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0 ,大小:53.31KB ,
资源ID:2423114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2311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

1、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诗歌鉴赏专项练习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1.“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例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2.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例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3.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例3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

2、于西,则出于北。译文: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例4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译文: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4.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例5 非字而画。译文:(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5.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例6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6.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例7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7. 如何(何如)、

3、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例8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译文: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怎么办? 例9 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译文:(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8.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样。例10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译文: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9.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宾语。何之有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例11 宋何罪之有?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10.得无乎(耶、邪)

4、连用,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例12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译文:成名一次又一次地思素,这莫非是指给捉蟋蟀的地方吗?11. 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例13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译文:但这座山单单用钟命名,这又是为什么呢?12. 何(奚)以为、何(奚、曷)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例14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译文:颛臾是我们鲁国的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例15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译文: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1

5、3. 岂乎(哉)连用,表感叹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例16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译文:我们日日夜夜盼望项将军的到来,怎么敢背叛他呢?14.其乎(也、耶)连用,表揣测、希望、反诘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还是吧!、 难道吗?例17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15.孰与(孰若)连用,表比较、选择、反问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更、比怎么样?例18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例19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译文:你

6、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个更厉害?16.为所、为所“见于”连用,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被。例20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译文:否则,你们这些人最终都会被他俘虏!例21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译文:却被秦国人多年蓄积的威势所挟制。17.以为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例22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译文:认为天下最美丽壮观的东西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例23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译文:可是蔺相如仅仅只凭借一点说话的技巧作为功劳,职位却在我的上面18.与其孰若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例24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译文:与其杀掉这个僮仆,

7、哪里比得上卖了他。19.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例25 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译文:但是刘豫州刚败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的攻势呢?例2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文: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20.独耶、 独哉连用,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例27 独不怜公子之姊耶?译文: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例28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译文: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吗?21.无乃乎(欤)连用,表揣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例29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译文:远方的主人对我军作好了战斗的准备,这样去攻打郑国,恐怕不行吧?22.非

8、欤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例30 子非三闾大夫欤?译文:您不是三闾大夫吗?23.宁耶 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例31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译文: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24有以 无以(亡以) 所以 何以 一何 何其也 之谓也 惟(唯)是 其?其? ,抑无无 译:无论还是庶几欤 译:大概吧?直耳! 译:只不过罢了。二、高中文言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云渊先生传黄宗羲 周述学字继志,别号云渊,越之山阴人。好深湛之思,凡经济之学,必探原板委,尤邃于易历。古之言历者以郭守敬为最。而守敬所作历经载于元史者,言理而不传其法。 自西域经纬历入

9、中国,始闻经纬凌犯之说。然其立法度数与中历不合。毗陵唐顺之慨然欲创纬法,以会通中西。卒官不果。述学乃撰中经,用中国之算,测西域之占,以毕顺之之志。古来无所谓星道者,述学正其讹舛,删其繁芜,补历代之所未备。莫不各有成书,发前人所未发。盖博而能精,上下千余年,唯述学一人而已。 嘉靖间,赵司马访之边事,述学曰:“今岁主有边兵,应在乾、艮二州,京师可无虞也。”已如其言。总督胡宗宪征倭,私述学于幕中,以密计,卒成海上之功。武林兵变,述学论以国运安平,不可妄动,其魁亦信述学之言多验,谋遂寝。述学在南北兵间,多所擘画,其功归之主者,未尝引为己有,故人亦莫得而知也。 甲戌,余邂逅述学诸孙周仲,见其架上堆云渊神

10、道大编数十册,其册皆方广二尺余,仲言遗书多所散失,此不能十之一二也。余欲尽抄其所有,会仲游楚,不果。丙戌乱后,于故书铺中得中经测图、地理数种,见其历宗述学之通议,而掩之为己有也。余读嘉靖间诸老先生文集,鲜有及述学者。唐顺之与之同学,其与人论历,皆得之于述学,而亦未尝言所得之自,岂身任绝学,不欲使人参之耶?天下承平久矣,士人以科名禄位相高 , 多不说学,述学以布衣游公卿间,宜其卜祝戏弄,为所轻也。虽然,学如述学,固千年若旦暮,奚藉乎一日之知哉。(选自黄梨洲文集,有删改)(1)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尤邃于易历 邃:精通B.卒官不果 卒:死亡C.京师可无虞也 虞:忧患D.谋遂

11、寝 寝:搁置(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历法研究以郭守敬最有名,但他写的历经只讲规律不说方法。B.西域传入中原的经纬历与中原不合,周述学撰写中经,用中原算法测量西域占象术。C.周述学在帮助胡宗宪完成征倭之功中多有谋划,但他都归功其主子,因此没有人知道。D.唐顺之为了独占绝学,从来没有对人说过自己关于历法的观点来源于周述学这件事。(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述学正其讹舛,删其繁芜,补历代之所未备。士人以科名禄位相高,多不说学,述学以布衣游公卿间,宜其卜祝戏弄,为所轻也。(4)请简要概括周述学治学的特点。 【答案】 (1)B(2)D(3)周述学修

12、正其中的错误,删除其中繁多芜杂的内容,补充历代所没有具备的地方。读书人用科举、名利、俸禄、官位相互攀比,大多不再谈论学问,周述学凭借平民的身份交游于公卿之间,本来就是被当作专管占卜祭祀之徒戏弄,被别人轻视的人。(4)学问广博、学贯中西,研究精深,富有创见,著述丰厚。 【解析】【分析】(1)B项解释错误,“卒官不果”意思是:(但从他开始做官到)任期结束都没有成功。卒:终止,结束。故选B。 (2)D项,“唐顺之为了独占绝学,从来没有对人说过”说法与文意不符,原文中指出“莫非他是想独占绝学”,“莫非”是一种推测,不是肯定的。故选D。 (3)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与特殊句式的翻译:“正”,修正;“讹舛

13、”,错误;“繁芜”,繁多芜杂的内容。“科名禄位”,科举、名利、俸禄、官位;“高”,攀比。“为所轻也”是被动句式。(4)文中,“述学乃撰中经,用中国之算,测西域之占,以毕顺之之志。古来无所谓星道者,述学正其讹舛,删其繁芜,补历代之所未备。”周述学还编有神道大编数十册,后来很多学问家都借鉴了他的思想和学术成果。由此可见,周述学学问广博、学贯中西,研究精深,富有创见,著述丰厚。 故答案为:B;D; 周述学修正其中的错误,删除其中繁多芜杂的内容,补充历代所没有具备的地方。读书人用科举、名利、俸禄、官位相互攀比,大多不再谈论学问,周述学凭借平民的身份交游于公卿之间,本来就是被当作专管占卜祭祀之徒戏弄,被

14、别人轻视的人。 学问广博、学贯中西,研究精深,富有创见,著述丰厚。【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

15、,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3)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4)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附参考译文】 周述学字继志,别号云渊,是越州山阴人。他喜欢深入精细地思考,只要是经世济民的学问,(他)一定要探究其中原委,尤其精通易历。古代那些谈论历

16、法的人以郭守敬最有名。但郭守敬所写记载在元史中的历经,只说规律却不传授方法。 自从西域的经纬历传入中原,才听说有经纬凌犯的说法。但这种说法确立的法度多与中原历法不合。毗陵人唐顺之对此十分感慨,就想要创立纬法,来使中西之法融会贯通。(但从他开始做官到)任期结束都没有成功。周述学于是撰写中经,采用中原的计算方法,测验西域的占象术,来完成唐顺之的心愿。古代没有所谓星道,周述学修正其中的错误,删除其中繁多芜杂的内容,补充历代所没有具备的地方。没有不各自成书,闻发前人所没有阐发的。而且内容广博精当,上下千余年,(能做到这样的)只有周述学一人而已。 嘉靖年间,司马赵锦咨询周述学一些边防之事,他说:“今年主

17、要部署边防军队,应该在乾、艮二州,京师就可以没有忧患了。”后来果然如他所言。总督胡宗宪征讨倭寇,私下里将周述学安排在自己的幕僚中,向他咨询一些机密策略,最终成就在海上战胜倭寇的功绩。杭州发生兵变,周述学认为应该确保国运安定和平,不可轻举妄动,兵变的首领也相信周述学的话大多会应验,因此谋反的计划就搁置了。周述学在南北的军队中,多有所策划,他把功劳都归结到主子身上,从未说成是自己所有的功劳,因此人们都不能了解。 甲戌年间,我偶然遇到周述学的孙辈周仲,看到他的书架上堆满了周述学编撰的神道大编数十册,每册都长宽二尺多,周仲说遗留下来的书籍大多散失,这里的还不到(他所编写书籍的)十分之一二。我想完全抄下

18、来据为己有,不巧周仲远游楚地,没有实现。丙戌年动乱之后,(我)在一个老书铺中搜得多种中经测图、地理书,看到其中的历法都继承周述学所写的通议,可他们都窃取观点据为己有。我读嘉靖年间各位老先生的文集,很少有涉及周述学的。唐顺之与周述学是同学,他和别人谈到历法,观点都是从周述学那里得到的,但他从未说过自己的观点来自周述学,莫非他是想独占绝学,不愿意让别人参与其中吗?天下持续太平已经很久了,读书人用科举、名利、俸禄、官位相互攀比,大多不再谈论学问,周述学凭借平民的身份交游于公卿之间,本来就是被当作专管占祭祀之徒戏弄,被别人轻视的人。即使这样,做学问就该像周述学那样,本来千年如朝夕一样,哪里能够凭借一天

19、就可以知道的呢?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豫章文献王嶷,字宣俨,太祖第二子。宽仁弘雅,有大成之量,太祖特钟爱焉。起家为太学博士、长城令。时沈攸之责赕,伐荆州界内诸蛮,遂及五溪,禁断鱼盐。群蛮怒,酉溪蛮王田头拟杀攸之使,攸之责赕千万,头拟输五百万,发气死。其弟娄侯墓立,头拟子田都走入獠中。于是蛮部大乱,抄掠平民,至郡城下。嶷遣队主张莫儿率将吏击破之。命田都继其父,蛮众乃安。时太祖辅政,嶷务在省约,停府州仪迎物。初,沈攸之欲聚众,开民相告,士庶坐执役者甚众。疑至镇,一日遣三千余人。见囚五岁刑以下不连台者,皆原遣。二千石官长不得与人为市,诸曹吏听分番假。百姓甚悦。封豫章郡王,邑三千户。仆射

20、王俭笺曰:“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自庾亮以来,荆楚无复如此美政。古人期月有成,而公自日致治,岂不休哉!”二年春,虏寇司、豫二州,嶷表遣南蛮司马崔慧景北讨,又分遣中兵参军萧惠朗援司州,屯西关。虏军济准攻寿春,分骑当出随、邓,众以为忧。嶷曰:“虏入春夏,非动众时,令豫、司强守,遇其津要;彼见坚严,自当溃散,必不敢越二镇而南也。”是时纂严,嶷以荆州接蛮,虑其生心,令镇内皆缓服。既而虏竟不出樊、邓,于寿春败走。寻给班剑二十人。年四十九,薨。其日,上再视疾,至薨,乃还宫。诏曰:“嶷明哲至亲,勋高业始,德懋王朝,道光区县,奄至薨逝,痛酷抽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

21、今便临哭。九命之礼,宜备其制。敛以衮冕之服,温明秘器,命服一具,衣一袭,丧事一依汉东平王故事,大鸿胪持节护丧事,大官朝夕送奠。大司马、太傅二府文武悉停过葬。”(南齐书列传卷二十二)(1)下列对文章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稳/江汉来苏/八州慕义/B.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稳/江汉来/苏八州慕义/C.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D.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须缉理/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汉来/苏八州慕义(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

22、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汉武帝时五经每经设一博士,称为“五经博士”。B.二千石,汉官秩,又为郡守的通称。汉代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斗,故称。C.薨,死。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亮,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D.衮冕,衮衣和冕,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和礼冠,在重大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嶷明于吏治,平定民族纷乱。田头拟引发蛮族大乱,萧嶷派张莫儿带兵将其击溃,后又令田都继承他父亲的王位,蛮民才平静下来。B.萧嶷治政有方,赢得他人称赞。任豫章郡王时,王俭赞扬他刚到

23、任十余天就让灾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并赞这是荆楚地区少有的好政绩。C.萧嶷深谋远虑,准确判断形势。敌军大举进攻,大家对此忧虑。萧嶷分析只要坚守渡口要道,敌人必然不敢进犯。最终敌人果然败退。D.萧嶷深受器重,皇上多次探询。发病当天皇上两次探望,直至萧嶷死才回宫。萧嶷的丧礼规格很高,大臣早晚祭奠,文武官员停下公务送葬。(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沈攸之责赕,伐荆州界内诸蛮,遂及五溪,禁断鱼盐古人期月有成,而公旬日致治,岂不休哉!【答案】 (1)C(2)B(3)A(4)当时沈攸之(向南方蛮族)勒索钱财,讨伐荆州地区的各蛮族部落,于是影响到五溪,禁止五溪一带居民捕鱼、贩盐。古人有一个月见成

24、效的,你在十来天里就治理好了,岂不是美事! 【解析】【分析】(1)句子意思是:故楚国之地萧条不振,连年多灾,饥民流离失所,实在是需要治理。你刚刚到任,社会风气一变而为肃敬,江、汉地区的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其他地区的百姓都表示向往。其中“仍岁多故”中“多故”是一个词语,不能断开,排除A项;“缉理”译为“治理”,是一个词语,不能断开,排除B项;“甫尔”译为“刚刚到这里”,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C。(2)B项,“月俸百二十斗”错,应是“百二十斛”,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故选B。(3)A项,“田头拟引发蛮族大乱”错,原文是“头拟输五百万,发气死。其弟娄侯墓立,头拟子田都走入獠中。于是蛮部大乱

25、,抄掠平民,至郡城下。嶷遣队主张莫儿率将吏击破之。命田都继其父,蛮众乃安”,可见当时田头拟已死,娄侯篡位,头拟的儿子田都逃到僚中,由此蛮族大乱。故选A。(4)本题关键词有责,要求、勒索;赕,钱财;伐,讨伐;及,影响到;鱼盐,名词作动词,捕鱼、贩盐。期月,一个月;有成,有成效;旬日,十天;致治,治理好;休,美事。故答案为:C;B;A;当时沈攸之(向南方蛮族)勒索钱财,讨伐荆州地区的各蛮族部落,于是影响到五溪,禁止五溪一带居民捕鱼、贩盐。古人有一个月见成效的,你在十来天里就治理好了,岂不是美事! 【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

26、。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3)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梳理原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把各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比对,逐个排除。(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句翻译首先要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重点字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

27、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附参考译文】 豫章文献王萧嶷字宣俨,是太祖的第二个儿子。宽厚高雅,有成大器的胸襟,太祖非常钟爱他。起初做太学博士、长城县令。当时沈攸之向南方蛮族勒索钱财,讨伐荆州地区的各蛮族部落,于是影响到五溪,禁止鱼盐贩卖。这些部落大怒,酉溪蛮首领田头拟杀了沈攸之的使者,攸之索要赎罪钱千万,头拟送钱五百万,受气而死。他弟弟娄侯篡位,头拟的儿子田都逃到僚中,由此蛮族大乱,劫掠百姓,直到郡城外。萧嶷派队主张莫儿带将士击溃他们。田都在僚地内请求朝廷册封他为王,娄侯惶恐,也归降。萧嶷在郡狱中诛杀娄侯,命田都继承他父亲的王位,蛮民才平静下来

28、。那时太祖辅佐朝政,萧嶷决定一切开支从俭,停用府州仪仗迎送物品。当初,沈攸之想聚集人马,让百姓互诉,士族和平民因罪被押被罚苦役的很多。萧嶷到任,一天就放了三千余人。被囚的凡在五年刑期以下而不牵连政事的,都予释放。因市税又多又重,就重新制定税收牌,把税还给百姓。禁止多项对商人的征税和苗籍。二千石俸禄的官长不准直接买卖东西,安排众部曹官吏轮流值事。百姓很高兴。封为豫章郡王,食邑三千户。仆射王俭写信给萧嶷说:“故楚国之地萧条不振,连年多灾,饥民流离失所,实在是需要治理。你刚刚到任,社会风气一变而为肃敬,江、汉地区的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其他地区的百姓都表示向往,自从庾亮以来,荆楚就没有如此美政。古人有一

29、个月见成效的,你在十来天裹就治理好了,岂不是美事!”二年春天,北虏侵犯司、豫二州,萧嶷上表派南蛮司马崔慧景讨伐北方,又分派中兵参军萧惠朗增援司州,驻西关。北虏军渡淮水攻寿春,分骑兵从随、邓二地进发,大家对此忧虑,萧嶷说:“进入春夏以后,不再是敌人用兵的好季节,只要命令豫、司二州坚守重要渡口要道,他们看到戒备森严,会自己溃散,必然不敢越过这两镇向南进犯。”这时正戒严,萧嶷想到荆州与蛮、蛋接壤,怕他们产生二心,就令防区内都穿宽大的衣服。最终北虏没有从樊、邓出兵,在寿春败退了。不久赐给萧嶷班剑仪仗二十人。当年去世,终年四十九岁。发病当天,皇上两次探望病情,直到萧嶷死,才回宫。下韶:“萧嶷明哲而敬亲,

30、在开国的事业中建立很高功勋,德行激励朝廷,光照家国,突然逝世,我悲痛得心如刀割,不能禁受,怎么办呵怎么办!今日临哭,九命礼仪应完备地依制办理。用衮冕服饰装殓,温明秘器,命服一套,衣一袭,丧事全照汉塞芒玉的旧例,大鸿胪持节监护丧事,大臣早晚祭奠。大司马、太傅二二府的文武官员都停下公务去送葬。”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晋臣,字子远,蜀州人。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为成都通判。制置使范成大以公辅荐诸朝,孝宗召赴行在。入对,疏当今士俗、民力、边备、军政四弊。试学士院,除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兼右曹郎官。轮对 , 论三事:一,无忽讲读官,以仁宗为法;二,责谏官以纠官邪,责宰相以抑奔竞;三,广听纳、通下情,以销未形之患。又极论近幸,上览奏色动。晋臣口陈甚悉,至论及两税折变,天感稍霁,首肯久之。赵雄时秉政,手诏下中书问近幸姓名。晋臣翼日至中书,执政诘其故,晋臣曰:“近习招权,丞相岂不知之?”即条具大者以闻。上感悟,自是近习严惮。置臣以亲年高,求外补,知汉州,除潼川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