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7.99KB ,
资源ID:2426740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2674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生物化学名解问答题doc.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生物化学名解问答题doc.docx

1、生物化学名解问答题doc生物化学提纲及答案一.名词解释第四章 蛋白质化学 8、肽键:在蛋白质分子内,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缩合形成的化学键。 9、肽:氨基酸通过肽链连接构成的分子。 1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二硫键的位置。 1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主链的局部构象,不涉及侧链的空间排布。 16、蛋白质的亚基:有些蛋白质有几条甚至几十条肽链构成,肽链之间没有共价键连接,每一条肽链都形成相对独立的三级结构,成为该蛋白质的一个亚基。 17、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多亚基蛋白的亚基按特定的空间排布结合在一起,构成该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23、分子病:由基

2、因突变造成的蛋白质结构或合成量异常而导致的疾病。 25、蛋白质的等电点: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其解离状态受溶液的PH值影响。在某一PH值下,蛋白质的净电荷为零,该PH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29、盐析:蛋白质沉淀技术之一,即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的中性盐会破坏其胶体溶液稳定性而使其沉淀。第五章 核酸化学 6、ATP:即5 三磷酸腺苷,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高能化合物。 11、反密码子:tRNA反密码子环上的一个三碱基序列,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识别密码子。 12、核糖体:由rRNA与蛋白质构成的超分子复合体,是合成蛋白质的机器。 14、DNA变性:双链DNA解旋、解链,形成无规线团,从而发生性质改变。

3、*16、增色效应:单链DNA的紫外吸收比双链DNA高40%,所以DNA变性导致其紫外吸收增加,称为增色效应。 *17、减色效应:复性导致变性DNA恢复天然构象时,其紫外吸收减少,称为减色效应。 18、解链温度:使DNA变性解链达到50%时的温度。第六章 酶3、全酶:脱辅基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形成的复合物。4、辅酶:酶的一类辅助因子,与脱辅基酶蛋白结合不牢固,可以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5、酶的辅基:酶的一类辅助因子,与脱辅基酶蛋白结合牢固,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9、酶的必需基团:酶蛋白所含的基团并不都与酶活性有关,其中那些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称为酶的必需集团。11、酶的催化基团:活性中心

4、内的一类必需集团,其作用是改变底物中某些化学键的稳定性,使底物发生反应生成产物。20、酶原:有些酶在细胞内刚合成或初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必须水解掉一个或几个特定肽段,使酶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从而表现出酶的活性。酶的这种无活性前体称为酶原。21、酶原的激活:无活性的酶原转化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酶原的激活实际上是形成或暴露酶的活性中心的过程。24、Km: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25、不可逆性抑制作用:在不可逆性抑制作用中,抑制剂通常以共价键与酶的必需基团结合,使酶活性丧失。抑制剂与酶结合后很难用透析或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27、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些可逆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

5、,也能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所以能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抑制酶与底物结合,从而抑制酶促反应,这种抑制作用成为竞争性抑制作用。第八章 生物氧化4、呼吸链:;由位于真核生物线粒体内膜(原核生物细胞膜)上的一组排列有序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构成,其功能是将营养物质氧化释放的电子传递给O2 生成H2O。7、高能化合物:传统生物化学中,把在标准条件下水解时释放大量自由能的化学键称为高能键,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8、底物水平磷酸化: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底物因脱氢、脱水等反应而使能量在分子内重新分布,形成高能磷酸基团,然后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给ADP,生成ATP,这一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9、氧化磷酸

6、化: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营养物质氧化释放的电子经呼吸链传递给O2 生成H2O,所释放的自由能推动ADP磷酸化生成ATP,这一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10、呼吸链抑制剂:能阻断呼吸链中某些部位的电子传递的物质。11、解偶联剂:能解除氧化与磷酸化之间的偶联的物质,其基本作用机制是使H+不经ATP合酶的F0通道直接流回线粒体基质,使电化学梯度中储存的自由能转化成热能散失,不能推动合成ATP。12、ATP循环:生命活动利用ATP的同时将其分解成ADP和Pi,ADP和Pi则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重新合成ATP。ATP的合成与利用构成ATP循环。13、磷酸肌酸:肌肉和脑组织中能量的储存形式。ATP可以将

7、高能磷酸基团转移给肌酸生成磷酸肌酸。当肌体消耗ATP过多时,ADP浓度升高,磷酸肌酸可以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给ADP生成ATP,为机体供能。第九章 糖代谢 2、血糖: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血液的葡萄糖。 3、肾糖阈:表示肾脏对糖重吸收能力的极限值,可以用血糖浓度表示为8.910.0mmol/L,只要血糖浓度不超过肾糖阈,肾小管就能将原尿中几乎所有的葡萄糖都重吸收入血,不会出现糖尿。5、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一条代谢途径,该途径可以通过草酰乙酸接收乙酰基并将其氧化成CO2和H2O,并释放大量能量。*6、磷酸戊糖途径:糖的分解途径之一,既为生物合成提供NADPH和磷酸戊糖,又是戊糖和己糖的互相转化途

8、径。*7、糖醛酸途径:糖代谢途径之一,葡萄糖可以通过该途径生成葡糖醛酸,用于合成多糖或参与生物转化。8、糖原合成:由单糖合成糖原的过程。 9、糖原分解:糖原分解成葡萄糖的过程。*10、乳酸循环:肌糖原分解产生的6-磷酸葡萄糖通过糖酵解途径生成乳酸,通过血液循环转运到肝脏,通过糖异生途径合成葡萄糖,葡萄糖可以释放入血液,并被肌肉组织吸收,重新合成肌糖原,形成肌糖原乳酸葡萄糖肌糖原循环,该循环称为乳酸循环。 *13、底物循环:由不同酶催化的单向反应使两种底物通过循环互相转化,称为底物循环。 18、耐糖现象:人体处理所给予葡萄糖的能力,是临床上检查糖代谢的常用方法,又称为葡萄糖耐量。第十章 脂类代谢

9、 1、可变脂:脂肪组织储存脂的量受营养状况、运动、神经和激素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改变,所以称为可变脂。 2、基本脂:类脂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成分,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含量比较稳定,基本上不受营养状况和活动状况的影响,所以称为基本脂。 3、血脂:血浆中的脂类。 4、胰脂肪酶:胰腺分泌的一种脂肪酶,在小肠水解食物甘油三酯的C-1和C-3位脂键,生成脂肪酸和甘油一脂。 5、血浆脂蛋白:由脂类与载脂蛋白构成,是脂类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和转运形式。 6、载脂蛋白: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成分。 7、CM:即乳糜微粒,一种血浆脂蛋白,形成于小肠黏膜,功能是转运来自食物的外源性甘油三酯。 *8、脂蛋白脂酶:位于毛细血管内皮

10、细胞表面,催化CM、VLDL的甘油三酯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 9、VLDL:即极低密度脂蛋白,一种血浆脂蛋白,形成于肝脏,功能是转运肝脏合成的内源性甘油三酯。 10、脂肪动员:脂肪细胞内的甘油三酯被脂肪酶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释放入血,供给全身各组织氧化利用,这一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11、激素敏感性脂酶:位于脂肪细胞内的一种脂肪酶,是催化脂肪动员的关键酶,其活性受多种激素的调节。 14、脂肪肝:脂肪在肝脏内积累过多形成脂肪肝,这时肝脏被脂肪细胞所浸渗,形成非功能性脂肪组织。 *15、HMGCoA还原酶:位于滑面内质网上,催化NADH还原HMGCoA生成甲羟戊酸,是催化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第十一

11、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1、氮平衡:摄入氮与排出氮之间的平衡关系,它反映出体内蛋白质的代谢状况。 2、必需氨基酸:脊椎动物体内需要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组标准氨基酸。 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不同种类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可以互相补充所缺少的必需氨基酸,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7、腐败:在肠道内的消化过程中,未被消化的食物蛋白和未被吸收的消化产物在大肠下部受肠道菌作用,产生一系列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胺类、酚类、吲哚类、H2S、NH3和CH4等,这一过程称为腐败。 11、丙氨酸一葡萄糖循环:一个有转氨基、糖异生、糖酵解联合组成的氨的转运途径,存在于肌肉组织

12、中,氨基酸的氨基可以通过该循环转运至肝脏,合成尿素排出体外。 13、生糖氨基酸:这些氨基酸经过脱氨基生成的a-酮酸可以通过糖异生途径合成葡萄糖。 14、生酮氨基酸:亮氨酸和赖氨酸经过脱氨基生成的a-酮酸仅能使尿酮体增加,称为生酮氨基酸。 16、一碳单位:有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活性基团,称为一碳单位。 17、SAM:即S-腺苷甲硫氨酸,又称为活性甲硫氨酸,由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催化甲硫氨酸与ATP反应生成,分子内所含的甲基称为活性甲基,是一碳单位。18、儿茶酚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统称,由酪氨酸代谢生成。第十二章 核苷酸代谢1、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即机体

13、利用5-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和CO2通过连续的酶促反应合成核苷酸。2、核苷酸的补救途径:即机体直接利用碱基、通过简单反应合成核苷酸。3、痛风症:血液尿酸因浓度过高而形成尿酸盐晶体,沉积于关节和软骨组织而导致痛风症。第十四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1、基因: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其编码的功能产物为肽链或RNA. 3、半保留复制:即当DNA进行复制时,亲代DNA双链必须解开,两股链分别作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指导合成一股新的互补链,最终得到与亲代DNA碱基序列完全一样的两个子代DNA分子,每个子代DNA分子都含有一股亲代DNA链和一股新生DNA链.半保留复制是DNA复制最重

14、要的特征. 6、冈崎片段:在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中,分段合成的后随链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7、复制子:在DNA复制过程中,由一个复制起点控制的复制区域称为复制子. 8、逆转录:以RNA为模板、以dNTP为原料、由逆转录酶催化合成DNA的过程. 9、基因突变:指DNA的碱基序列发生了可以传递给子代细胞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导致基因产物功能的改变或丧失. IO、点突变:一个碱基对突变为另一个碱基对,又称为错配. 11、转换:点突变的一种,是两种嘌呤或嘧啶之间的互换. 12、颠换: 点突变的一种,是嘌呤与嘧啶之间的互换. 15、转录:指生物体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DNA碱基序列转化成RNA碱基序列,从而

15、将遗传信息传递到RNA分子上的过程,是RNA合成的主要方式.16、模板链:在能转录出RNA的DNA区段,两股DNA链中只有一股被转录,被转录的一股称为模板链.17、编码链:在能转录出RNA的DNA区段, 两股DNA链中只有一股被转录,不被转录的一股称为编码链.18、不对称转录: 在能转录出RNA的DNA区段, 两股DNA链中只有一股被转录,另一股不转录,转录的这一特征称为不对称转录.20、启动子:启动转录的DNA序列,由RNA聚合酶结合位点、转录起始位点及控制转录起始的其他调控序列组成。21、转录后加工:RNA聚合酶转录合成的RNA称为初级转录产物,大多要经过加工才能得到有生物活性的成熟RNA

16、分子,该加工过程称为转录后加工。第十五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l、SD序列:原核生物mRNA的5非翻译区的一段序列,是核糖体复合物的形成位点.2、密码子: mRNA编码区由一组三碱基序列构成,每一个三碱基序列构成一个遗传密码,编码一种氨基酸,称为密码子.3、起始密码子:即AUG,编码肽链的第一个氨基酸,在原核生物编码甲酰甲硫氨酸,在真核生物编码甲硫氨酸.4、终止密码子:即UAA,UAG和UGA,位于mRNA编码区的3端,是肽链合成的终止信号.5、同义密码子: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一组密码子.6、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氨基酸与tRNA反应生成氨酰tRNA的酶.7、起始因子: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参与翻译起

17、始的一组蛋白因子,大肠杆菌有三种起始因子:IF-1,IF-2和IF-3.10、翻译后修饰: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多肽链还没有生物活性,需要进一步加工修饰才能成为有活性的蛋白质,这一过程称为翻译后修饰。11、靶向转运:新合成的蛋白质定向转运到其功能场所的过程。12、信号肽:新合成的肽链所含的一段氨基酸序列,多位于N端,参与蛋白质的靶向转运。二.问答题:第四章 蛋白质化学 *2、简述氨基酸及其分类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结构单位。分类依据分类R基结构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杂环族氨基酸。R基酸碱性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中性氨基酸。人体内能否自己合成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分解产物进一步转化生糖氨基酸、生

18、酮氨基酸、生糖兼生酮氨基酸。是否用于合成蛋白质标准氨基酸、非标准氨基酸。有无遗传密码编码氨基酸、非编码氨基酸。R基结构与性质非极性疏水R基氨基酸、极性不带电荷R基氨基酸、带正电荷R基氨基酸、带负电荷R基氨基酸。16、简述蛋白质的变性及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在一些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的天然构象被破坏,肽链部分或完全展开,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这一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一般认为蛋白质变性的本质是其非共价键被破坏,所以蛋白质变性只破坏其构象,不改变其一级结构。蛋白质变性的结果是有些原来在分子内部的疏水基团暴露出来,分子的不对称性增加,黏度增加,扩散系数减小,溶解度降低,结晶性丧失,生物活性丧

19、失,蛋白质容易被蛋白酶降解。 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有高温、高压、振荡、紫外线和超声波等;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乙醇、丙酮、尿素、重金属盐和去污剂等。第五章 核酸化学 5、简述DNA双螺旋模型的基本内容 DNA是由两股链反向互补构成的双链结构;在该结构中,由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主链位于外侧,碱基侧链位于内侧。双链碱基之间配成Watson-Crick碱基对,即A总是以两个氢键与T配对,G总是以三个氢键与C配对,此称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双链进一步形成右手双螺旋结构:在双螺旋结构中,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糖基平面与碱基平面接近垂直,与螺旋轴平行;双螺旋直径

20、为2nm,每一螺旋包含10bp,螺距为3.4nm,相邻碱基对之间的轴向距离为0.34nm;双螺旋表面有两条沟槽;相对较深、较宽的为大沟,相对较浅、较窄的为小沟。氢键和碱基堆积力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碱基之间的氢键维持双链结构的横向稳定性,而碱基平面之间的堆积力则维持双螺旋结构的纵向稳定性。 8、简述tRNA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tRNA的一级结构都有以下特点:tRNA大小为7393nt,其中多数为76nt。tRNA含有715个稀有碱基,大多数分布在非配对区。tRNA的3端都含有CCA-OH序列,是氨基酸结合部位;5端大多是鸟苷酸。 tRNA都具有三叶草形的二级结构。该

21、结构中有四臂三环,即氨基酸臂、反密码子臂和反密码子环、TC臂和 TC环、二氢尿嘧啶臂和二氢尿嘧啶环。其中氨基酸臂可以结合氨基酸,而反密码子环则含有由三个碱基组成的反密码子。第六章 酶2.简述酶的活性中心及其所含的必需基团 酶通过活性中心催化反应。酶的活性中心是酶蛋白构象的一个特定区域,能与底物特异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生成产物。 酶的活性中心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或为裂缝,或为凹陷,多数由氨基酸的疏水基团构成,是一个疏水环境。 酶蛋白所含的基团并不都与酶活性有关,其中那些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称为酶的必需基团。 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分为两类:一类是结合基团,其作用是与底物结合,使底物与一定构象

22、的酶形成复合物,又称中间产物;另一类是催化基团,其作用是改变底物中某些化学键的稳定性,使底物发生反应生成产物。 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首先来自氨基酸侧链,结合酶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还来自辅助因子。3.简述酶促反应的特点酶的催化效率极高:与不加催化剂相比,加一般催化剂能将化学反应速度提高1071013倍,加酶能将化学反应速度提高1081020倍。酶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与一般催化剂不同,酶对所催化反应的底物和反应类型具有选择性,这种现象称为酶的特异性。根据酶对其底物结构选择的严格程度不同,一般可以将酶的特异性分为绝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和立体异构特异性。酶蛋白容易失活:酶是蛋白质,对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23、非常敏感,极易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变性失活。酶活性可以调节:生物体内存在着复杂而严密的代谢调节系统,既可以通过改变酶蛋白的总量来调节酶的总活性,又可以通过改变酶蛋白的结构来调节酶蛋白的活性,从而调节酶促反应速度,以确保代谢活动的协调性和统一性,确保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第八章 生物氧化1.简述生物氧化及其特点生物氧化是指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满足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生物氧化的特点:生物氧化过程是由在细胞内PH值接近中性和约37OC的溶液中逐步进行的一系列酶促反应完成的。营养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逐步释放能量,并尽可能多地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于高能化

24、合物中,使其得到最有效的利用。CO2是由有机酸发生脱羧反应生成的,并非体外氧化时C直接与O2反应生成的。水主要是营养物质分子脱下的H经一系列传递反应最终与O2结合生成的,并非体外氧化时物质中的H直接与O2反应生成。第九章 糖代谢6、简述胰岛素对糖代谢的影响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促进葡萄糖进入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内进行代谢。诱导糖酵解途径关键酶的生成,促进糖的氧化分解。促进糖原合成。促进糖转化成脂肪。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抑制糖异生的关键酶)。8、简述糖酵解及其几个阶段糖酵解在细胞液中进行,反应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葡萄糖转化成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裂解成磷

25、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3-磷酸甘油醛转化成丙酮酸,其中3-磷酸甘油醛的脱氢反应是糖酵解唯一的脱氢反应。乳酸的生成。在无氧情况下,丙酮酸接受3-磷酸甘油醛脱氢生成的NADH+H+中的两个氢原子,还原成乳酸。9、简述糖酵解及其生理意义糖酵解是在相对缺氧时机体补充能量的一种有效方式:生物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时需要大量ATP供能,ATP的消耗促进糖的有氧氧化,需消耗大量的O2。机体通过提高呼吸频率和血液循环速度来增加供氧,但当仍然不能满足需要时,骨骼肌处于相对缺氧状态,于是糖酵解加快,以增加供能。某些组织在有氧时也通过糖酵解功能:成熟红细胞不含线粒体,通过糖酵解获得能量。皮肤、睾丸、视网

26、膜和大脑等组织即使在有氧时也通过糖酵解获得能量。糖酵解的中间产物是其他物质的合成原料:磷酸二羟丙酮是甘油的合成原料。3-磷酸甘油酸是丝氨酸、甘氨酸和半胱氨酸的合成原料。丙酮酸是丙氨酸和草酰乙酸的合成原料。10、简述糖的有氧氧化及其几个阶段有氧氧化途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葡萄糖在细胞液中氧化分解生成两分子丙酮酸。这一阶段净得两分子ATP,还给出两个电子对。两分子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两分子乙酰CoA。这一阶段给出两个电子对。两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这一阶段净得两分子ATP(GTP)还给出八个电子对。*23、人体内 6-磷酸葡萄糖有哪些代谢去向?经糖酵解途径生

27、成乳酸。经糖的有氧氧化途径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大量能量。经磷酸戊糖途径生成NADPH和磷酸核糖。经糖醛酸途径生成葡糖醛酸。经糖原合成途径合成糖原。脱磷酸生成葡萄糖。*25、试述丙氨酸生糖过程。丙氨酸转氨基生成丙酮酸。丙酮酸的生糖过程: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支路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然后逆糖酵解途径生成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由果糖-1,6-二磷酸酶催化生成6-磷酸果糖,然后异构成6-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生成葡萄糖。27、简述糖异生及其生理意义 糖异生主要在饥饿时、饱食高蛋白食物时或剧烈运动之后进行。在饥饿时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在空腹或饥饿时,用

28、氨基酸和甘油等物质合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这对主要利用葡萄糖供能的组织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参与食物氨基酸的转化与储存:大多数氨基酸经过脱氨基等分解代谢产生的a-酮酸可以通过糖异生途径合成葡萄糖。因此,从食物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可以合成葡萄糖,并进一步合成糖原。参与乳酸的回收利用:在某些生理和病理情况下,肌糖原分解生成大量乳酸。乳酸通过血液循环运到肝脏,再合成葡萄糖或糖原。这样可以回收乳酸,避免营养物质浪费,并防止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第十章 脂类代谢3、简述血浆脂蛋白及其分类与功能不同血浆脂蛋白的形成场所不同,功能不同,代谢过程也不同:CM形成于小肠黏膜,功能是转运来自食物的甘油三酯。VLDL

29、形成于肝脏,功能是转运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LDL是在血浆中由VLDL转化而来的,功能是从肝脏向肝外组织转运胆固醇。HDL主要形成于肝脏,少量形成于小肠,功能是从肝外组织向肝脏转运胆固醇。9、试述脂肪酸氧化含义、场所、过程及所需酶氧化:脂肪酸分解代谢途径之一,脂肪酸通过该途径氧化降解成乙酰CoA,反应主要发生在碳原子上。脂肪酸氧化有多条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氧化:脂肪酸由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的脂酰CoA合成酶催化活化成脂酰CoA。脂酰CoA以肉碱为载体转运进入线粒体。需要肉碱酰基转移酶I、肉碱酰基转移酶催化。脂酰CoA接下来的氧化过程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四步反应,最终降解成乙酰CoA,由脂酰C

30、oA脱氢酶、a,-烯脂酰CoA水化酶、-羟脂酰CoA脱氢酶、-酮脂酰CoA硫解酶催化。13、试述酮体代谢及其生理意义酮体包括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以乙酰CoA为原料在肝脏线粒体内合成。乙酰乙酸和-羟丁酸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肝外组织,在线粒体内被氧化分解;丙酮不能被利用,主要随尿液排出体外。当血浆中酮体水平异常升高时,丙酮也可以由肺呼出。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正常产物,是乙酰CoA的转运形式。肝脏的氧化能力最强,可以为其他组织代加工,把脂肪酸氧化成乙酰CoA。不过,乙酰CoA不能直接透过细胞膜进行转运,必须转化成可以转运的形式。酮体是水溶性小分子,容易透过毛细血管壁,被肝外组织特别是心脏、肾脏

31、和骨骼吸收利用。饥饿时血糖水平下降,脑组织也可以利用酮体。14、试述脂肪酸合成原料的来源和脂肪酸合成场所除了从食物摄取之外,脂肪酸主要在体内合成。乙酰CoA和NADPH是脂肪酸的合成原料: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分解代谢均可以产生乙酰CoA,NADPH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途径。脂肪酸合成还需要ATP、生物素、CO2和Mn2+或Mg2+等。脂肪酸是在肝脏、乳腺和脂肪组织等的细胞液中合成的。肝脏是人体内脂肪酸合成最活跃的场所,其合成能力较脂肪组织大89倍。 * 16、简述体内糖转化成脂肪的过程葡萄糖经过有氧氧化途径可生成乙酰CoA,葡萄糖经过磷酸戊糖途径可生成NADPH。乙酰CoA和NADPH可用来合成脂肪酸。糖代谢可产生ATP,ATP可将脂肪酸活化成脂酰CoA。葡萄糖在酵解途径中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还原成3-磷酸甘油。3-磷酸甘油可与3分子脂酰CoA缩合,生成甘油三酯。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2、简述肝昏迷的假神经递质学说在肠道内,氨基酸受肠道菌作用发生脱羧反应,生成相应的胺类。包括酪氨酸生成酪氨,苯丙氨酸生成苯乙胺。胺类腐败产物大多有毒性。这些有毒产物通常需要经过肝脏代谢转化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