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1.11KB ,
资源ID:2422354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2235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要点.docx

1、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要点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A.地理环境 B.劳动 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社会财富的多寡 C.生产方式的性质 D.生产工具的进步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 ) A.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4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 )A

2、.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物与物的关系 5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 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6生产关系的本质是( )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B.人们的阶级关系C.人们在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 D.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 7国家是代表( )A.统治阶级利益的 B.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C.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 D.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8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B.精神文明的发展史C.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D.国家政权的更替史 9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

3、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具有规律性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10“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 )A.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自发的发展过程 B.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没有区别的C.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D.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不受意识影响的过程1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 )。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同经济基础变化是同步的D.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12上层建

4、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B.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C.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13在社会革命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是( )。A.产业革命B.思想革命C.政治革命D.经济革命14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把社会历史理解为( )。 A.社会形态的演变史 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C.国家政权的更替史D.思想文化的交流史15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16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A.必然排斥主体选

5、择的作用 B.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C.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 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并不矛盾17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活动的根本标志是( )A.改造自然 B.适应自然C.制造工具 D.控制自然18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规律的区别表现为( )A.社会规律是主观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B.社会规律是有阶级性的,自然界的规律是没有阶级性的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D.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19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社会文明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问题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6、问题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20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 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C.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21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

7、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22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们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们改造社会的过程2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事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24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 A.地理环境 B.生产资料 C.生产劳动 D.社会意识25社会存在是( ) A.社会环境 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社会生活精神方面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2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 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8、的统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C.经济和政治的统一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27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 A.人和人的关系 B.人与工具的关系C.物和物的关系 D.人同自然界的关系28.上层建筑结构中的核心是( )A.国家元首 B.意识形态C.国家政权 D.政党29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本质的是( )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C.人是符号动物 D.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0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A.地理环境 B.生产资料C.生产劳动 D.社会意识31上层建筑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 )A.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B.政治

9、制度和法律制度C.国体和政体 D.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思想32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 )A.阶级妥协的结果 B.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D.使用暴力的结果33生产关系的根本内容是( )A.分配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参加生产劳动与否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D 6.D 7.A 8.A 9.A 10.C 11.B 12.D 13.C 14.B 15.C 16.D 17. C 18. C 19.A 20.A 21.D 22.A 23. A 24.C 25.B 26.B 27. D 28.C 29.D 30.C 31. A

10、32.C 33.B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是( )A.没有研究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没有考察人们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C.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D.忽视了历史人物的社会作用2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 ( )A.个自然的历史过程B.人们能动创造的过程 C.社会主体自我认识的过程 D社会发展过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决定3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 )A.政治学 B.文学 C.道德 D.修辞学4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包括(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C.社会革命和改革D.科学技术的发

11、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E.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5下列各项中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有( )A.一切按群众的意愿办事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C.满足群众的一切眼前利益D.一切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E.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6杰出入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 )A.能决定历史发展趋势B.能改造历史发展规律C.能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D.在斗争中起核心作用E.对社会发展起某种促进和推动作用7下列各项体现人与社会关系的有(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E.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12、乐而乐8“劳动创造了人”的基本根据是( )A.劳动使人们结成了社会关系B.劳动创造了生产工具并使猿手变成了人手C.劳动推动语言的产生和发展D.劳动使人的意识得以形成 E.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9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多创造的生产力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10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为( )A.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不同步性C.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E.社会意识是人天生就

13、有的11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是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后者不是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B.前者是某一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后是同一社会制度的部分质变C.前者的发动者是被统治阶级,后者的发动者是统治阶级D.前者一般都是暴力的形式,后者一般是非暴力的形式E.前者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后者是同一社会制度的自我调整12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指( )A.人的自我价值 B.人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C.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D.人的社会价值E.人的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13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A.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唯心

14、史观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C.唯心史观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D.唯心史观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参考答案:1.BC 2.ABCD 3.A BC 4.ABCDE 5.BE 6.CDE 7. ACE 8. ABCDE 9. ABD 10.ABCD 11.BCDE 12.AD 13. ABCD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出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1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2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3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

15、作用的。4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5社会有机体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因而决定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6社会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们的自觉活动,所以社会规律不是客观的。7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的原理表明先有劳动,后有人和人类社会。8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9人既是社会的自然前提,也是社会生活的主体。10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地位的高低。11社会规律是客观的,因而它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12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金钱关系。参考答案要点:1答案要点:错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目的。上述观点片面夸大了人的目的性

16、,实际上把自己当成目的,而把他人和社会当成满足其目的的手段,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2答案要点:错误。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即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即思想上层建筑)。在社会的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处于核心地位。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是区分不同上层建筑性质的根本标志。3答案要点:正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同时也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参加了一定的历史活动,对历史的发展都有不同的影响,因为历史的发展是由具有不同思想、目的、动机的人的“合力”构成的。个人对历史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不同。但是,

17、对历史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而不是个人。4答案要点:错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唯心史观。一些唯心史观也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5答案要点:正确。人类社会是由多种要素和矛盾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些要素和矛盾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具体说来,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人们群众是

18、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社会革命和改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重大力量。6答案要点:错误。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在本质上都具有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所不同的是,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的,但是,不能因此否定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主观目的或愿望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及其符合的程度。人如果不顾社会规律任意而为,将会受到惩罚,在实践中遭到失败。片面夸大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将会走向历史唯心主义。7答案要点:错误。劳动不是在人和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而是与人的形成同步进行的。在由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

19、,同时伴随着由猿的本能活动向人类劳动的转化。人类在劳动的基础上脱离了动物界,形成了人和人类社会。8答案要点:正确。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为转移。因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社会发展有其确定的方向、秩序和趋势,社会发展是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人的意志构成的“总的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 9答案要点:正确。人是社会的自然前提表明没有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存在,没有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也谈不上社会的历史发展。人又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因为社会历史从来不是脱离人的活动的无主体的过程。历史运动的前提是人的社会存在,历史变

20、迁的动力源泉来自人的社会活动,历史进步表现为作为人的活动产物的一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和改变,历史规律亦存在于人的能动的社会活动之中。10答案要点:错误。人的价值主要包括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其中社会价值处于主导的、中心的地位。而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对他人所尽责任和义务的多少。11答案要点:错误。社会规律固然同自然规律一样,有其客观性。但社会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它总是同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密切相联,并建立在这些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基础之上,因而不能完全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12答案要点:错误。我们说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并不意味着经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全部,也不意味着人人们之间只有经济关系

21、,更不意味着人与人的关系只能归结为金钱关系。金钱关系只是人与人关系中的经济关系的一个部分,除经济关系之外,社会关系还包括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其它关系。四、论述题1论述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论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3试用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4试论述社会形态的辨证发展特点。5如何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6试述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说明掌握这一原理的现实意义。7根据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实,说明坚持

22、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的一致性。8运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参考答案要点:1答案要点:(1)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或事业。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通常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2)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有力杠杆。表现在:它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它是改造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革命力量;它作为革命的精神力量,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和更新。(3)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

23、和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准备了物质技术基础。(4)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既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幸福,也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关键在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在当代,“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既要反对科技决定论,又要反对科技异化论。2答案要点:(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

24、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更的决定力量。(2)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时期艰苦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坚持群众路线,不仅是我们党领导

25、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且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搞好党的建设,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3)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 、“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都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充分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在新的历史时期,

26、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民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求,解群众之所忧。3答案要点:唯物史观认为,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自然环境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影响生产部门的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发展方向,通过对生产发展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发展,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生产和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所造成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滥用,使得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不仅影响到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问题,而且

27、是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的问题。只有一个地球,所有的人都是这同一个地球的居民,没有一个问题像环境问题这样真正地成为全世界、全人类的问题。人类必须坚持并切实执行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4答案要点: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在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综合作用特别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下,社会形态的发展呈现出合乎规律的辨证发展特点,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任何具体的社会形态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社会形态的发展既受普遍规律的制约,又受到特殊规律的制约,是统一性和多样性、历史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有

28、机统一。5答案要点:(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2)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骨骼”。(3)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结构。(4)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5)生产方式是联系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的纽带。6答案要点:(1)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必要前提。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人口的数量,密度和增长速度,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加速和延缓的作

29、用。(2)正确认识人口因素的社会作用,对于我国尤为重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要顺利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除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外,还必须重视人口因素,做到切实贯彻党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政策,有计划地调节和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人口的生产和人口的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任何忽视人口因素的社会作用的思想和观点都是不利于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的。7答案要点:(1)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充分说明了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一致性。首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在旧中国,社会基

30、本矛盾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变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历史决定论的作用。其次,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在20世纪40年代末,在中国进行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的大决战。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妄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则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取得了胜利。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又体现了主体选择的作用。(2)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的决定论。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又反对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观点。它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能动决定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和揭示,正是为探寻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选择活动开辟广阔的天地,使人的主体能力得以更自由、更充分的发挥,从而得以日益符合客观规律的活动,更加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规律给人的活动所提供的并不是一种惟一的现实可能性,而往往是提供一个由多种现实可能性组成的可能空间。在这一可能空间中,何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决定于主体的选择。8答案要点:(1)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