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5.24KB ,
资源ID:242460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2460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州科技学院市政工程专业.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州科技学院市政工程专业.docx

1、苏州科技学院市政工程专业苏州科技学院市政工程专业江苏省生态工程建设调研组长:徐宇同 副组长:刘奔逸组员:程琛杰 胡兵 曹玉萍 李丹 时海平 杨敏 尹启超目 录一、选题论证报告及调研提纲-3二、调研报告-4三、调研总结-11一、选题论证报告及调研提纲1)选题论证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个内容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是出于以下三个原因:2004年年底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正式批准实施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确立了3个阶段奋斗目标:20042005 年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取得初步成效;20062010年使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发展生态经济取得较为明显成效,建成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重点工程;20112020 年使

2、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省基本形成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型经济。全省大部分地区环境质量良好,太湖、淮河、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和“两控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清洁优美,全省有80%以上的省辖市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标准。在未来10 多年间江苏省将分别建成黄淮平原生态区、长江三角洲平原生态区和沿海滩涂与海洋生态区等3大1级区以及7个生态2级区;积极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型经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生态服务业等。为此江苏省将分步实施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其中到2010年前投资约2000亿元、全面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基于以上原因可见我们的选题具有一定

3、的现实意义,紧扣课程,是可行的。2)调研提纲a)各人结合课程收集资料,在小组会议上提出自己观点,经全体组员讨论后,确定最终调研题目:江苏省生态工程建设调研。b)由组长分配各组员的任务,调研方式主要采用查阅相关文献,收集资料的方式,并在周末和端午假期期间进行实地考察,两种方式相结合综合得出结论。由于经济,时间和人力上资源有限,我们的调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调查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调查可能有失偏颇,但是我们会认真分析我们小组共同努力采集的集料结合我们所了解的知识,进行认真分析总结。二、调研报告本调研主要从林业,生态农业和湿地三个方面对江苏省近年来的生态工程进行一个小结,通过对比分析,简要概括了江苏省生

4、态工程建设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保护自然,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永恒主题。一林业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生物库、蓄水库、贮碳库、能源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轻污染等多种功能,担负着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物种资源、减轻自然灾害、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重大使命,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在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目标中,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居于首要和根本地位,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这种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和突出。江苏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林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

5、力。“九五”期间,江苏在基本消灭宜林“三荒”、建成平原绿化省的基础上,围绕高效生态林业的发展目标,全面加快了造林绿化步伐。在“九五”期间,江苏省一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4. 6万公顷,新建农田林网94万公顷,完成四旁植树2.43亿株,新增森林面积10万公顷,年增活立木蓄积量240万平方米。江苏省现有林地面积74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约4100多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10.56% ,分别比“八五”期末增长67.4%、12.1%和1.14%。通过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体系、高标准平原绿化、苏锡城乡一体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以及高等级公路绿色通道建设等一批重点生态林业工程,初步构筑起江苏省林

6、业生态体系框架。形成了以丘陵山区和平原成片林为基地,以大江、大河、大海防护林带和纵横交错的绿色通道为骨干,农田综合防护林为网络,四旁绿化相配套的平原农区生态林业格局。各地以基地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搞活市场流通,逐步形成区域优势和特色。全省共建设速丰林基地7万公顷,经济林果基地19万公顷,长年育苗基地2万公顷,2001年育苗面积达3.4万公顷;年产木材约200万平方米,竹材700万根,经济林产品150万吨,苗木7亿余株;淮北地区“三板”生产发展迅速,人造板产量已居全国第二;丘陵山区竹、笋、茶、果等林特产品生产加工蓬勃发展,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名特优果品生产、加工初具规模,以森林资

7、源和区域性林产品市场为主的第三产业也日趋活跃。全省林业年总产值达160亿元。林业已成为许多地方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群众的主要产业之一。“十五”期间,江苏省共组织实施部、省级各类林业科技项目261项,重点依托各类林业科技项目形成了60项以上林业科技成果。其中,通过省林业三项工程项目的实施,共引进培育林木新品种210个以上,建立各类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场)7个。全省林业科技贡献率达40%,促进了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和林业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2003年江苏省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总投资已达12091.46万元(苏南4529.52万元,苏中3576.09万元,苏北3985.85万元),其中中央国债投入6

8、700万元,地方配套5391.46万元,涉及43个县(市、区)622个乡镇3156个小班,立地类型179个,造林类型423种,营造生态防护林44207.03公顷(人工造林40437.53公顷,封山育林3769.50公顷)。从造林地类型看,江海堤造林2494.83公顷,大中型河堤营造林18970公顷,绿色通道造林10318.70公顷,丘陵山区造林5812.10公顷,调农植林2332.90公顷,其它地造林543公顷。项目实施为356.84公里江海堤构筑了生态屏障,使2028公里河湖库岸线水土流失得到遏制, 13840.15公里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路两侧生态景观得到明显改善。高邮市位于江苏省

9、里下河地区, 为全国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1999年以来, 该市对林业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尝试, 取得明显成效, 林业呈现勃勃生机, 造林绿化取得了突出成绩,“十五”期间, 成片造林达12.1万亩, 平均每年造林2.4万亩, 年均造林面积是过去5年的总和。截至目前, 全市共完成成片造林21万亩, 先后被授予“绿色江苏建设先进县”、“江苏省植树造林先进单位”、“扬州市绿化先进集体”。2003年江苏常熟市政府对虞山实施生态修复的“亮山工程”,通过“亮山”、增绿,重建虞山山麓林地。先后投入了2 .2亿元,山上破落不堪的虞山新村拆掉了,沿山杂乱的商业店面也全部清除了绿海苍茫的虞山一览无余,如画似锦,人在山上

10、行,如在画中游。每天清晨,有数以万计的市民去攀登虞山,健身休闲;夜幕降临,又有无数的市民扶老携幼,在山脚下的广场和湖畔休憩。在常熟,近三年中新增绿化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提高到5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8.4平方米。二生态农业近年来, 江苏在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 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大力组织实施了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建设。积极探索运用农业生态学规律, 把农业资源投入、农业生产、农产品消费、废弃物排放等诸环节组织成为“资源利用现代农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式流程,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形成了多种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循环型农业模式, 使农业资源在循环中得到

11、充分合理利用, 实现农业生产无公害化、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 从而推进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 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户用沼气工程模式该模式以一家一户为基本单元, 农户通过建设沼气池, 结合农村改厕、改圈、改厨, 使人畜粪便随时直接自动流入沼气池, 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供农户日常生活用能, 沼渣、沼液用作农田肥料, 形成一种无污染、无废料的良性循环生态模式。自2001年以来, 江苏重点在苏北地区实施“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建设, 4年来, 共有24个县建成了140个沼气生态村, 受益农户达6.2万户。该工程模式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

12、体, 深受农民的欢迎。通过“一池三改”,农村畜禽粪便、生活污水以及有机垃圾进入沼气池经无害化处理, 使农村环境卫生问题解决在庭院和家居之内, 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卫生状况, 消灭了污染源和传染源, 切断了疫病传播渠道, 农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涟水县徐集乡严王村449 个沼气池户, 发展了53.3公顷无公害农产品, 年收益200万元; 年出栏肥猪3000头,获利约40多万元; 按使用液化气折算, 每年全村节支40多万元。东海县温泉镇羽阳村, 建成“一池三改”沼气池50多个, 全村年人均增收260元。“一池三改”大大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引导农户将生产、生活、种植、养殖有机联结起来,

13、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再生增值和多级利用, 促进了农村循环经济发展。2.生物链工程模式 生物链工程模式就是通过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来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农业的清洁生产以及农业的高效益。其具体的运行模式是: 养鸡的粪便用来养鱼喂猪, 猪粪( 包括牛粪、羊粪等) 经过沤制发酵后, 制成沼气或加工成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 沼气可以作为新型优质燃料, 沼渣、沼液则用来喂鱼和种植粮食、蔬菜、果树等, 而粮食又可变成养鸡的饲料。目前, 江苏已推广生物链工程循环经济模式100多处。该模式集成多种技术, 将种植业和养殖业,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农村可再生能源和环境保护高度结合起来, 将种养

14、技术、环能技术融于一体, 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相结合, 克服了实际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种养分离、环能分离造成的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低、环境污染重等问题, 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促进了循环型农业的发展。3.大中型畜禽场沼气工程模式该模式是指在养殖规模较大的畜禽场, 通过建设能环结合沼气工程, 利用厌氧发酵工艺去除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中的大部分有机负荷, COD去除率能达80%以上, 同时还能产生洁净能源沼气用于生活、生产, 处理后排出的沼渣、沼液含有多种养分和微量元素, 可直接作为附近农田优质的有机肥, 也可部分进入鱼塘用作饵料。到目前为止, 江苏畜禽养殖业建有池容在100平方米以上的能环结

15、合沼气工程共有55处, 其中建在猪场45处、牛场8处、鸡场2处。通过大中型畜禽场沼气工程建设, 既解决了规模化养殖场粪水污染环境及河流问题, 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有机肥料, 真正解决了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实现了生态良性循环, 并在循环中实现增值。三湿地江苏省总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海岸线长达1040公里。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贯穿全省,太湖、洪泽湖名列全国五大淡水湖,高邮湖、宝应湖、石臼湖、玄武湖等其它大小湖泊水库点缀全省,东部的沿海潮间带淤泥质滩涂为亚洲最大的同类湿地,里下河地区的沼泽水网独具特色。全

16、省湿地面积达436.5万公顷,其中人工湿地316.9万公顷,海岸湿地32.1万公顷,沼泽类湿地6.8万公顷,河流、湖泊湿地80.8万公顷。江苏大型水库较少,有的与湖泊几乎混淆,主要有庆安水库、崔贺庄、高塘等总面积约2.8万公顷,集中分布在苏北徐州、淮阴、宿迁一带。1.湿地资源(1) 植物资源。江苏湿地植物区系共有高等植物484种,14个变种(含栽培种) ,隶属81科252 属,其中蕨类植物15种,隶属10科11属;裸子植物3种,隶属1科2属;被子植物466种,隶属70科239属;单子叶植物199种,隶属18科93属,双子叶植物267种,隶属52科146属。呈现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兼有地带性和隐域

17、性植被的特点;多数湿地植物群落中优势种明显,覆盖度大;单子叶植物在区系中占绝对优势,特有成份极为贫乏。这与地史及湿地生境不是特别复杂有关。(2) 动物资源。湿地是全省野生脊椎动物分布最集中的生境。江苏湿地脊椎动物有702种,隶属于6纲56目182科。其中鱼类有269种,两栖纲2目8科21种;爬行纲3目12科36种;哺乳纲7 目16科42种;鸟纲19目57科334种。湿地鸟类资源尤为丰富,占全省已知鸟类总数的78.5%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6种,属于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保护协定的种类有186种,占全部种类的81.93%;属于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保护协定规定的种类有57种,占全部种类的7

18、0.37%。沿海滩涂湿地是我国水禽与涉禽的重要栖息地。江苏湿地经济动物资源相当丰富,如水獭、黄鳝、鳖、乌龟、蛙类、蛇类、野鸭类、贝类、蟹类等一直是主要的湿地产品。(2) 土地资源。江苏省平原面积较大,是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3.3% ,丘陵占16.7 %。耕地面积501.6万公顷 ,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0% ,粮食总产量3106.6万吨,是全省居民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资源之一。(3) 水资源。江苏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包括长江、淮河、沂沐泗3个水系。长江横跨东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并沟通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和水湖等众多主要湖泊,构成纵横交错的水网地区,水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大于1km2的湖

19、泊共有114个。总水面面积达6 356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水面面积的44%。水库1130座,总库容达45.7亿平方米,其中兴利库容20.7亿平方米。(4) 旅游资源。湿地是多种生物区系与复杂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独特的多类型复合生态景观。湿地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新热点,越来越成为湿地效益的重要体现者。据推算,全省每年到湿地风景区旅游的人数超过500万人,到湿地旅游休憩人次逾千万。目前,全省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尚处于初始状态,并未进入到生态环境持续利用阶段。2.湿地工程实例(1)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湿地项目在2003年委托同济大学对太湖公园沿线5.5公里的太湖岸线, 55万平方米湖滨

20、生态湿地进行了总体策划和设计。苏州太湖生态湿地项目遵循生态性、艺术性、多样性、社会性、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注重保护太湖生态环境, 做到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并举, 并强调地域文化特色, 以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达到苏州环太湖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太湖生态湿地项目通过清淤, 培育大量芦苇、睡莲、蒿草等水生植物, 沿湖岸线景观层次丰富, 风景优美。苏州太湖度假区以芦苇为主的55万平方米的生态湿地建设功效显著, 年吸收太湖水中的总氮27.58吨;年削减湖水总磷3.08吨;年吸收二氧化碳800吨; 年放出氧气586吨,可供2141人吸氧; 调节温度35。如苏州太湖度假区生态湿地全部建成, 放出氧

21、气可供给35200位成人。(2)被人忽视的湿地系统稻田生态系统作为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湿地, 稻田生态系统对温室气体的控制和气候调控效应非常显著。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比旱地高20%左右,与旱地相比,稻田更具固碳减排潜力。在对主要温室气体CO2固定方面, 与旱地相比,华东地区每公顷稻田土壤可多固定11.7吨碳。以2004年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水田面积476.83千公顷计算, 如果江苏环湖地区水田改为旱地, 则要少固定5.6106吨碳。近20年来的江苏环湖稻作技术不断创新,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 而且该区稻田表层土壤有机碳上升了约10%, 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由26.04吨/公顷增加至27.61吨/公顷,

22、土壤新固定了7.5105吨碳。以生态经济价值计算,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在温室气体控制上为每年1500元/公顷以上,分别为草地和旱地的2.5倍和4倍,在气候调控上的功能相当于每年15000元/公顷以上,分别约为草地和旱地的2倍。水稻生产下稻田生态系统不仅表现出显著的固碳减排效应,而且对空气质量具有显著的净化作用。以2005年江苏环太湖三市水稻生产为例,全年水稻总生物产量近5000万吨,相当于水稻全生育期中固定了近9000万吨CO2,全年可生产6600万吨O2。每公顷水稻可以固定31.5吨CO2,生产22.95吨O2。而且随着水稻栽培技术的改善,干湿交替管理下稻田CH4排放量下降了一半以上。长期的监测

23、结果表明,我国稻田CH4排放量不到全球排放总量的10%,远低于国际上以前估算的占全球20%。与旱地相比,稻田生态系统几乎不存在风蚀风险,而且能显著降低大气中颗粒组份含量,尤其是可吸入性颗粒物。还有,大气中的颗粒物通过干沉降或湿沉降到水田后,不会二次扬尘而再度回到空气中去,因此起到了非常好的防尘降尘效应。而且,水稻叶面对大气中的重金属如Cd,Pb以及SO2等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可以显著提高环湖地区,尤其是高速公路沿线的空气质量。稻田生态系统在改善耕地质量和保持水土方面也作用显著。以生物固氮为例,稻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固氮能力显著高于旱田。据测算,水田微生物固氮量每年是49.5千克/公顷,而旱

24、田为10.0515千克/公顷,仅为水稻田的1/5。而且,稻田土壤具有显著的固碳保氮效应,该区域内稻田土壤的碳氮比(全国平均为10.8)普遍高于旱地土壤(全国平均为9.9)。这说明同样的土壤有机碳水平下,稻田土壤可以保持更多的氮,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而且可以明显降低氮肥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由于水稻田中长时间有水,地表土壤也较为湿润紧密,加上水稻田田埂的作用,水土流失显著低于旱作系统。在新型的稻作体系下,采用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技术,稻田土壤磷流失下降50%以上,基本上不构成对周边水体环境的影响。稻田土壤由于以厌氧环境为主,NO3-流失非常少,不到旱地的10%,也不会构成对周边水体环境的污染。三

25、、调研总结江苏省近年来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坚持走可持续展道路,注重林业,生态农业和湿地等生态工程的建设,使人居环境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积极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型经济,有利于解决现代工、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保护、资源消耗的问题, 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示范带动作用。只要我们与时俱进,抓住机遇,理清思路,突出重点,解放思想,踏实工作,紧紧抓住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两大主题,就一定能够获得改善环境和繁荣经济的双丰收,为江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做出新的贡献。小组成员贡献:组长徐宇同,查阅江苏省林业建设相关资料,并对所有资料进行汇总,书写调研报告等,建议成绩90;副组长刘奔逸,查阅江苏省林业建设资料,组织大家对太湖湿地进行实地考察等建议成绩90;程琛杰,查阅生态农业建设相关资料,组织大家对太湖湿地进行实地考察等建议成绩90;胡兵,曹玉萍,针对选题积极查阅生态农业建设相关文献资料,建议成绩85-90;李丹,杨敏,尹启超,时海平,针对选题积极查阅湿地相关文献资料,建议成绩85-9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