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34.75KB ,
资源ID:2425338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2533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教案人民版必修3.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教案人民版必修3.docx

1、高中历史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教案人民版必修3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教学目标:1、知道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清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2、比较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主张的同和异;比较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主张和传统儒学的同和异;3、在比较的基础上,理解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主张的意义。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清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2、难点比较的基础上,理解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主张的意义。教学过程:读明夷待访录,看“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学思路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学中这样的几个问题总困

2、扰着教师和学生:如何认识和理解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几位思想家的基本主张?为什么在明末清初他们会提出这样的一些思想主张?几位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和儒学又有怎样的联系?和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又有何区别?等等。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读明夷待访录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探寻其思想渊源;通过对明夷待访录的历史命运来分析黄宗羲思想的影响。由此及彼,通过黄宗羲和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对比,来认识和理解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把黄宗羲和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还原到明末清初这个时代背景中去认识几位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和儒学的联系;把黄宗羲和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放到同一时

3、代的世界大背景中去理解几位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和近代西方启蒙思想的区别,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的认识和理解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走进历史人物导入:呈现图片:余姚黄宗羲墓、老虎草堂、四明山黄宗羲纪念馆。(图略)意图:通过走进历史遗迹和历史遗址,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同时,明确了解历史的方法之一,实地考察。呈现:黄宗羲生平问题:黄宗羲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意图:把黄宗羲的生平放在时间轴上,帮助学生认识黄宗羲生活的时代背景,从而了解黄宗羲是在复明无望的情况下著就明夷待访录,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总结了秦汉以来,特别是明代的历史教训,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并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等

4、思想主张。二、材料解读,归纳分析思想呈现: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原君问题:1、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原君”指的是什么? 3、黄宗羲为什么提出这样的主张?意图:通过材料和层层设问,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主张。特别是通过“原君”的解读,使学生认识到黄宗羲是通过推求君主的本原来“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以天下为主,君为客”,而非“以君为主,天下为客”。材料二:治天下如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明夷待访录原臣问题:1、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原臣”指的是什

5、么? 3、黄宗羲为什么提出这样的主张?意图:通过材料和层层设问,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黄宗羲“君臣平等”的思想主张。特别是通过“原臣”的解读,使学生认识到黄宗羲是通过推求臣的本原来提出“君臣平等”的,天下“非一人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主张君臣平等,共同治理天下。材料三: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公其是非与学校。明夷待访录学校问题:1、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学校”指的是什么?补充材料:学校,所以养士也。 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意图:通过材料和层层设问,帮助学

6、生认识和理解黄宗羲“公其是非于学校”的思想主张。特别是通过“学校”的解读,使学生认识到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仅是一个“养士”的机构,而是一个“治天下”的机构,主张用学校来限制君权。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问题:1、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黄宗羲认为什么“本”?什么是“末”?补充材料:今夫通都之市肆,十室而九,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财计问题:3、请简要说明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社会背景。意

7、图:通过材料和层层设问,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主张。特别是通过“本”、“末”的解读,使学生认识到黄宗羲对“本”、“末”的认识提出了不同的主张,认为农工商皆本,“不切于民用”才是末,但是仍然坚持着“重本抑末”的主张。而黄宗羲“工商皆本”的主张正是“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如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等)的具体反映”。材料五: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问题:1、黄宗羲为什么认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2、黄宗羲从“明亡”中吸取了怎样的历史教训?又与其明夷待访录的

8、主张有何联系?意图:通过材料和设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黄宗羲是在总结明代的历史教训基础上,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并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等思想主张。材料六:“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 吕氏春秋贵公“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 孟子问题:1、简要概括材料的基本主张。 2、材料所反映的基本主张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的主张有何联系?补充材料:黄宗羲是以“继承儒家民本思想”为前提,来“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 中国儒学史意图:通过材料和设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黄宗羲是以“继承儒家民本思想”为前提,来“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 由此可见,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一方面是对两千多年专制体质的弊病的深刻反

9、省,另一方面却回到传统儒学经典中去寻找出路。三、问题探究,思考历史命运呈现:材料七:明夷待访录于1673年初刻。 然而从十七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后期,未见对明夷待访录的公开评述或进行明显的讨论,有相当长的时间未见到印本。 直到道光十九年(1839年)才再度出现刊本。到晚晴,经过梁启超等人鼓吹,如火山爆发般,掀起一代风潮。问题:明夷待访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命运?请思考其原因?补充材料:梁启超说这部书(明夷待访录):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在三十年前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深。 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意图:通过材

10、料、设问和学生活动,师生共同探讨黄宗羲思想主张的历史影响。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在当时传统儒学,或理学占主流的明末清初,对君主的批判不入主流,或与主流格格不入,所以明夷待访录几乎无人问津。而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等人反对君主专制,追求君主立宪,为近代反封建君主专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所以明夷待访录受到推崇。进而用梁启超:“(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加以佐证。四、方法迁移,归纳顾王思想学生自主梳理:请根据刚才所学知识,并结合教材,梳理黄、顾、王的基本思想主张。呈现表格:思想家基本主张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意图:通过表格梳理,帮助学生概括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呈现:材料八:辞源中

11、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 “致用”为:尽其所用。辞海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问题:什么是“经世致用”?为何黄宗羲和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都主张经世致用?意图:通过概念解读和问题分析,帮助学生认知“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理解黄宗羲和顾炎武、王夫之等反对空谈,主张关心时政,回归儒学经世的传统。呈现:材料九: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 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顾炎武日知录问题:什么是“众治”?意图:通过材料分析、概念解读等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与顾炎武“众治”的思想主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顾炎武反对的是君主独治,并非

12、反对君主;其主张君臣“各治其事”,非近代“民权”。从而引出顾炎武“虽然还不具有近代民权意识,但他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问题探究: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理解王夫之“循天下之公”的主张,我们可以怎么做?意图:通过问题探究、学法指导、知识迁移等帮助学生认知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同时,明确阅读经典、相互比较等也是了解历史的方法之一。五、相互比较,概括共同之处呈现:表格思想家基本主张相同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问题:通过比较,找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意图: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将置于明末清初这一相同的时代背景中,通过比较,寻找他们的思想共同之处,如反对君主

13、专制、主张经世致用和都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挑战正统、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是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具体表现,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也是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但是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六、放眼世界,提升历史认识问题: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意图: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将放置于世界大背景中,通过比较,在同一时期,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迅速发展,思想启蒙和资产阶级革命方兴未艾。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有别于西方启蒙运动,并没有从根本上对当时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第(1)课时课题:书

14、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难点:运笔的技法。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三、基本笔画

15、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

16、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

17、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春: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

18、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我的思考: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课后反思: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第(3)课时 课题:书写练习2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2、完成书写练习。重点

19、:正确地书写“轻”字难点:“车”字旁的书写。教学过程: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二、指导“车”字旁写法: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第一笔横稍短。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3、练写“车”字旁。三、指导临写“轻”字。1、观察范字。2、明确写法。“轻”字的写法:“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四、

20、课后延伸书写:斩、转 板书设计:书写练习2、轻、斩、转我的思考: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课后及时巩固,拓展。课后反思: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第(4)课时课题:结构特点(六)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难点:把握好字的结构。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二、教学新课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

21、(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2.指导书写例字(1)出示例字:“宝”: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穷”: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其余字略)(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我的思考: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课题:怎样写好字

22、 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教学过程:一、正确的学书之路1临帖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2专一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好帖;喜欢。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3博采众长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4字外功夫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

23、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二、科学的学书方法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1临帖和摹帖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姜夔续书谱中说:“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

24、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2每天定量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3循序渐进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先正楷,后行草。苏轼说:“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就是说楷、行、草书

25、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

26、可能去把握结构。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第(6)课时 课题:结构特点(七)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皿”、“土”等做字底的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字的结构,学习写法。教学过程:一、观察例字,进行讨论:(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2)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底?(3)书写上有什么特点?二、教师示范小结三、指导要点盘:上半部分宜瘦长,下面要宽扁。皇:“白”字头是方形结构的,要写的紧凑些,略小;“王”上两横短,下横长,略大。至:第一横不要太斜,撇折点也不要太斜;下面的“土”要端正,下横要长。竖:上半部分要摆好位置,左右不要分

27、开;下面的“立”,点在正中,上横短,点撇要呼应,下横适当拉长。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结构特点(七)、盘 至 竖我的思考: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反思: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需要指导。 第(7)课时课题:结构特点(八)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上下相同、左右相同这类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教学过程:一、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二、读课文中

28、的一段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三、教师示范并小结。四、范字指导提要哥:下面的部分要先写“口”再写竖钩,注意笔顺。竹:左竖回锋,有撇略高于和长于左撇。羽:左小右大,其中的4点要摆好位置,使其显得丰满些。吕、昌:口和曰要写成扁方形,上下重复,上小下大。兢:语文课文中还没有出现过,这个字可只让学生知道其书写方法,左边的竖弯钩改成竖提。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结构特点(八)、哥 羽我的思考: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反思:基本上能把握学生的字形,但在细节上还

29、要加强指导。 第(8)课时 课题:结构特点(九)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左右偏旁比例不等的特点,学习这些字的写法。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教学过程: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二、读读课文,说说这些例字的书写有什么规律。三、教师示范并小结。四、范字指导提要峰:“山”字旁略高,右半的长撇长捺要舒展。和、知:右“口”一般比左“口”大,并比左“口”略低。催:左让右,单人旁撇短些,不要太斜;右半部分上下平稳,高大些。说:言字旁横向左取势,不宜过宽,转折时要对准上面的点,提和下一笔呼应,并注意提的角度。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结构特点(九)、峰 催 说我的思考: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反思:学生对于字形复杂的字在结构上还需要指导练习。 第(9)课时课题:结构特点(十)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了解左中右结构字的构字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教学过程: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想一想,说说写好这些字的关键是什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