平义屠师、旺全曹师、道安张师、成亮王师、道行石师。”(24)这里所说的是“南林”的历代传人,即谢天成、苏玉还、屠平义、曹旺全、张道安、王成亮、石道行。乙本还记载:“天地如意八枝九股:头世祖郝老先师,二世祖清环老先师,三世祖胜云老先师,四世祖道远老先师,五世祖继文老先师,六世祖兆兴老先师,七世祖平意老先师,八世祖平心老先师。”(25)据如意宝卷记载,董计升在山东章丘杓峪山传道时,曾有一位法名通山的尼姑上山拜师求道。这位尼姑俗姓高,离城县冯连村人,及长,出家朝阳庵为尼。后仰慕董四海的人格魅力和宗教思想,遂拜董四海为师,也传习天

17、地门教。此时,因董计升已按八卦派遣弟子到各地传教,遂将尼姑通山这一支定为“九股”。这里记载的就是“九股”的历代传人,即第一代郝姓,第二代清环,第三代胜云,第四代道远,第五代继文,第六代兆兴,第七代平意,第八代平心。笔者认为,第一代“郝”姓,疑为“高”姓,即如意宝卷记载中的高姓尼姑。从“九股”八代传人有名无姓的记载开看,可以说明如意门始终是以出家尼姑掌教。二、天地门教的经卷与教义、仪式、修持(一)经卷天地门教自问世至今,一直没有自己的印本经卷。该教派自称“无咒无经”(26),“少经无卷”(27),“原人持诵”的是“无字真经”(28)。所谓“无字真经”,乃是天地门教创立者董计升与其历代传人创作的口

18、头经卷,一部分靠当家师傅口传心授,代代相传,一部分则由当家师傅整理成卷,传抄留世。在笔者搜集的天地门教经卷中,既有口头经卷,也有抄本经卷,前者是笔者从当家师傅口述中获得,后者则是当家师傅为笔者提供,这些经卷是探寻天地门教教义、仪式、修持的第一手资料。天地门教经卷在名称上有“经”、“赞”、“偈”、“咒”、“词”以及“宝卷”等。“经”有心经、大经、天地经、根本经、了愿经、太阳经等,“赞”有大赞、小赞、坐坛赞、跪坛赞、震坛赞、老君赞、观音赞等,“偈”有佛偈、道偈、根本偈、功课偈、坐坛偈、跪坛偈,“咒”有往生咒、觅魂咒、护身咒、北斗咒、点法咒、练法咒、行针咒、天意福咒等,“词”有佛词、唱词、坐坛词、八

19、德词等,“宝卷”则有如意宝卷、天地宝卷、临凡宝卷等。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名称的经卷,如根源记、杓峪问答、董祖立道根源、圣意叩首之数等。其中,“经”、“偈”的内容偏重于宣讲组织传承、教义思想,供当家师傅传道时吟诵;“赞”、“咒”主要用于仪式、修持;“词”是当家师傅劝化世人为善除恶时念唱。这些经卷分别采用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十言的句式,长者二三千字,短者只有几百字,不分品,一气呵成,既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很适于缺少文化的下层民众接受与掌握。“宝卷”和其他名称的经卷,有分卷分品的,如如意宝卷一卷、四十六品;一般是“经”、“赞”、“偈”、“咒”、“词”的汇编,篇幅较长,大多在一万字左右

20、,如天地宝卷等,有的经卷,如圣意叩首之数竟有八万字之多。天地门教经卷全能配上曲牌吟唱,常用的曲牌达20余个,即大韵、娃子曲、桂枝香、吹千秋、上小楼、靠三音、老君词、三换头、四换头、皂罗袍、晃影、红衲袄、金字经、红罗苑、慢娃、驻云飞、朝天子、落金锁、挂金锁、山坡羊、黄莺儿、浪淘沙等。伴奏的乐器,早期只有渔鼓与简板,清末民初,才逐渐被龙头琴、铙、钹、鼓、铛釵、笙、管、笛、箫等乐器所取代。(二)教义在天地门教诸多经卷中,都明确昭示董计升的宗教思想源于道教。如如意宝卷中说:“如意圣祖,自万历四十七年三月,以凭丹书,投胎认母,降生于山东省济南府商河县董家长王庄村,姓董名四海。”“当时是,顺治七年;梦神人

21、,来献丹书,受指引,明亮心田;见本性,修心立教,传大道,盖地普天。”经文所说的“丹书”是道教术语,“以凭”即理论根据,由此可以推测董计升在三十二岁创教之前,曾阅读了一些道教经典,并以悟道所得,创立了天地门教。又如天地宝卷,先是说董计升的大彻大悟来自道德经“天赐真如意,悟自道德经;左童右金女,陪伴奉差公;辞别无生母,红尘救众生;性落商河县,董家一林中”;接着说董计升修炼内丹,依据的是道德经“耳目紧封闭,悬炉来用功;展开花栏卷,原是道德经”;最后说董计升经过修炼,达到功果圆满,回到真空家乡,与无生老母团聚,归功于道德经“修行功果满,回家见无生;久住龙华会,献上道德经”(29)。由此可见道教的根本经

22、典道德经对董计升宗教思想形成的重大影响。上述说法,足以说明董计升在创立天地门教之前,确实曾从道教中汲取思想营养,并用于创立与传播天地门教的实践中,因而使天地门教蒙上了浓重的道教色彩,特别是道教的内丹术,始终是天地门教告诫其信众必须践行的修持原则,再加上天地门教自己的对外宣传(30),因此有些学者便把天地门教视为“世俗化道教教派”(31)。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如果从本质上看,天地门教教义并没有什么创造,而是沿袭清初以来流行于下层社会的民间宗教思想理论。与主流宗教佛教、道教相比,成熟的民间宗教思想理论形成较晚。它发轫于明中叶的民间宗教教派无为教,中经黄天道、东大乘教、西大乘教、弘阳教等教派的丰富

23、与发展,最后由明末崛起的大乘天真圆顿教集其大成,于清初构建起一套独具特色的宗教思想体系,这就以无生老母为最高崇拜,以真空家乡为理想境界,以弥勒佛与龙华三会为信仰核心,以入教避劫为劝道手段,以内丹方术为修持功夫等(32)。通观天地门教经卷,其中演述的都是民间宗教的这种思想理论,由此证明董计升在创立天地门教的过程中,曾汲取了清初以来流行于世的民间宗教思想理论,并因此构建了天地门教的教义体系。如天地宝卷说:击木鱼,正金身,先将意安;西来意,悟佛性,经卷一篇。讲讲今,论论古,今古一路;言言凡,论论圣,凡圣一般。说当初,混沌时,无有日月;有伏羲,和女娲,炼石补天。三皇祖,来传法,治掌世界;有五帝,来为君

24、,立下人烟。西域佛,传留下,三皈五戒;说太上,效老君,炼成金丹。孔圣人,传留下,仁义礼智;讲道德,说人伦,义礼为先。西域佛,分法下,婴儿姹女;临东土,来投胎,落在海圈。含英王,出富贵,争名夺利;每日里,用心机,名利都贪。全不想,造下孽,招架不起;既知道,得罪了,十帝阎君。生了死,死了生,反来复去;只落的,荒郊外,白骨朝天。西域寺,叹怀下,无生圣母;想婴儿,合姹女,泪道不干。信香盒,忙拿着,揭去盒盖;申酉卯,三时火,焚起香烟。无名祖,在古洞,正然打坐;猛抬头,观见了,一股香烟。让香头,一伸手,拦住香尾;早知道,皮囊里,肺腑之间。无名祖,离了坛,不敢打坐;出了洞,驾祥云,到母灵山。叫童儿,进古洞,

25、启禀圣教;你就说,我贫道,前来相参。有童儿,进古洞,双膝跪下;无名祖,在洞外,前来相参。无生母,听见说,发香一炷;无名祖,尊法旨,趋到里边。无名祖,参圣母,忙打稽首;圣性娘,传贫道,使用哪边。无生母,闻听说,满眼垂泪;都只为,临东土,那些枝干。我有心,差你去,下去寻找;找婴儿,和姹女,好回灵山。无名祖,听见说,忙打稽首;圣性母,听贫道,诉说一番。红尘内,出妖魔,精灵最广;有山灵,和水怪,多年狐仙。行动了,附着人,胡言乱语;不是男,就是女,真假难辨。无生母,听见说,圣面带笑;尊道人,只管去,将心放宽。我有道,镇洞宝,明香一炷;带下去,将心用,披在身边。有了灾,有了难,烧香一炷;望空中,多保佑,顺

26、你心间。无名祖,接法宝,辞拜圣母;出古洞,驾祥光,下了天宫。有修真,和养性,忙打前站;有正直,和公道,跟随前走。有真心,和实意,不离方寸;众徒弟,来相助,忙将经担。师徒们,驾祥光,来的好快;来到了,红尘内,花花世间。改了头,换了面,董字为姓;武定府,商河县,立下标杆。一炷香,传出去,了灾去苦;斩的妖,除的邪,立刻见痊。了好了,三灾苦,除去八难;并不图,人来谢,半文铜钱。要真心,和实意,烧香一炷;敬天地,敬父母,孝顺为先。有一辈,传一辈,传流接续;明朝末,清朝初,立到这咱(33)。该篇经文从伏羲、女娲开天辟地说起,接着是三皇、五帝“治掌世界”,“立下人烟”,佛、道、儒相继出世,教化众生。但是,人

27、们仍争名夺利,轮回生死之中。无生老母不忍婴儿、姹女众生在尘世受苦受难,决定传授“无名祖”明香一炷,临凡降世,普度众生。该篇经文演述的宗教思想,可以说与民间宗教思想理论如出一辙,或者说是民间宗教思想理论的天地门教简明版,只不过是将领授无生老母圣命临凡拯世的“弥勒佛”改换为“无名祖”。这位“无名祖”托化董姓,是为董计升,他秉承无生老母旨意,创立了天地门教,传教收徒,以一炷香为众生了灾除难,然后“各找出身路,安养得团圆,同到安养处,陪母见收源”(34),即回归真空家乡,陪伴无生老母,永享幸福快乐。与清初以来其他民间宗教教派在各自教义思想中,或凸显佛教的成佛作祖,或强调道教的羽化飞仙不同,天地门教更为

28、推崇儒家的伦理道德。如如意宝卷说:“老天差我来立教”,“替天推行孔子道”。“吾立得,孔子之道;不能讲,怪力乱神”。“师立教,明明的,孔子之道;除三灾,了五苦,普结善缘。以理批,改行为,不言神鬼;富和贫,一例看,永不择嫌。分不受,毫不取,替天行道;一身法,并无有,狂语非言。”从这些经文中,可以充分说明天地门教的宗旨是极力宣扬儒家思想,它要以儒家伦理教化信众:“诚敬天地将香烧,父母堂前当行孝,尊兄弟和睦务勤学,谨尊王法圣谕六条(35),守本分先立德行后立道,那才得自在逍遥。”“先立美德后学道,诵经休昧谕六条。父母大恩最为高,和睦乡里才为妙。无理不行与人交,心内藏舌气暗消。以理待人有老少,再不触犯王

29、法条。”从中可以看出,天地门教教义思想的旨趣,是要为封建专制统治教化顺民,表现出它鲜明的拥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政治倾向。因此,连清朝统治当局都认为:“此教实止图免灾难,其唱念歌词系劝人为善行好,委无煽惑敛钱不法别情”(36),对天地门教信众从未从严处置,“凡能具结改悔,赴官投首,准其免罪”(37)。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天地门教以无生老母为最高崇拜,以无名祖即董计升为信仰核心,以宗教化的儒家伦理劝导信众,以“安养”即真空家乡为理想境界,以为清朝“教化民心”(38)为政治依归,由此便构成了天地门教简明通俗的教义体系。(三)仪式天地门教经卷中记录了大量举行仪式的经文,如圣会偈、请圣经、请圣偈、坐坛

30、经、坐坛赞、坐坛偈、坐坛词、跪坛偈、送圣经等,均为举行仪式而作。据笔者调查,天地门教的主要仪式是举办圣会,分为两种,一是报恩圣会,于四月初四董计升忌日举办,规模较小,举办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缅怀董计升立教恩德;二是阖会大众圣会,于正月十五元宵节举办。其中,元宵节圣会场面大、人员多,红火而热烈,最能体现天地门教的信仰追求。现以河北省沧县天地门教元宵节仪式为例,介绍如下:元宵节圣会共举办三天,自正月十四晨始,至正月十六夜止。正月十四晨7时左右,当家师傅带领信众开始布置佛堂。其布局如下:佛堂坐南朝北,走进佛堂,正中摆设屏桌一面,俗称前坛。上供两块牌位,左为“中国共产党万岁万万岁”,右为“上祖吾皇万岁万万岁”,两边左设日值、时值,右设年值、月值各两块牌位。屏桌背面,自左至右,供有巡坛、韦陀、监坛三块牌位。屏桌右前方设小供桌一条,上摆“三代宗亲之灵位”,左前方亦设小供桌一条,上摆“革命烈士之灵位”(39)。佛堂东西墙壁上,分别悬挂十王图和老子八十三化画传彩绘,俗称吊挂。屏桌后约3米,设一大条案,俗称后坛,又称大坛,约长2米,上摆香炉、木鱼、罄、蜡台、供品(40)和一佛牌木架。牌架共分三层,上层神牌自左至右为:太上道德老君、南无释迦文佛、南无燃灯古佛、南无弥勒尊佛、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五位;中层自左至右为:南无地藏菩萨、南无药王菩萨、南无文殊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普贤菩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