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1 ,大小:55.13KB ,
资源ID:242801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2801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传播学许加彪老师课件.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传播学许加彪老师课件.docx

1、传播学许加彪老师课件大众传播学绪论 现状:“最诡谲的一个领域”(徐佳士) Wilbur Schramm:交叉路口和绿洲旁的村庄 Bernard Berelson:新路开辟不了啦!传播研究“正在凋零”。 李金铨:传播研究是不是“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一回事。它是不是“必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又是一回事。前者只关心时间问题,后者牵涉到一个非常根本的研究路向。 李彬:传播学虽然还没有完全成为一门“学”,但它理应成为一门学。 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绿眼罩人和卡方人之争 Green-Eyeshades and Chi-Squares Joe Foote:在美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界限模糊。 Ro

2、d Allen:最理想的状态是新闻系与传播系在不同的学院,最起码在不同的系。 基恩罗伯特: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聚合”或新闻学“陷进”传播学,制约了新闻学的价值的张扬和个性的发展。 李良荣、明安香:新闻学应该走向大众传播学。 李希光:理论传播学抹杀新闻学的特点和价值,使其枯萎。第一章 人类的传播行为 Schramm:人既不完全象上帝,也不完全象野兽,他的传通行为证明他的确是人。传学概论 Gamble:传播处于人性的中心位置。有效传播 Stephen Littlejohn:传播是人类生活中最普遍、最重要和最复杂的活动。传播理论第一节 理解传播 概念是知识积累的基础和传播研究的起点。对于“传播”的解释

3、和理解,既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如果社会不能对“传播”的含义作出集体约定,传播学者就不能始终如一地使用这一意义,那么就无法正确地认识和探寻人类传播的状况和规律。一、 传播的定义 北史突厥传:宜传播中外,咸使知闻。 Communication, 源自拉丁语Communis,该词的中文意思:交往、交流、交通、通讯、传播等。 Communication=传播吗? 前者比后者含意丰富,含双向互动,有译为传通交流。传播是单向的、复数的。 张国良:汉语没找到对应词;从学科意义看,差别不大。传播学原理 最重要的,约定俗成,传播学和传学听上去很美,普遍接受,交流学和交际学太俗。 1、共享说 强调传播是对信

4、息的共享。Schramm:传播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2、影响说 强调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Carl Hovland,某个人传递刺激以影响另一些人的行为。 影响即劝服,即宣传。 宣传是利己,新闻是利他。 3、反应说 从刺激反应的观点出发。Stevens,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某种刺激不同的反应。 Littlejohn:a.传播必须有目的吗?b.传播必须被接收吗?未有意传送且未被接收的行为不是传播,但仍值得研究。第二节 传播的特点 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传播活动,我们既不能将它与自然传播、动物传播、植物传播混为一谈,也不能将它与人类的其他行为(如吃、穿、住、行等)一并分析,因为它有其相对的独立

5、性和特殊性。 1、传播是人类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 Schramm:传播与社区Community有共同的词根,决非偶然。没有传播,就没有社区;同样,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人类区别于动物主要特征就是其传播特性。 传播、社会、人:三位一体 2、传播是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传播和信息是一币之两面 3、传播的时空遍布性和行为伴随性 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余也鲁:传的活动象空气,无所不在;也象空气,太普遍反未能有意识地觉得它的重要。补充1:为什么说“传播是人类的表征和特权”? 传播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是构成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特有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促成了在

6、不同的社会阶段存在着不同性质的传播。补充2:为什么说“传播是最富有人性的”? 传播是人类的活动,人是传播的主体和轴心,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既是行为的施控者,又是行为的受控者;既是产生传播的原因,又是导致传播的结果。人是传播的动物,传播是人类的创造和特权,丰富多彩的传播内容也是形成人性和人格的建筑材料。在人类的各种行为和技能中,只有传播是最富有人性的。补充3:如何理解“传播就是人做的某种事”这一论断? 施拉姆和波特的这一论断指出了传播是人类的活动这一事实。人是传播的主体和轴心,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既是行为的施控者,又是行为的受控者;既是产生传播的原因,又是导致传

7、播的结果。第三节 自我传播 我是谁? 认识你自己。 中文语境,“自我”义同“自私”。 请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一、自我传播的定义 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指个人在人体内部对接受自外部的信息进行处理的活动,即所谓主我(I)和客我(me)的对话。 自我陶醉、自言自语、内心冲突都属于自我传播。二、自我传播的特点 隐蔽性 短途性 内动性 思维性三、自我传播的意义 (1)人内传播过程不是孤立的内在处理过程,它的两端即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都与外部环境保持着连接。 (2)人内传播虽然表现为人的生理机制的活动,但其本质则是人的意识对社会实

8、践活动的能动反映,它同人类的其他社会活动一样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3)人内传播对外部世界的反应不是的消极、被动的,而是一种积极能动的行为。 (4)人内传播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其他各种传播活动的基础。 补充一:弗洛伊德和米德 Sigmund Freud 人的心理结构: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把人的心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弗洛伊德认为,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冲突,人类的历史就是其本能遭受压抑的历史,文明社会起源于对无意识的本能、欲望的压抑和升华。 George Mead 自我:“主我”(I)和“客我”(Me) 他人的态度构成了有组织的“客我“ ,然后有机体作为一个主我对之作出反

9、应。 技术的革新:赛伯空间虚拟的我补充二:皮格马利翁效应和伽拉太效应 Pygmalion Effect 我们是按照别人希望我们的那样生活和处事,即自我满足预期。 Galatea Effect 我们按照对自己的期望在行动。 结论:“我是谁?”和“你是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如何采取行动。 自我发现是人类对生命永远的回应。第四节 人际传播 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 相遇是人际传播一个永恒的主题。人在对话中相遇。 手机一族,延伸了人际传播。一、人际传播的定义 人际传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 唯我论solipsim和通灵论telepath

10、y之争二、人际传播的特点 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手段、渠道多,方法灵活 信息的交流性强,反馈直接、迅速 能够满足受者个性化的需求 特定语境中的信息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三、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首要目的是获得信息; 可以实现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满足情感沟通需求。 传播学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另一个是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有“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理论、“创新普及”理论等等。补充一:库利的“镜中我”概念 Charles Cooley:the looking-glass self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

11、自我的认识,而其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它可以认知和把握自己。 “镜中我”也就是“社会我”,传播活动越活跃,“镜中我”就越清晰。第五节组织传播 组织沟通。 管理即传播。 人以群居,物以类分。 组织的形态多样,从家庭、学校、单位、军队到国家等。一、组织传播定义 组织:有目标、有结构、有功能 指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二、组织传播的类型 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 组织内传播可分为:正规的组织内传播和非正规的组织内传播 正规的组织内传播可分为纵向传播和横向传播,纵向传播又可分为下行传播和上行

12、传播。 下行传播 上行传播 横向传播三、组织传播的特点 信息大多具有指令性、教导性和劝服性; 传播的信息范围是有界和有限的; 传播者以组织或团体的名义讲话; 具体活动是在有领导的情况下进行的; 传播活动有一定的规模。四、组织传播的功能 组织传播可以沟通、疏导组织内部上下之间、成员之间的关系,建立、发展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联系,维持组织的存在和运行。 可以说,它是:“组织活力的源泉” “组织关系的粘合剂” “组织功能的润滑油” “组织机体的防腐剂” 第六节 大众传播 媒介发展是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各种媒介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 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新的理论。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13、 无贬义,不是“乌合之众” 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媒界,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传播活动。二、大众传播的特点 传播者是专业化媒介组织; 凭借特定和先进的传播媒介; 传播对象广泛、分散和匿名; 传播内容公开 单向性很强,缺乏及时而广泛的反馈。第二章 传播学的沿革 从时间上考量: 传播 研究传播 传播学第一节 传播学的诞生 传播学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正式诞生。 传播学源于欧洲,诞生于美国,随之流向美洲、溯至欧洲、传入亚洲,现已光照世界。一、传播学兴起的原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介获得迅速发展; 政治和经济的需要; 战争年代的宣传、国家政治生活的选举和企

14、业的广告和公关等 学科内部的发展演变中三论的出现为传播学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框架。 加上政治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影响,促进了传播学的产生。 三段论:报学、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传播现象,它包括传播活动现象、传播意识现象、传播关系现象和传播规范现象;人类传播既包括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又包括人际传播、内向传播。 人类传播的发生与发展 人类传播的形态 人类传播的过程(结构)三、传播学就是广义的新闻学吗? 不是!新闻学在传播学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助产士的作用,但两者是有区别的。新闻学是报刊新闻时代的产物,偏重于业务研究或术的研究;传播学是电子新闻时代

15、的产物,侧重于理论研究或学的研究。新闻学以古老的报学研究为基础,偏重于微观研究、局部研究和单向研究;传播学以新兴学科的知识为基础,侧重于宏观研究、整体研究和双向研究。新闻学是一种专业研究,其研究对象是新闻采编现象;传播学是一种社会研究,其研究对象是传播活动现象。四、传播学与社会学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在西方,人们曾将传播学看作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我们知道:社会学是以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等为研究对象,范围较广泛;而传播学着重研究传播过程、传播行为、传播意识和传播关系等现象,对象较集中。社会学诞生于前,而传播学产生在后。传播学在形成中吸取、借用了社会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如调查方法、统计方法

16、),但也从其他许多新兴学科中吸取养料。如今,社会学和其他学科也开始用传播学的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这种研究范围的部分重迭、交叉和研究成果的相互借鉴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应该的,但它们终究是具有各自特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五、传播学和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在传播学的形成过程中,心理学曾经助一臂之力。作为研究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是通过挖掘传播现象发生的内在动力和情感因素来充实和丰富传播学研究的内容的,从而使偏重于宏观研究和过程研究的传播学能够从微观研究和心理研究方面得到取长补短,显得更具活力。传播作为一种最富有人性和人情的社会活动,也为心理学研究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和话语空间,而传播活动中的

17、传播者、守门人、中介者和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 也是人们想了解的,这也使得心理学研究更具有现实感和实用性。这两者的相通之处就在于传播心理。 六、传播学与人类学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传播学与人类学都是“关于人的科学”,目的都在于描述和解释人类这一特殊的横跨整个地球和贯穿整个历史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但是,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传播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传播行为和文化世代流传的基本媒介。以往,人们过多地注视这两门学科的不同,而很少注意两者的互动互补。传播是人类的特权和标志,是文化载体和“社会水泥”,又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人类学中的语言学派、文化学派和传播学派的理论

18、可以给传播学者许多启示,而传播学中的符号理论、接受理论、功能理论也可以让人类学家大开眼界。总之,我们既要了解传播学与人类学的区别,又要设法找到两者的契合点,这样才能科学解释和揭示人类传播的现象和规律。 第二节 大众传播学五祖 四个奠基人是施拉姆的观点,这些人学术出生正统,就职一流大学。 就传播学的学术渊源讲,芝加哥学派中的杜威、米德,欧洲大陆的马克思等。1、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谁? 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78 勒温Kurt Lewin,1890-1947 霍夫兰Carl Hovland,1912-1961 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1901-1

19、9762、为什么说施拉姆是传播学的完善者和集大成者? 传播学自身特性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表现在: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有自己的研究宗旨;有自己的研究理论;有科学的研究方法;有鲜明的学科特点;有自己的研究体系。 通过他的专著和编著,教学和研究,以及终生的投入和贡献,可以说如此。因为他不仅在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理论问题,而且为传播学勾画了一个完整的学科框架,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李普曼的思想和贡献 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是美国专栏作家和新闻记者,他于1922年撰写舆论学(Public Opinion)。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受“脑中图像”(the Pictures in o

20、ur head),刻板印象或固定成见(stereotyped),以及拟态环境”(pseudo environments)所浸染的事实影响。 4、拉斯韦尔的生平和思想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在母校和耶鲁大学任教,曾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1927年,其博士论文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术出版, 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发表。 提出了“五W”的传播模式,首次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确立了其整体框架。 从宏观上讨论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和传承文化。 他和贝雷尔森提出的内容分析法,成为传播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5、拉扎斯菲尔德的生平和思想 美籍

21、奥地利人,著名社会学家。毕业于维也纳大学。1932年,最早在维也纳运用实地调查法从事广播的研究。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应用社会学研究中心。其代表作人民的选择 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 ,提出意见领袖的概念,破除了魔弹论 。 倡导了实地调查法,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成为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6、勒温的生平和思想 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早年毕业于柏林大学,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创建了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代表作解决社会矛盾、群体生活的渠道。 勒温属格式塔心理学派,是心理学上“群体动力论”和“场论”的最先提出者。 提出了“把关人”(gate keeper)概念。 把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引入了社会学,给传播

22、学提供了借鉴。7、霍夫兰的生平和思想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在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二次大战期间担任美国陆军总部心理实验室主任。战后回到耶鲁大学,主持“传播与态度改变课题”,出版传播与劝服丛书。 将心理学控制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 通过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尤其是说服者和发出的信息两个因素,否定了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8、施拉姆的生平和思想 美国人,终身耕耘传播学领域,是传播学的创建者和集大成者。 共撰写和编写29本书,约500万字。1949的大众传播标志传播学的正式诞生,1973年的人类传播概论标志传播学体系基本形成。 建立了四个传播研究机构,在这些机构培

23、养出的大批研究生中,很多人后来都成为美国当代著名的传播学者。 提出自己的理论见解,如“大媒介“与”小媒介“,”选择媒介的或然率公式”。9、批判学派的大本营是什么?在其影响之下的传播学研究有哪些? 法兰克福。其批判性的研究范围广泛,如德国的文化工业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英国的当代文化研究,法国的语义分析和后结构主义批判,意大利的统治权论,美国的媒介垄断的分析,还有国际传播中的文化侵略、传播帝国主义研究等批判的传播理论研究。第三节 中国传播学的历程和任务 历程曲折,颇多滑稽之处。 本土化和民族化的任务,与中国哲学相反。1、中国传播学研究可分为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引进与介绍阶段(1978-19

24、84),新兴学科引发的兴奋感在新闻学界持续了好几年,除几部译著和几篇文章外,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评价和研究阶段(1985-1989),其特点是全面了解,分析研究,组合拼装,为我所用,一些具有奠基性质的传播学著作开始面世;探索和创新阶段(1990-今),系统了解,博采众长,以我为主,超越创新,应是它的主要特点,传播学研究开始注意联系中国实际,适应中国国情,突出中国特色。2、我国传播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这一任务?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原因:、为了让传播学成为中国大众的精神食粮;为了让传播学成为适应中国需要的科学;为了让传播学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部分;为了让传播学

25、的理论建树与世界文化接轨。 3、应对西方传播学持怎样的基本态度? 系统了解 分析研究 批判吸收 自主创造4、 如何理解传播学的本士化趋势? 研究同一定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相吻合,与所在国家的传播实践相结合并为其服务,对西方传播学采取舍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拿来主义,针对本国国情,联系当今传播实际,从本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学术中吸取营养,适应本国的社会特征、文化积淀和受众心理态势、意识取向等条件,形成有民族特色的主流文化。第三章 传播简史、模式和功能第一节 传播简史 在“年青”而“短暂”的人类传播史上,人类五次传播革命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深深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和历史。1、什么叫“传播学时钟”? 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

26、和威廉波特仿卡尔塞根的“宇宙年”所假设的描述人类传播发展轨迹的时刻表。它将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历史假定为100万年,而后把它比作只有24小时的一天来计算人类传播发展史。2、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是什么? 大约10万年前,出现语言传播革命;公元前3500年,出现书写传播革命;公元620年,出现印刷传播革命;1844年,出现电讯传播革命;1946年,出现互动传播革命。 3、语言传播革命 语言约产生于距今3.5万年到10万年。 语言产生的假说: “汪汪”派、“哼哟”派、“感叹”派、“唱歌”派。恩格斯 “语言起源于共同劳动”的假说。 意义:语言传播使人类可以沟通思想、交流信息、积累知识,由动物世界进入人

27、类社会,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4、文字传播革命 埃及人归功于智慧之神,巴比伦人归功于命运之神,希腊人归功于奥森匹斯的传令官和使者赫耳墨斯,只有中国人将文字发明的功劳归之于人自己仓颉。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书画同源 两大体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意义:书写传播使人类可以将事件和自己的经历、见闻、思想固定或记录下来,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传播。5、印刷传播革命 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植物纤维纸 印刷术源于殷商时期的印章和公元200年的拓印术 隋末唐初,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本印刷晶是我国唐咸通九年(868)印刷的佛典金刚经。 北宋庆历年间

28、(10411048),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并做过木活字印刷试验。 1315年,中国最先铸出铜活字。 德国铁匠古登堡(JGutenberg,1400-1468) 发明了铅活字和手压印制设备,1456年首次印成了42行本圣经。 意义:印刷传播打破了少数人的传播特权,使人类由人际传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6、电子传播革命 顺风耳和千里眼 美国人莫尔斯于1844年发明了电报,贝尔于1876年发明了电话,爱迪生在1877年发明了留声机,法国人马瑞根据中国灯影原理于1882年发明了摄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广播、电影、电视的相继出现 。 意义:电讯传播则将人类由国内传播引入国际传播,由大众传播带进跨国传

29、播。 7、网络传播革命 1946年埃克特等人研制成功的世界第一台电脑主机“埃尼阿克” (ENIAC)的诞生年,作为第五次传播革命的纪元。 苏联于1957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1994年各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国随之宣布跟进。 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 意义:互动传播将以往各自独立的单一传播转变为综合传播,将单功能的媒体转变为多功能的媒体,将人类由工业社会带进了信息社会。8、从五次传播革命看媒介的发展有何规律? 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呈加速度状态发展;传播符号、传

30、播媒介和传播科技呈叠加性状态发展;各种传播手段呈整合性状态发展;信息和知识的增长和积累呈金字塔状态发展。第二节 传播的经典模式 20世纪60年代,美国传播学家戴维伯洛提出可以通过传播过程对传播现象进行考察,这一观点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至为深远。受此观点影响,许多学者开始注重从传播过程的角度进行研究,从而使传播学在这一领域飞速发展。 这种视角就是在这些相互交织的多元关系下考察传播的,它把传播作为一个各要素密切交织、相互关联的整体过程来考察,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1、模式的定义 模式(model),是对某一事项或实体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 传播模式是对传播过程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从特定角度和层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2、为什么说适用于一切目的和一切分析层次的传播模式是不存在的? 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都是变动不定的。作为人的认识的反映传播模式,也必然要随着认识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要随着人的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完善,甚至更换。人的认识必然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任何优秀的传播模式都不可避免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